书城成功励志与领导相处的学问
27236500000004

第4章 办事得力——成为让领导倚重的干将

一个成功领导的身边,总有那么一两个办事出色的下属。他们是领导倚重的对象,是领导的左膀右臂,甚至是领导的接班人。实际上,对于多数领导来说,身边下属对他最大的支持,莫过于把工作做好,使自己放心、省心。这是领导对下属最主要的要求和期望。因此,成为领导所倚重的干将,是下属努力的方向。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自身修养上下功夫,主动学习,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在工作中拉近与领导的距离,让他离不开你,并最终倚重你。

一、做领导需要的人

作为下属,自然渴望得到领导的赏识,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但你知道领导需要和厌恶什么样的人吗?

领导虽然不会要求手下员工十全十美,但对以下10种员工是不喜欢的:

1.缺乏敬业精神的人

作为领导,他期望员工对公司的贡献高于他给员工的付出,这样,公司才有利可图,从而进一步壮大。

2.说原公司坏话的人

没有领导喜欢员工处处揭自己公司的短处,遇到爱说原公司坏话的员工,还是慎用的好。

3.自由散漫的人

有一类员工,养成了不守时的不良习惯,上班迟到、提前下班是常事,这种人领导可不喜欢。

4.态度倨傲的人。

这类员工只注意别人的缺点,看不到或不愿承认别人的成绩,喜欢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无法与人相处。

5.无群体意识的人

这类员工恃才傲物,我行我素,没有亲和力。

6.虚伪自吹的人

有一类员工喜欢吹牛,无端吹嘘自己或相好同事的成绩,或胡乱夸耀公司的业务和业绩,这类员工容易给公司造成负面影响。

7.衣冠不整的人

衣着打扮事关公司的外在形象,衣着整洁,穿戴得体,对客户是一种尊重。

8.口头表达能力欠佳的人

恰如其分的表述,会体现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口齿清楚,思维敏捷的员工,能给公司带来好的效益。

9.感情用事的人

身在公司,当以公司利益为重。不能用感情代替原则,要慎重处理好公司与老乡、公司与朋友的关系。

10.刺探别人隐私和传闲话的人

有一类员工喜欢在工余饭后津津乐道听小道消息,甚至想办法了解领导的私生活,对公司的过去刨根寻底。

对于领导来说,自然要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能够担当工作重任、让人放心的下属。虽然每个领导选人用人的标准都可能有差异,但也有共同的要求:

1.踏实工作

领导者有了踏实的下属,才有可能营造一个干事业的良好环境。踏实的反面是浮躁,浮躁是从事任何工作的大忌。下属浮躁,会使领导者的决策计划落空,最终影响工作大局,因而最为领导所忌。

2.为领导分忧

大量的工作实践、丰富的工作经验,往往使下属能够提出领导者想不到的办法。虽然这些办法未必能直接用于领导决策,但最起码给领导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有价值的方案,对领导者开阔视野起到积极的作用。再者,领导身处矛盾的焦点和支点上,无论是开展工作的实际需要,还是缓解精神紧张度的心理需要,都要求下属能在关键时刻助其一臂之力。

3.有创新才能

下属具备了创新能力,不仅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自身所从事的工作,更准确地理解领导者的决策,还能够在工作中取得出人意料的业绩,在为自己的组织、为自己的领导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发展潜能。

4.善于思考

善于思考的下属,会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去帮助领导形成正确的决策,会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去帮助领导者开辟新的思路,会以自己有效的行动去弥补领导决策中原有的缺陷。

5.有大局观

有大局观的下属,会把自己从事的工作放在整体工作的大背景下去考虑,使之与整体工作相协调,从而不偏离大局。

6.善于学习

善于学习的下属,必然是一个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其综合素质必然会得到不断提高,有助于理解上级的精神和领导的意图,更好地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为自己承担更重要的职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只有悟透领导的意图,做领导需要的人,才会被领导看重。

二、成为创新型人才

经验固然宝贵,创新更是一种稀缺的资源。面对一成不变的任务,一而再、再而三,不是积极地去应对,而是消极地去完成,这样的下属,领导是不会欣赏的。

有一家公司通过考试从职员中选择一名业务主管。

该公司把员工安排在会议室分三天做三次考核,题目是:领导喜欢什么样的下属?

第一次考试,王玲便以98分的好成绩排在第一。同公司一位叫毕方的女孩以90分的成绩排在第二。

第二次考试试卷一发下来,王玲感到纳闷:当天的试题和第一次的试题完全一样。开始她认为发错了试卷,但监考人员一再强调,试卷没有发错。既然试卷没有发错,王玲也懒得去想,自信地把笔一挥,还不到考试规定时间的一半,试卷便全填满了。王玲把试卷一交,其他应聘的考生也陆陆续续地把试卷交了上去。人人脸上都春风得意,显然,个个都认为自己胜券在握。第二次考试分一出来,王玲仍以98分不动摇的成绩排在第一。而那位交卷最晚的女孩毕方以96分的成绩排在第二。

第三天准时进行第三次考试。试题还是一样。

第三次考分出来,王玲长长舒了一口气。她仍以98分的成绩排在第一。不过这次没有独占鳌头。考生毕方这次也以98分的好成绩和她并列第一,而且毕方还将与不同类型领导的处事方法列了出来。但她不以为然,一点也不担心被毕方挤下来。

第四天录用榜一公布,王玲傻眼了:上面只有毕方的名字,她落选。王玲当时就找到总经理办公室,理直气壮地质问:“我三次都考了98分,为什么不录用我而录用了前两次考分都低于我的考生呢?你们这种考核公平吗?”

王玲显得异常激动。

总经理笑呵呵地凝视着王玲,直到她心平气和才开口说了话。

“小姐,我们的确很欣赏你的考分。但咱们公司并没有向你许诺,谁考了最高分就录用谁。考分的高低对我们来说只是录用职员的一个依据,并非最终结果。不错,你次次都考了最高分,可惜你每次的答案都一模一样,一成未变。我们招聘的主管会碰到不同的领导,也有不同类型的下属,每天会有新的情况出现。如果我们的主管也像你答题一样,总用同一种思维模式去对待,能摆脱被淘汰的命运吗?我们需要的职员不单单要有才华,她更应该懂得变化,善于反思善于发现错漏的人才能有进步,职员有进步公司才能有发展。公司之所以三次用同一张试卷,不仅仅是考你们的知识,也在考你们的应变能力。我们更看重不但有才华而且能与领导共同进步的员工。这次你未能被选用,我实在抱歉。”

王玲哑口无言,羞愧难当地退出了总经理的办公室。

职场在不断地流动,在不断的变化,不单单需要你的才华,更要你的创新能力。

有一位总经理派下属去外地协调一笔生意,想挽回一笔经济损失。因他工作忙,只简单交代了几条原则就让这位下属出发了。后来,总经理想到这个问题太复杂了,还有两点应该交待的竟忘记了。正当总经理心急如焚的时候,这个下属回来了。他告诉总经理:对方对这次的处理很满意,答应以后给予更多的支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除了按总经理的话向对方说明情况以外,一开始就代表总经理向对方过去一段时间对自己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又说明总经理没亲自来的理由,并表示歉意(总经理原来对这个问题有气,恰恰没交待这一点)。由于这位下属采取了高姿态,一下子就使对方的心理得到了平衡,双方迅速进入了友好的谈判气氛。中途,他发现其中有10000元的经济损失理应由自己这方负责,没等对方提出,就承担了责任,使对方非常感动。这也是总经理没有交待的。

对这样一个勤于动脑、办事周到的下属,又有哪位领导不喜欢呢?

在领导身边,只有不断的改变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适应新的变化。成为创新型人才,必然为领导所倚重,才不会被别人取而代之。

三、让领导赏识你

职场中,很多人抱怨领导不给自己机会,他们整天牢骚满腹,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却很少反省自己,能力不足又不肯虚心学习,结果只有被淘汰。要想让领导赏识你,首先就应该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只要有本领,还怕领导不欢迎?

一个人很不满意自己的领导,忿忿地对朋友说:“我的领导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

他的朋友反问:“你对你们贸易公司的情况完全弄清楚了吗?对做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搞通了吗?”

他哑然。

朋友建议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建议你好好地把一切关于国际贸易的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么修理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再辞职不干。你用现在的公司做免费学习的地方,什么东西都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气,又学会了许多东西吗?”

那人听了朋友的建议,从此偷师学艺。很多时候,甚至在下班之后,还主动留在办公室里研究商业文书写法等问题。

一年之后,那位朋友偶然遇到了他:“你现在大概多半都学会了,可以拍桌子不干了吧?”

他说:“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领导对我刮目相看,最近还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已成为公司的红人了。”

领导之所以不重视你,就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又不努力学习。你痛下苦功,认真钻研,他当然就会对你刮目相看。

领导赏识你的另一个前提就是:与众不同。

人对于与众不同的人或事物总是分外关注,如果你的与众不同是积极、健康的,那自然会引起领导的赏识。

有个承包大工程的老板,亲自督导一幢摩天大楼的兴建工作。

一名衣衫褴褛的小孩,走到这位衣服光鲜的大老板身旁,问道:“我长大之后,怎样才能像你这样有钱?”

这位老板上了年纪,是从小工干出来的。他看一看那个小孩,显然有一种同情心,不过还是粗声粗气地说:“买件红色衬衫,然后拼命干活。”

这位老板认为,这就是他毕生的经验总结。

小孩被对方的语气吓了一跳。

他不明白老板的话,一脸的迷惑……

老板用手指指那些往来于大楼各层脚手架上的工人,然后对小孩说:“你看看那边的工人,他们全都是我的员工。我不记得他们的名字。而且,他们之中,有些人我从未见过。但你看看那个穿红衣服的,他很特别,因为大家都穿蓝色,只有他一个人穿红色。而根据我近日的观察,他比其他工人都认真,每天早到迟退,手脚又勤快。我之所以注意到他,是因为他穿着与众不同的衣服。我打算上他那儿去,问他愿不愿做工地的监工。他肯干的话,日后也一定会升职,搞不好会当上我的副经理。”

老板停了一会儿,看了看孩子的反应,接着说:“其实,我以前也是这样干起来的。我要求自己工作比别人勤快,比别人好。我跟大家一样穿工人裤,但我的上衣是一件与众不同的条纹衬衫。这样,老板才会注意到我。我拼命工作,最后真的受到老板的注意和赏识。升迁后,我存了一笔钱,自己开公司当老板。我就是这样创出今天的局面的。”

当然,要使领导赏识你,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中慢慢地体察,从点点滴滴做起,才能一步步在领导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将你的“与众不同”刻在领导的脑海里。

首先,当你与自己的领导接触时,要表现出真挚和诚恳的样子。与领导见面时,你不要高谈阔论,大谈自己如何出色,把自己极力推销出去。这样只能使你的领导觉得你是一个华而不实的人。相反,你应当诚恳地谈谈自己的情况,包括一些优点和缺点,显示出你工作的诚意,给领导一种实实在在、谨慎有礼的感觉。

其次,要活泼而不轻率,开朗而不狂放,精明而不奸诈。在与领导相处时,不要过于轻率地回答他的提问,更不能表现出狂妄的样子,而要深思熟虑后小心作答,尤其是对于自己不太明白的问题,更要慎重考虑,实在不能答,则要如实相告。即使你对某一问题特别熟悉,也不要摆出“专家”的架子,大发议论。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停顿几秒钟,做思考状,然后用平缓的语调有条不紊地阐述你的见解,回答完后问一下领导的意见,比如你可说:“王总,我对这个问题也没有深入的研究,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您多多指教。”这样一来,领导自然会对你有好感。

四、以领导的心态来对待公司

对公司的心态是领导和员工的区别之一。领导往往从大局出发,以整体利益为重,而员工通常只考虑自己分内的工作。作为领导,自然喜欢那些和自己想法一样的人。如果你以领导的心态对待公司,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领导依赖的人,一个领导乐于重用的人,一个可能成为领导得力助手的人。

绝大多数人都必须在一个社会机构中奠定自己的事业生涯。只要你还是某一机构中的一员,就应当抛开任何理由,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将全身心融入公司,尽职尽责,处处为公司着想,钦佩投资人承担风险的勇气,理解管理者的压力,那么任何一个领导都会视你为公司的支柱。

有人曾说过,一个人应该永远同时从事两项工作:一项是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另一项则是真正想做的工作。如果你能将该做的工作做得和想做的工作一样认真,那么你一定会成功。因为你在为未来做准备,你正在学习一些足以超越目前职位,甚至成为领导或领导的领导的技巧。当时机成熟,你已准备就绪了。

当你精熟了某一项工作,别陶醉于一时的成就,赶快想一想未来,想一想现在所做的事有没有改进的余地。这些都能使你在未来取得更长足的进步。尽管有些问题属于领导考虑的范畴,但是如果你考虑了,说明你正朝领导的位置迈进。

如果你是领导,你对自己今天所做的工作完全满意吗?别人对你的看法也许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看法。回顾一天的工作,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否付出了全部精力和智慧?”

如果你是领导,一定会希望员工能和自己一样,将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积极主动。因此,当你的领导向你提出这样的要求时,请不要拒绝他。

以领导的心态对待公司,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领导乐于重用的人,一个可能成为领导得力助手的人。

一个将企业视为己有并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的人,终将会拥有自己的事业。许多管理制度健全的公司,正在创造机会使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因为人们发现,当员工成为企业所有者时,他们表现得更加忠诚,更具创造力,也会更加努力工作。有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当你像领导一样思考时,你就成为了一名领导。

以领导的心态对待公司,为公司节省花费,公司也会按比例给你报酬。奖励可能不是今天、下星期甚至明年就会兑现,但它一定会来,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当你养成习惯,将公司的资产视为自己的资产一样爱护,你的领导和同事都会看在眼里。

然而在今天这种狂热而高度竞争的经济环境下,你可能感慨自己的付出与受到的肯定和获得的报酬并不成比例。下一次,当你感到工作过度却得不到理想工资、未能获得领导赏识时,记得提醒自己:你是在自己的公司里为自己做事,你的产品就是你自己。

假设你是领导,试想一下你自己是那种你喜欢雇用的员工吗?当你正做一项困难的决策,或者你正思考着如何避免一份讨厌的差事时反问自己:如果这是我自己的公司,我会如何处理?当你所采取的行动与你身为员工时所做的完全相同的话,你已经具有处理更重要事务的能力了,那么你很快就会成为领导。

五、培养优秀的品质

领导对下属往往有许多期望。世界上虽无完人,但作为领导,总希望自己的下属是优秀的。在领导眼中,具有优秀品质的下属有鲜明的特征,特别在以下五个方面:

1.良好的道德品质

领导希望自己的下属忠诚、听话、勤快、能干,但是,他最主要的期望,或最主要的要求是什么呢?那就是,他希望自己的下属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这一点,作为下属应十分明了。

维系上下级的关系,有许多形式和办法,其中有君子之交,有利害之交,有金钱之交,有师生之交,有亲友之交等。但对多数人来说,最主要的还是通过工作往来建立起一种关系。

在这种工作关系中,要使上下级密切起来,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要取得领导的信任。假如领导对下属缺乏信任感,那么,一切就无从谈起了。而取得信任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下属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良好的道德表现在许多方面,如为人诚实、工作积极、心地善良、艰苦朴素、谦虚谨慎、言而有信,等等。对于具有这些良好道德修养的下属,领导当然是喜欢的了。

相反,下属如不注意搞好自身的道德修养,而想走一些所谓的“捷径”,如耍点小聪明、搞点小权术,是难以成功的。即使成功,也是难以长久的。如不是表里如一,而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样,一旦被领导发觉,那就会使自己的信誉丧失殆尽。

2.忍辱负重的精神

领导往往以为自己是领导,理所当然地要指挥下属,让下属做许多事情,有些事情真有点强人所难。至于批评,那更是家常便饭了,有时让下属很丢脸面。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下属应采取什么态度呢?大致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自己也是人,凭什么要受你的气!于是,消极怠工,大发牢骚,甚至当面拒绝。另一种态度是忍辱负重,尽力工作。作为领导,自然是赞赏后一种的。

在工作和生活中,下属碰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甚至是一些委屈、冤枉,还要做许多又脏又累、甚至被人瞧不起的事情,是十分正常的,思想上应当有所准备,避免到时候心理产生波动。

当遇到委屈时,当领导给自己安排过多的工作时,一定要挺得住,要沉住气,千万不要草率从事。只要领导不是有意欺侮自己,就不要过分计较,而是努力去完成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久而久之,便会得到领导的理解。

3.惹人喜欢的性格

人的性格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的性格与社会交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性格好的人,会给人一种好的印象,人们就愿意与他交朋友;一个性格不好的人,可能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人们就会敬而远之,甚至会使人产生一种厌恶感,使其成为“孤家寡人”。

因此,每个人都应有意识地使自己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而作为下属,则更需要良好的性格。当然,这种惹人喜欢的性格,绝不是逢场作戏、唯命是从、笑脸相迎,而是一些健康的性格,比如,开朗、热情、活泼、忍让、善良、客气等。把这些良好的性格融合在与领导的交往中,便会给领导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有时,对领导的情绪也会有调节的作用。如当领导遇到不顺利而产生苦恼时,下属以其开朗、活泼的性格加以影响,往往会使领导的苦恼得到缓解,甚至会“破涕为笑”。这样,领导自然会对你很满意的。

相反,作为下属,性格孤僻,整日沉默寡言,郁郁寡欢,脸上老是“阴云密布”,满脸苦相,这自然会给人一种沉闷,甚至很不舒服的感觉。这样的下属,往往不能赢得领导的喜欢。因为追求高兴和愉快是人的天性。领导和下属整日处在一种沉闷甚至带有苦味的环境中,的确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4.能够吃苦耐劳

这一点,主要是就体力而言的。

一种是工作上的需要,领导指示下属去完成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有时,可能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完成。另一种是,有的领导给下属分配大量的工作,有的还需费很大的体力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下属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有时,有的工作时间要求十分紧迫。比如第二天要召开一个重要的会议,领导要求下属尽快写出讲话稿或文件来。这时,下属应欣然接受,抓紧时间进行,即使是“废寝忘食”,连夜工作,也在所不惜,按时把稿件或文件撰写好,以备第二天会议使用。

对于这样的下属,领导自然喜欢,给不给表彰和奖励另说,起码先给领导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除了写作之外,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需要下属吃苦耐劳的事情。比如,领导派下属去参加一个学习班,而且离家很远,有的下属就不想去而推辞。或者领导让下属去干搬运货物这样又脏又累的活,有的下属就不愿意去干,或表现出不满的样子来。对于这样的下属,领导当然是不会喜欢的。

要做到吃苦耐劳,首先应树立“艰苦的工作是我们应当做的”,“只有吃苦耐劳才能做好工作”的思想。这样,一旦遇到领导交办的艰苦工作,自己便会高兴地去做了。

作为下属,从以上五个方面入手来培养自己的品质,符合领导对你的要求,自然能得到领导的欣赏。

六、本身具备一定的才干

要想领导倚重你,本身要有一定的才干才行。才干包括许多方面,大凡领导身边的“红人”,都有“好字、好文笔、好口才、好记性”。这些经常使用、会给领导留下印象的才干是领导倚重你的基础。

1.字要写得漂亮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一个人的性格。正因为如此,有的领导便根据一个人的字来判断其性格和决定其去留。

因为下属经常要给领导撰写讲话稿,或起草公文。如果下属的字工整、清晰、秀气,领导自然很欣赏,还可能以为这位下属有一定的才华。相反,下属写的字歪歪扭扭,字迹不清,领导看起来不顺眼,甚至因看不懂不高兴、恼火,这就不好了。

关于写字方面的练习,对于做秘书或做办公室工作的人员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这些人员经常要接触文字工作。对于那些不经常接触文字的工作人员,也应加强写字的练习,因为这些人有时也要为领导写些东西,如情况反映、简报和表格之类的文字材料。如果字写得好,同样也会给领导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在衣着方面,人们往往“以貌取人”。在文字方面,有时也“以字取人”。如果一个人能写一笔好字,有时也会有用场的。

2.较高的写作能力

一个领导人的工作,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讲话和下发文件。这些领导人自然希望自己的讲话稿写得漂亮,有吸引力,以赢得听众热烈的掌声和思想上的共鸣;希望由自己签发的文件深刻、严密、规范,指导性强。

作为领导虽然有这些好的愿望,但是,有的人因自己文字功夫差,而不能胜任;有的人因工作繁忙或对某项工作不熟悉,而不能亲自动笔。于是,在许多部门,撰写讲话稿和起草文件的任务就交给了下属。

这就要求下属要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如果下属写作能力强,既深刻又生动,毫无疑问,自然会让领导满意;如果下属写作能力不强,别别扭扭,文理不通,辞不达意,甚至错别字连篇,自然会引起领导的不满。

可见,写作能力的高低不仅是个文字水平高低的问题,也是让领导满意、欣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许多人就是因为文字功底雄厚而得以重用。当然,也有一些人因文字功底太差,而被调离工作。

3.练就一副好口才

在社会交往中,包括下属和领导的交往中,都需要用语言进行沟通。下属向领导汇报情况,或者下属传达领导的指示,都离不开语言。领导希望自己的下属具有良好的口才。俗语讲:“好马出在腿上,好汉出在嘴上。”此话虽有些俗,但有其一定的道理。

在工作中,下属要经常给领导汇报工作。口才不同的人,其汇报效果大不相同。口才好的人,能简明、准确、清楚地向领导汇报,使领导能听懂所反映的情况,从而及时做出正确的决定。这自然是领导喜欢的。相反,口才不好的人,说话结结巴巴、丢三拉四、轻重不分、啰啰嗦嗦,让领导不知所云,不得要领。这就很难令领导满意。

口才,绝非耍嘴皮子。实际上,它是一个人知识深浅的标志,是一个人表述能力高低的体现。大凡杰出的领导人和组织者都具有较好的口才。练就一副良好的口才,是搞好工作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有时,领导的意图需要下属去传达,如果下属不善于表达,那就不能将领导的意图准确地告诉群众。

练好口才,提高表述能力的方法,主要是多练、多想、多总结,同时还要多学习。一方面利用一定的场合多讲话,使自己的胆量有所增强,使自己的表述能力日臻完美;另一方面,在家中、办公室进行自我练习,进行反复的演讲。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从前说话有些结巴,他经常到深山大声进行演讲练习,后来,结巴的毛病得以纠正。据说,一些首脑人物在正式演讲之前,都要进行反复的练习,最后才能在公开场合发表精彩的演说。

4.具有较强的记忆力

多数领导都有经常询问下属的习惯,甚至明明自己知道,也要询问下属——凡事都记住似乎有失身份了。

鉴于这种情况,作为下属,应具有较强的记忆力,凡领导所分管工作的各种情况,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如果领导问询起来,即刻予以准确回答,领导自然会满意的。若在大众场合,回答得漂亮,领导则会更加满意。因为这给领导也争了光——“强将手下无弱兵”嘛。相反,如果领导询问起来,下属支支吾吾,甚至因回答错了惹来耻笑,领导当然不会满意甚至会生气,因为耽误了工作或丢了他的面子。久而久之,领导对你就有可能不喜欢了,认为你愚笨或工作不负责任。

自然,作为下属,掌握领导所分管工作的一些基本情况,也是自己的本分。为了增强自己的记忆力,应有意识地进行强记。对一些基本数字,要写在笔记本上,经常翻阅。脑子里要经常装着一些数字,同时,要经常接触有关工作,增强感性认识,从而使一些情况和数字自然而然地比较牢固地记在脑子里,以便将来有其“用场”。

如果工作上马马虎虎,任何事情都不“装”在脑子里,到时就会发生“抓瞎”的现象。

如果你想成为领导的得力助手,那么,从今天开始就在这四个方面多下苦功,让你的才干展现在领导面前。

七、有协助领导的能力

对于领导来说,对他最大的支持,莫过于能够协助他把工作做好,这是领导对下属最主要的要求和期望。作为下属,要有协助领导的能力。

1.熟悉领导分管的工作

在一些场合和在一些工作上,领导需要下属的帮助,或让下属提供资料,或“出谋划策”,或协助处理一些问题。而且,多数领导希望下属给予更多的帮助,因为有的领导确实能力有限,许多问题不能解决或不能漂亮地解决;有的领导想“忙里偷闲”,希望下属多代替自己做些工作;有的领导想把工作做得好一些,能胜人一筹,以便得到更上一级领导的赏识。

鉴于这些情况,就需要下属当好领导的助手和参谋。但是,当参谋和助手的首要条件是,要熟悉领导分管的业务。如果对领导分管的业务不熟悉,知之甚少,就很难当好领导的助手和参谋。在相当一部分下属人员中,如秘书、办公室主任等,不努力去熟悉领导业务的大有人在,致使领导不好使用他,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工作人员进步缓慢。

当熟悉了领导分管的业务之后,一旦领导征询自己的意见,作为下属就能提出比较高明、可行的意见来。当领导指示自己去处理某一个问题时,因情况熟悉,问题便会顺利得以解决。如果是这样,领导自然要满意了。

2.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无论开展什么样的工作,往往都要组织一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领导或上级部门布置的工作得以完成。

有些重大的活动需要领导亲自出马,坐镇指挥。但是,多数活动则是领导委托给下属去办理。这自然也是对下属的一种考验。

组织社会活动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有些组织起来十分棘手。而如何组织社会活动,课本上是没有讲过的,主要靠自己。

作为领导,自然希望下属把活动搞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些活动虽然不是领导亲自操办的,但是它也涉及到领导的能力和形象。活动组织得好,领导放心,也开心。用群众的话来说,给领导脸上贴了金。相反,如组织得不好,杂乱无章,漏洞百出,群众怨声载道,上级横加指责,这就不可避免地要丢领导的脸面。这时,让领导对你有好感是不可能的了。

因此,作为下属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要充分认识活动组织得好坏与领导工作的好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作为领导,都希望自己手下有几个组织能力强的人,即所谓“干将”,以作为他的左膀右臂。而作为下属则应向这方面努力。

提高组织能力也需要一个过程。首先,应正确地领会领导的意图以及掌握领导对这次活动的要求。其次,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争完美无缺,从而给领导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3.有协调的能力

作为一个领导人,遇到的需要协调的问题会很多。协调是必不可少的,但又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有些问题多次协调也不得解决,令人大伤脑筋。

协调是一种艺术。具有较高协调才能的人,对于某一问题的协调要容易得多;而对协调能力较差的人来说,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效果也不一定尽如人意。

作为下属,也生活在各种矛盾之中,甚至生活在各种纠纷之中,他既需要处理与领导的矛盾,又要处理与周围人的矛盾,更重要的是,有时还要代替领导处理一些领导所遇到的矛盾。这就要求下属具有较灵活的协调才能。

协调得好,领导就会满意,认为你有能力。如果你帮助他处理了长期未能解决的矛盾,不仅会得到赏识,而且还会得到感激。假如处理得不好,矛盾未能解决,甚至还有些激化,领导自然不会满意。

协助领导搞好协调工作,实际上是帮助领导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同时,也是在帮助领导疏通和融洽有关方面的关系。这是领导十分期望的。

矛盾是复杂的,因此,进行协调的办法也应当是灵活的。有时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时需要硬,有时需要软;有时要伸,有时要屈。总之,方法要灵活。

4.能为领导代笔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会议特别多。在各种会议上,特别在较大型的会议上,领导为了把问题讲清楚,或怕出差错,所以一般要写一份讲话稿。

有的领导能够自己起草,这样,下属就省劲了。但是,很大一部分领导则需要下属代笔,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就使秘书成了领导的代言人。鉴于这种情况领导自然希望下属把讲话稿写得漂亮些,能博得群众的掌声,提高自己的威望。相反,下属如果把讲话稿写得很蹩脚,听众觉得索然无味,甚至出现一些原则性的错误或笑话,以致影响了领导的形象,甚至来个“倒鼓掌”,那就糟糕了。

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说,讲话稿代表了领导的水平,代表了领导的形象。因此,作为下属,应当努力为领导写好讲话稿,万不可认为这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写好讲话稿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一则需要较深的写作功底,二则众口难调,要符合领导的口味。要写好讲话稿,首先,要练好写作基本功,这是首要的条件。其次,要熟悉领导要讲的内容。第三,要掌握领导的口味、风格。第四,还要了解听众的心理,知道群众喜欢听什么,关心什么,不要发生“对牛弹琴”的现象。

领导有一个能力强的下属,工作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当他离不开你时,也正是你身价倍增的时候。

八、巧妙地向领导提供信息

很多时候,作为下属想要向领导提供一些信息,但又不能明言。聪明的下属这时总是用言语千方百计的引导领导,向领导“灌输思想”。领导一旦接受了你的观点,你的种种想法便得以实现。

西方葡萄酒业巨头——卡尔森公司前行政副总经理迈克尔·加里说:“我发现,下属使自己受到重用和被赏识的最好办法是挖掘信息,即那些与正在被考虑的建议有关的数据和事实,以及对领导欣赏的观点表示出兴趣和赞赏,还有就是要提出新的方案。”他补充说:“没有什么比有助于领导做出更好决策的信息更令领导欣赏的了。”

你提供的信息只有尽可能的客观才会有用,这并不意味着信息来源只能局限在计算机的打印结果和其他种类的数字数据上,从报纸和商业杂志中剪下来的资料当然也包括在内,甚至是在小饭店中听到的轶事和闲谈,有时对你的领导来说也会有价值的。

同时,你提供的信息也应该是全面的,这并不意味着提供的信息必然包括每一个细节,而是要包括或考虑到有关问题所有方面,否则就难以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导致错误的行动。如果你缺少一些重要的数据,但又感到应该提供你已掌握的数据,这时就应该告诉领导你还缺少什么信息和你正在采取什么步骤来获得它们。

信息为你的建议提供了最好的基础。事实上,信息经常能代替建议。你常常会发现让领导做一件事情的最好途径是向他提供足够的正确的信息,这种信息可能会很好地引导他给自己提出建议。不要担心这种方法会失去在你自己建议的情况下可能会受到的称赞。如果有什么区别,那就是他很可能更加赏识你,因为,他成了一个自己能做决策的领导,而你又证实了他对你的信赖。

在整个二次大战期间,斯大林在军事上最倚重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军事天才朱可夫,一个则是苏军大本营的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

众所周知,斯大林在晚年逐渐变得独裁,“惟我独尊”的个性使他不能允许世界上有人比他更高明,这使他难以接受下属的不同意见。在二战期间,斯大林的这种过分的“自我尊严”感曾使苏联红军大吃苦头,遭到本可避免的巨大重创。一度提出正确建议的朱可夫曾被斯大林一怒之下赶出了大本营。但有一人例外,他就是华西列夫斯基。他往往能使斯大林在不知不觉中采纳他的正确的作战计划,从而发挥着杰出的作用。

华西列夫斯基的进言妙招之一便是潜移默化地在休息中施加影响。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华西列夫斯基喜欢同斯大林谈天说地地“闲聊”,并且往往还会“不经意”地“顺便”说说军事问题,既非郑重其事地大谈特谈,讲的内容也不是头头是道。但奇妙的是,等华西列夫斯基走后,斯大林往往会想到一个好计划。过不了多久,斯大林就会在军事会议上宣布这一计划。于是大家都纷纷称赞斯大林的深谋远虑,但只有斯大林和华西列夫斯基心里最清楚,谁是真正的发起者。

正是在这些闲聊中,华西列夫斯基用自己的思想启发了斯大林的思想,以至于斯大林本人也认为这些好主意正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但不管怎样,从效果上看,华西列夫斯基达到了他的目的,使他的建议能够被斯大林所采纳,并成为斯大林最为倚重的人之一。

九、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技巧

作为下属,向领导汇报工作既是职责,也是考验。在每一项领导所交办的工作完成后,向领导进行必要的工作小结,更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但在领导面前,不同的人汇报的效果不同。

下属要向领导汇报工作,无论是采取书面的形式,还是当面口头汇报的形式,都需要掌握以下四个方面的技巧:

1.怎样理清思路

所谓理清思路,是指你在向领导汇报工作之前,就应冷静地对工作过程进行梳理。至于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些问题简略地叙述,哪些问题必须详细地说明,都必须理出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来。如果,对待一个问题你自己都不能拿出一个比较完整、比较清晰的思路时,事实证明,你是无法或难以说服别人的。

汇报工作也是这样,你如果不事先理清自己的思路,你同样难以有条理地、层次分明地、有说服力地把自己做过的工作向领导汇报清楚。

你在向领导汇报工作之前,特别是在向领导汇报那些重大问题之前,必须先打腹稿,即先在脑海中把要汇报的问题以提纲的形式,列出一个分条目的小标题,记在心中,在汇报时逐条道来。当然,你也可以把这些提纲写在小本子上,作为向领导汇报工作时的备忘录。

实践证明,拟写提纲是理清思路的最佳方法。读者不妨一试。

2.如何突出重点

任何一项工作都有自己的重点,即在任何工作程序中各个环节的轻重缓急是不同的。

把握重点,常常意味着抓住了问题的要害。而这些要害问题又往往关系着企业和领导事业的大局或重大利益。所以,领导听你的汇报,或看你的汇报材料,他关心的根本问题,就是你对重点问题的处理结果如何。

在具体操作时,你应掌握“事不过三”的原则。即在一般情况下员工或下属向领导汇报工作时,每次交谈的重点事项、关键问题,只谈一个或一件,最多不要超过三个或三件。

常常可以见到这种领导人,他们在总结工作或做指示时,一般情况下总是讲“三条内容”或提“三点建议”,“希望大家从三方面去做好工作”。那些往往把问题、意见或指示归纳为三,而加以罗列的领导人,大多都比较干练,且办事效率相当高。尽管这不是绝对的现象,但却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因此,员工或下属在向领导人汇报工作或交谈问题时,注意每次只强调一个问题,只突出一个重点,最多不超过三个问题或三件事情。这样,不仅有利于领导理清思路,迅速决断,同时,还会使领导对你的能力和效率产生好感。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善于掌握重点,突出重点,并把重点问题向领导描述清楚,不仅是一个方法和技巧问题,而是一个素养和能力问题。

3.怎样删繁就简

无论是做口头汇报,还是做书面汇报,你都必须注意删繁就简的问题。因为它不仅是技巧,而且是原则。

所谓删繁就简,就是要把一切不必要的话语从汇报中予以删除。否则,就会出现两种不利的影响。一是让人感到你思维混乱,思路不清,不知所云;二是让人感到你文风不正,似有哗众取宠之嫌。更何况还有“话多必失”的时候呢?

删繁就简,与其说是一种技巧,不如说是一种原则。

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假如你要以书面的形式向领导汇报工作,那么,你就应该把文章尽量写得简练一些,按照鲁迅的说法:“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可用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

假如你是以口头语言形式,向领导汇报工作,则必须注意掌握领导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和策略,不做无谓的拓展和借题发挥。比如,领导只问到事情的结果,你就只叙述结果,而不要涉及事情的过程。因为,领导可能对事情的过程不感兴趣。事实证明,对别人不感兴趣的问题,滥加描述,只会招致反感。

4.恭请领导评点

当你向领导汇报完工作之后,不可以马上一走了事。聪明人的做法是:主动恭请老板对自己的工作总结予以评点。

通常而论,领导对于下属的工作总结,大多都会有一个评点,不同的是有一些评点他可能公开讲出来,而另一些评点他则可能保留在心里。事实上那些保留在心里的评点,有时却是最重要的评点,对此,你决不可大意。反之,你应该以真诚的态度去征求领导的意见,让领导把心里话讲出来。

对于领导的诚恳的评点,即便是逆耳之言,你均应以认真的精神、负责的态度去细心反思。因为,领导之所以能够站到领导的位置上,他肯定在很多方面或某些方面强于你。

领导的诚恳评点,无疑是他把自己的聪明智慧,无偿的奉献给了你,你何不乐而接受呢?

同时,也只有那些能够虚心接受领导评点的下属,才能够再一次被领导委以重任。

那些经常与领导打交道的下属,如能掌握上述汇报工作的技巧,必定能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文化品位,同时也会受到领导的信任与赏识。

对下属而言,掌握了汇报工作的技巧,不仅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会进一步改善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

十、做领导的左膀右臂

成为领导的帮手,使领导处处需要你,在工作上离不开你,是下属与领导最高明的相处之道。

从表面上来看,领导似乎喜欢那些惟命是从、按部就班、严格按照指示做事的下属,而实质上,大多数领导还是比较看重那些能主动为领导做一些辅助工作,使其能够集中精力处理较为重大事情的人。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的上下级的关系,而代之以平等的伙伴关系。

当然这里就免不了提到“越权”问题。事实上,帮助领导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只不过是尽自己所能,解除领导的后顾之忧罢了,谈不上越权。术业有分工,每个人的特长不同,下属能帮助领导分忧解难,容易得多,所以,领导对此不仅不会横加指责,而且还会拍手欢迎。

有这样一位下属,他在一家公司的公关部门任副经理,他的外事工作经验相当丰富。在公司的一次人事变动中,来了一位新领导。

他发现这位新领导在外事知识上很欠缺,在走马上任的头几天里,便出了一些洋相。

有一次,公司接待一名前来访问的外商,新领导为了表示足够的重视,决定亲自布置接待场面。这位下属发现领导不知道该放一些什么样的鲜花和装饰品,于是他便劝阻领导,说这些小事领导无须亲自操刀,由他代劳即可,领导终于同意了。结果,这次接待活动搞得非常成功。

在随后的宴会中,他在与领导闲聊时,讲了外国人的禁忌和偏爱,还夹带着讲了一些笑话,结果新领导学到了不少知识。

像这种能及时为领导补缺,让领导的工作得以顺利展开的下属,哪个领导不欣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