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导引
有一天,上高一的小凡穿着校服去上学,放学却穿着肥大的背带裤回来。妈妈一见,就皱起眉头,叫道:
“啊呀,真难看!从哪弄来的?”
小凡倚在门口,挑衅地看着父母,一句话也不说,一场争论即将爆发。
此时,小凡的爸爸笑了笑,说:
“女孩子穿背带裤挺精神的,只是肥了一点,改改就行了。”
小凡的火气消了一些,过来与父母一起吃晚饭,而且又说又笑的。
饭后,小凡的妈妈生气地质问小凡爸爸为何不坚持原则。小凡爸爸说:“一个16岁的孩子,自己用零花钱买了件衣服,难道不比缠着父母给她买好吗?两代人的审美眼光不同,你怎么证明你对她不对?谁都有个提高的过程嘛,何必互相苛求和指责呢?”
小凡的妈妈想了想,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渐渐地,小凡家中养成了平等协商或叫谈判的风气,凡事坐下来平心静气地沟通一下,一般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1.多用协商的口吻与逆反青少年交流
商量的语气对青少年来说非常重要,青少年会认为你尊重他,关心他的感受,从而对你产生好感和信任,促进亲子沟通。
父母在要求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做事情,一定要注意用商量的口吻,而不要用命令的口吻。
比如,提醒孩子做作业时,父母可以说:“你现在是不是该做作业了,做完作业就可以看会儿电视。”而不要说:“赶紧去做作业!”或“还不去做作业呀?”
请孩子帮忙做一件事情时,比如洗菜,家长可以说:“你能帮我把菜洗一下吗?”而不要说:“快来帮我洗菜!”或“赶紧把菜洗了!”
通过协商的方式,最容易让青少年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也最容易让孩子养成理解他人的习惯。
不管什么事情,尤其是涉及孩子的事情,父母都不要自作主张。要学会与孩子协商,取得孩子的同意和认同。
作家彭见明就是一个善于与孩子协商的父亲,对此,他非常自豪,他曾经这样写道:
女儿小的时候,爱趴着我的肩膀走路,后来长大了,习惯搭着我的肩膀走路。她有时叫我爸爸,有时不经意便直呼其名。我们如朋友般的亲密令观者很是羡慕。
女儿好像从没撒过谎。因为她不必撒谎,在家里可以无话不谈,就是说得不好,也不会受到指责。我习惯和女儿商量她的事以及家里的大小事。我们经常坐在一起聊天,而且我们的观点竟是惊人的接近,很少很少有相左的时候。
“商量”这个词,在父子、父女之间的使用率一般是不高的,而我们却是将其当做准则。面对任何事情,我不端父亲的架子,她不使独生女的性子,商量的格局便形成了,还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约定俗成。比如她看中了一个玩具,我觉得不妥,便和她商量可不可以不要,强压她可不服,糊弄缺乏诚信,商量是最佳途径,她一般能接受,欢天喜地放弃初衷。
她参加工作后上班不方便,和我商量要买辆车并希望我出三分之二的钱,我愉快地掏着腰包。我父亲以前对我说:你去干什么。如今我对女儿说:你能不能帮我干什么。
女儿似乎没有瞒着我的内心秘密。她念高中的时候,有男孩子给她递求爱条子的事也愿意对我讲。正因为有这样宽松的环境,我的一些观点便可以渗透到她的判断中,她才不至于在个人情感生活中出现大的波折。
我家里的所有抽屉都没有锁,女儿可以翻看任何东西,可以随便拿到钱。她很小就尽知家底,我们也不对她保密。因为信任是家庭宽松环境的重要因素。
而且我内心的不快也愿意向女儿透露,我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也乐于征求她的意见,她还小的时候我们便将诸如选择购房这样重大的事情和她商量。
喜欢与孩子协商的父母是民主的父母。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会渐渐养成民主协商的习惯,愿意主动与父母进行沟通,这样的亲子关系是非常令人羡慕的,这样家庭中的孩子也很少逆反。
2.多用相互谈心的方式与逆反的青少年谈心
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不良行为及思想,父母要及时与孩子进行谈心,引导孩子摆脱负面的思想的影响。如果父母当时视而不见,在事情过后很长时间里,再与孩子进行谈心,效果就会差得多。
江西省宜丰中学的黄建德曾经写过一篇《女儿踢我一脚之后》的文章,文章中这样写道:
女儿15岁,读初中三年级。
吃过早餐,我照例用自行车带女儿上学。她今天穿了一双新皮鞋,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我还没扶稳车子,她就已经爬上了后座。也许是她跷着脚欣赏皮鞋的原因,也许是车子没扶稳的原因,我在骑上自行车时,不小心在她的新皮鞋上踩了一下,天刚下了雨,新皮鞋上便留下了一大块污斑。“对……”我正要说“对不起”,女儿就在我腿上踢了一脚,我的裤子上随即留下了一只清晰的鞋印。我被这一脚踢懵了,待反应过来后便把她拖下车子,在她屁股上一顿猛打,然后把她扔在路边,独自骑着车子便走。但没走到200米,我就又后悔了。倒不是担心她走路的安全或者会迟到,而是想到她以这种突然挨打后的心情坐在教室里是无法上好课的,我尤其想知道她为什么会这样“以牙还牙”。于是,我又骑回去,在她身边停下。
“快坐上来!”我余怒未消,仍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女儿边走边哭,越躲越远,生怕我再打她。我的心中又涌起一丝怜爱。“快点!”无疑是慑于威力,女儿胆怯怯地又爬上了后座。
我骑得很慢,一面努力地克制着自己,一面盘算着和解的办法。在离学校只剩几百米的地方,我终于可以做到心平气和了。自己先下了车子,接着把女儿也抱了下来,扶着车子,和她边走边聊。
“你在学校,在班上,也是这样对待同学吗?”
“不是。”声音小得似乎只说给她自己听。
“那你刚才怎么踢我?”
女儿抬头看了我一眼,怯生生地说:“我以为你是故意踩脏我的鞋子。”
我忽然想笑出来。“你刚穿的新皮鞋,我怎么会故意弄脏呢?”我真感到不可思议。
“你老是跟我开玩笑,捉弄我。”
我心里“咯噔”一下:对了,我平时太爱孩子气地跟她开玩笑了,难怪她会如此推理。
“对不起,责任在我,我刚才更不应该那么凶地打你。”我发自内心地向她道歉,“但我问你,要是哪个同学踩了你一脚,你也踩她一脚吗?”
“不会。”
“你会怎么样?”
“告诉老师。”
“如果她不是故意踩你,除了告诉老师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女儿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要是她说声‘对不起’,你应该怎样?”
“说‘没关系’。”
“要是她什么也不说呢?”女儿又不知道怎么说了。
“你不妨宽容地对她笑笑。她又不是故意的,踩的这一脚又减不掉。笑一笑后,也许就什么也没有了。要是碰到这种情况,不妨试试看。”
到了学校,女儿抬起头,像往常一样说了声:“爸爸,再见!”虽然声音不像往日一样响亮,但仍像往日一样甜美。
这位父亲是明智的,尽管在问题发生时,作为父母都会很恼怒,有时候甚至很愤怒,但是,父母应该克制自己的消极情感,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和思想,使孩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改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僵持关系。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强烈地渴望独立,不希望父母过多地干涉自己。在遇到问题时,父母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批评,一定要好好与孩子谈心,争取孩子的理解。对青春期的孩子有问题不要随口批评,而要专门谈话。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别忙着“限期整改,强制执行”,而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
3.用赏识的言语增强逆反青少年的自信
一个人只要被称赞,心里一高兴,干劲一来,就可以发挥出超乎寻常的能力。反过来,一个人的努力和成绩得不到应有的赞赏,长期下去,就不再有努力的欲望,也就不可能爆发出超凡的能力。这是人类心理的基本特征,也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事实。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要求很严格,有错误缺点从不放过,发现了就批评教育。这种不姑息、不袒护、不放任的态度是对的,但效果往往不太理想。什么原因呢?因为孩子是有上进心的,包括那些缺点毛病很多的青少年,都希望得到表扬、肯定和鼓励。
当他们由于进步或做了好事而受到父母的表扬和鼓励时,会在情绪上得到满足,在精神上受到激励,在思想上产生快感,进而克服青春期易发生的逆反心理。
所以,亲子沟通时适度运用些赏识的语言,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子忠告
当青少年出现逆反现象时,父母与之沟通就更需要用得体的言语去激励他们,让他们自己去纠正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错误,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
朱军是一个非常贪玩的男孩,每天放学后就像出笼的小鸟,尽兴地玩耍,直到玩得满头大汗才回家做作业。做作业时也是极为马虎,常常出错,父亲为此很生气,几乎是天天批评数落他,可他总也改不了贪玩的毛病。有一天,朱军的小姨从外地到他家来,她是个教师。在聊天时,妈妈把朱军怎样贪玩、学习怎么不认真等现象告诉了小姨。放学后小姨看见朱军和小朋友玩得很开心,趁他回家喝水的工夫,边替他擦汗边对他说:“你跟小伙伴们玩得不错,很团结,还知道让着别人,真是个好孩子!你能不能做完作业后再玩,那样可以玩得更开心,不信你可以试一试。”朱军很懂事地点点头。从此朱军总是放学后先做作业,然后再去玩。
与朱军父母相比,朱军小姨与朱军沟通的效果要明显有效得多。因为朱军的小姨发现并抓住孩子能团结人、知道谦让这一积极因素,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使之受到激励,然后,加以引导,最终产生效果。因此,父母必须克制自己的感情冲动,不要用直接的批评,而改用期望、信任和鼓励的言语,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这样效果肯定会好。
朱军虽然能做到先做完作业后再玩,但作业还是写得特别潦草。有一天,他的爸爸看到朱军的作业潦草到无法认识的地步时,生气地说:“你的作业太乱,态度太不认真,真令我失望,你必须再给我重写一遍!”朱军听到爸爸生气地责骂,心里很不好受。不过父命难违,不得不重写,尽管又重写了一遍,但由于是不情愿而为之,心不在焉,写得比第一次好不了多少。爸爸看后摇摇头,显然,他已经没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第二天,朱军的作业还是那样,爸爸看完后更生气,但他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感情冲动。他认识到孩子不是不能写好,而是孩子的态度不认真。他想,与其批评一顿,不如赏识他一回,看看效果如何。于是爸爸态度和蔼而认真地对孩子说:“你的作业太潦草,但答案都是正确的。我想如果你能写得工整一些,老师会更喜欢,或许还能将你的作业当作范本,在全班展示。你为什么不试着写得工整些呢?”孩子一听爸爸这语重心长的言语,开头有点不高兴,可仔细一想就深深体会到了严明而慈祥的父亲的期望和信任。这种无形的力量,使他受到激励,促使他很快又重写了一遍。而且,如父亲所期待的那样,写得相当好。从此以后,朱军的作业做得非常工整。
两次都是要求孩子重写,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两种效果呢?因为第一次父亲是严厉的批评,给孩子施加的是压力,在重压之下,孩子的逆反不但得不到改善,反而会愈演愈烈;而后一次父亲采用的是赏识,给孩子的是一种驱动力。由此可见,赏识可以发出巨大的能量,能医治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赏识对于树立青少年的自信心,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热情的重要性已为广大父母所认知,正确运用赞扬的词语,充分发挥鼓励的心理艺术,在教育子女方面会收到满意效果。因此,亲子沟通可以巧妙地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针对具体的行为和事物适度表扬
父母在表扬青少年时,不应因循守旧,应该寻找新的突破口,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重要的是切中要害。当孩子考了100分时父母说上一句:“考得不错。”那么孩子认为这时受表扬是理所当然的,丝毫不感到意外。如此下来,即使孩子以后总得100分,孩子的上进心也会慢慢消失。如果父母换一种说法效果可能就不一样。“这是你平常努力的结果,你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真为你高兴。”“我想只有学习努力的人才会得100分!”这样孩子以后会加倍努力,争取次次考试都能得100分。乱表扬或表扬多了,孩子听后不会有什么感觉,更不会高兴。
(2)选择适当的赞美表达方式
真挚的赞美最能打动人心,父母千万不要摆出一副冷漠、道貌岸然的口气。既然对孩子由衷地赞赏,就应尽可能将感动、喜爱的情意流露于话语中。如孩子走在马路上,突然弯腰捡起一个牛奶空盒,丢进垃圾桶,父母看在眼里,对此不经意的举动,可以加大音量地说:“你的举动很令我惊喜!”甚至可以与他拍手,亲他一下。
(3)借他人鼓励孩子
来自父母的赏识,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鼓励。但有时候兄弟姐妹、叔叔、阿姨等孩子周围的人所给予孩子的赞美,影响会更大,往往也是促使孩子进步的最好动力。如果孩子在其长辈的口中听到:“你姑姑舅舅都称赞你确实是个好孩子,我也觉得你好棒!”这种间接的赞美越是不留痕迹,越能使孩子自然而然地相信。
4.不要用过激的语言与青少年进行舌战
父母教育失败,孩子离家出走的事件屡有发生。许多情况下,孩子是被父母的话逼出家门的。冲突爆发时,父母与子女双方都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有些父母利用孩子依赖性强的特点,动辄就用“抛开不管”一类话来恐吓孩子,发泄自己对孩子的不满。不少任性要强的孩子,因为忍受不了父母的嘲弄逼迫而离家出走。下面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一天晚上,父子二人在家里看电视,儿子并没有把心思放在电视上,而是玩弄爸爸平时钟爱的一个小碟子,父亲从一开始就对孩子的行为提出劝阻,但是随着对电视的关注也就不再说了。
突然,儿子没有拿稳碟子,小碟滑落了下来,在地板上摔成了碎片,儿子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爸爸这个时候也愣了一下,但随即本能地就给了孩子一脚,孩子惊慌地一躲,一溜烟地跑出了家。望着孩子离家的背影,父亲没好气地大声说道:“你滚吧,出去了别回来!”儿子的眼泪立即下来了。
“你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父亲说出这句最后通牒式的话来,想逼迫孩子就范。当然这话并不是当真的,只不过想以它来结束这场战争。
但是孩子没法应对。他当然不想离家出走,可一旦就此低头,便会显出自己的软弱,难道就这样屈辱地留在家里?那还有什么自尊可言?
他当然要逞一回英雄。“走就走!”就这样真的离家出走了。
此外,父母与孩子沟通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不使用严厉苛刻的言语。“你不该这么做!”“难道我没有告诉你?”父母不要总是板着脸教训孩子“应该怎么样”,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远离冷嘲热讽的言语。“你一点也不乖”或“你笨得像头猪”,这样的言语会令孩子萌生一种被打击的感觉,而且长久无法摆脱。
拒绝一概否定的言语。“你不是开玩笑吧?”,“没出息的东西!”孩子表达出来的感觉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大人否定时,他们就会开始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
别用夸大其词的言语。“这是我所见过的最漂亮的画!”“咱们的孩子就是好,谁也不行!”听惯了父母夸大赞扬的孩子,步入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易遭受挫折。
不用漠不关心的言语。“等一会儿”,“你忙啥”等这些言语或对孩子说:“你和你的事不值得我花时间。”
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不应该用过激的话来企图化解矛盾,逼孩子改过。父母与子女如果有矛盾存在,父母应该找到问题的症结。即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应该让他感受到父母的慈爱和深情的关切,从而使孩子产生自强、自信、向上的力量。否则,即使一时化解了矛盾,也于事无补。
5.不要说不利于化解冲突的话
许多家长与孩子矛盾的激化,都是因为父母在与孩子的对话中,态度与语言使用不当而造成的。特别是太专制的家长的话语,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因此,教育专家建议,家长在与孩子对话中,要想有效地化解矛盾,必须避免使用以下语言:
(1)“住口,把嘴闭上”
一家研究机构曾对10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你最不愿听到的父母的话是什么”问卷调查,结果“住口”排列在第三位。
“父母让我们住口,而他们却整天喋喋不休。”
“父母太小瞧我们了,一点也不给我们讲话的机会。”
“为什么让我们住口?我们心里有许多话要给父母讲啊!”
这是那些接受调查的中小学生的心声。
由此可以看出,父母不让孩子讲话,留给孩子的记忆是“父母对我的意见一点也不重视”,孩子因此而感到委屈和沮丧。长期这样下去,孩子便会放弃和父母争辩的权利,变成一个自认为无足轻重,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被需要的人了。
教子忠告
父母多鼓励孩子讲话,有利于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孩子思想认识有什么偏差,父母完全可以通过语言这一媒介,见微知著,进而对症下药。
与那些让孩子“住口”的父母相反,有些父母善于让孩子发表意见,讲所思所感,讲心里的话,结果孩子变得善于思考,自主意识显著增强。
(2)“不许生气”
青少年和成人一样,有时候也会生气。父母的“不许生气”未必有效。
事实上,青少年将愤怒的情绪适当发泄出来,是一种心理卫生的有效方法。因为愤怒的情绪不能长期压抑、积累,否则一旦爆发起来,将是不可收拾的。每个人都会有愤怒的情绪,孩子自然也不会例外,因此,孩子生气是正常的反应,父母不应粗暴地干涉,如果粗暴地干涉,则只会激化与孩子的矛盾。
父母应该弄清楚孩子生气的原因。孩子生气常常是因为他人违背了自己的愿望,受了委屈。父母只要细心观察一番,一般都能找到答案。这时父母不妨抱着一颗童心,去体会孩子的感情,以增进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为冷静处理问题打下基础。记住,此刻千万不要急着说“不……”
如果孩子“生气有理”,父母劝慰的话比较好出口。若孩子“无理”,父母就更要慎重了。比如孩子闹着要小伙伴漂亮的玩具,因未达到目的而生闷气,父母既不宜与其“争理”,又不宜训斥孩子,较为妥当的做法是把孩子劝上一番。你不妨说:“那个玩具确实好玩,你是想玩一会儿再还给人家,对吗?他不给你,也不对,他爸爸妈妈会批评他的。来,我陪你做个别的游戏吧。”这样劝慰孩子,能适度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很快便会“雨过天晴”,破涕为笑。
(3)“你竟敢说我”
有些父母被旧的伦理观念禁锢着头脑,他可以对孩子进行说教、责难、打骂,却不给孩子讲理和反驳的权利。孩子一旦据理力争、直陈父过,家长便会火气十足地说:“你竟敢说我……”孩子为什么不能批评父母呢?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父母可以教育子女,子女也可以批评父母,这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不仅创造了融洽的家教氛围,而且是家庭教育水平的充分体现。孩子的意见无论对错,都勇气可嘉,父母应该闻过则喜。孩子敢于指出父母的错误,说明他对父母的言行进行了观察和思考,有了判断是非的能力。
教育理论告诉人们,孩子对父母有一种崇拜心理,总认为他们是了不起的人物,认为他们“事事正确”。这种崇拜心理使许多孩子失去了对父母言行进行分辨和思考的机会。因此,父母应欢迎孩子对自己进行批评,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故意露点“破绽”,出点“差错”,“制造”失败。比如父母可以故意对孩子说:“月亮会自己发光。”而孩子会根据已有的知识,指出父母的错误,或者再争论一番,这样便会破除孩子对父母的崇拜心理。孩子敢于直言,才能获得自信。
(4)“你敢再摔一次”
一位母亲看到孩子赌气摔打东西,非常生气。遗憾的是,她没有采用有效的制止措施,而是威胁说“你敢再摔一次”,结果孩子真的拿起摔过的东西又摔了一下,母亲恼羞成怒,只好以打骂来结束这场纷争。
这位母亲化解矛盾的方法显然是不妥的。成年人由于不懂孩子心理,常常误解孩子,低估孩子的智慧和能力。
不论这场矛盾纷争的起因是什么,这位母亲不了解孩子摔东西是一种发泄情绪的方式,不了解孩子是因为讲理讲不过她才采取这种“边缘策略”,也不了解孩子是在试探母亲忍耐的底限。说了这句话,母亲就亮出了自己的底限,孩子一旦突破了底限,母亲除了打骂就再也无计可施了。孩子被打,形式上是输了,而实质上却是赢了;母亲打人,实质上是她输了。其实要想解决与孩子的冲突,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化解矛盾,以避免出现破裂的局面。在遇到孩子故意挑战家长权威的时候,家长可以淡化处理,不要火上浇油。家长的头脑要始终保持清醒。
(5)“难道你不了解妈妈的苦心吗”
成人的社会中,常出现一句话“责备他人,千万不可得理不饶人”,否则当对方毫无退路时,虽然明知错在自己,却很可能因被逼迫太甚,而反咬一口。
孩子调皮的确不是一件好事,从某方面来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有用的人,这也是理所当然,毕竟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道德上毫无缺失的人。
“难道你不了解妈妈的苦心吗?”这句话是想得到对方的承诺,而这个答案只有“我知道”。事实上明白其中道理,却又要违背父母的心意,就可称之为“正义的暴力”。如此一来,简直如同把孩子逼入死胡同一般,甚至使他产生狗急跳墙的心理。
孩子到了某个年龄,自然会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心,所以不必要强加说出,让孩子勉强确认亲情。因为,感谢父母的亲情,是孩子的本性,却也同时具有“厌烦”的心理。如果将孩子赶入死胡同,一再地以“正义”来加以斥责,将会减低孩子感谢的心意,而助长厌烦的心情。这种厌烦之心会让孩子产生偏见,认为父母付出的爱心,是要求有所报答。总之,孩子虽然无法了解艰深的道理,但父母若一再地强制孩子确认亲情,只能加深其反抗心理而已,对于化解矛盾毫无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