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个讲义气的人,不忍心让钟离昧去送死,就依然让钟离昧留在自己府中。刘邦因为韩信违抗自己的意志,非常生气。
公元前201年,有人告发韩信,说他想造反,自己当皇帝。汉高祖问大臣应当怎样对付韩信,很多人主张带兵灭了楚国。大臣陈平却说:“陛下的兵不如韩信的兵精,将领与韩信相比,更是望尘莫及,如果发兵打他,占不到任何便宜。如果您假装去云梦泽(今洞庭湖)游玩,楚国离那里较近,韩信必来见您。那时,一个武士就足以擒住韩信了。”
于是,汉高祖带着大队人马去云梦泽,传下一道命令,让云梦泽附近的诸侯在陈地参王拜驾。韩信非常害怕,有人对他说:“您只要斩了钟离昧,皇上就不会伤害您了。”韩信找钟离昧商量,钟离昧只得自杀。他临死前,指着韩信说:“你不是个厚道人。”
韩信提着钟离昧的头来见刘邦,刘邦不肯原谅韩信,命武士擒拿韩信,将他捆在车后边带走。韩信长叹道:“俗话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我韩信辅保皇上打江山,到今天却落得这么个下场!”刘邦说道:“你少啰唆。你若不想造反,寡人岂能如此对待你?”
回转洛阳后,刘邦派人进行调查,发现没有证据说明韩信造反。刘邦就将韩信降为淮阴侯,让他留在京城。公元前200年,刘邦迁都长安,将韩信也带了去。韩信非常窝火,整天闭门不出,经常不参加朝见。
一天,韩信闲着没事,去找樊哙闲聊。樊哙是韩信的老部下,见韩信到了,就跪倒在地说:“大王今天怎么有空驾临臣的府宅?真令臣不胜惶恐。”韩信笑着说:“我韩信为皇上出生入死,立下盖世功劳,想不到竟与樊哙这样的人为伍了。”
樊哙是刘邦的亲戚,当年在鸿门宴上又救过刘邦的命,地位很高。韩信自恃功高,竟然对他出言嘲讽,真是太狂妄了。这使得朝中众将对韩信的同情大为减弱。
大风歌
公元前197年,赵国丞相陈豨起兵造反,自立为代王,夺取了汉朝二十多座城池。汉高祖传下旨意,命淮阴侯韩信和梁王彭越一块儿统率兵马,消灭陈豨。可是韩信记恨汉高祖,彭越也对朝廷有怨恨情绪,两个人都自称有病,不肯前去。汉高祖只得亲自带兵打仗。
公元前196年正月,有人向吕后检举,说韩信不但与陈豨暗通消息,还想在长安造反,响应叛军。吕后跟丞相萧何仔细商量后,故意说刘邦活擒了陈豨,通知众臣到长乐宫祝贺。
萧何怕韩信不进宫,就跑到他府中说:“现在皇上打了个大胜仗,满朝文武都要去长乐宫祝贺此事。如果你单单不去,岂不是扫了众人的兴?”韩信非常信任萧何,就跟他一块儿进宫,结果被宫中的伏兵擒获。
吕后责备他道:“胆大韩信,你为何与陈豨串通一气,意欲谋反?”韩信大喊冤枉。吕后不听他的陈述,下令将韩信处死。韩信临死前叹道:“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吕后斩了韩信之后,又诛杀韩氏三族。
三个月后,汉将周勃诛杀陈豨,刘邦奏凯还朝。汉高祖听到韩信被杀的事情,非常意外,但又如释重负。彭越听说韩信被杀,怕刘邦追究他抗旨之罪,想到长安去请罪。部将扈辄对他说:“大王当初不去讨伐陈豨,已经错了,现在又主动请罪,更是错上加错。皇上不会原谅您,肯定会将您抓起来。”
彭越说:“你这话太没道理。我当初真的是有病,不是有意抗旨。”彭越的太仆犯了法,怕被彭越治罪,就到长安告发彭越,说他与扈辄图谋造反。
刘邦很生气,就派人逮捕彭越,将他废为庶人,流放到蜀地。彭越在遣送途中遇到吕后,痛哭流涕地说:“皇上真是搞错了。我彭越对汉室忠心耿耿,怎么会图谋造反呢?能不能从轻发落,让我回老家昌邑去?”吕后就将他带回宫中。
吕后见了刘邦,说:“彭越勇猛无敌,是只老虎呀!你怎么能放虎归山呢?你应该杀了他,不然他聚众造反,可够你受的!”汉高祖听信吕后的话,就诛杀彭氏三族,并将他剁成肉酱,赏赐给众位王侯。
彭越的肉酱送到淮南的时候,淮南王英布正在狩猎。他怕刘邦派兵来对付他,就下令调动全国之兵。这时,淮南国的中大夫贲赫与英布的小妾私通,被英布察觉。贲赫就跑到长安告发英布,说他有谋反之心。
萧何不相信英布会造反,劝刘邦派人问英布。英布觉得自己说不清楚,就真的造反了。7月,他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占领了楚地。汉高祖见英布也来添乱,气得不行,亲自率领军队去平息叛乱。
刘邦带兵与英布对阵。他骂英布道:“我已经封你为王,让你位极人臣,你有什么必要造反?”英布回答得也很爽快:“我还是想当皇帝!”汉高祖指挥军队向他进攻,英布命令众人乱箭齐发,刘邦胸口中了一箭。
刘邦忍住疼痛,继续与英布作战。他用张良之计,让灌婴、曹参兵分两路,从侧面攻打叛军。英布没有防备,被杀得大败。他本人在逃亡途中被人所杀。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率领得胜之军来到沛县,在沛宫摆下酒席,与家乡父老一块儿喝酒。酒宴之间,汉高祖高声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就是有名的《大风歌》。
看得出,汉高祖既为自己平定天下、稳定国内局势而感到高兴,又为武将丧命,无人为他分忧而感到遗憾。可是,刘邦对待功臣如此薄情寡义,又有谁肯为他卖命呢!
吕后专权
汉高祖晚年非常宠爱戚夫人,想废掉太子刘盈,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嗣君。这一下,吕后可着急了,她为了保住太子,就找张良商量。张良说:“在商山有四位老者,很有学问,被人们称为‘商山四皓’。娘娘如果请来这四位老人做太子的老师,皇上就不会废掉太子了。”吕后就派人将“四皓”请下山。
刘邦知道太子的势力已经形成,就是立如意为太子,他也坐不稳江山。于是,刘邦对戚夫人说:“立如意为太子的事不行了,让他当个赵王也不错。”戚夫人非常难过。
刘邦在讨伐英布的战争中受了箭伤,时常发作。他回到长安后,觉得身体越来越不行,就带领群臣到太庙去。他命手下杀了一匹白马,然后带领众臣一起盟誓。他说:“从今以后,非刘姓者不得封王,无军功者不得封侯。如果有人违背这个誓言,天下人就除掉他。”
汉高祖杀马起誓,是为了限制异姓王。可是,异姓王会起来造反,同姓王就不会起异心吗?这一点,汉高祖还是没想明白。
吕后见刘邦伤势很严重,要请医生为他治病。刘邦却不愿接受治疗。吕后问他:“如果萧何去世,何人能担任丞相一职?”刘邦说:“可以让曹参来当。”吕后又问:“那曹参死后呢?”刘邦说:“可以让王陵当丞相。但王陵性情憨直,一定要让陈平辅助他。而安定刘氏天下的,肯定是周勃,可以让他做太尉。”
吕后又问:“王陵、陈平死后,还有谁是宰相之才?”刘邦说:“以后的事,就不是我所知道的了。”
没过多久,汉高祖去世。吕后封锁消息,对自己的情夫郦食其说:“朝中众将随先帝征战多年,功劳很大。我怕他们不听我的,想把他们都杀了。”郦食其虽然愿意帮助吕后,但又觉得这事太大,就找吕后的哥哥吕释之商量。
吕释之的儿子吕禄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好友郦寄,郦寄又把此事告诉了父亲郦商。郦商吃了一惊,马上找到郦食其,对他说:“你们这样做太危险了。现在陈平、灌婴率十万军队驻守荥阳,樊哙、周勃率十万军队在燕地。如果杀掉一班老臣,陈平等人一定会造反,那时天下大乱,你的小命只怕难保。”
郦食其觉得郦商言之有理,就劝吕后打消这个念头。于是,吕后下令为刘邦发丧,让太子刘盈即位,就是汉惠帝。汉惠帝当时年仅十七岁,国家大事全由吕后执掌。
吕后想起赵王如意差点当了太子,就决定迫害他们母子。公元前194年,吕后把戚夫人罚做奴隶,对她百般折磨,又召赵王入京。惠帝非常仁慈,想用自己有限的权力保护赵王。他与赵王吃饭、睡觉都在一起,让母亲无法下手。吕后一点也不着急,派人监视皇帝的行踪,寻找加害赵王的机会。
一天早晨,汉惠帝想到外面去打猎,这时如意还没有醒。惠帝想让弟弟多睡一会儿,就没有叫醒他,自己玩去了。等到惠帝回转皇宫,发现床上躺着的是如意的尸体。原来赵王被吕后毒死了。惠帝认为自己没有保护好弟弟,只得抱着赵王的尸体哭泣。
吕后还残忍地砍掉了戚夫人的双手和双脚,弄瞎她的双眼,喂她吃了哑药,把她扔进猪圈。吕后还把戚夫人叫做“人彘”(彘即猪)。汉惠帝见到戚夫人的惨状,吓出了一场大病,说道:“母后做的事情,真不是人干出来的!”
惠帝病好以后,吕后让他娶自己的外甥女张嫣为皇后。惠帝不愿意,对吕后说:“太后怎么这么糊涂!张嫣是我姐姐的亲生女儿,今年才十岁!我这做舅舅的,决不能违背伦常,娶她为后。”
吕后一心要达到自己的目的,说道:“当初晋文公曾娶怀嬴为妻,被传为美谈。怀嬴不但是文公的侄媳,还是他的外甥女!张嫣现在年纪虽小,但长大之后必然气度高贵,能够母仪天下。”惠帝无奈,只得接受了这门婚事。
萧规曹随
公元前193年,丞相萧何得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世。汉惠帝去看望他,对他说:“丞相百年之后,寡人应当用谁为丞相?”萧何说道:“在这世界上,还有谁像陛下那样了解臣的呢?”汉惠帝说:“你觉得曹参此人如何?”
萧何说:“陛下真是太圣明了。如果让曹参顶替臣,臣真是一百个放心。”没过多久,萧何逝世,汉惠帝拜曹参为相。
曹参当了丞相后,完全按照萧何制定的法令办事,一点也不变动,总是无所作为。另外,曹参还从各郡和各诸侯国中精挑细选,找了一些不善辞令但处事稳重的人,担任丞相的属吏;他还把一些在文字上讲究细枝末节、追求声誉的官员罢了官。
有些大臣觉得曹参不会处理朝政,就跑到丞相府去劝谏。可是他们一到相府,曹参就请他们一块饮酒,把他们灌得大醉。酒宴之间,劝谏者提到国家大事时,曹参就把话题岔开,不给他们提意见的机会。喝完酒后,曹参还是不肯改变萧何制定的法令。
曹参的行为,让汉惠帝非常不满。当时,曹参的儿子曹窋(音zhú)在朝中担任中大夫之职,跟惠帝的关系很好。
汉惠帝就对他说:“你回家,就问你父亲,‘高祖皇帝刚刚去世,皇帝年纪轻,您既然当了丞相,应当勤于政事才对。可是您整天喝酒,遇到事情也不向皇帝禀报,这样不是把国家大事当儿戏吗?’”曹窋点头应允,汉惠帝又叮嘱他:“这些话是要说的,可是千万别说是我教你的。”
曹窋回家以后,就按照惠帝的吩咐,向曹参提意见。曹参见儿子敢非议老子,气坏了,他骂了起来:“你只不过是个孩子,怎么懂得国家大事?竟然敢在我面前胡说八道!”说着,他把仆人叫来,用板子责打曹窋。
曹窋挨了一顿板子,感到非常委屈,第二天到宫中将自己挨打的事告诉了汉惠帝。惠帝很不高兴,就把曹参叫来,对他说:“曹窋的话是我教他的,你为什么不听他的良言相劝,反而责打他?这是为相之道吗?”
曹参却对他说:“请您想一想,您和高祖皇帝相比,谁更英明?”汉惠帝说:“高祖爷治国有方,我与他怎么相比?”曹参又说:“请问皇上,我和萧丞相比,哪一个更贤明?”惠帝说道:“恐怕您不如萧丞相。”
曹参说:“既然陛下比不上高祖皇帝,我比不上萧丞相,我们又何须创造新的法令?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整套章程,我们只要按照这些规章去治理国家、管辖万民就可以了。如果我失职,您可以责怪我。如果因为我无为而治来责怪我,不是臣所能接受的。”
惠帝终于明白了曹参的一片苦心,从此不再怀疑曹参。曹参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不肯加重百姓的负担,在他的治理下,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萧规曹随”。
人们还歌颂曹参说:“萧何制定了明确的法令,对管理国家非常有益;曹参当了丞相,遵守萧何的法令而不擅自变动。曹参无为而治,使老百姓得到安宁,享受着舒心的日子。”
曹参做了三年丞相而死。公元前189年,惠帝封陈平为左丞相,王陵为右丞相,周勃为太尉。
汉惠帝和张皇后一直没生儿子。后宫有位美人生下一子,吕后就将美人毒死,硬说这个孩子是皇后之子,将他立为太子。公元前188年,惠帝去世。吕后想独掌大权,杀掉所有开国功臣,张皇后一再劝谏她,她才没这样做。
为惠帝办丧事的时候,吕后装模作样地哭泣,眼里一滴眼泪都没有。
张良的儿子张辟疆对丞相陈平说:“太后为皇上痛哭,却没有眼泪,这是因为她对您这些开国功臣很害怕。您为了自保,就应当请太后的子侄执掌政权,那样太后才能心满意足。”陈平听从张辟疆之言,奏请加封吕氏皇亲。吕后非常高兴,再哭泣的时候也有眼泪了。
文帝治国有方
汉文帝刘恒继位以后,体贴百姓、爱民如子,深受天下人民的爱戴。
刘恒见到战争过后的农业停滞不前,老百姓很穷,政府连捐税都收不上来,就当机立断,决定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他首先下令:恢复农业生产,减免捐税。
到了春耕时节,文帝又率领满朝文武去乡下帮助农民种地。当时,有大臣担心,朝中无人,有人会乘机叛乱。文帝说:“如果朝中所做之事深得人心,是不会有人反叛的。”文帝带领大臣亲自耕地、下种,在百姓之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农民积极性一下调动了起来。
文帝还叫宫中之人在皇宫的园地里种桑养蚕,皇后、皇妃亲自带头,宫中许多人都学起来,为广大农民做出了榜样。全国的农业出现了一片新景象。
文帝考虑到农民刚刚过上平静的日子,手里都还没有粮食,便下令减免捐税。这一政策大快人心。
文帝还推行“礼”教,号召全国尊老爱幼。对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和无父母的孤儿,政府出钱照顾。这一政策又深得人心,使社会风气迅速好转起来。
文帝还下乡体验民情,他了解到人们都非常痛恨秦朝残酷的刑罚,便下令:废除连坐制,废除割鼻、断足等肉刑,代之以笞刑。
说起这个政策的施行,还有一段很有趣的小故事。
公元前167年,齐国太仓县县令淳于意精通医术,但是后来失手治死了一个人,按当时的刑法来说犯了肉刑。肉刑有三种,由轻到重是:脸上刺字、割掉鼻子、砍掉一只脚。
淳于意治死了人,心里惊慌失措,只好投案自首,他被带到长安,交司法部门处罚。
淳于意知道自己犯了法,得执行肉刑,想想自己要么在脸上刺字,要么割鼻子,要么砍掉脚,整日吃不香、睡不着。他的小女儿看到父亲如此难过,便和父亲一起来到长安,准备面见文帝,请文帝减轻刑罚。
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到了长安,想见文帝,可士兵不让她进宫。她只好托人写了一封信,请守城的卫士递进宫中。
文帝一看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很重视。小姑娘在信里说了肉刑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而且人们经过肉刑之后,有的变成了残废,根本没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了,所以请求文帝减轻刑罚。
文帝看完之后,觉得小姑娘说得很有道理,便下令取消肉刑。但是犯了法总要处罚,他便召来制定法律的官员,共同商议,最后决定用打板子代替肉刑。
文帝减轻了刑罚,全国人民非常欢迎。人们并未因此而随便犯法,相反,天下很太平,百姓也很团结。
文帝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提出的批评,而且总能非常愉快地接受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