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新政失败以后,宋朝政府越来越腐败。北宋的京城是汴京开封府,权贵们整日贪赃枉法,欺凌百姓,简直无法无天。1056年,宋仁宗终于下决心打击权贵,遂封名臣包拯为开封府府尹,命他整顿京城的风气。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他从小勤奋好学,成年后以孝顺的美名闻名乡里,受到众人的一致称赞。1027年,包拯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举得中,被派到和州(今安徽和县)为官。
可是,包拯的父母年事已高,想让儿子留在自己身边。于是,包拯辞职回乡,专心孝敬父母。等到双亲辞世、守丧期满后,包拯离开合肥,到京城听候差遣。他的理想是做一个正气凛然的清官,在汴京作《戒廉诗》以自励: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木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很快,包拯被朝廷封为天长(今属安徽)知县。他上任之后,受理了不少疑难案件,每次都能智解谜团,公正处理。
一日,有个农民到县衙告状,说道:“我昨天夜里把耕牛拴在牛棚里。早晨起床时,耕牛躺在地上,满嘴流血。原来,竟有人把它的舌头割掉了,请老爷为小民做主!”包拯对案情进行了详细了解,料定是仇人所为,就对原告说:“你且回去,把耕牛宰了。”
这名农民非常相信包拯,回家后真的把耕牛杀了。而按照宋朝法律,私宰耕牛是一种违法行为。
过了几天,有人跑到衙门,控告那农民私宰耕牛。包拯问明情况后勃然大怒,说道:“你这个家伙,竟然如此大胆!你把人家耕牛的舌头割了,反来告人家私宰耕牛?”那人的图谋被道破,非常吃惊,就跪在地上不停磕头,承认了自己的罪过。
从此,包拯善于断案的名声越来越响,朝廷对他一再提升,直至端州(今广东肇庆市)知州。当时,端州生产名砚,被称为端砚。朝廷规定,端州官员每年须向朝廷进贡一批端砚。端州的官员往往打着进贡的旗号,向百姓索取财物,百姓苦不堪言。
包拯到端州赴任后,取消了对百姓的无理摊派,只收取向朝廷进贡之物。老百姓见他一身正气,都非常感激。包拯任满离去时,百姓拿了几方端砚,对他说:“您为官清正,真是官员的楷模。我们收集了几方砚台,请您务必收下。”
包拯推辞道:“我做官是为天子办事,绝不向你们收取财物。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这些礼物我却不能接受。”
宋仁宗深知包拯是个清官,才将他调到开封做府尹。那时候,如果百姓到衙门告状,必须请人写状子,再通过小吏交给府尹。一些讼师、小吏勾结起来,敲诈百姓的钱财。包拯就在开封府衙设了一面堂鼓,百姓如果告状,击动堂鼓,府尹立即受理。
由于诉讼程序简化,百姓鸣冤变得极为便利。小吏因此感到害怕,不敢轻易为难百姓。
一次,开封连降大雨,惠民河的老百姓深受水灾之害,流离失所。包拯经过仔细调查,发现一些权贵在河道上修筑花园、亭台,才导致河水泛滥。包拯非常生气,要求那些权贵拆除河道上的建筑。
有个权贵倚仗势力,不肯拆掉花园。包拯叫衙役们催促,那权贵拿出一张地契,说那块地是他祖上留下的产业。包拯通过详细检查,发现地契是假的。就打算向宋仁宗说明此事。那权贵怕事情闹大,只得听从包拯的命令。由于河道得到疏通,惠民河没再发生灾害。
京城的权贵见包拯如此严厉,非常害怕。有个权贵想向包拯行贿,别人劝他道:“这个包拯与别人不同,从不贪图钱财。”开封的老百姓知道自己的父母官是一个清正之人,非常高兴。在民间还流传着两句歌谣,叫做:“关节不到,有阎罗(即阎王,是传说中地狱的首领)、包老。”
由于包拯在开封坐镇,权贵们有所忌惮,违法的案件越来越少了。宋仁宗非常高兴,封包拯为枢密副使。
濮议之争
宋仁宗即位以后没有儿子,就将濮王赵允让之子君实接入宫中,作为自己的子嗣。那时赵君实才四岁。四年之后,宋仁宗喜得贵子,又把赵君实还给濮王。宋仁宗共有三位亲生子,都不幸早夭,只得又把赵君实接入宫中。二次进宫的赵君实已经二十九岁,仁宗命他改名赵曙。
1062年,赵曙被立为太子,封钜鹿郡公。1063年3月,宋仁宗不幸病逝。4月,赵曙登基,就是宋英宗。
1065年4月,宰相韩琦向英宗奏道:“陛下既已即位,应当给生父濮王一个适当的名分。可让众臣对此事进行讨论,将意见提交给陛下。”濮王在英宗即位时已死去多年,宋英宗非常孝顺,早就想追封父王,因此将韩琦的议案送到太常礼院,命臣子们商议。
大臣们商议时,宰相韩琦说:“既然陛下已经即位,理应称濮王为皇考。”皇考就是皇父,其称号极为尊贵,因此引起了天章阁待制司马光、翰林学士王珪的极力反对。他们说:“若是濮王成为皇考,将仁宗爷置于何地?依我等之见,应称濮王为皇伯。”
这种争议被称为“濮议之争”。百官之中,固然有人支持韩琦,但支持司马光的官员更多。宋英宗得知后,非常震惊。他本想尊濮王为皇考,想不到竟有那么多人反对。宋仁宗遗孀曹太后则十分恼火,亲自起草诏书,将韩琦的意见称作荒唐之语。
1066年正月,宋英宗与宰相韩琦在垂拱殿做出决定,封濮王为皇考。当时欧阳修已调回京城,他奉皇帝之命,起草了两份诏书。一份交给英宗,另一份则由自己保存。英宗和韩琦如此大胆,是因为他们想诱使曹太后附议,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一日,宋英宗请曹太后饮宴,曹太后饮酒过度,露出醉态。宋英宗趁机取出一份封濮王的诏书,对太后说:“这是朝廷的一封公文,请太后批示。”曹太后糊里糊涂地在诏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宴会结束后,英宗兴奋地召见韩琦、欧阳修。三人商定,于次日公布曹太后的诏书。第二天,欧阳修将曹太后的诏书公布。此时司马光已奉命修《资治通鉴》,无意进谏。王珪等人说道:“此诏也许有误,臣请太后向臣等说明。”
英宗笑道:“这有何难?来人,速请太后入朝。”曹太后来到金殿后,看到诏书上面有自己的亲笔签名,大吃一惊。她本想推翻诏书,又不愿承认自己饮酒误事,只得硬着头皮承认。宋英宗大喜,立即宣布退朝。
司马光、王珪见木已成舟,只得罢了。御史吕诲却怒气不息,他与御史台的同事范纯仁、吕大防联名上疏,说道:“韩琦为迎合陛下,竟然勾结宦官。臣等不愿与这样的宰相共事一朝,因此请求辞职!”
宋英宗非常生气,将吕诲等人贬出朝堂,但又对负责职位升降的官员说:“对他们的处理不宜太重。”结果,吕诲贬为蕲州知州,范纯仁任安州知州,吕大防任休宁知县。御史台只有三名御史,竟然同时被废。
司马光认为英宗处事不公,遂联合各位谏官,上奏章辞职。宋英宗召见韩琦、欧阳修,商议应对之策。韩琦说:“臣等是忠是邪,陛下心里明白。”欧阳修说道:“如今吕诲等人与臣势同水火,陛下如果认为臣等无罪,就要按自己的心意办事。”
宋英宗在韩琦、欧阳修的支持下,坚持贬斥吕诲等三人。他还给王珪加封官位,使反对封“皇考”的官员迅速分化瓦解。9月,“濮议之争”终于结束。宋英宗虽然取得胜利,但寿命不长,于1067年病逝。
终英宗一朝,留给人们的记忆就是“濮议之争”。这场争论实际上是一种党争,司马光等人希望英宗遵守礼教,稳定局势,韩琦等人意在维护皇权的威严。到了神宗、徽宗两朝,党争继续存在,使积弱已深的宋朝再受重创。
王安石变法
宋英宗死后,其子宋神宗即位。宋神宗自幼博览群书,尤其喜读《韩非子》,对法家“富国强兵”之术有浓厚的兴趣。他还亲自抄录过《韩非子》一书。宋神宗登基以后,想挽救国家的衰落,遂于1068年4月调江宁(今江苏南京市)知府王安石入京,与他共商国是。
王安石入京后,被封为翰林学士。宋神宗召他入宫,问道:“你有什么治国之见,请直言以告,不必顾虑。”王安石答道:“我朝的法令非常落后,制约国家的发展。要使国势强盛,应改革法令。”
宋神宗说道:“你的主意很好,请你回去写个方案,交给孤家看看。”王安石回府以后,连夜写了一份奏章,次日交给神宗。宋神宗看了奏章,喜悦不已,叹道:“这道奏章切合实际,所谈之事是我从未听说过的!”从此,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
1069年,王安石被封为参知政事。王安石发现朝中官员思想保守,对变法持怀疑态度。为了推行新法,王安石任命吕惠卿、章惇等年轻官员为宰相属官,与他们商讨变法事宜。
1070年12月,宋神宗拜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强了他的宰相之权。于是,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由于这次变法是在宋神宗熙宁年间进行的,因此被称为“熙宁变法”,又称“王安石变法”。
推行的新法有以下一些:
青苗法。规定农民在青黄不接的季节可向官府借粮,半年内附加少量利息归还。这样,既可以限制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又可增加官府的收入。
免役法。对于官府的各种差役,农户不再自己轮流担当,而改由官府雇人充任。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免役钱,原来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一半的钱。这就既增加了官府收入,又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
农田水利法。政府对地方上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的行为,实行奖励政策。
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全国土地,包括被大官僚、大地主隐瞒占有的土地在内。按土地实际面积多少和田地的好坏征收赋税,一方面减轻了老百姓沉重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增加了国库的收入。
王安石推行新法后,效果极为明显。国家的收入增加,老百姓的利益也得到维护。但是,一些保守势力反对新法,不顾一切地攻击王安石,阻止变法的实施。一日,宋神宗召王安石入宫,对他说:“外面很多人在谈论,说我们不怕天变,不听人们的建议,不遵守祖宗的家法。你对此有何看法?”
王安石从容不迫地答说:“灾害不过是自然现象,绝非人力所为。陛下只要认真处理政事,就能够防止天变;只要自己做得对,就不必在乎别人的议论;对于祖宗的老规矩,决不能一味遵守,应当适应新形势加以改变。”
1074年,河北发生了一场大旱灾。农民打不到粮食,只好离乡逃荒。保守派官员郑侠早对王安石不满,趁机向皇帝献上一幅“流民图”。他对神宗说:“王安石一意孤行,提倡新法。老天爷因此震怒,降下灾祸。要想消除灾难,必须罢免王安石、废除新法。”
宋神宗的祖母曹太后、生母高太后也不支持新法。她们整天在神宗面前哭泣,说道:“天下被王安石治理得混乱不堪。要想太平无事,除了废除新法别无出路。”在保守贵族的反对下,神宗失去了改革的信心,终日唉声叹气,寝食难安。
王安石见到朝中这种状况,就上奏章辞职。宋神宗竟然批准他的请求,让王安石回江宁府休养去了。
1075年2月,宋神宗召王安石入京,再次拜他为宰相。可是仅仅过了几个月,天空中出现了彗星。一些大臣上奏章攻击新法,说王安石入朝后引发天谴。1076年春,王安石愤而辞去宰相之职,回转江宁。没过多久,他就去世了。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
神宗时,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派是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主张变革法令;一派是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主张尊重传统。
司马光是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他七岁时就开始用功读书,即使遇到三伏、三九天气,也依然学习。一日,司马光听老师讲《左传》,很快就记住了书中的内容。他回家之后,把这本书讲给家里人听,居然说得头头是道。
司马光不仅好学不辍,而且胆识过人。有一次,他与小伙伴们在后院里捉迷藏。有个小孩扒着大水缸爬上爬下,竟然滑入缸内。小伙伴们见此情况,不知道怎样解决,都哭泣起来。司马光却神色镇定,搬起一块石头砸破水缸。结果,大缸里的水流了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司马家的大人回家后,对司马光救人的事情感到惊奇,从此对他更加欣赏。不久,司马光砸缸的事迹就在各地传扬。一时间,年幼的司马光竟然成为名人。汴京和洛阳的居民还把他的事迹画成图画。
司马光入朝为官后,开始编写一部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书。1066年,他将自己编好的部分文稿定名为《通志》,送给宋英宗审阅。宋英宗对他的工作非常支持,设立了一个书局,帮助他完成书稿。
司马光马上请到著名的历史学家刘恕、刘和、范祖禹,让他们加入书局,共同编撰。司马光之子司马康文笔很好,也加入书局,负责检阅文字。
宋神宗即位后,命司马光将《通志》的部分文稿交给他看。宋神宗非常喜欢历史,看完后非常满意。他对司马光说:“书中记载的历史,如同一面镜子,可供执政者对照借鉴,修正错误。此书可更名为《资治通鉴》(“资治”就是能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意思,“鉴”就是镜子)。”
后来,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司马光是王安石的好朋友,但反对变法。他写了封信给王安石,对他的变法进行批评。在信中,司马光指出王安石的四项缺点,即侵犯官员职权、惹是生非、聚敛钱财、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王安石认为司马光的说法不对,就回了一封信,这封信就是著名的《答司马谏议书》。在信中,王安石说:“我奉旨改革,怎能说是侵犯官员职权;为国家理政,怎能说是惹是生非;为百姓管理财物,怎能说是聚敛钱财;指出别人观点的谬误,怎能说是不接受别人意见呢?”
司马光知道王安石已下决心改革,绝非言辞所能说动。他不愿再与变法官员争来斗去,就上奏章辞官,到洛阳编书。
司马光来到洛阳,与自己的助手整理资料,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掌握的材料,除正史以外,尚有三百多种史学著作。《资治通鉴》成书之时,司马光等人的原稿堆了整整两间屋子。
司马光为了编成巨著,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他怕自己睡眠太多,耽误了工作,就制作了一个圆木,作为枕头。如果他睡熟了,他的脑袋就会从枕头上落下,从而惊醒过来。司马光将这个圆木称为“警枕”。
1084年,《资治通鉴》终于完成。这本书花费了司马光十九年的光阴,是一部巨著。此时的司马光已经六十多岁,身体很差,不但眼睛昏花,连牙齿也大多脱落。人们充分肯定司马光的贡献,把他与西汉的司马迁并称为“两司马”。
《资治通鉴》内容丰富、考证严格、议论深刻,是难得的史学著作。司马光还在《资治通鉴》中写了很多评论,探讨了历代王朝兴衰的历史规律,流露出爱国忧民的情怀。
1085年,宋神宗病逝,其子宋哲宗即位,朝政由神宗之母高太后执掌。1086年,高太后拜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决定废除所有新法。一些大臣说:“神宗爷刚刚逝世,尸骨未寒。您就改变他的法令,恐怕不太好吧?”
司马光却说道:“王安石制定的新法不好,执行起来只能误国误民。何况高太后是神宗皇帝的母亲,母亲更改儿子的主张,有什么不可以?”司马光终于尽废新法,实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是他年事已高,执政八个月就死了。
苏轼游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