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产后恢复与新生儿养育
27292500000028

第28章 小儿疾病的预防护理(2)

可因被褥过冷过热或尿布潮湿、臀部糜烂而引起。初时声音大,以后逐渐变小,并有全身活动不安,过热可见头部出汗,过冷时口唇发紫、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给婴儿换掉潮湿的尿布,防止衣被过冷或过热,小儿的啼哭就会停止。

(3)饥饿时的啼哭

常因哺养不当所致,如吃稀释奶(牛奶或奶粉稀释过淡),晚间限制食量或机械执行定时定量,或因母乳不足,吸吮困难所引起。这种哭声多发生在进食前或午夜后。开始声音高而长,然后渐渐变低,最后完全停止。在短暂休息后,不仅从头再来一遍,而且哭声比第一次更高,面部表情急躁,并伴有吸吮动作。这时如果母亲将奶头靠近小儿嘴边,小儿的头就立即转向奶头,小嘴出现吸吮动作,哭声也随之停止。

(4)不良习惯啼哭

有的婴儿喜欢让别人抱起来,每当躺下就哭闹,而抱起来就停止哭闹。

(5)家庭治疗与护理

对于小儿无明显原因的啼哭,就让他哭一会儿。哭,也是一种运动。通过啼哭可以加强肺部呼吸和四肢的运动,也利于小儿的生长发育。不要小孩一哭就抱,长期这样就会让小儿养成坏习惯。对于生理性啼哭,家长要分清原因,然后相应处理,对因尿布潮湿引起的啼哭,要及时给小儿换掉尿布;对因衣被不适引起的啼哭,要及时调整衣被;对因饥饿引起的啼哭,要让婴儿吃饱吃足。对于不同于一般的啼哭,家长要加以注意,可先查看全身,看看有无异常表现。如仍反复啼哭,即使体温和其他一些情况都正常,亦应去医院,以免延误病情。

2.多汗

小儿活泼好动,新陈代谢较成年人旺盛,很容易出汗。但是,有时出汗却是小儿患了病的一个标志,因此,做父母的善于细心的观察,区分什么样的出汗是正常,而什么样的出汗又是疾病引起的。

(1)疾病特点

[1]通过多汗发生的时间来断定是否正常

有的小儿表现为晚上睡觉后出汗,睡着以后汗逐渐减少,这有可能是得了活动性佝偻病。如果整个晚上都出汗(即盗汗),则可能是得了结核病或其他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吃饭时全身出汗或额头冒汗,并不是疾病引起的,这与小儿本身的体质有关。一般来说,安全、睡眠状态下的多汗往往与疾病有关。

[2]小儿年龄与多汗的关系

新生儿的汗腺发育不完善,一般出汗较少;婴幼儿多汗往往与佝偻病有关;年长儿多汗却常常与结核病、风湿热有关。

[3]通过出汗的部位判断

小儿身体的某些部位如手掌、脚底、腋下、会阴等部位局部多汗,往往是生理性的,与疾病无关;头部多汗,可能见于佝偻病,但正常小儿可能会有头部出汗。下半身多汗或一个肢体多汗,有可能得了横断脊髓质炎(小儿麻痹症);半侧身体出汗要想到大脑炎、脑部肿瘤的可能性,如为全身性出汗,则要想到是否有风湿热、感染性疾病、低血糖症等。但是,有的小儿全身出汗比一般人多,有的在冬天吃饭时头面冒汗、甚至鼻尖汗珠滴滴,有的在紧张或书写时,会从手掌滴下汗珠。这些情况,不能一概认为有病。应请医生全面详细检查,有些可能与其体质有关,并不是疾病所致。

[4]看到出汗时,应观察有无其他症状。

如果小儿在多汗时,同时还出现低烧、精神不振、不想吃饭、日渐消瘦,可能是得了结核病和其他消耗性疾病;倘若伴有烦躁不安、好发脾气、睡眠不好、容易惊醒、枕秃(枕后部毛发稀疏,有一圈不长发头)、方形头颅、额头突出,卤门大且闭合迟,甚至颈部无力、腹部隆直,坐立、行走和语言方面发育延迟,易患支气管炎、肺炎等病,可能是得了佝偻病。

(2)家庭治疗与护理应请医生全面检查,找出多汗的原因。是因疾病而引起的,应抓紧治疗原发病,病治好了,出汗也就会停止;如不是疾病引起的,即常说是生理性多汗,就不必为此而担心。

平常要为小儿勤洗澡、勤换衣服、被褥、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尤其是皮肤的皱褶处,如腹股沟、腋窝、下巴等处,要保持干燥,防止皮肤因水渍而导致感染。

鼓励小儿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3.厌食

小儿胃口不好,没有食欲或者说食欲不振,幼儿吃饭不香,婴儿不愿吃奶,即所谓的厌食。这是一个经常为家长所烦恼而对小儿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小儿的生长发育很快,必须每天吃进足够的食物以适应身体的需要。由于小儿身体相对比较脆弱,因此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表现为冒口不汗,不想吃东西或厌食。当发现孩子厌食,不想吃东西时,家长要做到及时识别与处理。

(1)疾病特点

首先,要考虑孩子是否得病了。

一般来说,一岁以内的婴儿出现不想吃东西时,往往是疾病所致,而幼儿和大一点的孩子往往是由于各种不良习惯和情绪的影响引起厌食。

轻度厌食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或精神因素有关,但严重食欲不振或拒食是疾病的征兆,特别是新生儿拒食常提示有严重疾病,家长应注意小儿是否有败血症、脑膜炎、核黄疸的征象。

对和厌食同时或前后出现的症状的观察是识别疾病的重要一环。有些小儿虽有轻度异常,但往往说明小儿无恙。如果小儿厌食伴有疲倦、精神萎靡不振、低烧,可能是患了结核病或其他感染;若同时有反应迟钝、皮肤粗糙、出汗少和发育慢,则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低下;伴有腹痛、腹胀、腹泻、便血等,要想到是否得了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肠炎、肠寄生虫病。

不过,在小儿中发现的厌食,大部分还是与喂养方法、饮食习惯和内容有关,饮食无节制,想吃的就多吃,结果使胃肠道的负担过重,导致厌食。另外,不定时吃饭,整天零食不断,扰乱了胃肠道的正常活动规律,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再者,父母强迫小儿进食,采用哄骗、打骂等方式,这些都有可能引起厌食。

(2)家庭治疗与护理

因疾病引起的厌食,应到医院诊治;因喂养方法、饮食习惯和食物质量不当引起的厌食,在护理时应做到:

合理安排膳食,纠正偏食、吃零食的习惯。

孩子的食谱要做到粗细调剂,荤素搭配,食物多样,让孩子吃得全一些、杂一些,食谱要常调换,防止单调。同时,要尽量做到新鲜可口,色香味俱全。

[1]吃饭要定时定量

不同孩子的食量不同,应该以吃饱而不过饱为准,使胃里食物在一定时间内排空,重新产生食欲。幼儿一般4~5小时即可排空,所以,以一日三餐,中问加一次点心较为适宜。

[2]吃饭要有固定的地方

要让孩子安静,舒适地坐着吃饭,而且家长尽量不要谈论和吃饭无关的事情,有事等到吃饭后再处理。要给孩子纠正一些不良卫生习惯,如吃饭时哭闹、饭前饭后打闹跑跳、饭前不洗手等。

[3]坚持正确引导,纠正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家长不能简单粗暴地强迫孩子吃饭,更不能采用打骂、恐吓、惩罚的方法,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更加厌食。

4.呕吐

呕吐是小儿的常见症状,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当小儿发生呕吐时,家长要弄清呕吐最早出现的时间、每次呕吐发生的时间与进食的关系(是进食前呕吐还是进食后)、呕吐量多少、是溢乳还是往外喷射、是持续吐还是间歇吐、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烧、腹痛、头痛等。

(1)疾病特点

在正常情况下,食物在胃肠道中能够被消化、吸收、主要靠大脑的统一指挥,消化液按时分泌,胃肠正常有规律地蠕动。如果消化道出了故障,或者大脑有了毛病而指挥失灵,就会使食管、胃或肠道呈逆向蠕动,并用伴有腹肌、膈肌强力收缩,迫使食管或胃肠内容物从口腔涌出,即所谓的呕吐。大一点孩子呕吐前常有恶心和咽部、心窝部不适感,并伴有头晕、流涎、出汗、苍白等;新生儿和幼婴呕吐前常无恶心,而是表现为烦躁不安、打哈欠、面色苍白、不想吃奶等。

(2)溢奶和呕吐的识别

溢奶多见于发育较好的婴儿,如果奶喂得过多,或者在喂奶时婴儿吸进了空气,婴儿就有可能在吃奶后不久吐出尚未凝结的奶汁,即溢奶。

如果婴儿溢奶前后无异常表现,次数也不多,或者次数虽多,但孩子体重照常增加,精神也好,就属于正常。如果吃奶后经过数小时,再吐出巳凝结的乳汁,这就与上面所说的溢奶情况不同,应考虑是病态。

(3)家庭治疗与护理

发生呕吐时,家长要立即让小儿侧着身子睡或将头侧向一边,使呕吐物从口的一边流出以免呕吐物呛人气管引起吸人性肺炎。要及时为小儿擦净呕吐物,以免流进耳朵,引起中耳炎。大孩子呕吐后,可以用凉开水漱漱口,对于年龄小的病儿要多喝几次水,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对于反复呕吐的大孩子,不要给他吃含有葱、韭菜、大蒜等刺激性食品,亦要避免油腻、海腥或有特殊气味的食品。可以给他吃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蛋汤、鸡汤、红枣汤或稀粥等。病儿呕吐不要喂药、喂奶,也不要随意搬动,家长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送医院诊治。

5.腹泻

腹泻,就是平常人所说的拉肚子,是小儿的常见病,许多原因都可引起腹泻,如饮食不当造成的消化不良可引起腹泻,饮食不洁导致的肠道病可引起腹泻,腹部着凉过敏反应亦可引起腹泻。

(1)疾病特点

腹泻的特征是排粪便的次数增多,并有质的改变。主要是大便溏稀,一日三次以上,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有臭味,水分多,伴有腹痛。严重者每日可有10~20次大便。频繁腹泻可使小儿的眼窝塌陷、口渴、皮肤失去弹性尿少或无尿,出现脱水,甚至发生酸中毒,危及小儿生命。

(2)生理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主要见于母乳喂养的孩子,由于母乳的营养成分超过婴儿的需要,婴儿也有可能发生腹泻。每天大便次数多至十余次。每次大便量不多,其中含有少量水分,但没有特殊的酸臭味或腥臭味。这种孩子虽有腹泻,但依然发育良好,体重继续增长,精神好,无病容。

(3)通过粪便的性状了解肠道发病的部位

不同部位的病变,大便性状是不同的。小肠发炎所致的腹泻的粪便里稀水样或蛋花样,混有胆汁而呈现黄绿色,有时呈拌汤样白色粪便。结肠发炎特别是远端结肠炎所致腹泻的粪便,次数多而量少,并混有粘液、脓液和血,且同时有腹痛和里急后重(即病人想拉大便但排不出)的现象。

(4)由粪便的性质了解腹泻的病因

脂肪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粪便为淡黄色,呈液体状,量多,发亮,可在便盆内滑动,尿布上的油腻不易洗掉。淀粉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粪便为深棕色呈水样泡沫便。长期饥饿或母乳不足婴儿的粪便的特性是粪质少,粘液多,呈深绿色。小肠发炎的粪便往往呈水样或蛋花汤样,粪质稀烂,用肉眼不能发现脓血。病毒性肠炎粪便多为白色米汤样或淡黄色稀水样。粘液脓血便是结肠炎的特征。小儿发生肠套叠时,粪便往往混有鲜血,并有大量粘液,伴有阵发性腹痛。如出现大量鲜血水样或果酱样粪便。有腥臭味,并有发烧、腹痛、胀肚等等,则可能是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有些小儿因病而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很有可能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或白色念珠菌性肠炎。若突然发生了严重腹泻,每日高达十余次以上,则可能是得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如果出现顽固性腹泻,为黄色水样便,有时呈豆腐渣样或有较多泡沫,带粘液,则可能是患了白色念珠菌性肠炎。

(5)家庭治疗

在家庭中治疗腹泻的三条原则是:

[1]给孩子喂更多的液体以纠正缺水状态。用推荐的家庭补液、米粥等,也可以喂水,或者用口服补液盐;继续多喂液体直至腹泻停止。

[2]继续给孩子喂食以预防营养不良。继续母乳喂养;如为非母乳喂养的小儿,应继续喂牛奶,对小于6个月的并尚未喂固体食物的病儿,要用等量水稀释一倍中乳;6个月或大于6个月的病儿或巳开始喂固体食物者,可给粥、淀粉类、豆类、蔬菜、肉或鱼等,也可喂果汁或水果。

[3]如果病儿三天不见好转,或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带病儿去找医生。多量水稀便,频繁呕吐,明显口喝,不能正常吃喝,发热,血便加重。

6.发烧

首先,家长要更正一个观念,并记住:发烧本身不是病,而是当身体周围环境中的某些有害因素侵犯人体,人体用来对付这些因子的一种反应。医生通过了解小儿发烧的方式及伴随症状,可以诊断出引起发烧的原因,因此,不要一见到孩子发烧,就让他吃退烧药,有时退烧药的使用往往给医生判断病情带来很大的困难,家长所要做的是帮助医生弄清孩子发烧的真相。

(1)疾病特点

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一般为36~37℃,春秋冬三季平均值上午36.6℃,下午36.7℃,夏季上午为36.9℃;下午为37℃。如果小儿的体温高于37℃,即为发烧,医生们称之为发热。发烧有低高之分,低烧是指小儿的体温波动在37.5~38℃,而高烧是指体温在39℃。

(2)不同年龄小儿有不同的发烧方式

新生儿的中枢神经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较薄,肌肉不发达,活动力弱,故体温极易波动;婴幼儿患病时,体温可突然升高40%左右,但病儿一般情况较好,烧退后,恢复亦较快;大孩子体温较稳定,若体温突然升高,全身情况较差,往往意味着有较严重疾病的发生。

从发烧的缓急、高低、类型、时限、规律性及发展过程,大致可判断病源。

如果小儿高烧不退,每日体温波动在2℃以上,可能是得了败血症、化脓性感染、风湿热、结核病等;如果小儿的热度在39℃以上,每天体温波动在1℃以内,并持续数天或数周,可能是得了伤寒、副伤寒或肺炎。小儿得了疟疾(即耍摆子),往往高烧达39℃以上,每天体温波动在1℃以内,并持续数天或数周,可能是得了伤寒、副伤寒或肺炎。小儿得了疟疾(即打摆子),往往高烧达39℃以上,经几小时下降至正常,经过一至数天后再次发烧。小儿发烧时若体温波动较大,而且发烧的时间不规律性,往往是得了脓毒性败血症、胸膜炎、恶性疟疾。

(3)仔细观察发烧的同时或先后发生的症状

如发烧时出现皮疹,可能发烧与败血症、伤寒或药物副作用有关。发烧时伴有肝脏和脾脏肿大,可能是疟疾或者白血病以及结缔组织疾病。

(4)家庭治疗与护理

注意让病儿安静休息。

室内温度以保持在18~25℃左右为宜,中午天气暖和时可开窗3~5分钟进行通风换气。通风时应给病儿盖严被子,防止冷风直吹到病儿身上。如果是冬天,可在炉子上放一壶水,使室内空气新鲜湿润。病儿的衣服穿得不要太多,被褥不要盖得过厚,出汗后要及时更换内衣裤。

[1]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小米粥、面片汤、鸡蛋汤、鸡蛋羹等是比较理想的食物。还应注意吃青菜和水果,以便及时补充维生素。要多给病儿喝糖水、果汁、豆浆、米汤等,以及时补充因发热出汗所丢失的水分。

[2]注意口腔的清洁卫生

每次饭后或睡觉醒来时要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对婴幼儿,家长可用棉花蘸水,轻轻地清洗口腔。

[3]病儿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