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上的偶遇
【〔美〕欧文·斯特恩】
我在纽约开出租车,干这一行已经有28年多了。要问我昨天早饭吃的什么,我或许回答不上来,但有一位乘客给我留下的记忆之深,我这一辈子怎么也不会忘掉的。
那是1966年春天,一个和煦的星期一早晨。我驾着车在纽约大街上慢慢前行,以兜揽顾客。行至68号街口,红灯亮了,我停了下来。街的正对面便是纽约医院,我看见一位穿戴得体的男人急步冲下医院门前的台阶,在向我打招呼。
正在这时,绿灯亮了。我后面那位司机在不耐烦地按着喇叭,警察也吹起哨子示意我快开车,但我不愿失去那位顾客,一直等他钻进车里。“请去拉瓜地亚机场,”他说,“谢谢你等我。”
那太好啦!我暗自盘算自己的运气不错。星期一上午,拉瓜地亚热闹非凡,回来不会放空的。想到这里,我不禁会心地笑了起来。
他一上车,我就在寻思:这位乘客爱不爱讲话?或是上车就老盯着报纸看?过了一会儿,他讲话了:“你觉得开出租车这一行怎么样?”
那可是个极为普通的问题,我也给了他一个极为普通的回答;“很好,”我接着说,“既能谋生,有时还能遇上些很有趣的人。不过,要是还能找到一项一周可挣100块钱的差事,我也会改行的--就像你一样。”
他的回答引起了我的兴趣;“假如还有待遇更高的差事,我也不会改行的。”
我还从未听见过有这样讲话的人,便问道:“你干什么工作?”
“我就职于纽约医院神经病科。”他回答说。
这些年,我对人总有一种好奇感,总想尽量从他们身上打探到更多的东西。很多次跑长途,我都和乘客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常常得到他们的建议和忠告。或许是这位乘客酷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或许是那美好的春光令我心情舒畅,使得我开口向他寻求帮助。离机场已经不远了,我正了正身子。
“求你帮我个大忙,行吗?”我带着恳求的口吻问道。他没有回答。“我有个儿子,”我接着说,“他今年15岁,是个好孩子,在学校各方面都不错。暑假期间,我们要他去参加夏令营,可他想干活。眼下,一个15岁的孩子是找不到活干的,除非父亲有门路,而我又没有这个本事。”我顿了顿问道:“你能不能找个活路让他暑假去干--哪怕不给报酬也行。”
他仍一言不发,这时我才觉得谈起这样的话题未免显得太不知趣了。但在到达终点时,他终于说话了:“好吧,学医的学生暑假期间有个研究项目,或许他适合干,你让他把成绩报告单寄给我看看。”
他把手伸进衣袋去掏名片,但没掏着。“有纸吗?”他问我。
我从棕色午餐食品袋上撕下一小片纸递给他,他在上面写了些什么便交给我。我们最后对视了一眼,便各奔东西了。
那天晚上,我们全家入围坐在餐桌旁,我从衬衫口袋里掏出了那张纸条,自豪地说道:“罗伯特,你暑期要干的活我给你找到了,就在这儿。”他接过去大声念道:“纽约医院,福雷德·普拉姆。”
第二天上午,儿子总算寄出了他的成绩单。几天之后,这件事就被淡忘了。
两周以后,我下班回到家,只见儿子满脸笑容,递给我一封写给我收的信,信中要儿子去面见普拉姆的秘书,落款是“纽约医院神经病科主任、医学博士福雷德·普拉姆”。
儿子得到了工作,最初作为自愿参加者,不拿报酬,干了两周。随后是每周40块钱的薪水,一直干到开学。他跟着普拉姆博士在医院上上下下,为他做些细小的杂事。穿上白大褂,他顿时有一种比平常的自己更有不同的感觉。
第二年暑假,他又去了那里,这次吩咐他做的是些较为重要的活。中学快毕业时,普拉姆博士还为他上大学写了推荐信。令我们十分高兴的是,儿子进了一所名牌大学。
第三年暑假,儿子还是去了普拉姆博士那里。他对医务工作渐渐地产生了好感。大学毕业前夕,他申请上医学院,普拉姆又写信证明他已具备上医学院的能力和资格。
儿子上了纽约医学院,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又做了四年实习生,专修妇科和产科。
后来,罗伯特·斯特恩博士,我这个出租车司机的儿子,终于成了纽约市哥伦比亚一长老会医学中心的一名妇产科主任医师。
也许那是偶然的机遇,但此事却表明,普普通通的一次意料之外的偶遇,也许会带来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良机。
【意林札记】
一次偶然,成就了一个出生在出租车司机家庭的孩子的美好未来。没有任何许诺,生命,真的犹如拼图游戏,只不过刻意少了那张原图,你始终无法猜测出将来会拼出什么样的图案,所以,就像罗伯特一样相信自己,没有永远的王子,没有永远的乞丐,说不定,幸运之神正在命运的下一个拐弯路口等着你。(将来)
一诺千金
【吟秋】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跟着工作组去陕西出差,先到一个很偏远的镇,接着坐汽车到村里。
开会时我负责照相,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着我。该换胶卷了,我随手把空胶卷盒给了旁边的一个小孩子,她高兴极了:“谢谢姐姐!”其他孩子羡慕地围着看。看到小孩子喜欢,我翻翻书包找出两支圆珠笔分给孩子们,更多的孩子盼望地看着我的包,真后悔没多带两支笔来。我拉着一个穿红碎花小褂的女孩儿:“叫什么名字呀?”“小翠。”“看过连环画儿没有?”“没有。”旁边的男孩儿说:“学校只有校长有本字典。”“那姐姐回到北京后给你们寄连环画来。”
我拿出笔记本:“记个地址吧。”“陕西省X县李庄小学。”“那谁收呢?”“俺姐识字,她收,她叫李大翠。”
从陕西又转道去四川、青海,回北京忙着写报告。译成英文,开汇报会,一晃就两个月过去了。偶尔翻到本儿上那页,李大翠?噢,想起小村子的孩子们,犹豫了一下,孩子们恐怕早忘了吧。第二天还是托有孩子的同事带些旧书来。大家特热情,没几天我的桌上就堆了好几十本,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黑猫警长》、《邋遢大王》、《鼹鼠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我从家里找了本《新华字典》,又跑到书店买了本《课外游戏300例》,一同寄走了。这一晃就是一个月。
快忘了的时候,陕西的信来了,李大翠写的:“北京姐姐你好,从你走了以后,村里的娃娃天天都惦记着这事,我们经常去镇上的邮局看看,嘱咐那里的叔叔、婶婶:‘北京的信一定要收好啊,我们的。’等了两个月没有,村里的大人们都笑我们:‘北京的姐姐随口说的,城里人,嘿嘿,说话不做数的。’我们不信,姐姐清清楚楚地在本本上记了我们的地址啊。后来发大水了,俺娘不再让俺们去邮局了。我拉着小翠偷偷去,其实也不远,半天就到了。万一书寄来了呢,万一我们不在别人拿走了呢。那天终于收到了。姐姐,你知道我们有多高兴吗?用化肥袋子包了好几层,几十里路跑着回来的。晚上全村的娃娃都到我家来了。小翠搂着书睡的,任谁也拿不走。第二天拿到学校,老师说建个图书角,让我当管理员。看书的人必须洗干净手,不能弄脏弄坏了。书真好看,故事我们都背下来了。”
我看着窗外,眼睛湿了。想着那两座高山,漫过桥的大水,泥泞的山路上那一高一矮两个单薄的身影。我为曾经的犹豫感到羞愧,幸亏寄出去了,要不永远对不起孩子们,永远欠着一个心债。伤了的心拿什么来补呢?
后来陆续又寄了一些书和文具。秋天来了,收到了一个沉甸甸的大包裹,李庄的大枣,红亮红亮的透着喜庆,里面夹着纸条:“姐姐,队长说今年最好的枣不许卖,全部寄给北京。”我把枣带到单位分给捐书的同事们,大家说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枣。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什么叫作“一诺千金”。
【意林札记】
一时的承诺,永远的感动。正如文章所说,伤了的心是无法弥补的,如果不兑现诺言,那将永远是一笔心债。兑现了,也就感动了,且是一生的感动。
“李庄的大枣红亮红亮的透着喜庆”,在文中,大枣早已超越了果实的原始意义,成为“感动的、跳动的心”的代名词。(何敦文)
心上长杂草
【李玉】
那天是周六,和几位朋友约好晚上去蓝海迪士高蹦迪,却突然接到主任通知:有批胶片需要尽快发往广西。我心急火燎地把胶片包装好,然后在楼下招了辆摩托车去窖口车站。我与车手讲好,到站后我付给他单程车费,他在原地等我,然后我坐他的车回来。
到了车站,我匆匆揣着那几叠胶片下了摩托,付了车费后,就转身从人行道跑向马路对面,交了货。付款时我忽然发觉钱包不知何时不翼而飞了!仔细回想一下,肯定是在穿越人行道被人偷的。好在对方办事人与我熟悉,答应下次再补上。
我千恩万谢地走了。刚走不远,我心里犯了难,钱包丢了,损失几百块钱不说,证件可怎么办呢?更重要的是,我现在连回去的车钱也没有了!我把身上所有的口袋摸了一遍,只摸到一枚一元面值的硬币。掂着这一枚硬币,我决定逃开马路对面还在等我的摩托车,悄悄地搭乘公共汽车回公司。我环顾了一下,看到那人还在等我,心里不由一动,要不要向他解释一下?但一转念,他不见得会听我解释,再给我两句难听的,那就犯不上了。于是,我趁他转身的瞬间,飞也似跳上一辆徐徐启动的公交车。我低低地蹲在车里,努力不让马路对面的他发现我。我远远地看到他仍站在原地,并不时向车站出口处张望着。我紧张极了,车上有空座我也不敢落座,惟恐他从后面追上来。
在那段返途中,我的心里充满了做贼的恐惧。我提前一个站下了车,一路跑着回公司。刚拐进公司大门的那个巷口,我一下蒙子:那穿格子T恤的摩托车手正守在公司门口!
“哈,你终于来了!”他停好摩托车,晃悠悠地向我走来,“你急坏了吧?”我战战兢兢地问:“你,你说什么?”“你的钱包在我这里,难道你一点都不急吗?”
我的记忆飞快地返回到我下摩托车时的那一刻,一片模糊,我什么也记不得了!
“你把钱包放在后座上,抱着那摞纸就走了。等我发现你把钱包遗忘在这里时,已经找不到你了。”他大咧咧地说完把我的钱包递过来,“我看到了你包内的几张名片,才找到这里。”我站在那里,心里排山倒海似的翻腾着。我握着他的手:“大哥,对不起!”“你不该逃避!”他笑着说了这一句,就转身跨上摩托车要走。我心里一紧,是啊,我在逃避什么呢?此刻我在逃避的不正是我担心失去的吗?我要他的电话,我想有机会和他作一次倾心长谈,我相信,我们会成为朋友。
在他和摩托车一起消失在我目光尽头时,朋友打响了我的手机说,已经等在迪厅门口了。我说:“对不起,今晚我不能去了。”他问为什么,我说:“我要清理一下自己。我心灵上的杂草已经太多了!”
【意林札记】
一个人应该懂得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尴尬与波折。有时逃避是一种无奈的抉择,但是同时要失去的是更珍贵的东西——诚信。生活的心田应该永远保持纯净,不能让它杂草丛生,否则你的人生将不会有光明出现,你将永远不能有机会再去面对你面前的生活。(王颖)
装满信赖的葡萄酒
【聂茂】
刚来新西兰那会儿,因为心急,在二手市场花80块新币买了一个冰箱,但冷藏效果不好,有杂音,耗电量也大,就想将它卖掉,另外再买一个。
新冰箱要花一两千元新币,所以我还是打算买个二手的。由于不急,我懒得出去跑,就写了一个小广告,将自己对冰箱的大小、款式和300元左右承受价格的要求都写上了,用传真发给免费刊登这类商品信息的《路特报》。
广告登出后的当天晚上,我就接到一个当地人打来的电话,说他家有一个冰箱,用了不到4年,大小、款式和价格都符合要求,问我是不是感兴趣。我问他住在什么地方,他说在剑桥镇。我一听这地方,有点犹豫了,因为那里距我住的汉密尔顿市有30多公里的路程。
但我又知道,只用了4年的冰箱才卖300块钱,实在很划算。到新西兰久了后,对洋人说的话从来不用怀疑,他说是4年就一定是4年,决不会把本来用了七八年的说成4年。只是路途远了一点,我说,我的车子后面没有拖把。他说,他可以送货上门。
既然如此,那就敲定了。我说:“行,我不用看了,你明天给我送来吧。”因为,一般来说,买这样的大件,是要提前看看“货”的,否则人家送上门来,却被拒收,彼此尴尬。
那人却说:“对不起,我现在还要用一阵子。大约一个多月吧。”接着他告诉我,他正在办理去美国的移民,一切都差不多了,只要签证到手,他就将冰箱送到我的家里。
原来如此。怪不得冰箱这么便宜。洋人就是这样,他只要觉得给你造成了不方便,他就自动降下价来。因为这样,我就更加相信他所讲的冰箱的质量。
我说:“行了,你先用吧。等签证到手了,就给我送来吧。”那人很感谢我的宽容和信赖。
谁知这一等可真是考验了我的耐心。因为事情有了变化。一个多月后,那人突然打来电话,对我说,对不起,签证还没有批下来,他还在等待之中,因此,冰箱还不能给我送来,并问我是不是还要买他的冰箱。
我想了想,说:“行,你继续等吧。我还是买你的冰箱。”
这一回,他没有说要等多久。大约他知道那不是由他说了就算数的。我也没有问,既然已经答应等他了,再问也没有用,何况我还有个不大好的冰箱凑合着用。
这期间,又有两个当地人给我打电话,说他们有符合我要求的冰箱卖。我甚至还忍不住去距我家较近的一个老太太家去看了看那个冰箱。的确也是个很不错的冰箱,只是体积大了一点,使用得久了一点,但还可以讲一点价,大约280元就可以买下来。
我对老太太说,让我回去想想,再给她回话。
其实用不着多想,我完全可以当时就拍板买下来,对剑桥镇的那个卖家,打个电话告诉他就是了,反正我一分钱押金也没有出。他还不知道要等多久呢。我相信,即使买了这个冰箱,他也觉得在情理之中,一点也不会埋怨我的,而我也不觉得亏欠了他。
但是,回到家,我还是给老太太打了个电话,说谢谢她了,让她卖给别人吧。我在心里对我自己说,不买她的冰箱有两点理由:一不是最理想的冰箱,我以为剑桥的那个冰箱最理想;二是为了一份信赖。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让洋人觉得咱中国人是讲信用的。我的确是这样想的,一点也不想把自己拔高。只有出国后,你才真正意识到“中国”二字在你心中的分量。
这样一等,居然等了半年。就在我因为学习忙差点都要“忘记”冰箱的时候,一天晚上,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剑桥打来的。那人有一点不好意思地问:“你还要我的冰箱吗?”
“你的签证来了?”我反问道。我们都很兴奋,说好第二天他将冰箱送上门来。
翌日一早,他与一个朋友开着货车果然按照我提供的地址将冰箱小心翼翼地送到了我家。
啊,真棒的冰箱!是最流行的款式,无氟,全封闭的,乳白色,比我想像中的还要理想。一个朋友买了一个二手冰箱,比这个差些,还花了500元呢。
我真是太高兴了。两位洋人不让我动手,将冰箱完全摆好,才笑盈盈地看着我,仿佛在说:“怎么样,哥们儿?”
我赶紧付钱,并请他们喝中国茶。但他们说,不了,太忙了。就在他们转身出门时,卖主变戏法似地从口袋里掏出一瓶葡萄酒,像发奖般庄重地交到我手里,一字一句地说:“这里面装的全是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