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正是秋末的九月。地上的雨水干了,带有凉意的潭水是那样清澈,天空烟雾凝聚,傍晚山峦显出紫色。我驾着车在山路上行驶,在高山大岭中间探寻风景,来到滕王建阁的长洲上,见到了卓越人物住过的宫馆。多层台阁上,那翠色的屋顶耸入高空,那如飞的檐角丹彩泻流,往下一看,不见地面。那仙鹤栖息的水边高地、野鸭停留的水中小洲,纡曲回环看不到尽头。那用桂树、木兰修建的宫殿,随着冈峦起伏的地势排列开来。打开精美的阁门,俯身看那精雕细刻的屋脊。空旷的山岭平原尽收眼底,河流湖泽使人触目动心。屋宇遍地,都是击钟奏乐、列鼎而食的人家。大小舰只塞满了江面,都是些形如青雀、黄龙的船舶。乌云消逝,雨过天晴,日光通彻,天空明朗。晚霞飘落,仿佛和孤单的野鸭一齐飞翔,清澈的秋水与长天相映,同是一种颜色。傍晚,船上的渔民在唱歌,歌声响彻鄱阳湖畔;天上那行列整齐的雁群,受寒而惊,直到衡山南面水边才停止了哀鸣。我怀念远方的心情因为登高才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迅速地飞扬。箫管齐发,清风顿生,轻细的歌声萦绕不散,空中飘飞的白云也受到了阻遏。象当年睢园绿竹丛中的聚会,宾客们的豪气胜过善饮的陶渊明;诸位写诗,如同曹植歌吟邺水中的莲花,又如临川内史谢灵运文笔生辉。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件使人快乐的事都齐备了,贤主嘉宾,两种很难聚会的人都碰在一起了,纵目观看长天景色,在假日里尽情欢娱游玩。天高地远,领悟出宇宙没有穷尽的道理;兴尽悲来,明白了事物盈满、亏损的变化都有定数。遥望长安,在日头下面,指点吴会,在云雾中间。地势倾斜,尽于东南,而南海水深;天柱高耸而北极星离得很远。关隘山川很难度越,有谁为无路可走的人感到伤心;人生如同水上浮萍,彼此偶然相逢,席问都是别处来的客人!怀念帝王宫殿的大门,可是却无法看到,哪一年才能在宣室得到皇帝的召见呢?
唉!我的时运不好,在人生经历中有许多不幸的事。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让贾谊在长沙蒙受委屈,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躲藏在海边,难道是没有政治清明的时代。可依仗的是君子能够看到事物的预兆,通达事理的人能知道自己的命运。年纪老应当更有壮志,怎么能改变白发老人的雄心?境遇穷困应当意志更加坚强,决不丧失远大的志向。即使喝贪泉的水也觉得清爽可口,并无贪心,即使象鲋鱼处于水干了的车辙中,也还是高高兴兴。北海虽然遥远,乘着旋风可以到达;早年的时光过去了,晚年努力还不算迟。孟尝有着高洁的操守,白白怀有为国出力的热情;阮籍狂放,怎么能学他在无路可走时放声痛哭?
我王勃官位卑微,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书生。虽然年龄同终军一样,有了二十来岁,却没有门路请求皇帝赐与我报国的命令;心里羡慕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抱负,所以曾有过投笔从戎的愿望。我打算一生都不再做官,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我虽然不是象“谢家宝树”那样优秀的子弟,从小也和许多贤能的人有过交往接触。过几天我就要聆听父亲的教诲,就象孔鲤趋庭而过,回答孔子的提问一样;现在我拜见阎公,得以参加宴会,很高兴能享受这如登龙门的光荣。遇不到杨得意那样的人,只能握着凌云佳作而自我惋惜;既然碰见了钟子期这样的知音,奏一支“志在流水”的琴曲,又有什么可惭愧的?
唉呀!风景好的地方不能永久存在,盛大的宴会很难再有!兰亭聚会已成了过去的事,金谷园也变成了一片荒地。在这盛大的宴会上,我很荣幸地蒙受阎公的恩情,要我写篇临别赠言;登高作赋,这就只能仰仗诸位先生了。我冒昧地用尽我的心思,恭敬地写出了这篇短序。大家都用各人分得的字作为韵,写了一首四韵八句的诗。请诸位各自都施展出潘岳、陆机那样如江、如海的才能吧。
高高的滕王阁面对着江洲,离席的客人佩玉铿锵,车马鸾铃叮当,阁上歌舞早已散场。早上,南浦的云朵飞进饰有彩画的栋梁中,晚上,卷起朱红的窗帘,可以远望西山秋雨。天上的闲云、潭中的倒影,每天都是那样悠闲自在,景物变换、星辰移转,不知过了多少个深秋。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啊?只有栏杆外那长长的江水在滚滚流动!
赏读
本文是篇“骈四俪六”的骈体文,辞藻华丽,典故翔实,行文流畅,句式熟练,不仅对偶恰当,而且平仄协调。看起来锦秀斑斓,听起来抑扬顿挫。摹写景物形象生动,结合身世陈辞慷慨。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充分表现了作者颠沛失意的心态和少年气盛的豪迈性格。
全文四段:首段叙述胜会缘起,宴会的人物和地点,遂即按“人杰”、“地灵”分条并列,蝉联而下,直至点出自己适逢其会的原由。次段点明宴会的时令,然后按秋季特色,描绘了阁上所见的远景近景的各色画面。写得美不胜收,淋漓尽致。第三段则转入宾主睹物生情,饮酒赋诗上来,是全文的主干。作者在本段竭力生发与会者的不同的感触,如感无穷,知有数,悲失路,寄他乡,怀京都,思君王等等,接着笔端一转,以“君子见机,达人知命”领起,勖勉大家老当益壮,穷且益坚。以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并结合自己身世,明确表态,以不作“穷途之哭”结束,以与众人共勉,情绪高昂,是全文的高潮所在。末段措辞谦虚,表述作序之意,并以恳请客人作诗为主旨。全文脉络清楚,文笔运转自如。貌似自然,却又暗合起承转合的章法,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这篇文章虽是一骈文,却已表现出文体和文风的转变,一改六朝之风气。因其行文中已揉合其对现实和人生的新感受和新认识,而这些,是骈文僵化凝固的形式束缚不住的。故在其华丽的词藻和繁多的典故中,已经表现出流利自然的气势,进发出真实纯朴的也声。
全文由景入情,一唱三叹,极尽起伏跌宕之能事,因此虽然对仗工整,声律和谐,词采绚丽,用典虽多,却气势奔放,并无堆砌铺排之病,深得骈文潜气内转之理,为传世之名篇。
师说——韩愈
题解
这是韩愈一篇极有名的议论文。“说”是古代议论文中的一种体裁。“师说”是论述从师求学的道理。韩愈针对当时士大夫自视清高、耻于求师问学的风气,在文中反复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积极观点。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明白事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向老师请教,那些疑难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比我早出生的人,他对知识的理解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跟他学习;比我晚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的话,我也应该跟他学习。我学习的是知识,哪管他是比我先出生还是晚出生呢!因此不论地位是高是低,年长还是年少,谁掌握了知识,谁就是我的老师。
唉呀!从师的风尚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是很难的。古代的圣人,他们远远地超出一般人,尚且还向老师求教;如今一般的人,他们远远地低于圣人,却把向老师求教当做耻辱。因此圣人更加圣明,蠢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圣明,蠢人之所以愚昧,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人们爱他的孩子,往往选择好的老师来教育他;对他自己,却把向老师求教看成可耻的事,真是糊涂。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学习书上的知识和帮助他们掌握断句的方法,还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除疑难问题的人。不懂得断句,倒要向老师学习,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倒不去向老师求教;小的知识倒要去学习,而大的疑难问题却丢开不管,我看不出他们是些明白事理的人。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是不把相互学习当做可耻的事情的。士大夫一类的人一提到老师、学生这些称呼,就聚在一起笑话别人。问他们笑些什么,就说:“那个老师和那个学生年纪相近,所懂的道理也差不多。拜地位低的人为老师便足以使人感到羞耻,拜官位高的人为老师,则近于阿谀。”唉呀!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由这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原因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君子是不屑和他们同列的,现在他们的智慧,君子们竟赶不上,这可真叫人奇怪呀!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就曾向郯子、苌弘、师襄和老聃学习过。象郯子一类的人,他们的贤明还不如孔子。孔子说:“三个人在一块儿走,其中一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在技术、学业上各有专门的研究,老师和学生的差别不过如此罢了。
一位姓李名蟠的青年,今年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传文全都学习,不受时俗的影响,来向我求教。我赞赏他能按古人从师的正道行事,所以写了这篇《师说》送给他。
赏读
此文不顾流俗,抗颜为师,其勇气可嘉;另外文章也写得伟岸不凡。它首先完整地揭示了“师”之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同时深刻指出“人非生而知之者”,因而必须从师学习。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最后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与首段“无责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相呼应。全文篇幅虽不长,而涵义深广,闪耀着真知灼见,结构谨严,脉络清楚,又有错综变化之妙。但作者在论述这一问题时,又不流于简单空调的说教,而是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最后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自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与首段“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相呼应。第二段写得尤其精彩动人。这一段开始,未说先叹:“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这两句,乍看似无出奇处,实则有力,文起波澜,滞涩无存。这两句往下,作者一连安排了三层对比,对士大夫们不重视师道的愚昧行为进行挑评和讽刺,笔端饱含感情,发人深省。
陋室铭——刘禹锡
题解
本文描写了在远离尘世纷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一个简陋居室里,作者与一班文友纵情唱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情景。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神仙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有龙就会显得灵验。这是一间简陋的房屋,只有我的美德远近闻名。绿色的青苔爬上台阶,青青的草色映入门帘。在屋里说笑的是些大学问家,来来往往的没有无知识的人。在这里可以弹奏朴素无华的琴、可以阅读用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音乐来扰乱听觉,没有公文案卷使身子劳累。好似南阳诸葛亮的茅屋,又如同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
赏读
《陋室铭》以寥寥八十一字,谱出一曲陋室颂歌,流芳千载。开头以山水起兴,仙龙一经点出,陋室主人情趣即显,读者则已入佳境。随之而来,苔绿草青,是淡雅之色,又是生机勃勃之景;弄琴读经,从容之态可掬,闲逸之致堪羡;诸葛庐、子云亭,含着引古代高士为同调的自豪;以孔子云作结,则表示对最高道德规范着意追求的坚定信念。文中有譬喻,有对比,有白描,有隐喻,有用典,句句如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气呵成,曲虽终而余音不绝,意更绵远。
《陋室铭》乃作者积极参加政治斗争失败后而又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的产物。作者本是个企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人,从在朝廷担任监察御史到身居陋室,自然是苦衷难言。作者在《陋室铭》中思想矛盾也依稀可见:一会儿说“阅金经”“无案牍之劳形”,一会儿又将自己所居陋室比作“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看得出作者乃不甘寂寞。
全文短小精悍,气韵萧散,并运用了对仗、借代、引证等多种表现手法,畅达隽永,饶有丰姿。读来琅琅上口,犹如脱口而出,毫无矫揉装束之态,充满了音乐美,千载之下,传诵不衰。
捕蛇者说——柳宗元
题解
本文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写的。文中通过三代以捕蛇为业的蒋氏一家及其乡邻的悲惨境遇,控诉了唐中叶后,朝廷和官府对人民超经济掠夺的罪行,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说”是一种文体,或发表议论,或记叙事情,或夹叙夹议。
原文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而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