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封奏章。它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鲜明的针对性。文章开篇就提出论点,说明朋党自古有之,问题的关键在于人君要善于区别出哪是“君子之朋党”,哪是“小人之朋党”。接着剖析“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的根本区别,然后通过征引六件史实,证明人君重用君子之朋,国家就兴,天下就治;反之,天下就乱,国家就亡,最后提醒仁宗一定要从历史史实中吸取教训。结尾又与开篇相呼应,使得文章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行文婉曲,结构完整,有很强说服力。纵观全文,既有理论,又摆事实,逐层辩证,又层层对比,语言简洁,词锋犀利,在欧阳修的驳论文章中颇有代表性。
苏轼曾有评曰:“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以至理,以服人心。”
醉翁亭记——欧阳修
题解
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庆历五年(1045),“庆历新政”失败,欧阳修负谤遭谪,被贬为滁州知州。他在滁,一方面实行“宽简政治”,公务之暇,便常常率众出游,看山水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写于庆历六年《醉翁亭记》,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文章叙写了滁州一带的自然景物及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同时也记述了作者在山林中游赏宴饮的乐趣;其实作者是在借此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排遣谪居生活的苦闷。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冽而酒香;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州西南面的群峰中,树林和山谷特别优美。放眼望去,那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瑯琊山。进山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之间奔泻出来的,是酿泉。顺着盘曲的山路拐过去,有座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着翅膀,高踞在酿泉上边的,就是醉翁亭。造这座亭子的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为这座亭子取名的是谁?是自称“醉翁”的太守,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的。太守与客人来这里饮酒,稍许喝一点酒就醉了,年纪又最大,因此自号醉翁。醉翁的兴趣不在饮酒,而在于欣赏这里的山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又寄托在酒上。
早晨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傍晚云气聚拢来,山谷洞穴渐渐昏暗,一时昏暗一时明朗,变化不定,是山中的清晨和傍晚。春天,野花开放,发出一股清幽的香气;夏天,树叶茂密,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秋天,风高霜洁;冬天,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四季不同的景象。早晨出游,晚上归家,四季的景色又不一样,其中的乐趣是没有穷尽的。
至于那些背着东西的人在道路上歌唱,行人在树荫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和,老老少少,来往不断,是滁人出来游玩的情形。坐在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清,酒味香;野味野菜,杂乱在摆在面前,是太守饮宴的情形。宴饮的乐趣,不在音乐。投壶的中了,下棋的胜了,酒杯和酒签杂乱交错,有的站起,有的坐着,说说笑笑,非常热闹,是众多客人欢喜的模样。容颜苍老,鬓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他们中间,喝醉了的是太守。
不多时,太阳落山,人影散乱,太守起身回家,客人紧紧后随。树林里郁荫覆盖,鸟儿上下鸣叫;游人离去,鸟儿欢乐起来。可是,鸟儿只知道自己在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是为他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酒醉时能与大家同乐,酒醒后能作文章来记述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赏读
本文记亭,却并非孤立地、静止地描山绘水,而是把人物活动和山水放在一起来写。既写山水之美,更写由于山水之美而引发的人心之乐,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写山水之美时,作者采用了由大及小,层层深入的写法。先从全景写起“环滁皆山也”;后逐渐收缩视野,由群山转入“林壑尤美”的西南诸峰;再转入蔚然深秀的“琅琊山”;然后具体写到山间的泉水即“酿泉”;最后几经回环,才在“峰回路转”之后托出临于泉上的一座玲珑剔透的亭子——“醉翁亭”。由于作了这么多铺垫,经过层层的渲染,醉翁亭及其周围的自然美景便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了人们面前。故而也就自然地引发了读者身临其境和探胜索幽的无限兴致。写罢亭子,文章又巧妙地由亭名引出“醉翁“,并点出“醉翁之意”,使“意”和“境”紧密结合起来。紧接着,作者又以精炼简约的文字,具体描写了“山中朝暮”、“四季景物”的变化,描写了乡人的和平恬静与宴游的欢乐喧闹,笔意飞洒、摇曳多姿;且熔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奇甚妙甚,无愧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古代散文名篇。
六国论——苏洵
题解
本文选自苏洵《嘉祐集》里的《权书》。《权书》收有作者论治道、史事和历史人物的十篇文章。本篇是其中的第八篇,原题《六国》。作者写此文的目的在于针砭当时的统治者,希望他们记取六国灭亡的教训,改变政策,以免国家败亡。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破败灭亡,并不是由于他们的兵器不锐利和不善于打仗,毛病出在对秦国的割地求和上面。用土地贿赂秦国而使自己的力量受到损耗,这就是它们走向灭亡的道路。有的人说:六国先后一个接一个地灭亡,都是由于用土地贿赂秦国所造成的吗?我说: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受到贿赂秦国的国家的影响而遭到灭亡,是因为它们失去了强大的支援,不可能独自保全自己。所以说:六国灭亡,毛病就出在用土地对秦国割地求和上面。
秦国除了用战争手段夺取土地以外,还得到诸侯国的贿赂,小的得到小城镇,大的得到大城市,就秦人所得比较而言,由于诸侯国贿赂而得到的土地,比他们打胜仗所占得的土地要多上一百倍。诸侯国由于贿赂秦国而失丢的土地,比打了败仗丢掉的土地也要多上一百倍。这样的话,那秦国最大的希望、诸侯最大的祸害,当然就不是战争了。想想六国君主们的祖先,冒着霜露、披荆折棘才得到一寸一尺的土地,子孙们对这些土地却不怎么珍惜,把它们拿来送给别人,就象扔掉一根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一个晚上的安稳觉,可早上起来看看四境,秦兵又来了。诸侯国的土地是有限的,强暴的秦国得到土地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时候的,你奉送的土地越是多,它对你的侵夺越是厉害。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可以判别得很清楚了。至于六国遭到灭亡,按道理讲,本来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古人说过:“用土地来侍奉秦国,就象抱着木柴去救火,木柴不烧完,火是不会熄灭的。”这话说得对。
齐国的人没有拿土地贿赂秦国,他们的国家也终于继五国以后灭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它们采取亲附秦国的政策而不愿支持五国。五国已经完了,那齐国的灭亡就不可避免了。燕国、赵国的国君,起初都有远大的谋略,能守卫住自己的国土,坚持原则不用土地去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是采用武力抵抗取得的效果。等到燕太子丹使用派刺客荆轲去谋刺秦王的办法来对付秦国,才加速了亡国之祸的到来。赵国曾经和秦国打过五次仗,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两次都把秦兵打退了。等到李牧因为别人说他的坏话而被赵王杀掉以后,邯郸便成了秦国的一个郡,可惜的是赵国未能把用武力抵抗秦国的方针坚持到底。况且燕国、赵国是处于秦国把诸侯国消灭得差不多了,可以说它们两国的智谋和兵力都已经十分单薄,才因为战败而灭亡,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假使三国各自爱惜自己的土地,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太子丹不派刺客到秦国去,优秀的将军李牧还能活着,那么胜负、存亡的命运如何,倘若拿六国和秦国比较一下,也许不能轻易地作出判断。
唉呀!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所用的土地,用来封赏天下会出主意的谋士,用向泰国讨好的心情来尊重天下才智杰出的人士,大家联合起来,同心协力地对付西边的秦国,那我怕秦人想吞并六国也吞不进喉咙。真可悲呀!有这样有利的形势,而受到秦国久积的威势的逼迫,日削月割,以至一天天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可不要使自己的国家遭到他国久积的威势的逼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六国的势力比秦国弱小,可是还是有可以不采用贿赂手段而能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凭着统一了天下的大国的身分,去走六国赂秦而亡的老路,那就更在六国之下了。
赏读
这篇史论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探讨它们对付秦国应该采取的正确策略,目的是为了总结历史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赂秦而亡的历史覆辙。
文章共五段,先总后分,有论有证,由古及“今”,脉络分明。首段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为全文设下总纲。紧接着第二、三两段分别论述赂秦之国和未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具体原因。第四段提出六国避免灭亡的办法。最后一段抒发作者感慨,借古言“今”,点明题旨。文章切中时弊,布局严密,说理生动、透辟,论据充分有力,行文干练,语言精警,堪称是议论文中的佳作。
爱莲说——周敦颐
题解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情。这篇文章,作者以极其精炼的笔墨通过对菊、莲、牡丹三种不同花卉的对比描写,象征性地写出了三种不同的品格,通过对莲花的赞赏,歌颂坚贞的气节,鄙弃追逐名利的世态,表现出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中陆上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有很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唐代以来,世人非常喜爱牡丹;可是我唯独喜爱莲花的生长于污泥之中而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而不显妖媚,中心贯通,外面挺直,不蔓延,无枝节,香气传得越远越觉得清幽,笔直地洁净地挺立在水面上,只可以远远地观赏而不可以近前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有德君子。唉!爱菊的人,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莲花的喜爱,像我这样的又有谁呢?而爱牡丹的人,当然很多了!
赏读
咏物抒情,贵在揭示所咏之物与所言之志的内在相通之处。本文以精细全面的观察和独到的审美情趣,从身世、经历、品性,到外在形象与内在性格的美的结合,将莲花的可爱可敬,可咏可赞之处,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
从文面上看,作者是在写花,而且以莲为主,用相互映衬、对比之法写了莲、牡丹、菊三种不同气质的花;但由于作者是位理学家,其看待事物往往是以理学家的自然观和人生观来看待的,因此,在作者笔下,莲花的外形、花的生长环境都带上了理性化、道德化的内涵。事实上,其要表达的完全是作者的憎恶和志向,反映的是其不阿世俗、追求忠直进取的理想和人格。这种理想和人格,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所以,本篇也广为流传,脍炙人口。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
题解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文中所提到的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公子田文的封号,曾任齐相。司马迁著的《史记》中设有《孟尝君列传》的专篇。人们历来认为孟尝君能礼贤下士,拥有众多门客,且其中不乏能干的人。然而,王安石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孟尝君重用的是一群鸡鸣狗盗之徒,因而有志之士不肯归附于他,以致使齐国一直无法战胜秦国。本文就是阐述这一见解的。
原文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