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古文精典
27296000000006

第6章 名书名文精典集锦(6)

越王勾践驻军于会稽山上,于是他向三军传令号召说:“凡是我的父老、兄弟和众百姓,有能帮助我出主意击退吴国军队的,我和他共同主持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进见越王,说:“我听说,商人在夏天就囤积皮货,在冬天就收集夏布,在旱季就准备船只,在雨季就准备好车辆,以备急需啊!一个国家即使平时没有邻国的侵扰,但足智多谋的臣子和勇敢善战的将士,却不能不培养和选拔。好比蓑衣笠帽,雨季到了,一定要寻出来用。现在您已退驻会稽山上,然后才访求谋臣,不是太迟吗?”勾践说:“如果能听到大夫您的高见,有什么迟呢?”于是握着文种的手,跟他商量国家大事。

勾践于是就派文种向吴国求和,说道:“我们国君勾践没有合适的人可以派遣,只好派他的小臣文种前来,文种不敢高声把意见告诉给您,只好告诉您手下办事人员代为转达:‘敝国的军队已不值得您屈驾来讨伐了,勾践愿把他的金玉、子女奉献给您,以酬谢您的辱临。请以勾践之女,作为吴王的婢妾,大夫的女儿作吴国大夫的婢妾,士的女儿作吴国之士的婢妾,越国的宝器也随同带来全部献给吴国。敝国国君率领全国军队跟随吴军,一切听凭您的指挥。如果您认为越国的罪行不是可赦免的,那么我们将烧毁宗庙,把妻子女儿缚在一起,将金银玉帛沉入大江,同时我们的五千战士,将为国拼死而战,这样,伤亡的必然增倍。倘您准许和好,那这一万人就可以伺候您了。如果作战,难免损伤您的亲爱的将士吧?与其损伤两国众多的将士,何如获得越国呢?二者相较,哪样有利呢?”

夫差将要听从文种的意见而跟越国讲和。伍子胥劝谏说:“不行!吴国和越国,是互相仇视、互相敌对、互相征伐的国家。长江、吴淞江、钱塘江三条江水把两国环抱在中间,两国人民无法迁移外逃,有吴国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这种形势将是不可改变的了。我听说,住惯陆地的人住陆地,住惯水乡的人住水乡。中原那些国家,我们攻打而战胜它们,却不习惯居住他们的地方,不习惯乘他们的车辆。而越国呢,我们打胜它,却住得惯它的地方,会使用它的船。这是取得越国的好处,不能失去机会啊,您一定要消灭它。失去这个有利时机,以后即使懊悔,也来不及了。”

越国人打扮好八个美女,把她们送给吴国太宰伯嚭,并且说:“您假使能赦免越国的罪过,将有比这更美丽的送给您。”太宰嚭对吴王说:“我伯嚭听说古代讨伐别人的国家,只要使它归顺驯服罢了,现在越国已经降服,还有什么要求呢?”夫差就跟越王讲和,领兵撤离了越国。

越国勾践向本国人民解释说:“我不知道自己力量的不足,又跟大国结了仇,使许多百姓惨死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改正!”于是,安葬死难的人,慰问受伤的人,养育活着的人,吊唁有丧事的人家,庆贺有喜事的人家,欢送迁往他方的人,欢迎来到越国的人。除去人民所厌恶的事情,帮助百姓解决实际困难。然后低声下气地服侍夫差,派遣三百名士人到吴国做臣仆,勾践亲自充当夫差的马前开道者。

当时,勾践的领土,南到名无,北到御儿,东到鄞,西到姑蔑,纵横百里。他召集国内的父母兄弟起誓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四方百姓归顺他,就像水往下流一样。现在我还做不到这样,我将领导越国百姓繁殖人口。”他命令:小伙子不准娶老妇人,老年人不准娶年轻的妻子。女儿到十七岁还不嫁人,他的父母就有罪,男子到二十岁还不娶妻,他的父母有罪。将分娩的妇女要报告,官府派医生去看护孕妇。生了男孩,国家送两壶酒,一只狗;生了女孩,送两壶酒,一只猪。生三个孩子的,公家供给乳母;生两个孩子的,公家供给口粮,负担家务的长子死了,三年之中免除其徭役;其余的儿子死了,三月之中免除其徭役;勾践一定亲自前往哭泣埋葬他,如同自己亲生儿子一样。又命令孤儿、寡妇、患病和贫困的人,把他们的儿子送给官府抚养。那些有名望的人,官家使他们住的地方非常整洁,使他们衣服穿得漂漂亮亮,使他们的食物十分丰盛。从而与他们共同商议治国的道理。对于从四面八方来到越国的有才能的人,一定要在朝廷庙堂之上以礼接待。勾践在船上装着大米和肉类巡行各处,看到有流浪的孩子,没有不给他们吃的,没有不给他们喝的,并且一定询问姓名。不是勾践自己所种的粮食他就不吃,不是他夫人所织的布所做的衣服他就不穿,十年之内不向国民收赋税,老百姓每家都有三年的余粮。

越国的父兄请求说:“当初,夫差在诸侯各国面前侮辱我们的国君,现在越国一切都已走上轨道了,请允许我们去报仇雪耻吧。”勾践辞谢说:“从前的战争失利,不是你们的过错,而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懂得什么叫做受了耻辱呢?姑且不可打仗。”父兄又请求说:“越国疆土之内,亲敬我们的国君,如同亲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做儿子的想报父母亲的仇,做臣子的想报国君的仇,难道还有不尽力的吗?请求再与吴国决一死战!”勾践同意了父兄的要求,就召集民众并表示决心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不愁他士卒的不足,而愁的是士卒缺乏对志趣和行为的耻辱心。如今夫差拥有穿着水犀皮做甲的武士十万三千人,不担心他们对志趣和行为缺少耻辱心,却在担心士卒人数的不足。现在我将帮助上天讨伐他。我不赞成个人逞能的匹夫之勇,而希望能步调一致。前进的就想着立功受赏,退后时就先考虑到军法,这样就会得到一定的赏赐。进不听令,退不知耻,这样就会受到一定的惩罚。”

勾践坚决地这样做了,全国人民都互相劝勉,父亲勉励儿子,哥哥勉励弟弟,妻子勉励丈夫,说:“谁的恩惠有像我们的君主那样的,哪能不为他拼命呢?”所以首先在囿地打败了吴国军队,接着在没地又打败了它,最后又在吴国首都的城郊打败了吴军。

夫差向勾践求和,说:“我的军队已不值得您亲自讨伐了!愿把金玉、子女献给越国以答谢您的屈驾光临。”勾践回答说:“当初上天把越国授予吴国,但是吴王不接受;现在上天又把吴国授予越国,越国难道可以不听天命,而听你的命令么?请让我把你送到甬、句以东去,我同你像两个国君一样,如何?”夫差回说:“从礼节上讲,我对你越王已经先有过小小的恩惠了。你假若不忘记吴国是周王的后裔,看在周王的情份上,把吴国作为您的一个属国,也是我的愿望啊,您如果说:‘我将摧残你的社稷,毁灭你的宗庙’。我只好请求一死,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天下人呢?就请你越王率军进驻吧!”于是勾践就灭掉了吴国。

赏读

本文记载了越王勾跋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终灭吴国的经过。文章通过吴越势力的消长,说明麻痹纵敌的危险和发愤图强的重要。文中以夫差与勾践对比,生动地刻画了从失败中奋起而复仇成功的勾践形象。

文章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战略战术的正确与否,更主要的是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的向背。作者也赞扬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可贵精神。

文章剪裁得当,详略适宜,详写越,略写吴;详写战前准备,略写交战情况;脉络清晰,主题突出。作者有意在关键处将吴与越,勾践与夫差作鲜明的对比,使人物形象十分鲜明,题旨更加显豁。清浦起龙渭此文写勾践“投款能卑,结众能奋,受敌能果,无骄亢气,无驰怠气”,“笔力锐坚”。(《古文眉诠》)苏秦以连横说秦——《战国策》

题解

本文选自《战国策》。

战国时期诸侯林立,尔虞我诈,一批谋臣策士周旋其间,纵横驰骋,朝秦暮楚,以逞其智能,获取功名。本文记述的是苏秦在游说秦惠王失败后,发愤自励,又去赵国进行游说,取得成功的事迹,集中刻画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策士形象。

原文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殽、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霸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文士并饬,诸侯惑乱,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民多伪态;书策稠浊,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敝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霸,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撞,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沉于辩,溺于辞,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嬴縢履蹻,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庭说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译文

苏秦起初用连横的策略游说秦惠王,他说:“秦国西边有巴、蜀、汉中等富庶之地,北面有可用的胡貉、代马,南方有巫山、黔中为屏障,东边有坚牢难攻的殽、函之地。秦国土地肥美,百姓殷实富足,有兵车万辆,勇士百万;而且有千里沃野、蓄积丰厚;地势险峻,便利攻守。这正是人们所说的得天独厚的天府,天下的强国啊!况且凭借您的贤明,百姓的众多,如果习用车骑,教以兵法,一定可以兼并诸侯,统一天下,成就帝业。我希望大王对此稍加留意,请允许我陈明这样做的成效吧。”

秦惠王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鸟,不能高飞;法令不完备的国家,难以施行诛罚;德行不高的人,不能够役使百姓;政治教化不曾修明,不可能烦劳大臣。现在您不远千里郑重庄严地在宫廷上指教我,我希望您改日再说吧!”

苏秦回答道:“臣本来就疑惑您是否能用我的主张。往古之时,神农氏讨伐补遂,黄帝出征涿鹿而擒杀蚩尤,唐尧讨伐驩兜,虞舜讨伐三苗,夏禹讨伐共工,商汤诛灭夏桀,周文王征伐崇侯虎,周武王灭掉商纣,齐桓公用武而称霸天下,由此看来,哪有不凭借武力的呢?近世各国派遣使者,车辆往来,互相碰击,策士们各用言语,互相交结,使天下统一。但结果或者约从,或者连横,兵革甲胄也并未因此藏起。辩士们巧言文饰,使各国诸侯昏乱迷惑,结果万端俱起,莫衷一是,不可理喻;规章制度虽已完备,人民应付的办法却愈多;国家法令多而混乱,百姓被搅得更加贫穷,这样君臣愁怨,百姓无所依靠。道理讲了许多,言愈明,理愈显,战争反而愈益频繁。策士们奇服伟饰,以言善辩,可是诸侯间的战争并未止息;愈是文辞满口,天下愈是治理不好。说者唇焦口燥,听者昏昏生厌,看不出一点成功的希望。你提倡仁义,恪守诺言,可是天下的人并不相亲。于是诸侯才废文用武,优厚地豢养敢死之士;同时整顿军备,制甲砺兵,在战场上取胜。不修兵事,企图空坐而能获得胜利,安居而能扩大土地,这不过是幻想;即使是古代的五帝、三王、五霸、明主贤君,他们虽然也常想安坐而获利,然而天下的大势也终不可能让它实现啊!所以必须凭靠武力来成就大业。如果地域宽阔,两军之间可以展开攻坚战;倘若地势狭促,两军逼近,杖戟相碰,展开白刃战,这样,才可建立伟大的功过。对外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对内能实行仁义;在上能树立君主的威信,在下能使百姓服从。当今之世,如果想吞并天下,凌驾大国之上,威震敌国,控制海内,统治黎民,臣服诸侯,就非用武力不可!现在继承君位的君主,忽视了用兵这个最重要的道理,一个个政教不明,治理混乱,沉溺迷惑于辩士的花言巧语。这样看来,大王本来就不能采纳我的主张啊!”

苏秦向秦王上书有十次,但他的主张终未被采纳,最后黑貂皮袍破了,百两黄金花光了,以至用度缺乏,只得离秦归家。他绑裹腿,穿草鞋,背书担囊,形容憔悴,脸色黑黄,面带羞愧。回到家里,妻子见到他,依然织布不睬。嫂子不为他做饭。父母也不与他说话。苏秦见此情状,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嫂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不好啊!”于是他连夜清检书籍,把几十个书箱打开,找到一部姜太公的兵书《阴符经》,立即伏案诵读,反复研习揣摩,深入领会。有时读书读得昏昏欲睡,他就取过铁锥,照着自己的大腿刺去,以至血流到脚,他发狠说:“哪有游说君主而不能使其拿出金玉锦缎,并以卿相之尊位给我的呢?”一年以后,他琢摸已经学成,便道:“这次真可用所学的去游说当今的君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