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反映了战国时期贵族阶级盛行养士之风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策士们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赞扬了冯谖的远见卓识、敢作敢为的个性和过人的才智。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波澜层出,组织巧妙,极富于戏剧性。冯谖身为齐国寒士,虽然胸怀大志,富于远见,很有才干,但他并不刻意炫耀自己,因此一度受到冷遇。他为了提高生活待遇三次“弹铗而歌”,而孟尝君每次都满足了他的要求,这里也体现出孟尝君的宽厚,同时也为后文冯谖施展高明的政治手腕,使孟尝君取得民心,摆脱困境埋下伏笔。全文语言简洁流畅、结构精巧而谨严,人物形象也极为逼真,可谓匠心独运,所以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题解
本文选自《战国策·赵策四》。公元前265年,赵惠文王卒,秦趁机攻打赵国,连拔三城,形势危急。此时,只有联齐抗秦,才是上策,而取得齐国信任的关键又在于以太后的幼子长安君为人质;然而掌握实权的赵太后则溺爱幼子,拒绝群臣诤谏。本文记叙了赵国老臣触龙巧妙地说服赵太后送幼子到齐国作人质以换取救兵,解救国家危难的故事。
原文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鬻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俸,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译文
赵太后刚刚摄政不久,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国请求齐国出兵救援,齐国答复说:“必须要以长安君作为人质,我们才能派出救兵。”太后不肯答应,大臣们就竭力劝说她。太后明确地对臣下们说:“有再提起长安君去作人质的,我就唾他的脸。”
左师公触龙请求拜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待着他。触龙入宫时,作出快走的样子,但却慢慢地往前走动,到了太后面前,就主动地谢罪说:“老臣脚有毛病,实在走不快,很久没能见到太后了。我私下原谅了自己,可是又怕太后的贵体有所不适,所以很想来拜见太后。”太后说:“我行动全靠坐车!”触龙说:“太后每天的饮食该没有减少吧?”太后说:“靠喝些稀粥罢了!”触龙说:“老臣近来胃口特别不好,于是只好勉强支撑着散散步,每天步行上三、四里路,以便稍许增加一点食欲,调和一下身体而已。”太后说:“我连这也做不到。”这时太后满脸的怒气才稍微缓解了一些。
触龙说:“我有个孩子,名叫舒祺,排行最小,不大成材。但老臣已年老了,心里总还是疼爱他的。想求太后准许把他补充到黑衣侍卫的行列里,好让他保卫王宫。我是冒着死罪来禀告这件事的。”太后说:“好哇!这孩子多大了?”触龙说:“十五岁了。虽然年纪还小,我却想在自己死前把他拜托给您。”太后说:“男人家也心疼自己的小儿子吗?”触龙回答说:“比妇人家还疼爱呢。”太后笑着说:“妇女们疼爱小儿子更厉害。”触龙说:“老臣觉得太后疼爱燕后超过了疼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我疼爱她可不如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啊。”触龙说:“父母疼爱子女,总要替他们做长远打算。您老人家送燕后出嫁的时候,在车下抓着她的脚跟哭个不停,悲伤她嫁得太远了,也真够伤心啊。她走后,您不是不想念她吧,可每逢祭祀之时,您都要为她祝福,祈祷说:‘千万别让她回来呀!’这难道不是替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的子子孙孙永远继承王位嘛?”太后说:“是这样。”
触龙说:“从现在往上推,推到三代以前,直至赵氏开国之时,赵王的子孙中被封侯的,他们的继承人还有在位的吗?”太后说:“没有了。”触龙说:“不单单是我们赵国,各国诸侯的子孙后代被封为侯的,他们的继承人还有在位的吗?”太后说:“我还没有听说过呢。”触龙说:“这就说明他们中间有的是自身遭到了祸患,有的是子孙遭到了祸患。难道诸侯们的子孙就必定不好吗?只是因为他们地位虽高,却没有建立过功勋;俸禄虽多,却没有建立过功劳,而又拥有大量财宝啊!如今您老人家使长安君的地位十分尊贵,封给他很多肥沃的土地,赐给他许多珍宝,却不让他及时地为国家建功立业。一旦太后作古,长安君靠什么在赵国自立呢?太后替长安君打算得就不够长远了。所以说您疼爱长安君比不上疼爱燕后。”太后说:“对。就听凭您的安排吧。”于是赵国为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作人质,齐国也就出兵来救赵国了。
子义听说了这件事,说:“国君的儿子,是国君的至亲骨肉啊,尚且不能无功而居高位,无劳而受俸禄,白白地占有大量财宝,更何况做臣子的呢?”
赏读
本文以辞令见长。触龙这位爱国老臣,既有过人的政治远见,又有娴熟的说话技巧。他从爱国的立场出发,从闲谈家常入手,先创造出一种融洽友好的气氛,然后再喻以大义,晓以利害,用亲切而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去打动赵太后的心弦,终于取得了良好的劝说效果。触龙说话的措词委婉、细致,比喻具体、贴切,入情入理。他特别善于抓住太后的心理特点和变化,从中找出她的弱点,进而以情动之,以理服之。虽然这番话只是他的一种计谋,但却以真诚关心对方的形式出现。这是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因而就掌握了开启开对方心灵的钥匙,达到了“曲线救国“的目的。触龙的劝谏说明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作父母的怎样才是真正爱护子女?是让他们依靠父母的地位养尊处优,不劳而获呢,还是让他们经受锻炼,为国家出力以继承先辈的事业呢?答案显然应该是后者。这个主题在今天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题解
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四》。秦国在灭韩亡魏之后,又企图吞并安陵这个只有五十里方圆的小国。秦王施展欺诈惯伎,妄图假借与安陵君交换土地的办法达到占有安陵之目的。安陵国使臣唐雎单人匹马地去与贪婪而残暴的秦王交涉。他大义凛然,维护国家主权,拒绝与秦换地。秦王碰了钉子,恼羞成怒,便露出狰狞的面孔,进行恫吓威胁;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牺牲,义正词严地与秦王作了针锋相对的辩论,并准备拼死刺杀秦王,直至同归于尽。他的大智大勇和宁死不屈的行为,终于折服了秦王,于是也就胜利地完成了使命。本文就是记述这一史实的。
原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秦王派人转告安陵君,说:“我打算拿方圆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取安陵,安陵君能够答应寡人吗?”安陵君说:“承蒙大王施与恩惠,拿大块土地换取小块土地,真是好得很。虽然如此,我从先王继承了这块封地,只想一直守着它,不敢换掉。”秦王听了很不高兴。为此,安陵君派遣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寡人拿方圆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安陵君却不答应,这是什么道理呢?况且秦国已经灭了韩国和魏国,而你们安陵君只凭着五十里大的地方还能存在,只不过是因为我把他当作长辈看待,所以没有放在心上。现在我拿出十倍的土地,请安陵君扩大领土,可是安陵君却拒绝寡人的好意,这不是轻视寡人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安陵君从先王手里接受了封地,并守卫它,即使有一千里的土地也不敢换掉,何况只有五百里呢?”
秦王听了,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曾经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形吗?”唐雎说:“我没有听说过。”秦王说:“天子一发怒,就会使百万尸首倒下,流血千里。”唐雎说:“大王曾听说平民发怒的情况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庸人发怒,不是士人发怒。当年专诸刺杀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光冲向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白虹穿过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在宫殿上搏击。这三个人都是普通的士人,当胸中蕴藏的愤怒还未迸发出来的时候,奇特的预兆就从天而降了,连我算在一起,就要成为四个人了。假如士人果真发了怒,倒下尸首两具,鲜血只流五步远,但天下的人都要穿白戴孝,今天就要发生这种情况!”他一面拔剑,一面站了起来。
秦王吓得变了脸色,挺直上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哪里会弄到这种地步呢!寡人明白了。韩国和魏国都灭亡了,可是安陵这个小国凭着五十里的地方还能够保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赏读
《战国策》中写行人(外交官)善辞、士人游说的篇章不少,而象本篇这样唇枪舌剑、尖锐而壮烈者还不多。本文篇幅虽短,但写得有声有色、惊心动魄,其艺术手法之高超是显而易见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唐雎与秦王的面对面的舌战和智斗,伸张了正义,鞭挞了邪恶,塑造了唐雎这样一个大智大勇,不惜牺牲生命抗暴斗强、维护国家尊严的光辉形象。其不仅在当时具有典型意义,就是在今天也仍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教育作用。
乐毅报燕王书——《战国策》
题解
本文选自《战国策·燕策二》。燕将乐毅因为受到燕昭王的信任和重用,得以施展军事才能,在伐齐战争中立下了大功。新即位的燕惠王中了敌人的反间计而迫使乐毅出奔赵国。燕国战败,燕惠王害怕乐毅趁机攻燕,于是写信责难。这里选的就是乐毅的回信。乐毅在信中极力赞扬先王的贤明,委婉地回答了惠王的责难。同时表明自己出奔赵国是为了“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绝不会作出乘人之危的不义的事情来。
原文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余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敝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招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措,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命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兵甲,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魏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余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