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幸福了吗
27410900000023

第23章 解除万苦之道——正位顺生(6)

在今天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科技和信息业飞速发展,个人的发展机会也如雨后春笋似的涌现出来,为了抓住机遇,每个人似乎都在与时间赛跑,可是与此同时,也容易产生大量的时间成本浪费的现象。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比较悖论的是,大多数人却能抓住机会成本。因为什么样的机遇最适合自己,也是最有把握去争取的,每个人都在伺机而为。而在这中间,如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机遇,做自己最擅长也最有感觉的事情并能从一而终的一直做下去,这就叫守一不移。

比起知识和小聪明,做到守一不移更多需要的是勇气、执著和大智慧。因为它的简单往往让人觉得单薄和单一,也就满足不了人性本能扩张的欲望。

当然也有例外,往小处说,单纯出售某一小商品的小摊小贩;往大了说,英特尔和微软各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并且一直都在坚守。记得曾有人说过一句话:如果你喜欢做一件事情,那么你坚持做下去,十年之后必定会有成就。也许有人会觉得这话过于极端,可是有时候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定的道理。就像人人都想致富,先不说先天资本的雄厚或者后天投资的谋略与胆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薪金的积累,可如果连最简单的储蓄之道都无法执行,便是枉然。

我手头有一本名叫《只放一只羊》的书,说的是阿尔布雷希特兄弟的传奇故事,他们运用阿尔迪理念来经营的连锁超市,跻身全世界最气派、最成功的连锁店之列。众所周知,世界范围内最大的零售连锁店是年销售额达2000亿欧元的沃尔玛,它的销售额是阿尔迪的6倍。阿尔迪的年销售额有330亿欧元,但是,阿尔迪是世界上最大的批发商。它每年购买的单件商品的总价值超过3000万欧元,而相比之下,沃尔玛只有它的二十分之一,150万欧元。阿尔迪的身价达到400亿欧元,相当于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市值。在食品零售业经营困难的大环境下,它的销售额依然年年增长,赢利创记录。

从上述阿尔迪的辉煌战绩中,可以获得一点启示:不管做人也好,做小生意也好,或是做大企业也罢,只要发现了适合自己的机会,就坚持把它做下去,而不是患得患失、瞻前顾后、互相攀比。这个说来容易,可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特殊发展时期,要想真正做到是很需要勇气的。

中国有句传统的话: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只要有平台,可能大多数人会选择放一群羊,毕竟,扩张、做大做强、进行兼并和整合在今天是被鼓励和提倡的。但是,现实也在告诉我们,如果你没有驾御的能力,放一群羊可能会让你失去你本来所拥有的竞争力。某些时候,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我们的选择。不妨试试认准目标,只放一只羊吧!

在今年公布的福布斯2005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排在第八位的是卡尔·阿尔布雷希特,也就是北部阿尔迪的领导者,一位以小杂货铺起家的富翁。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词道出了“百度”这个名字的出处,也道出了李彦宏认为百度公司不可能被打败的原因:只做一种语言,只专注于中文。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和全球十大网站之一,国内几大门户网站如sina、sohu、263等,都是百度搜索引擎的客户。在中文搜索引擎领域,百度占据了半壁江山,今年其市场份额甚至超过了世界上被使用最频繁的网上搜索器Coogle。

当有人问他为何他能做得比Google好时,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宾脱口而出:“因为我们专注。虽然Google也专注,但他的搜索引擎做100多种语言,而我们只做一种。虽然Google比我们钱多,但从来没有一家搜索引擎会因为钱多才做好的。是因为他专注,他做这一件事情,所以他成功了。”

就像有位著名的将军曾经说的:“在很多重要的战役中,成败的关键在于,一方是全身心地投入,而另一方却不够专心致志。”商战也是如此。“只做一种语言,只专注于汉语”成就了百度。2000年3月成立的百度公司,2005年在美国那斯达克股票市场正式挂牌上市时,其股价狂涨350%。这个成绩,不仅使百度成了中国在那斯达克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而且也是惟一股价超过100美元的公司。

诸葛亮曾说:“非宁静无以致远。”百度的例子让我们相信,非专注无以致远。只有凭着一份专注,专注于眼前的事,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才可能越走越远。

“成功的奧妙在于你将所有精力、所有思想集中投入到你所从事的一件事情中去。”卡耐基的这句话不仅是百度成功最好的诠释,也是我们做一件事必须抱有的态度的真实写照。

一柄利箭的力量都集中在剑尖,一张弓箭的力量都集中在箭头,拳王的力量都集中在拳头。不集中,就达不成一切目的。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工作50多年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水平,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让普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吃饱肚子”,是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最大梦想。为了实现这一个伟大的梦想,袁隆平院士付了一生的努力。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袁隆平便以极大的勇气开拓杂交水稻的研究。七十年代,杂交水稻研究取得转机。在袁隆平的带动下,全国18家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技术上取得突破。终于在1973年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1976年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经验证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984年,袁隆平带领团队,突破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超级杂交稻系列难关,产量逐步提高。目前,已经实现了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每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

为了加快杂交稻的研发过程,一年能种三季稻。袁隆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几十年来,无可比拟的巨大成就让袁隆平几乎囊括了国内外科技水稻界所有的大奖。2006年,袁隆平获得美国科学院院士。然而,在接踵而来的荣誉面前,袁隆平总是能够淡然处之。

如今袁隆平院士有两个梦想,一是到2010年,亩产稻谷达到900公斤;第二是把杂交稻推向世界,多养活一亿多人。

然而,不吃千翻苦哪有稻花香,为了让天下所有人不再挨饿的梦想,谁又知道袁隆平曾经付出了多少艰辛,而对于这一点,他的夫人邓哲感触最深。

邓哲——袁隆平夫人:我记得1971年,他一直在外面跑,那时候杂交水稻快要成功了,很忙,湖南大批大批的人都到海南去繁殖水稻,一年当中只回来一次。那时我在干校,回来一次还没住下,当天晚上就打电话来,要赶去到长沙来,有一年就只回来过一次,一天。

那些年,为了加快杂交稻的研发进程,一年能种三季稻,袁隆平成了追赶太阳的人。

袁隆平:夏天在湖南,秋天在广西,冬天在海南,一年三季这么跑。

记者:就追着太阳走。

袁隆平:嗯,追着太阳走。

在最初11年的研发过程中,他有7个春节是在海南的试验田里度过的,就在二儿子出生后的三天,他就又踏上了南下的征程。

记者:抱怨他吗?

邓哲:不抱怨。

记者:没有。

邓哲:真的,能够等到孩子生出来就不错了。

实际上,没有人确切地知道这位“追赶太阳”的人经历过多少艰辛,但心怀梦想的袁隆平还是觉得,与希望和梦想相比,那些苦算不得什么。

袁隆平:我这一生还有两个愿望,这个要实现了我就心满意足了。第一个愿望,把第三期超级稻能够在2010年能够实现大面积示范,亩产900公斤,这是第一个愿望;第二个愿望,把杂交稻推向其它国家,由现在的三千万亩左右,发展到中国现在的面积——两亿二三千万亩,每公顷能够增产两吨粮食,就是1500万公斤,给世界人民多提供三千万吨粮食,多养活一亿多的人口。这两个愿望实现了,我就算是心满意足。那个时候,实现了之后,我可能还不满足,还可能有新的目标。

“我成功的秘诀:执着一处。”

谈到杂交水稻的成功,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说,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有知识是很重要的;有了知识,又发奋努力,才会有灵感;再加上好的机遇,才有可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如果没有平常日积月累的知识,即使流再多的汗水,在科学上也出不了灵感;即使机遇再好,也可能视而不见。

只有刻苦学习,掌握丰富、扎实的基础、专业知识,长期不懈地勤奋努力(汗水),将知识和汗水很好地结合起来,不放过昙花一现的思想火花,及时捕捉和运用探索中孕育和迸发的灵感,做“有心人”,善于把握和抓住机遇,才能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有所成就,有所作为。

搞科学研究,首先一个不要怕失败。你要怕失败,你就不要搞研究;第二呢,你不要怕辛苦。书本上是种不出小麦,种不出水稻来的;再一个更重要的是,你的研究方向对不对,有没有前途,是不是死路。科学史上曾有一个著名的“永动机派”,他们想发明一种机器,可以不增加新动力就永远不停地转下去,这就是死路。如果方向不对,你再用力都是白搭。

灵感在科学研究中与在艺术创作中一样,具有等同的重要作用。灵感是知识、经验、追求和思索综合在一起的升华产物,往往由某一外界因素诱发而产生,即所谓触景生情。同时灵感常以一闪念(即思想火花)的形式出现。因此,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切勿放过思想火花。

我培养灵感就4个字,那就是“知识”加“汗水”。在知识的土壤里,用汗水才能浇灌出灵感的花朵。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我们没有上班下班制,因为我的工作主要是在试验田。

在水稻开花的时候,赤日炎炎之下,我和我的助手们每天都是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在田间劳作。越是打雷、刮大风、下大雨,我们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看禾苗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们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接近灵感。

在漫长的科研道路上,我经历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忧愁与欢乐,饱尝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苦辣酸甜。

搞研究就不能怕失败,我是为事业,又不是为名利。有时候不要看有些事情失败了,其实是有成功的因素在里面。探索科学的道路是艰难的,但不管怎么难,科研工作者也要走下去。在最艰难的关头,一定不能轻易放弃。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无论是大还是小,都用心去做。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学问是无穷无尽的,要做好一件事情并不容易。

科研的艰辛,科学精神的内涵,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感触最深。我理解这种艰辛。哲学里有一对范畴是必然性与偶然性,必然性是事物的发展规律,然而必然性往往寓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偶然的东西带给我们的可能就是灵感和机遇,所以我们说偶然是科学的朋友。科学家的任务,就是透过偶然性的表观现象,找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必然性。

俗话说百里挑一,我们是千里挑一的。几千个材料里面,能够出来那么一两个、两三个很优良的,那就是很不错,大部分都是淘汰的。

全面发展不是门门功课都得满分,全才并不见得以后会成才,往往会变成书呆子。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要有一些专才,有一些爱好。有专才,就有了方向;有爱好,不但让你的世界更丰富,还可以自己“杂交”起来,互相启发。“杂交”现象不仅在自然界存在,在人类社会、思维领域也都广泛存在。

我认为考试要改革,要突破一些框框,允许一些偏科的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全才不见得今后都会发展,有些书呆子,没有什么戏唱。

1970年11月,正在北京查阅资料的袁隆平惊喜地收到两个助手从海南南红农场发来的电报:“找到雄性不育野生稻。”他来不及买车票,连夜挤上火车,直奔海南岛,一到农场,就来到实验田边,看到了那株比金子还要贵重的野生稻。

这株野生稻,是李必湖和南红农场的技术员冯克珊发现的。

11月23日上午,他们一起在离农场不远的一片沼泽地里,找到了一片面积约0。3亩的野生稻。当时正值野生稻开花,生殖性状极易识别。李必湖像袁隆平当年寻找雄性不育株一样,在野生稻丛中一株一株地观察。

奇迹终于出现了!他们发现了三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它们的花药细瘦,呈火箭形,色浅呈水渍状,不开裂散粉。这三个稻穗生长于同一个禾蔸,是从一粒种子成长起来的不同分蘖。他们惊喜不已,把这蔸不育型的野生稻连泥挖起,搬到实验田里栽好,等待老师回来做最后的鉴定。

袁隆平仔细观察后,又采集了稻花样品,放在显微镜下进行检验。最终确认,这确实是一株十分难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鉴于它是一株碘败型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当即高兴地命名为“野败”。

后来,在谈到发现“野败”的功绩时,袁隆平指出“有人讲李必湖等发现‘野败’只是靠运气,这里有一定偶然性,但必然性往往寓于偶然性之中。一是李必湖是有心人,是专门来找野生稻的;二是他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当时全国研究水稻雄性不育性时间比较长的,只有李必湖、尹华奇和我,所以宝贵的材料只要触到我们手里,就能一眼识破。别人即使身在宝山,也不见得识宝。这就是李必湖发现‘野败’的必然性。”

守点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我们在集中守点的众多好处中,选出条五有于个人及企业突破现状的好处,让各位更能加深对集中的认识。

一是能将迅速做到一流。

海尔大家最熟悉,张瑞敏上台的第一个七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将海尔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力和场力集中到一个点上,——专攻海尔电冰箱,七年,整整七年,他们终于将海尔冰箱做到了全国第一。蒙牛只集中做牛奶,牛根生也是将全部力倾注到牛奶上才创造了一流的。如今,做任何事的起点都高,中国人多,你想得到的行业和方法,别人也基本上能想到。因此,今天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比谁做得更好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