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风俗探幽
27452300000005

第5章 岁时篇(5)

可见,名称上变“饵”为“糕”,透露出谐音的利用。以糕喻“高”,既与重阳诸俗谐同,又含顺达升腾的吉祥意义。重阳诸俗均以“阳”为内核,借助时令与数字的神秘观念表达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乐观情怀。

数九冬至大似年

冬至又称“至日”、“长至”、“大冬”、“交冬”、“亚岁”、“贺冬节”、“一阳节”、“消寒节”、“天长节”等,它与正旦、端午、中秋为一年四季中的四个大节。

冬至时在农历十一月,公历多在12月22日。冬至一到,“数九寒天”也就开始了。数九的算法是从阴历单日起算,若冬至曰适逢单日,就从这天数起,俗称“联冬九”,冬至日若是双日,则从次曰起数,俗称“穿冬九”。古今各地流传着不少“九九歌”,成为民情风俗的一个有趣部分。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所载录的“九九歌”曰:

一九,二九,招唤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角篥。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

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

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

七九六十三,布衲两头担。)

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清人顾铁卿《清嘉录》载有苏州地区的“九九歌”云:

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角篥。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

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头舞。

六九五十四,苍蝇垛屋木次。

七九六十三,布衲两肩摊。

八九七十二,猫狗躺·訇地。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刚要伸脚眠,蚊虫獾蚤出。

近代江南地区流行的“九九歌”是这样的。

头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流传在四川一带的《九九谚》则唱道:

一九,二九,怀中揣手。

三九,四九,冻死猪狗。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六十三,行路把衣宽。

九九八十一,庄稼汉在田中立。

“九九歌”载录了冬至以后气温的变化,表达了送寒迎春的心愿和对农事的关注。

由于冬至后为“寒天”,为度过寒日,民间有“消寒图”之戏。“消寒图”种类颇多,其一是画素梅一枝,冬至数九时每日涂画一瓣以记日。据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

至日数九,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毕,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之图。傍一联曰:

“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门外草青青。”

其二是一张纸上画出九格,每格中绘九个圈,共八十一圈,自冬至日起,每日涂画一圈。其涂法为:上阴下晴,左雾右风,中黑为雪。圈涂尽,则九九毕。其三是在纸上写出九个九笔画的空心字,每日描涂一笔,八十一日乃尽,如“庭前垂柳重待春风”等句。

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南宋时便行贺冬仪典并做节三天。周密《武林旧事》载:

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而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遝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

人们何以将冬至当做年过,这在吴歌中也有迹可寻,如蔡云《吴歒》载:

有几人家挂喜神,匆匆拜节趁清晨。冬肥年瘦生分别,尚袭姬家建子春。

“姬家”指周代,周人姬姓,“冬肥年瘦”的风俗是沿袭了周代的以十一月为正月的传统。唐人徐坚《初学记》卷四引《玉烛宝典》曰:

十一月建子,周之正月。冬至日南极,景:影)极长,阴阳日月万物之始。

冬至因太阳到了南回归线,在北半球这天的光影最长,然后太阳又一天天地北回,故冬至这天被周人看做是一岁之始而加庆贺。此外,《通纬·孝经援神契》曰:

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

“子”为地支之首,“斗指子”,有岁时始的寓意,故定十一月为正月有其文化的内涵。

冬至之所以有类似元旦的贺仪,还因在古人观念中冬至与阳气相连。东汉蔡邕《独断》中有“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的载述。后汉崔爾《冬至袜铭》中则有“阳升于下,日永于天,长履景福,至千亿年”之句。中古以前,有冬至“进履袜”的风俗。以主养“元气之事”。在俗信中冬至不仅是人长生的日子,也是旧时祈年的佳日。《彰化县志》有载:

冬至前一夕,小儿将米圆塑为犬、豕等物,谓之“添岁”。冬至,昔时曾为岁首,作此物,盖取一年中六畜兴旺,百果丰登之义,是祈年之谓,非添岁之意也。

此说强调了冬至时令的兴农助长的神功。阳气能助生促长,也能辟阴禳疫。南朝时就有冬至作赤豆粥以禳疫鬼的岁时风俗,除了“赤小豆”形似道士的“仙丹”,被视做灵药外,选择冬至日本有取阳退阴的旨意。

在食俗方面最能体现冬至的文化隐义的莫过于馄饨了。我国大江南北都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食谚。至于冬至为何吃馄饨,其文化象征可以追溯到上古神话。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曾对古籍所录的传言作出评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演繁露》:“世言馄饨是塞外浑氏、屯氏为之。”言殊穿凿。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若如《演繁露》二氏为之之言,则何者为馄、何者为饨耶?是亦胶柱鼓瑟矣。

馄饨的制作是对混沌神话的效仿。混沌神无面无目,《庄子·应帝王》载有南海之帝倏与北海之帝忽对作为中央之帝的混沌的议论:

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

可见,神话中的混沌神本是一团肉球。而馄饨也是一团肉,其形其名均从混沌而化出当无疑义。那么,为何在冬至食馄饨呢?由于天地、万物、人畜均是从混沌中产生的,混沌象征着事物的源头与起始,象征着空间世界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而冬至太阳最远,曰影最长,此后一天天北回,光照愈来愈强,也表现着生命腾跃与阳气升发的起始,它在时间范畴上,以日影长短、气温寒暖表示岁时的变化,表现旧去新来的规律性运动。周代曾以阴历十一月为正月,而冬至时在十一月,因此食馄饨的风俗本身就是一种迎新的象征行为。尽管冬至在当代已失去了大节的地位,但食馄饨的风俗依然见于民间,它总是以无声的语言载录着“冬至大如年”的秘密。

腊八粥与腊八俗

农历十二月八曰又称“腊八”,民间有煮食“腊八粥”的风俗。旧时寺庙于腊八向客人或信徒施舍“七宝五味粥”,所以有人误以为腊八粥为佛教文化的产物,是由寺庙而传到民间的。其实,并非如此,在古代已有辩驳的意见。光绪十四年河北《东光县志》载:

今俗乃以腊八造粥,谓原子浴佛,陋矣。入腊赐食,实朝廷典礼之常,其用八日则以上弦时,所谓如月之经,取其方兴未艾耳,与彼释氏何干!

其言腊八赐食本是中土风俗,并有特定的取义。

腊本是狩猎以祭先祖的仪典。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田猎取兽以祭其先祖之谓。而蜡者,索也,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蜡的区别在于“腊祭先祖,蜡报百神,同日而异祭也”,即蜡祭有自然崇拜的性质,而腊祭是祖先崇拜。据《说文》解释,“冬至后三戌为腊”,腊无定日,凡四十曰,唐以腊八行赐食朝典,形成了腊八的礼俗。

腊八粥多用八种谷米、果蔬合煮而成,有时还不止八种,各地配料略有异同。南方多用粘米、菱角、芡实、红豆、黄豆、花生、白果、松子、蔬菜等料,另有加粟子、芝麻、瓜子、糖、蜜、杏仁等熟料者;华北用米、豆、粟、枣、栗、柿饼,外以桃仁、杏仁、花生、瓜子、葡萄干、青红丝、黑白糖作点缀;西北地区则用豆、麦、粟、稷、面条、豆腐、肉类、果核等煮食。北京作为明清都城,其腊八粥的制作亦颇为讲究,据《燕京岁时记》载:

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元,用则伤味。

腊八粥用料之多正体现了“聚万物而索飨”的蜡祭遗风在民间持久的传承。

腊八粥多在腊七夜或腊八凌晨煮,黎明时分食之,俗忌迟食,有“不过午”的禁忌。俗信早食兆来年早收。清乾隆四十八年《府谷县志》载:

初八日夙兴,以黍米和枣肉作饭,谓之‘锛饭,祀神祗,合家旋食之。又农家五更起食,谓早食兆来年早收。

在河北省固安县则有“谁家灶囱先冒烟,谁家高粱先红尖”的谣谚。腊八粥的煮食争早正是取腊八为上弦月,具方兴未艾之象,故能做年成之兆。

腊八及腊八粥还有驱虫灭害的俗用。光绪河北《涿洲志》载:

以各样果实,去皮核,入诸色米、豆内,制粥食之。且遍置花木上,次年无虫,且茂艳。

此外,陕西《洛川县志》载:

将玉米置火中爆花,缀小儿帽顶,俗称“腊八蓖子”。

前者除花木之虫,后者除头上虱子,其信仰根由仍在蜡祭。周之大蜡中八蜡为祭虫王,因此腊八的时令及其风物便带上了除虫的威力。

腊八还有男童剃头、女童穿耳的风俗,其因乃身体各部皆为神,亦在蜡祭日受祭。民间还有用做腊八粥的泔水浴蚕种的风俗,以为这样便可令蚕多。在山西河曲县,农家用粥汤沃冰,并置粪堆上,以盼水多肥足,来年有秋。有甘肃省,农家于腊八凿冰散置田亩、户牖,并放树身中,以兆来年润泽。在河北省张北县,人们将腊八粥涂于墙壁、树木、门环等处,以禳不祥。在陕西宜川县,腊八晚人家置木炭、冰块于门之左右,谓黑白虎守门,以警鬼魅。木炭为火,冰块为水,二物即阴阳二仪的象征,故赋予了镇宅警鬼的神力。在腊八,百物皆神,都有着助农护人的灵性。

腊八风俗中还有祝子、催生的活动,亦颇称奇。光绪十二年,河北《遵化通志》载:

(腊八)以粥抹果树上,则多实,或戏贴妇人背上,以祝生子。

腊八粥何能祝子?其因当是腊八粥多以种子、果子煮成,这些包孕着植物生命的谷种、果种,通过接触巫术的诱发,又选择蜡祭百神的期日,信能产生通感,使乞子妇得孕生子。腊八粥能使庄稼早熟,果树多实,在巫术观念中当然也可使人早生早育,反映了自然崇拜的社会转向。腊八又是制作“腊八丸”、促孕妇早生的时机。民国十七年陕西《怀远县志》载:

剥兔脑和白面为丸,名“腊八丸”,临产催生最验。

所谓“腊八丸”,是一种催生巫药,它取兔脑制作,乃因兔子多生、易养,兔子往往一胎多只,且生产顺达,用其脑入药本为求得像兔子一样的顺产,也是对触感巫术的运用。至于在蜡祭之日行之,俗信能使时空相通,神人相亲,达到催生顺产的功利。

腊八是新年的前奏,腊八风俗中已含有迎年的成分。吉林的腊八谣谚说道,“大嫂大嫂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可见,人们在吃着香喷喷的腊八粥时,已在盼望新春的到来,并做好了迎年的准备。

腊月送灶祭家神

灶神的祭奉在我国民间最为持久和广泛,至今仍是民间诸神中最普及的一种。灶神又叫“东厨司命”、“司命灶君”、“家主司命”、“护宅天尊”、“定福神君”、“灶王爷”、“灶老爷”等,被视做掌管一户福运的家神。灶神的纸马形制庞杂,在大江南北广为流布,有独神图、灶公灶婆图,

或另配五子登科、麒麟送子、三星聚宝等图案。在神祗类民俗版画题材中,灶神可算是兴旺的一族了。(图7)

中古以来,祭灶多在腊月,一般民家在腊月二十四“送灶”,而官家致祭则在腊月二十三,故有“官三民四”的谚语。

周代礼制已将祭灶列入“五祀”,但中古前祭灶却不在腊月,而多在夏日。《白虎通·五祀》曰: 夏,祭灶。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夏亦火王,长养万物。祭灶,灶以鸡。

夏曰祭灶,本与火崇拜及太阳崇拜相关,借火性而自养是其功利动因。东汉蔡邕《独断》也说:“夏为太阳,其气长养,祀之于灶。”祭灶也与养气相关。直到近代,我国仍有少数地区保留着夏曰祭灶的遗俗,如《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一载:“六月初四、十四、二十四日,皆祀灶。”不过在大部分地区,都改成“冬尽”致祭,特别是定在腊月二十四日夜晚。《江宁新志》卷五载述了这一礼俗的异变:

秣陵人家以十二月二十四日夜祀灶,饧饼,酒、果,自士大夫至庶人家皆然。此古五祀之一也。五祀,一曰户,二曰灶,三曰中霤,四曰门,五曰行。天子与诸侯大夫同周制,唯庶人立一祀,或立灶,或立户。户以春祭,灶以夏祭。今士大夫止祀灶,不及其他。又祭以冬尽,皆与礼异。

这段清代的文献记述了祭灶期日的变化,反映了古礼今俗的嬗变。

腊月二十四日的祭灶又称“送灶”。传说,这天灶神要上天向玉帝述职,为使他“白一岁事”时多说好话,不说坏话,人们多供奉果糖和各类食物。明代刘侗的《帝京景物略》载:

二十四日以糖剂、饼、黍、糕、枣、栗、胡桃、沙豆祀灶君。以槽草秣灶君马,谓翌日灶君朝天去,白家间一岁事,祝曰:“好多说,不好少说”。

不仅要向灶君供奉各类食物,还要以草秣其马,以求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在苏南地区,武进县用“玛瑙团子”送灶,昆山一带用糖饼和茨菇,而南京则用大葱、豆腐。为使灶君欲言不得,民间用胶牙糖、酒糟对付他。嘉靖《江阴县志》卷四载:

二十四日祠灶,用粉細、胶牙糖。谓灶君朝天言人过失,糖以胶牙。

此外,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

(腊月)二十四交年,贴灶马于灶上,以酒槽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

前者用胶牙糖粘住灶君的口,使其开口不得,而后者则用酒槽令其烂醉,昏不知言。

民间送灶时有为灶王爷扎纸轿、备马料的风俗。昆山地区送灶神“以篝为轿,以扁豆藤为绛”。送灶的轿子一般用芦材棒糊彩纸而成,在二十四日晚于户外燃化。康熙二十六年的《常熟县志》记下了火中送灶的风俗景观:

各家祀灶以灯,构为灶神之座,积薪焚之,火光如昼。群集子游墓上眺望,云看万家烟火胜于除夕。东润诗云:“烟暗星天祭灶烟”,是也。

腊月二十四送灶和除夕接灶还伴有爆竹声和祝颂声,民间并以燃纸轿的火势高低卜来年的丰歉。有首《海虞风俗竹枝词》描写了送灶时以火占验的情景:

焚香置酒送神回,小小肩舆削竹擎,

红纸为帘芦作杠,豆箕数束架纵横。

一声爆竹送神回,顷刻行装尽属灰,

火热高低丰歉卜,僧红元宝定通财。

在江苏泰兴农村,送灶前有在筷筒里加新筷的趣俗。传说,灶老爷上天前要查该户的人口,其法是数筷子,有几双就算几个人。因此,人们赶在他清点之前加进新筷,表示人口增多了,上一年打的粮食不够吃了,这样灶君一报告,玉帝就会在明年多分一些钱粮下来。可见,在农耕社会,民间祭灶的追求仍在添丁增粮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