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子邂逅大老王
一天,小李子在街上与大老王邂逅相遇。
小李子:哎哟哟,王老兄,什么风把你给吹来啦?真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大老王:你我素来各忙各的,此次相逢,确实难得呀。
小李子: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给毛泽东理发,我为老佛爷梳头,咱们都是服务战线上的同行哩。
大老王:胡说,谁和你是同行!你是给祸国殃民的封建总头子慈禧梳头,我是给人民领袖毛泽东理发,粪土鲜花,岂能同日而语?
小李子:那倒也是,你给毛泽东理发顶多一月一次,而我为老佛爷梳头却是天天坚持,雷打不动。
大老王:哦,想不到你如此志趣独特,毅力超凡,佩服,佩服!
小李子:过奖,过奖!不过,我这人还真的独特,凡事讲实惠。我问你,你为毛泽东理发,毛泽东封你个啥官?省长,厅长,地专级待遇?
大老王:什么也不封,理发员就是理发员,图什么官,再说,人民的官是那么好当的?
小李子:你说这话真是“冒傻气”,世上人谁不愿当官?谁叫你在天子面前不懂吹、拍,不会讨其欢心?还动辄就“你虽是主席,可理发得听我的”,教训人家,这还得了!难怪你老死还是个理发员。要是我呀……
大老王:哦,这么说,你给老佛爷梳头肯定是飞黄腾达鸡犬升天了?
小李子:岂敢,岂敢,区区奴才,何足挂齿!不过,我总比你强千百倍。我呀,给老佛爷梳头,善观言,工察色,甘语媚词,精谙于摧眉折腰做妇人状,老佛爷烦了我说书,老佛爷痒了我急抓,老佛爷腰痛我按摩,老佛爷洗澡我擦垢,老佛爷骂人我去打,乐得老佛爷直叫“我的小李子”,给我封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奴才总管……
大老王:呸!厚颜无耻!你这出卖灵魂丧失人格的小人。
小李子:哎呀呀,老兄何出此言?人活于世,不就图这功名两字么,富甲天下,高车驷马,名扬朝野,岂不快活哉。像你“全心全意”、“默默奉献”有啥实惠,终生吃苦,死了无闻。
大老王:是的,我一生清贫,死了默默无闻,但还算清白实在,哪像你,遗臭万年!
小李子:你……
(补记:小李子,即李莲英,慈禧太后身边的宦官总管;大老王,即王惠,毛泽东身边的理发员。)
(原载于1992年5月29日《杂文报》)
无日以怠
日前在一友人家作客,但见脏衣服乱七八糟堆似小山的,不禁异而问之:何不及时洗呢?亏你还有全自动洗衣机。答曰:“洗衣机还得让人去开呀!”听了不由惊诧,如此这般之“怠”情,恐怕只有《笑林广记》中那个丈夫外出,将一大烙饼系于脖子上居然怠得吃而饿死的懒妇才能媲美了。
生活上的“怠”固然是件小事,然做事业之“怠”便有点不妙了。俄国作家冈察洛夫笔下那位奥勃洛摩夫是位“怠”得出格的人物。他整天在沙发上睡大觉,12年不曾去过自己的领地,连谈恋爱结婚这类喜事都视为畏途,结果庸庸碌碌一事无成,终于“习闲成懒”,“习懒成疾”而死。
奥勃洛摩夫毕竟是剥削阶级的“寄生虫”,因“怠”毁了自己的事业,毕竟还是自己的事,然治国理政者持此之道,那就真的不得了。倘若咱们肩负治国理政为社稷谋的干部和“父母官”们,都是“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凡是工作不沾边”,当官“不问马”,任凭公文堆成山,我自岿然不动,如此“怠”劲还能有什么功业政绩可言!恐怕也只有背后的一片骂声。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骂声”呢?不敢说无。
我们的祖先自古以来都是恶“怠”,忌“怠”,主张“官贵勤政”的。《尚书》有云:“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君子所其无逸(在位的官员不要贪图安逸);”《左传》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清朝文人王卓把“安逸”目之为“道之贼也”;欧阳修在《五代伶官传序》中更是将“怠”看得十分可怕,他说:“豫逸可以亡身”。于是,古来杰出的政治家无不倡勤肃怠励精图治。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范仲俺“官居参知政事位,日论夜谋虑,兴致太平”;周恩来日理万机,通宵达旦工作这些敬业之举,用《国语·鲁语下》中一位热爱劳动,终生勤勉的贵族妇女的话说就是:“无日以怠”(一个人一天也不能怠惰)。
“无日以怠”可以成为一条高尚的人格标准。人活于世,糟的不就是这个“怠”字么?多少人的理想事业在“怠”中化为泡影,多少人因“怠”而为众所啐骂。将“无日以怠”做为社会公仆的“官德”没有丝毫过份。周公、范仲俺、周恩来何以令人千古景仰?因为他们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无日以怠”是一种“砥砺”,也是一种“修行”,更是一种欢乐。“劳动一天,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幸福和美名永远属于敬业的勤政的人。
(原载于1992年第3期《特区展望》)
给他们多点宁静
名气这东西往往很怪。无名之辈往往为其“无名”而苦恼,殊不知人一旦出了名又有着名人的苦衷。
那苦衷当然不一而足,而觉得特别“苦”的一桩莫过于来自。外界”的搅扰了——登门拜访,取经或采访写传记著专访者络绎不绝,邀请出席座谈会、茶话会、表彰会……有一位捧了什么奖杯的女运动员载誉归乡里,一时城乡鼎沸,地、县、乡镇各级头头“接力赛”般的“护送”,“洗尘”,层层开“座谈会”、“颁奖会”、“报告会”,请她做报告呀,合影呀,没完没了,直闹得这位女健将精疲力尽,肌肉松弛,日见发胖。还有一位棋王被各界人士搅烦得憔悴消瘦,棋艺下降,他的妻子在报上大声疾呼:“求求你们了,别打搅我丈夫!”
高度的搅扰包围着名人,于是名人也就产生了不太合乎时代精神的一种“心愿”和“企盼”——渴望宁静。有位老作家在门口挂着这样的条幅:请勿搅扰。一位青年编辑在其办公室的墙上挂有一匾,书曰:“闲聊不超过三分钟。”被誉为当代中国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一生宁静淡泊潜心治学,杜绝诸如“剪彩”、“开幕式”之类与治学无关的一切“活动”。可以想象,钱先生这一“谢绝”,是下了多大决心,付出了多大努力!这可是一种了不起的“悖常理”和“抗世情”。
名人的另一苦恼是出名之后,便被拉去做官。做官就得理卷牍断公务,登文山泡会海,结果不仅官做不好,反而荒废了事业,碌碌“无为”起米了,多可惜!我们的有关当事人为何不也想一想:无端的耗费他人时间特别是名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我们为什么要做时代的“缺德者”和“谋财害命者”呢?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有人要安排俄国著名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到人民委员会当官,然而诗人志不在于官而在于诗。这事被列宁知道后,说:“不要去打扰他吧……他现在最主要的是要用自己的笔来为苏维埃和党做更多的工作。瞧,他发表在《真理报》上的诗写得多么美!……现在,正是他发挥自己创作才能的时候,不要去妨碍他!”列宁这种不打扰名人,正是对名人的最大关心和爱护。
今天,在我们身边,在我们这个社会,有着不少“杰米扬·别德内依”,我们能不能象列宁那样“不去打扰”他们,给他们多一点宁静呢?不打扰,不妨碍他人的事业,也是一种美德。
(原载于1991年11月8日《杂文报》)
感系市长念错字
一位市长在作报告时,按老习惯将“造诣”念成“造旨”而被一位小学生当场纠正。事后这位市长不胜感慨系之地说:“10多年来我一直这样念,总没有人纠正,今天居然由小学生给我上了一课。”
市长的话很值得人深思。如果说市长每念一次此错字都没有被人(特别是手下的人)发觉,那是无稽之谈,然而若说明知市长念错而不愿意去纠正(哪怕是事后),那才合乎实情。而指出并纠正市长所念的错别字又意味着什么呢?谁也说不准。正因为这个“说不准”,手下人总是望“纠”生畏,“纠”不如“不纠”。
由此想起了与此有关的一则民间故事。从前有个县官,一次升堂问案,见状纸上写着原告名字叫“郁卡来”,被告名字叫“齐卞丢”,证人名字叫“新斧”。县官看了郁卡来的名字便喊:“都上来”!三人听了,急忙上堂听审。县官接着看了齐卞丢的名字,又喊道:“齐下去”!三人听罢,又都慌忙退下去。后来又看证人新斧的名字喊道:“亲爹”!顿时哄堂大笑。这时候,一衙役附耳低声对县官说:“老爷,原告的名字还有一种更好的读法,叫‘郁卡来’;被告的名字,还有一种更好的读法,叫‘齐卞丢’;证人的名字当然也有一种更好的读法,叫‘新斧’。”县官如梦初醒,点头称是,乃照衙役的读法去念。
故事中的衙役虽然说不是个直言派,但毕竟还有几分机智,他能用自己的机智巧妙纠正了上司的错别字,还算是一种“对首长负责”。本来,你老爷念错念对,关我屁事。可这衙役却从帮助首长的愿望出发,予以纠正,虽然是转弯抹角了些(不转弯抹角那是要倒大霉的)但毕竟是“纠”了。相形之下我们那些目睹耳闻市长或别的什么“长”念错字而泰然无事的秘书或部下们就显得有点“弗如”了。连其上司的错别字也不敢纠正,况纠正上司说错话做错事乎?
当然,提倡下级勇于纠正上级错别字或错误、缺点,恐怕还要与其上司的态度结合起来考虑。倘若做上司的是“闻过则喜”,有错则改,“从善如流”,你手下的秘书便可能口吐“金玉”;你做上司的若是“闻过则恶”,“谁纠正我的错便给谁好看的”,秘书或部下们当然要鸦雀无声,“三缄其口”了。
(原载于1992年1月21日《改革时报》)
为官者的夙愿
小时候渴望当军官,日思夜盼。“三十而立”那年才终于如愿以偿;后来又想当作家,于是焚膏油伴青灯熬长夜终年笔耕,现在终成为省级作协会员;这一阵子又在筹划出集子,但仅仅还是个梦。可以这么说,人总是在一种热切的企盼中生活,永远有着实现不了的夙愿。
那次在“直快”上认识了一位黑面庞的县委书记,三两下子便扯得火热。一席长谈,便觉得这位为“父母官”者坦荡至诚,尤其是他那桩“夙愿”就很有意思。“在我任内要绿化八座荒山三片沙滩!”“不实现这个夙愿,我会遗憾一辈子的。”我不知道这位父母官的实际政绩如何,但还是被这位为官者这种美丽的夙愿所感动。
历史上的一些为官者常常有过象黑面庞书记那样美丽的夙愿。司马公忍辱负重著《史记》,不图富贵荣华,只愿“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王安石、范仲俺敢冒风险励精图治,为的是社稷长治久安,百姓得福;林则徐不避个入危祸禁烟抗英,志在富国安邦,中兴天朝;龚自珍以“疗梅”为终生己任,为的是唤起“九州风雷”;中国当代伟大女性宋庆龄临终前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一生最大的夙愿。至于当代共产党的精英如方志敏、焦裕禄、周恩来等的夙愿,那就更是催人泪下了。
改革盛世,身为人民公仆的官,其夙愿应当是美丽闪光的,然而“人上一百,五颜六色”,偏偏就有相反的。广东省有一位当了市长的公民,其最大夙愿就是“吃进国宾馆”。此公的理由是,本人官居政要,天底下多高级的宾馆酒楼都吃过玩过,唯独就差那座专门接待外国国家首脑的钓鱼台国宾馆没进过,有朝一日定要“到此一游”,领略一下其“皇家气派”!果真在那次,带足公款随员,经过一番极不光彩的“做手脚”后终于堂而皇之驱车直入国宾馆,美滋滋地喝起国酒,尝起国菜,跛起玉步漫游钓鱼台,了却那番“夙愿”……
这位市长大人的“夙愿”,实在要让人脸红和骂娘。不谋社稷国民,只图肚子和口福,与那些“求田问舍”的“酒囊饭袋”毫无二致。这同黑面庞书记、宋庆龄那样的夙愿相比,又实在要黯然失色的。为官者需要什么样的夙愿,人民回答得最清楚。人民需要为官者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宏愿,而决不是“吃进国宾馆”式的要不得的夙愿!说实在的,有后一种夙愿的为官者一多,天下社稷就必倒大霉无疑。
话又说回到那位以“赴国宴”为夙愿的市长大人那里去,后来此公“夙愿”虽算实现了,但结果却十分不妙:盛事披露,公诸报端,名声扫地,人受处分,官被罢黜,留下终生遗憾。“夙愿”不光彩,人也就丑陋多了。
为官者应有何种夙愿?奉献乎?索取乎?为社稷奋斗乎?求田问舍享福乎?天下每一位人民公仆应于此“吾日三省吾身”,时常掂量掂量才是。
(原载于1992年第1期《特区展望》)
“未雨绸缪”发微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未雨绸缪”,意谓趁没有下雨时把门窗捆绑牢固。后人多用“未雨绸缪”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未雨绸缪”是人们事业成功的一条“决窍”。我们筹建某项工程所做的调查研究、探讨论证;打仗前搞侦察,摸敌情……都是“未雨绸缪”。倘若人们每做一件事都能象当年周郎、诸葛亮谋“火烧赤壁”那样,把“事前”办得妥贴便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么成功率必定是很高的。
“未雨绸缪”既是事业成功之“法宝”,于是总会有精明之士来“活学活用”。对面楼那位李主任,前几年就预见到将要“退居二线”,于是乎,将一大群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的“大事”、“小事”,一古脑儿早作安排,使之人人都有份好工作,个个都住上好住房,最后连小女婿的弟弟也调进了机关,这才心满意足地“退”下去,一时博得三姑六姨至爱亲朋赞之啧啧。李主任这等“睿智”,如是“超前”,深得“未雨绸缪”之“三昧”,然而这样“绸缪”,百姓们却要指着脊梁怒骂的。这确实该骂。如果天底下的主任、书记都“见贤思齐”地“绸缪”起来,天下将是个啥样子?
不过,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似李主任这般“活用”“未雨绸缪”者毕竟属少数。更多的还是不知“绸缪”为何物的“老实巴交”的“老糊涂”。隔壁张书记便是。他离休已两载有余,老伴还是“泥腿子”,儿女三个皆在“待业”。在平民百姓眼里,这样“雨前”不懂“绸缪”,甚至是已“雨”了也不“绸缪”的“傻书记”,比“未雨”便早已“绸缪”的“精主任”要高大得多!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聪明是人的一种造化,而扒手的聪明却是人的一种灾祸”。对于“未雨绸缪”,我还是赞同这位哲人的“造化灾祸”之说。我赞美侦察员、周郎和诸葛亮那样将。未雨绸缪”应用到事业上去,促进事业的成功;而对李主任式的“未雨绸缪”,我是要坚决投反对票,甚至还是要加入老百姓“骂娘”的行列呢!
(原载于1989年3月10日《南方周末》)
“击拳选市长”和“掷毫定奶奶”
世界上可谓无奇不有。美国爱达荷州金斯顿市选市长,最后决出两位候选人,“梅雪争春”,旗鼓相当难决雌雄。市民们无奈,遂用近似于“随机”原理的“拳击”法(即击拳比胜负)来“决”之。结果那位叫霍兰的候选人拳技略高一筹而获胜,荣登市长宝座。
“击拳选市长”,恐怕是人类政坛上的“破天荒”吧。幸好这是在无奇不有的异域,与咱们无缘。然而无独有偶,咱们这儿真的也有这么“类似”的一桩:著名导演张艺谋遴选《红高梁》中扮“我奶奶”之角色,一番“筛选”后得两位理想人选,一位水灵大方,亭亭玉立,秀气可人;另一位天姿国色,仪态万千,性感妩媚,弄得这张艺谋导演莫衷一是,无法取此舍彼。“头痛”之际,忽生一计:掷毫取人!结果运气好的那位荣当“我奶奶”,另一位则大为失望噙泪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