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鼓楼风俗
27457100000032

第32章 民间工艺游娱风俗(4)

龙的形象,龙的精神,从古到今,一脉相承。故闻一多先生说,“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到外面闯世界的中国人也把龙文化带到各地,凭着龙的形象,谁都可以找到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这就是祖国的凝聚力。难怪人们要将长江、黄河和万里长城比作东方巨龙的化身,因为她是中国龙的象征。

人们爱龙,爱笔走龙蛇,赞美龙飞凤舞的今天;爱舞龙灯、赛龙舟,以龙腾虎跃的姿态创造美好的未来。龙,给予我们无限的向往……

2008年12月,鼓楼区政府将火龙列入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火龙究竟为何方“神圣”,鲜为人知,只听说古代龙的分类中,有此一说,“有鳞者谓之蚊龙,有翼者为应龙,有角者为虬龙,无角者为螭龙,善吼者为鸣龙,好火者为火龙……”其余则不甚了了。

在2009年第五届鼓楼区湖南路民俗文化艺术节上,龙竹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设计师蒋妍侠女士,饶有兴趣地给观众讲述了火龙的来龙去脉。她的父亲蒋祖禄老先生就是火彩龙的始作俑者,其火彩龙的制作技艺在南京独一无二。

火龙,又名火彩龙,烧火龙。相传起源于唐代,说是很久很久以前,某地区飞来一条火龙,浑身喷火,兴妖作怪,所到之处,山林被焚,禾苗焦枯。这时有一对张姓夫妇,挺身而出,带领乡亲们凿山引水,以解燃眉之急。火龙闻讯飞来,大发雷霆,张开血盆大口,喷出毒焰,烧死张姓夫妇,其子张共正巧不在家,躲过一劫。后来张共听乡亲们讲述父母被火龙烧死的惨状,立志去蛾眉山拜师学法,三年后学成归来,向火龙挑战,苦斗三天三夜,终于用神火将恶龙烧死,自己也力竭身亡。此后乡亲们为庆祝五谷丰登,不忘张共的献身精神,每年春节期间都要扎制火龙,举行“烧火龙”游艺活动,年复一年,形成当地一大风俗。

火彩龙的制作以竹、皮纸为主要材料,将慈竹劈成粗细不等的篾条,扎成龙身的骨架,“母龙”长度一般为5·7节,长15·20米,“子龙”又叫“拐拐龙”,一般1·2米(以一人能舞动为宜),然后以皮纸或绸布备成龙衣,用红色颜料画成龙鳞。最为繁复的是扎制龙头,其结构复杂,造型威武,技艺精湛,先生角,次生嘴,依次是龙须、龙眼、龙耳、龙牙、龙鼻、龙嘴里含着的龙珠,颈部自然弯曲,环环紧扣,组成一个硕大的火龙头,整条龙连成一个十分流畅的整体后,要在龙头、龙身、龙尾按规定的间距插上烟花、鞭炮、罗汉香,谓之“装龙”,以便舞龙时点燃喷火。

每年大年初一,按舞火龙的程序先“游龙”,请出“彩火龙”在大街广场、四邻乡间“游龙”。每当来到一些大户人家,户主还要放鞭炮迎之,并在龙头上取下三支“龙头香”,拿回去作为吉祥之物祭祀祖先,并取出家中早已准备好的优质香给火龙插上。有的地方还有挑夫挑着“火龙茶”,每到一处歇息时,人们都争先恐后来喝“火龙茶”,风俗认为只要喝了“火龙茶”,一年到头人不会生病,驱凶祈福,平安吉祥。

“母龙”与“拐拐龙”

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夜幕降临,舞火龙进入高潮。在空旷的乡场或是水田边的空地,由“龙灯会”会长统一组织指挥,舞龙者八人一组,轮流舞龙,他们一身短打,头戴宽边草帽,下身穿红色短裤,赤膊,脚蹬草鞋,一个个英姿勃发。只等会长一声令下,锣鼓齐鸣,人们用火捻子点燃龙身上的香火,即开始舞龙。黑黝黝的天幕下,一条大龙,九条小龙,非常壮观,大龙口中喷着火,火龙通身是火,翻腾嬉闹,流星飞舞,烟雾漫天,红光四射,爆竹连天,欢声鼎沸,火彩龙穿越在一片祥云瑞霭之中,貌似“真龙”腾云驾雾一般,效果逼真。四周的烟花架子,朝天上射出缤纷的烟花,绚丽之极。

舞火彩龙时,还有一些手拿树枝的“保镖”,紧随火龙忙碌,为龙“护驾”,一旦发现那段龙身上被鞭炮点燃,便充当“消防队员”过来灭火,“火彩龙”舞得越欢,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放鞭炮“烧龙”。越来越多的人来“烧龙”,说明这条龙越“旺”。一场“火龙舞”结束,舞龙者手臂、胸脯上都是被火燎出的水泡,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疼,反而以“泡”多为荣,水泡越多意味着越“发”,越“吉利”。

最后的舞龙程序是彻底“烧龙”,让“火龙归天”,待烟火将龙烧得无法扑灭时,观舞火龙的人便纷纷上前,在燃烧的火龙口中抢夺“龙珠”,谓之谁若抢到“龙珠”,将其挂在家中能早得贵子;如能抢得火龙身上的龙鳞,也能保得平安。

舞“火彩龙”,实际上成了人们的狂欢节。舞火龙时,火花飞溅,

易酿发火灾事故,故此风俗在鼓楼区已销声匿迹。但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被列为区非遗的“火龙”,一定会重振雄风,龙飞在天。

8.风箏翩翩飞满天

风筝在我国已有2500年历史,在南方称鹳子,北方称纸鸢。旧时逢到阳春三月,人们都爱到户外踏青放风筝,此俗南京为盛。《金陵岁时记》称:“吾乡每岁届清明节,放风筝者麇集南京城外之雨花台”,放风筝既可强身健体,又可放飞自己的心情。区境内宝船遗址公园、石城上空、鼓楼市民广场常可看到蓝天上飞着美丽的风筝。五彩缤纷的各类风筝飘飘冉冉,构成现代大都市一幅和谐、亮丽的美景。2008年12月,鼓楼区公布的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名录中,就有风筝这一项。

金陵风筝制作的技艺很高,所制风筝不仅结构坚固,骨架轻盈,而且造型优美,起飞平稳。自1986年南京市成立风筝协会以后,一直赛事不断。南京举办过国际风筝会赛,金陵风筝也在国内外大赛中频频获奖,披金戴银,为袓国为家乡为人民争得荣誉。

梁武帝放风筝以求援兵

南京人放风筝,少说也有1460年历史了。据《独异志》载,南北朝梁太清三年(549)三月,梁武帝萧衍被叛臣侯景围困在台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情况十分危急。此时大臣羊侃急中生智献策曰,要尽快与城外援军联系,必须将调兵救援密诏绑在风筝上,放飞城外以求派兵解危。梁武帝即命儿子萧纲(简文帝)去办,可惜风筝飞得不甚高,被叛军发现,射落下来,一个巧妙的借助风筝传递军事情报的计划,顷刻间化为乌有。最后,连梁武帝身边的太监都出去应战,城破后,梁武帝被囚禁于净居殿,活活饿死在台城。此后故事被载入史册,放风筝的习俗也就在南京流传开来。

戏剧家李渔写出《风筝误》

清代传奇戏剧家李渔(笠翁)(1610一、1680),长期移居金陵,以开设“芥子园”书铺,编写戏剧和率戏班演出为生,他受市井喜爱放风筝的娱乐活动所启发,创作了一出传奇喜剧《风筝误》。风流倜傥的书生韩琦仲依赖父友戚补臣抚养。某日,帮相貌丑陋的戚子友先画风筝放飞,结果风筝掉落在美貌才女詹淑娟园中,二人互相在风筝上题诗唱和,互生爱慕,牵出一段风筝缘,后淑娟之相貌不佳的姐姐爱娟冒名相亲,将书生惊走,最后琦仲得状元荣归,二美折子戏《惊丑》、《诧美》后,李渔的《风筝误》成了经典喜剧。

曹雪芹精通风筝的制作

清代文学大师曹雪芹(?一1763),不但以江宁织造府为蓝本,创作了举世闻名的经典名著《红楼梦》,而且还写过《南鸢北鹳考工记》,收录在《废艺斋集稿》里。曹雪芹在家道衰落后,有一段时间生活在商贩、农夫、游民、乞丐之中,对社会下层各色人物深表同情,他曾教会一个从征伤足、生活困难的于景廉朋友扎糊风筝的本领,由此变卖几个小钱解决断炊问题。曹雪芹精通40多种风筝制作技艺,完全称得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民俗专家、风筝大师。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曹雪芹详细地描写了宝玉、黛玉、紫鹃、李纨等放风筝的情况。李纨对黛玉说:“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宝钗也高兴,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起来。”“一会儿两只凤凰风筝绞在一起,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三个绞在一处,倒有趣呢,可不知那喜字是谁家的,忒促狭了些”等等。让人称奇的是曹公不但熟悉放风筝,而且对几十种风筝的扎、糊、绘制工艺了如指掌。在《南鸢北鹳考工记》中每只风筝都配有彩图,并用歌诀介绍绑扎和绘画方法。如“比翼燕”风筝的歌诀:“比翼双飞燕,同命相依依;雄羽映青彩,雌衣照紫晖;相期白首约,互证丹心誓;展眉喜兴发,顾盼神采奕”。曹雪芹描写了放风筝时的欢欣:“兔起鹘落似鹰隼,上击下翻复盘旋。最是多情双飞燕,左扑右闪逗云间。”另一首配诗:“天际频传筝鼓乐,天端隐闻丝竹声;花雨阵洒仙凡路,红灯遥映碧霄空。”将那种装纸鼓、缚弦索、挂红灯,可在天空中撒花的特殊风筝,描摹得细致入微,更具金陵风筝的特色。

南京民俗里的放风筝

旧时南京放风筝起源于神灵崇拜,人们没有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故寄希望于上苍,帮助驱走厄运,赐给幸福吉祥。于是老南京便逐渐形成了一种“放晦气”的习俗。不管为官为民,遇见什么不顺心的事或是灾祸,只要在风筝上写好自己的姓名和所谓“凶事”“疾病”,将风筝放上高空,然后故意剪断提线,让风筝坠落远处,即把一年中的所有不顺心事统统带走,达到祛病消灾的目的。对飘走的风筝不可以拾来重放,否则会沾上“晦气”。

老南京的孩子们却不信“放晦气”这一套,完全出于好玩。放风筝时,引线奔跑,扬臂抬头,使全身各部位都得到锻炼,确是有益身心健康。

南京出土的一只明天启年间(1621一、1627)的青花瓷瓶上,就有一幅《儿童戏筝图》,娃娃们放风筝时纵情奔跑的动作和表情,真是活泼天真,洋洋得意。难怪《续博物志》里特别写道:“放风筝时,引丝而上,令小儿张口仰视,可以泄内热。”清末上元人张汝南,在他的《江南好》一词中,不仅认定南京是江南,还特意赞扬了风筝:“江南好,最好是风筝。折蝶风前舒软翅,磨鹰之际转雄睛,绝技擅江城”。

抗日战争前的南京小学课本上,刊登的一首南京民谚:“杨柳生,放风筝;杨柳死,踢毽子”,就是根据老南京的时令、物候及民风民俗总结出来的,类似放风筝的俗语还有“正月灯,二月鹳”,“清明放断鹳”等,由此可见南京人对风筝的情有独钟。《金陵岁时记》这本详尽记载南京民俗的佳作,讲雨花台放风筝“翱翔天际,宛转如生,复加响弦其上,足以极视听之娱”,也是极其生动、准确的。

扶摇直上的金陵风筝

金陵风筝制作特别注重“扎、糊、绘、放”四艺一一扎(选、劈、弯、削、接);糊(选、裁、糊、边、校);绘(色、底、描、染、修);放(风、线、放、调、收)。尤其讲究扎制的严格标准:“一级风能起,五级风不折,起风不助跑,收线不沾地”。风筝艺人广泛汲取南京皮影、刺绣、彩绘、剪纸、装裱等诸多艺术创作的手法,形成了集北雄南秀特色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其中最为经典的风筝是“板门”、“胡子佬”和创新的软翅风筝,做工精致,样式精美,放飞起来扶摇直上,俯视万里,在国内外历次大赛中硕果累累,载誉归来。

不妨列举数例:1987年3月某报报道:省风筝选拔赛结束,南京市风筝代表队获19个类型中的15个冠军。曹真荣扎制的“龙头蜈蚣”风筝名列其中。接着又赴潍坊参加全国第二届风筝邀请赛,获二枚金牌。

1988年南京风筝队在全国第三届风筝邀请赛中再创佳绩,获二枚金牌,团体总分第三名。

1989年南京风筝队更上一层楼,在全国风筝邀请赛中,有15只具有南京产品商标特色的“熊猫”、“蝙蝠”等风筝斩获五枚金牌,四枚银牌,团体总分位列第三。是年4月,在第二届北京国际风筝赛中,南京队又有7只风筝获得优胜奖,并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桂冠。

1990年5月,江苏电视台还摄制了《老曹与风筝》(上下集)专门对金陵风筝作了报道。通过曹真荣的口述,反映南京风筝艺人的心声:“这小小风筝在中国人手中玩了几千年,我们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风筝满天飞翔。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发扬中国的风筝文化,让他走出国门,飞向世界”。是年,第三届国际风筝赛在南京江宁体育馆举行,一下子吸引了美、英、法、韩国、加拿大、比利时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61名运动员参赛。小小风筝真正成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南京的友谊使者。

二、工艺美术花满楼

9.鼓楼挂满“万年红”

南京有一座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的鼓楼,位于市中心五条主干道(北京东路、北京西路、中山路、中山北路、中央路)交汇点的岗阜上,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955年8月,南京市第五区人民政府改称鼓楼区人民委员会。1957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将明代鼓楼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经600余年的风风雨雨,作为明代平时用作“击鼓报时”的功能已不复存在,明代的楼和大鼓、小鼓、云板、铜壶滴漏也荡然无存。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第一次南巡登上鼓楼,前瞻钟山、后瞰石城,对大小官员发出“洁己爱民,奉公守法,激浊扬清,体恤民隐”圣谕后,当时的两江总督王新命、江苏巡抚汤斌、安徽巡抚蒋柱斗及苏皖两省布政史、按察使、督粮道和江宁府县等20多名官员,决定在明代鼓楼下部的台座上为圣谕刻石树碑,并建畅观楼保护这座通高5.4米高的“戒碑”,从此“明鼓清碑”闻名于世。

在鼓楼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1958年建立了鼓楼公园,园内广植花木,多次拨款修葺美化楼亭,使得这一古代建筑焕发出新1983年,南京市园林局、南京旅行社、《周末》报社等7家单位联合举办“金陵新姿揽胜评点征联”活动,引导人们爱祖国、爱家乡、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几经专家筛选,最后形成新金陵40景景名与楹联,鼓楼区的石头城、清凉山、鼓楼、五台山体育馆等,以“石城虎踞”、“清凉扫叶”、“鼓楼揽胜”、“五台曙光”等景名入选。鼓楼的对联是:

“闹市藏幽,于无声处闻鼙鼓;

高台揽胜,乘有兴时瞰金陵。”

自古以来,凡名胜古迹都有不少好的楹联,作为古都南京,其地名掌故、历史沿革、宗教民俗、人文铁事等,也都在楹联中有所涉及。号称“对联天子”的朱元璋,对楹联的普及起过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清人陈云瞻《簪云楼杂说》中载:“春联之役,自明太袓始。时帝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一道圣旨,即把明代贴万年红的活动推向了高潮。

为了弘扬袓国的传统文化,把南京这一对联发祥地之一的古城楹联艺术发扬光大,2006年,南京鼓楼公园管理处会同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金陵晚报》社联合发起“鼓楼征春联”活动,在短短几个月内,即有800多位作者撰写1千多副楹联参赛。远在辽宁义县的周绍辉说,南京是个非常有文化内涵的城市,既然是征春联,那就要写出鼓楼的历史沧桑,还要有春节的喜庆气氛,他的对联是:

“沐雨经风六百载春秋见证金陵曾卧虎;

披红挂彩三千番鼓乐欢呼玉宇又腾龙。”

江苏省民政厅机关党委副书记谷万祥出差回到南京,一看到鼓楼征春联消息后,顿时来了灵感,在夜静更深时一口气撰写了四副楹联。其中一副楹联是:

“中外称名鼓;

古今数一楼。”(横批:金声玉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