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鼓楼风俗
27457100000033

第33章 民间工艺游娱风俗(5)

此联以气势取胜,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束缚,在1100副对联中脱颖而出,被诸多楹联专家看好,并由著名书法家陈仲明教授亲书对联,悬于鼓楼正门。

另一副悬挂于鼓楼券门的对联是:

“鼓响惊雷一声两声三声共悦耳犬声传承古国千秋韵;

楼披云锦五色七色十色并舒心梅色装点金陵百里春。”(横批:欢乐和谐)

该联作者湖南怀化崔钢兵,似乎摸透了南京城市的文化特征,并将能代表南京文化的云锦、梅花等元素融入对联,读起来一气呵成,节奏感强,且纳进丙戌年(狗年)的传统色彩,堪称佳制。

在鼓楼的畅观阁里,公园管理处召集获奖作者座谈,主办方在殿堂四周挂满了大红对联:

“六百年鼓楼钟亭名胜留古迹;

两千载虎踞龙蟠旧貌换新颜。”

“布谷叫春,鼓楼再饮旺年酒;

梅花映雪,钟山又添和谐装。”

“对百年钟山三千龙柏惯听雷音皆大鼓;

临五剧街道六纪春风涤荡此地非小楼。”

“风雨百载钟山钟警钟在耳,警流年似水民生岂能虚度;

盛衰十甲鼓楼鼓鸣鼓思进,鸣佳期如诗中华必当崛起。”

鼓楼上下前后,皆是如火燃烧的“万年红”,一片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江苏省楹联研究会会长郭殿崇欣喜地说,“这次鼓楼征集春联活动,规模之大出乎省楹联研究会的预料,看到800多位作者的楹联来稿,也看到了南京楹联文化的群众基础,《金陵晚报》社等单位为城市文化做了件大好事,但愿今后省楹联研究会和新闻媒体能有更多的机会组织活动,让更多读者参与到楹联创作的队伍中来。”

在春撞钟祈福活动中,楹联获奖作者在新年第一天撞响了鼓楼的洪钟,雄浑悠远的钟声在鼓楼在南京上空久久回荡,昭示着南京新的一年开始了!

10.金陵工坊春意浓

鼓楼地处市中心,五路通衢大道在此交汇,交通畅达,只要一搞活动,四面八方的人便蜂拥而至,好东西层出不穷,把平时并不太引人注目的小公园,变成了人气极高的大观园,全市全区的民俗活动,在这里展示无遗。

2007年春,由南京“六金”共同举办的“迎春民俗节”在鼓楼举行。这“六金”是金陵晚报、金陵工坊、金陵印社、金陵书画院、金陵刻经处、金箔集团,创意就很新颖,给人一种金玉满堂、喜庆祥和的感觉。

在鼓楼公园广场上,人们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民间抖嗡高手高国祥、王广瑜的抖空竹表演。虽说抖嗡在2006年公布的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已被北京地区捷足先登,但从空竹的制作、抖空竹的技艺、玩嗡的人数高达三千之众来看,南京依然称得上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表演时,两位老人一副抖竿在手,把空竹抖得若行云流水,和着抑扬顿挫的哨音与优美姿势,给人一种艺术享受,赢得了在场观众阵阵掌声。正如宋代梁山好汉宋江写的一首诗所说,“一声低了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

在演出的间隙,抖嗡高手“真情告白”,“我们学抖嗡也才三年时间,就深深迷上这嗡子”。他们谈到了南京抖嗡的悠久历史,谈到抖嗡既是新春佳节的民俗活动,也是平时老百姓简单易行的体育健身运动,看似简单的两手抖动,同样可以创新,玩出许多新的花样,诸如“猴子爬竿”、“海底捞月”、“八仙过海”、“二龙戏珠”、“飞燕入云”,尤其是依据形势和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抖嗡人也与时倶进,编排出“嫦娥奔月”、“刘翔跨栏”等新节目,深受观众所喜爱。

公园里处处摆摊设点,各种民间工艺诸如工艺葫芦、布艺、烙画、香包、面塑、折纸、内画、绳结等手艺绝活,轮番登场。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金陵泥塑的杰出代表黄健强新近创作的包括动物、儿童、脸谱、戏文等几大类164件彩塑精品,蔚为大观,题材从古到今,一一呈现在众人的面前。

一团团毫无生气的泥巴,经过泥塑大师的搓、揉、捏、挑、拍、压、剪、划等多道工序,转眼间就变成造型各异的人物,再经过绘、贴、糊、装等程序,色彩单一的泥塑变得彩色缤纷,生动有趣。俗话说,搞泥塑“三分塑,七分彩”,“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八仙过海”、“西游记”人物,简洁夸张,神态逼真,引人走进瑰丽的神话世界。以小孩子过年题材为主的彩塑“新春爆竹”、“下象棋”、“跳绳”,无不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看一眼,仿佛就能将你拉回到那个充满童趣的孩提时代。尤其是大师为迎接2008年奥运在北京举办,塑造了一组福娃形象,塑时讲究夸张变形,着色时更为大胆写意,颇有情趣,充分体现了金陵泥塑小巧、简练、明快、纯朴的典型特点,仿佛泥塑有了情感,有了灵魂。

不少区内市民在一个个民间工艺摊点前流连忘返,有的细心观察剪纸艺人的“剪”上功夫,一张红纸,不用打草稿,剪随心走,马上就剪成一头胖嘟嘟的大肥猪,背上还驮着一一、只聚宝盆,很有祈福、迎祥的喜庆味儿;有的人干脆坐在木雕师傅面前,正襟危坐,一动也不动,不一会儿,大师用凿子、锤子就“克隆”出另一个我,层次丰富,立体感强,尤其是个性化糖龙照特点抓得忒准;还有人带着孩子围着糖画艺人的摊子,紧盯着那铜勺里流下的一条糖稀,七拐八绕,就在大理石台面上画出威风凛凛、闪着金光的龙,平凡、粘软的糖稀,在艺人的手上融入了创造的追求,就变成了不平凡的艺术品。

走马观花,到处都绽放着民间工艺的仙葩。“踏花归来马蹄香”,参观了迎春民俗文化节,留下了香香甜甜的美好记忆,何曾有过今天这样集中地观赏身怀绝技的民间工艺大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真是“看得眼花缭乱,玩得热闹非凡”,在鼓楼过了一个欢乐的民俗年。

11.石头城里赏石雕

四五千年前的南京北阴阳营古文化遗址,出土了上千件文物,

其中石器多达七八百件,石斧、石锛、石凿、石镰、石纺轮等,多为生产工具。那把精巧的七孔石刀,

刀刃锋利,刀背旁凿出整齐的一排穿孔,如秤杆上的星星排成一线,证明着南京人石雕历史的久远。石雕“鬼脸城”的形成,那是大自然的造化,而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到了南京能工巧匠手里,经过打磨、雕琢就变成了艺术珍品、传世瑰宝,抑或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佛像,成为世代流传的宝贵教材,拢住亿万人民的景慕之心。

用石雕作品存史资政

南京人民热爱生于斯长于斯的石头城,继承了南朝以来石雕石刻的精湛技艺,运用采、切、凿、砌、刻、雕等手法,用石头存史资政,抒发自己的情怀,让精美的石头“唱歌”。

南京人民善于用石雕叙述重大历史,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爱新觉罗·玄烨登上鼓楼,前瞻钟山,后瞰台城,告诫地方官吏要“洁己爱民,奉公守法,激浊扬清,体恤民隐”,可谓语重心长。后来两江总督王新命等就将康熙帝的“圣谕”,刻石树碑,永远矗立在鼓楼台座上,至今这一“戒碑”仍不失为一份清正廉洁的好教材。

南京人民对金陵历代名人追慕不已,他们用石雕镌刻自己的缅怀之情。宝船厂遗址里的汉白玉浮雕五面使节墙,生动再现了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的盛况;再如乌龙潭公园的曹雪芹石像,吴敬梓故居的吴敬梓塑像,特别是一组反映古代文化名人的大型浮雕,把游人的视线拉回千百年前乌龙潭的旧影。其人物栩栩如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著名国大师傅抱石塑像、著名教育家吴贻芳雕像、鼓楼幼儿园陈鹤琴塑像等等,无一不在讲述古都南京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历史名人石上春秋,必将与日月同辉。

石头城里赏石雕,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12.简洁高雅的金陵竹刻

年前,江苏省工艺美术馆举办了“2009两岸竹刻艺术产业交流活动——南京展”,来自省内外五地的200件竹刻、竹雕展品,琳琅满目,让人叹为观止,不但有号称明代双璧的金陵竹刻与嘉定竹刻,还有列入省级非遗的常州竹刻和漂洋过海而来的台湾竹雕。原来小小一节毛竹,竟能雕刻出如此大雅的诗书画印来。金陵竹刻目前正在申报省级“非遗”,呼声很高。

竹刻的历史

“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赵淑珍《古玩指南》)。我国竹刻艺术源远流长,六朝时期文献中已有了竹雕竹刻的记载。数千年来,中国先民们便学会用毛竹劈成篾条编织箩筐等器物,还学会用细竹子做成榫头,制作桌、椅、橱、柜,并在竹子上刻上字,烙上画,使其更为美观。

到了南宋,出了一个竹刻家詹成,他编织过一只篾竹鸟笼,纤巧玲珑,宫室人物与花鸟,无不栩栩如生。明竹刻艺术大兴,竹刻名家辈出,出现了以朱鹤、朱缨、朱维征为代表的嘉定派和正德、嘉靖年间以李耀、濮澄为首的金陵派。两个流派并驾齐驱,各有特长,被人誉为中国竹刻史上的双璧。金陵人李耀(名昭,字文甫)擅刻象牙印章,更擅长雕刻扇骨,向有“旧京扇,贵李昭”之誉,堪称金陵竹刻的先驱。万历年间,濮澄在吸收李耀竹刻艺术基础上,创立浅刻为主的艺术特色,刀法简率朴拙,以自然天趣再现书画墨趣为最高要求,终于成为金陵竹刻流派的开山鼻祖。明中叶以后至清代,是中国手工业大发展的时代,竹制用具从日用品逐步转变为人们鉴赏的工艺品,出现了留青刻法和浮雕刻法。

竹刻王羲之《兰亭序》

竹刻工艺中的留青刻法,是竹刻中难度最大的一种,即在竹皮青筠上书刻出深浅浓淡的多种层次,是融书画艺术和雕刻艺术为一体的独特艺术形式,所雕之衣衫有飘逸感,所雕之蜜蜂、蜻蜓翅膀有透明感,十分不易。

清嘉庆道光年间,金陵竹刻的后期领军人物是方洁。他工诗文,善书画,精铁笔,尤擅竹刻,人称“方竹”。在继承前人李耀、濮仲谦技艺的基础上,他用阳文浅浮雕雕刻人物的技法最为突出,使金陵竹刻登上了更高的境界。扬州的竹刻家潘西凤,精于竹刻皮留青,将金陵竹刻发扬光大,被誉为“濮仲谦后一人”。书画大师郑板桥曾赞其:“试看潘郎精刻竹,胸无万卷待如何”,由此可见金陵竹刻流派影响之嘉定派第一名手吴之墦创造的浮雕法,借鉴北魏浮雕工艺,机理层次分明,留空四周当背景,以浅浮雕突出题材;另一位竹刻名家周颢,由于精通书画艺术,将南京画法运用于竹刻艺术上,以阴文刻划山水、树石、人物,用刀锋再现笔墨意趣,秀丽劲挺,对后期竹刻艺术影响很大,同时代的竹刻名家还有封义侯等。

二三十年代,南京从事竹刻艺术的尚有五六十人,产品主要是扇骨、帽筒等,其制作工坊、店铺,大都集中于城南扇骨营、木匠营、半边营等一带,以艺人张稼秀的技艺最为精湛。

金陵竹刻艺术特色

明代中叶,金陵竹刻即负盛名,他的创始人是金陵人濃澄,字仲谦,与当时紫砂名家时大彬和螺钿、铜器制作高手姜千里、张鸣岐齐名。在明嘉庆至清乾隆年间,江南竹刻艺术形成嘉定和金陵两个流派和刻制中心,嘉定派竹刻讲究“高、深、透”的风格,而金陵派的代表人物濃仲谦却是以浅刻为主,线面结合,刀法简洁,寥寥数刀,即成佳作,画面和谐,刀法圆熟,颇具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濮仲谦十分重视所刻之竹的本身造型,然后根据其形状,略事刮磨,或勾勒数刀,重其神似和天然之趣。尤其是金陵派擅长竹刻书法,使竹刻艺术增添了浓厚的文人气息。

濃仲谦一是擅长毛雕,在竹面所刻的阴文,刻痕细浅,浅如微风拂面,细如毛发,大多一笔一刀刻成;二是擅长竹根雕,根据竹根自然形态,匠心独运,随形施刻,以简洁的刀法,让其自然成器,古雅可爱。明末学者、文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卷一,有专文评价金陵竹刻:“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鬻鬻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斗。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

岁月漶漫,由于竹刻艺术品的材质特点,一般作品不易保存,故存世作品很少,名人的名品则更为罕见。现故宫博物院藏有濮仲谦刻的一把竹根雕松形小壶,整个壶身雕成苍劲的古松,壶嘴壶把则雕成虬劲的松枝,刀法简练,堪称极品。南京文史家王世襄也收藏有濮仲谦的一块典雅的“臂搁”一一“雪景寒林图”,远山、近景、古树、茅舍,俨然一副古代的山水画,古色古香。

概括地讲,金陵竹刻的艺术特色是简练简朴,高洁高雅。竹材易得,工具只需几把刻刀,刻成作品后,无须涂油、上色,有天然之趣,处理方式和艺术表现皆简洁明快。竹的挺拔有节、虚心的形象和品行,历来受到文人的喜爱和推崇,将竹子归入“岁寒三友”、“四君子”之列,故竹刻作品因形取势,刻磨砥砺,更显高洁高雅。

金陵竹刻技艺的传承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南京工艺美术公司下属工艺美术研究所聘请竹刻老艺人赵德桢从事竹刻艺术创作和制作。赵德桢14岁时即拜金陵竹刻名家张稼秀为师,21岁时还远赴北京琉璃厂专门从事竹刻工艺,与书画大师齐白石、寿石功、林散之等名家多有交往。他擅长将山水、书法融入竹刻技艺,作品风格苍劲古朴,制作的笔筒、枕腕虽然不多,但所刻的洛神、鸳鸯、古梅等仿佛充满灵性,惟妙惟肖,件件珍品,在书画界号称“寸竹寸金”。

2006年,90高龄的赵老辞世。金陵竹刻的传承人只剩下他的孙女赵荣一人了。她严格按照家传的竹刻技艺,一丝不苟选取竹材,用盐水明矾煮制、加工,然后敲、刮、旋、刻,在竹片上精心刻制,诸如青龙、白虎、朱雀等瑞兽、珍禽,观音、洛神、麻姑等神话人物,用刀精细流畅,图像古朴飘逸,颇有青出于蓝胜于蓝之势。

另一位精通竹刻技艺的是南京绳结传承人蒋妍侠,她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南京龙竹苑工艺美术设计师。自幼受家庭艺术熏陶,继承和发扬家传的竹刻艺术,创作了一批艺术价值挺高的竹刻寿星、龙凤、日月观音帽筒、闲笛、笔筒、荷莲搁臂等,作品参加过中国南京民间美术展。她还接受过南京电视台“天生我才”栏目专访,在江苏卫视“社区英雄传”栏目做过竹刻艺术现场表演,在总工会举办过技能培训班,讲授竹刻技艺,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

但是竹刻艺术由于种种原因,已处于濒危状态,一是艺术作品风格单一;二是竹材易被虫蛀,不能防火;三是缺乏适合年轻人的时尚作品;四是传统艺人锐减,竹刻技艺后继乏人。爱涛文化公司总经理陈国欣一语中的,我们要发展竹刻时尚产业,台湾一组荷花莲蓬蜻蜓荷叶的竹刻作品,给了人们绝妙的启示,竹刻工艺应推行竹工景观设计开发和应用,倡导新生活工艺,崇尚美、发现美、创造美。

在南京民间也不乏竹刻艺术的业余爱好者,一位被人称为“竹痴”的韩凤颖,因左手两个手指受伤,不得不丢下心爱的吉他。一次山西路的竹制品展览打开了他的思路,从此他迷上了竹刻,每件竹刻作品总融入自己很多感情,精雕细刻,日积月累,他竟刻出上千件作品,一次一位商人愿出价50万元买他100件作品,他却果断地回绝,“就是给我100万,我也不卖。”如此酷爱竹刻艺术,让人对金陵竹刻的明天充满了希望。

三、体育运动健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