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
27461000000023

第23章 朝鲜半岛古代佛塔(2)

三国时代之后,除了高丽初期的短暂流行,朝鲜半岛寺刹中就很少建造木塔。值得一提的是全罗南道和顺双峰寺大雄殿、忠清北道报恩法住寺捌相殿这两座“木塔”状建筑。双峰寺大雄殿重建于1724年,1984年失火焚毁,现在看到的是根据测绘资料复建的结果(但不知何故,屋顶由失火前的歇山顶改修成了攒尖顶)。大雄殿平面方形,每面阔1间,地上一层没有心柱,二层、三层才设心柱,与木塔常用的上下贯通的心柱构造略异。各层间的柱釆用缠柱造,每层的柱子都立在下一层的平枋上,构造手法与日本的法隆寺五层塔、法起寺三层塔等八相而建。与双峰寺大雄殿相比,法住寺捌相殿更具备塔的特征:使用攒尖顶、带塔刹。该塔由碧严大师重建于朝鲜仁祖二年(1624)。石砌的台基边长37.5尺,塔总高80余尺。捌相殿的柱列分为四个层次,从内到外依次是心柱1根、天柱4根、金柱12根、檐柱22根。心柱分数段拼合而成,上与刹杆相接。四根天柱直接延伸到外观上的第四层天花之下,天柱之间有泥壁,以封闭四天柱之间的空间,泥壁上绘制有捌相图,东侧绘兜率来仪相、毗庐降生相,南侧绘四门游观相、瑜城出家相,西侧绘雪山修道相、树下降魔相,北侧绘鹿苑转法相、双林涅槃相。金柱一圈,高度与外观上的第三层相当。各层的斗拱做法也不尽相同,不但跳数有异,而且有的是偷心造,有的是计心造。1、2层面阔5间,3、4层面阔3间,5层无塔身部分,仅仅有斗拱和屋檐。各层屋檐均不设飞子,是比较特殊的处理方法。由于各层收分较为剧烈,整体造型显得比较有安定感而少敦厚雄伟,当是内部结构的局限,使得各层面阔不得不差异较大。

4.1.4中国、朝鲜半岛、日本木塔的比较

根据普遍接受的观点,中国的佛塔源自印度的窣堵坡(Stupa)。窣堵坡本是僧人的墓塔,传入中国后渐渐脱离了原来的形制和涵义,发展出带有鲜明中国特点的佛教纪念性建筑。历史上中国曾出现过多种形制的佛塔,大致可分为窣堵坡式、重叠窣堵坡式、楼阁式、密檐式和金刚宝座式等数种。其中楼阁式和密檐式是中国佛塔最普遍的两种形制。这两种形制随着佛教的继续东渐而传入朝鲜半岛、日本,也成为这两个国家佛塔的基本形式。因此,从塔的形制来说,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佛塔都属于一脉相承的同一体系。

历史上中国曾经以多种材料建造过佛塔,如木塔、砖塔、石塔、铁塔、陶塔、土塔等,而朝鲜和日本基本上只建造过木塔、石塔。其中木塔出现得较早,它不仅具有作为佛塔的宗教上的意义,在木构建筑技术上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其他木结构建筑相比,建造木塔需要更高或者更复杂的技术,因而也更能够反映木结构建筑的技术水平。本书讨论的木塔,是指纯粹用木结构建造的塔,带木檐的砖芯塔等不在讨论之列。朝鲜半岛的木塔并不一定被冠以“塔”名,而是根据其在寺庙中的功能,可能被称作“殿”“阁”等。例如现存于朝鲜半岛的法住寺捌相殿,虽名为殿,但从结构上看,应是一座塔。事实上,朝鲜半岛、日本的学者也确实把它当做“塔”来研究。又因为该塔是朝鲜半岛境内仅存的两座木塔之一(另一座为双峰寺大雄殿),所以本书在讨论朝鲜半岛的木塔时,就以该塔为重点。

在中日韩三国中佛教传入日本最迟,因而塔的营建活动也最晚开始。关于日本木塔营造的最早记录见于《日本书纪》的记载。该书载,敏达天皇十四年(585)在大野丘的北侧建有木塔,但迄今并未发现有关该塔的实证。已证实的日本最早木塔是完成于推古天皇三年(596)的飞鸟寺塔,这是一座带有中心刹柱的木塔,据传是由百济工匠建立。根据发掘调查的结果,塔基址为方形,边长约12.1m,与法隆寺五重塔相类,可以推测这也是一座五层的木塔。另一座见于记录、遗址也已被证实的较早的木塔是奈良时代的东大寺七重塔。根据文献记录,此塔为日本最高木塔,高度达330尺云云。但根据遗址发掘调查的结果,该塔台基每边的边长仅16.3m,要建这么高的塔似为不能。

日本现存最古的木塔是建于天智天皇九年(670)的法隆寺五重塔,这也是世界上已知的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实物。该塔有两层塔基,中心地平以下有一巨大的础石,上立中心柱,周围的16根柱子则立在第二层台基之上(与室内地平等高),被梁和檩与心柱联系起来,如此一层一层地往上累积。心柱为通高,最上端突出屋顶成为刹杆。塔基中心的垫柱石之下有舍利宫,安放佛舍利。奈良时代建造的室生寺五重塔是现存仅晚于法隆寺五重塔的日本木塔,总高约16m,其结构基本上与法隆寺五重塔相同,有所差异者是心柱没有插入地下,而是安置在突出一层地平的垫柱石上。奈良时代之后的平安时代,天台、真言两宗新近传入日本,它们的寺院中也曾大量建造木塔。现存的木塔中,醍醐寺五重塔可为代表。醍醐寺五重塔(952)总高约36m,其中塔刹就占了近1/3的高度。其基本构造和法隆寺、室生寺的五重塔也无太大区别。海住山寺五重塔(1214)是已知的最早改变心柱做法的木塔,塔的中心柱是从一层天花以上设立的,并未直接落到地面,类似中国之雷公柱。江户时代造塔之风更盛,这一时期留存至今的木塔竟达200座以上。

日本的木塔按建筑形态来分,可以分为多重塔和多宝塔两类。多重塔相当于中国的楼阁式塔或者密檐式塔,只是不能登临。密檐式塔在朝鲜半岛和日本都未流行,日本现存的密檐塔仅1532年建立的奈良谈山神社十三重塔等少数。楼阁式塔是日本佛塔最主要的形式,层数从3·13层不等,七重塔数目最多,其次是五重塔,再次是三重塔。这些塔都有一些共通的特点,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异,但始终维持了一种相对稳定的风格:平面为方形,开间一般为三间,塔刹在全高中的比例较大,采用中心柱式结构等。多宝塔是平安时代随着真言宗的传入,以供奉大日如来为目的而建造的一种形制特殊的塔婆。这种新形态的塔也具有比较固定的程式,塔规模不大,一般为两层,每面三开间,平面上圆下方,带有裳阶(类似于中国的副阶),这是多宝塔区别于其他塔婆的特征。日本现存最早的多宝塔是建于平安时代(12世纪)的大阪金刚寺多宝塔、石山寺多宝塔(1194)。现存的多宝塔大多建造于镰仓时代。塔柱在镰仓时代以前多用方柱,室町时代以后则多用圆形柱子。其结构方式是在底层柱头上铺设合抱成环状的阑额、平板枋,然后在这一圈结构上立上层柱。多宝塔的心柱一般在一层天花以上,呈与雷公柱类似的结构形态。

4.1.4.1平面形态

在佛塔中国化、与中国楼阁式建筑相融合的过程中,采用方形的平面是很自然的选择。这种由Stupa和楼阁结合而成的方形木塔自东汉问世以来,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而不衰,成为这些时期佛塔的典型样式。隋、唐及其以前的砖石塔,虽然有少量的六、八角形,甚至还有十二边形者(如嵩岳寺塔),但就现存的唐塔来看,绝大多数佛塔的平面仍为方形。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八角形塔当是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是唐塔中较为罕见者。但是根据日本有关的文献记载,唐代中叶已经出现过八角形的多层木塔,在当时可能还是一种试验性的创新,所以并未得到广泛的使用。较之方形平面,六、八角形平面具有利于抗震、抵抗风力、扩大视野等优点,再加上建塔材料的变化,唐以后佛塔的平面渐渐以八角形为多,宋辽金以后,方形平面的塔几乎销声匿迹,八角形塔最为盛行,其次为六角形,也有少量的圆形、十二边形或异形平面的塔。至于木塔,虽然现存的遗物和考古发掘资料都很少,但可以推测唐和唐以前的木塔多为方形平面,如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发展至辽代则出现了八角形的、结构极其复杂的佛宫寺释迦塔。而宋辽以后的木塔,仍然采用方形平面者并不多见。因此,方形平面主要是在中国早期的塔中得到运用。

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木塔,则始终以方形的平面为主流。这其中高句丽的情况比较特殊。高句丽迁都平壤以后建造了不少八角形平面的木塔,分布在平壤及周边的王室大寺中,如金刚寺址、上五里寺址、定陵寺址等遗址中都发现有八角形木塔的遗址存在,但是因为遗址上都没有础石或构件等保存下来,所以很难推断当初的结构形态。高句丽建造的木塔平面多为八角形,可能有其特殊的原因。但新罗、百济以及后来的统一新罗、高丽、朝鲜时代的木塔都以方形平面为主。日本的木塔中虽然平面八角形者绝对数目不小,但较之方形平面者仍为少数,而且现存八角形木塔仅有长野县安乐寺三重塔一例。

从构造的复杂程度来看,方形平面木塔的构造要比八角形等简单得多。随着边数的增多,构造上的困难也相应增大;而且木构件越多,结构的整体性也就越脆弱。所以木塔的平面一般较为简单,方形平面从结构和形象来说都是较为合理的解决。从中国塔的发展历程来看,待造塔材料发展为砖、石等后,塔的平面形态才渐渐多样化,也许可以说明这一点。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方形平面这种比较原初的形态一直保持了其顽强的生命力,以至于它们的石塔等也多以简化了的方形楼阁式塔的形态出现。

4.1.4.2开间数

中国、朝鲜半岛、日本的方形平面木塔,每面的开间有一、三、五、七、九间者。中国洛阳永宁寺塔为九开间,是已知的木塔中开间数最多者;佛宫寺释迦塔因边数较多,所以虽然每面只有二开间,但规模已经相当可观。朝鲜半岛木塔中开间最多者,为统一新罗时代的庆州皇龙寺木塔,每面为七开间。该塔建于统一新罗的极盛时期,规模宏大,遗址上尚有59个柱础留存,因此可以确信每面有七个开间。五开间的木塔,在朝鲜半岛有实证的为高丽时代的万福寺木塔、朝鲜时代的演福寺木塔和现存的法住寺捌相殿。三开间在朝鲜半岛历史上也曾经流行,如根据遗址推测的四天王寺木塔、望德寺木塔、实相寺木塔等。现在已知的单开间木塔的孤例是朝鲜半岛的双峰寺大雄殿。日本的木塔则绝大多数为三开间,当然因为塔的体量本身很小,所以每间面阔都不大。一般来说,塔的层数越多,每面开间数也会相应增加,但是日本的木塔则可以三开间来建造三、五、七重塔,在形象上给人以高峻纤巧的感觉。

因为佛塔采用的是集中式平面,所以开间的增加会引起柱列的复杂化,进而影响到整个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开间由三间增至五间,塔基规模就要扩大许多,柱列也要增加一圈,造成结构上的复杂。朝鲜半岛捌相殿每面五开间,平面上就用了三圈柱列(不含心柱),再加上使用厅堂式结构,使得立面各层的收分非常的尖锐。

从中、朝、日现存的木塔来看,大多数塔的每层开间数都是一样的。如中国的佛宫寺释迦塔,从一至五层都是每面三间;敦煌壁画中也描绘了不少木塔,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虽然从下至上逐层递减间广和柱高,但开间数始终不减。当然例外的情形也有,这些例外主要出现在日本、朝鲜半岛。如日本的法隆寺五重塔、法起寺三重塔、药师寺东塔等奈良时代的木塔,最上层都减缩为两间。这可能是因为塔整体有收分的需要,使得上层的面阔更加狭窄,如果继续保持开间数和下层相同,则会因为开间分隔太多而造成斗拱排列的困难。朝鲜半岛的捌相殿一、二层为五间,三、四层为三间,最上层为单间,不但各层面阔递减,间数也递减,为三国木塔所仅见,这可能和该塔釆用独特的结构有关。

4.1.4.3副阶的使用

副阶是中国的提法,指殿、堂等比较重要的建筑物的附加柱廊。朝鲜半岛有“遮阳间”、日本有“裳阶”等称谓,但他们具体的、严格的涵义相互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就称谓而言,副阶是从关系上、遮阳间是从功能上,裳阶则从形象上来理解这一建筑的附加部分。中国的木塔中,木塔一般都带有副阶,其他砖塔、石塔带副阶者也为数不少。这和中国佛塔的功能有关,因为它们不仅仅是用来顶礼膜拜的佛教象征物,也是人们进行登临眺望等活动的场所,副阶的存在不仅仅有形象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扩大和丰富了佛塔的使用空间。

朝鲜半岛历史上除高句丽的某些建筑,如安鹤宫南门等比较大型的宫殿建筑遗址中可以看出副阶的痕迹外,其他则鲜见副阶的使用;所谓的“遮阳间”,只是檐柱间不设墙壁、形成柱廊的做法而已。这可能是因为朝鲜半岛建筑的尺度一般都比较小、重檐建筑也较少的缘故。相应地,朝鲜半岛的木塔遗址中,迄今为止并无确切的证据可以说明曾经有过带副阶者。法住寺捌相殿的结构比较特别,但塔身第一层无论从何种意义上,都很难被看做是“副阶”,倒是和日本的“裳阶”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

日本带裳阶的木塔在所有木塔中仅占少数。大体上建于6—7世纪的塔,特别是多宝塔中,裳阶较为流行。日本木塔中裳阶的设置可能有两个目的,一是扩大木塔一层的室内空间(所以和中国的副阶有区别,因为其设墙壁、窗户);二是调整立面的比例和形象。建于730年的药师寺东塔是个较特殊的例子,不仅是第一层有副阶檐,而且层层都是双檐,形成优美雅致的独特韵律。该塔虽然只有三层,可是比其他三重塔都要高得多,这是靠柱高的增加来达到的。这样一来,从外观上看起来,塔就显得高挑细长而稳定感不足,所以用层叠的屋檐来进行视觉上的调整。

4.1.4.4登临方式

中国将缩小并抽象了的窣堵坡与中国的楼阁融合之后,实现了佛塔的中国化;人们在表达神佛崇仰的同时还可以登临高塔、凭栏远眺。佛教的“塔”在中国迅速摆脱了窣堵坡的意义和形象,衍生成实用性很强的楼阁式塔,流风波及朝鲜半岛、日本,成为两国佛塔的主流。但是经消化和吸收后,这两个民族的“楼阁式”塔与中国的原型只剩下了形象上的联系,而建造目的和实际功能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可能在于各国对佛塔的理解有所不同,也受民族习惯的影响和建造技术、财力的局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