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孙子学院——孙子的兵战谋略
27492800000039

第39章 “将”听吾计则必胜——从孙子谋略看历代政治智慧(1)

《孙子兵法》博大精深的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政治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国时的曹操曾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青年毛泽东最喜欢的书籍之一也是《孙子兵法》,不仅在军事上将其运用的出神入化,政治上也是受益非浅。

《孙子兵法》的政治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1.五“德”兼备,化敌为友

【原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大意】因此,必须审度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比较双方的谋划来取得对战争的认识。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理;四是将领;五是法制。

孙子认为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所以战争的决策者一定要明确“五事”与“七计”。这就要求将领本身一方面洞察双方形势,一方面要具备智、信、仁、勇、严五德。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运开始衰退,边疆少数民族蠢蠢欲动,意图浑水摸鱼,在唐王朝这个“病老虎”身上抢得些利益。唐代宗宝应二年(公元763年),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吐蕃纠集回纥等其他民族共二十多万人气势汹汹地杀人大震关,一度攻入京都长安。唐代宗命长子李适为元帅驻守关内,命老将郭子仪为副元帅,率兵赴咸阳抵御。

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时与回纥建立了友好关系,他勇敢善战,身先士卒,回纥十分钦佩,都称他为“郭公”。郭子仪决定利用这种关系拆散回纥与吐蕃的联盟,把回纥拉到自己这边,共同对付吐蕃。为此,郭子仪派部将李光瓒去拜访回纥头领药葛罗。药葛罗得知郭子仪来了,大为惊异,因为他在出兵前就听说郭子仪和唐代宗已经死了,于是提出要见见郭子仪。

李光瓒回到唐营,将药葛罗的话转告给郭子仪,郭子仪立即决定到回纥军营去亲自跟药葛罗“叙叙旧”。郭子仪的儿子和众将领纷纷劝说郭子仪不能去冒险,又说:“即使去,最少也要带五百精兵作护卫,以防万一。”郭子仪笑道:“以我们现在的兵力,绝不是吐蕃和回纥的对手;如果能说服回纥退兵,或者说服回纥与我们结盟,那就能打败吐蕃。冒这个险,我看值得!”说罢,只带领几名骑兵向回纥军营进发,同时派人先去回纥军营报信。

听说郭子仪来了,药葛罗及回纥将领都大惊失色。药葛罗惟恐有诈,命令摆开阵势,他本人弯弓搭箭立于阵前,时刻准备开战。郭子仪远远望见,索性脱下盔甲,将枪、剑放在地上,独自打马走上前。药葛罗见来者果然是郭子仪,立即召唤众将跪迎郭子仪人营。郭子仪见状,慌忙下马,将药葛罗及众将搀起,携手进入军营。

郭子仪先对药葛罗说道:“回纥曾为大唐平定安史之乱出过不少力,唐王也待回纥不薄,这一次为什么反要来攻打大唐呢?”药葛罗羞愧地说:“郭公在上,我们回纥人不说假话,这一次出兵实在是被大唐叛将仆固怀恩骗来的。仆固怀恩说郭公和代宗都已不在人世,如今郭公就在眼前,我们马上退兵!”

郭子仪说:“我们大唐兵多将广,像安禄山、史思明这样的叛乱都能被平定下去,吐蕃与安、史相比尚且不如,哪里会是大唐的对手!如果回纥能与大唐联手,共同打败吐蕃,代宗皇帝一定会感谢你们的。”

药葛罗动情地说:“我们回纥听郭公的!就这么办!”说罢,命令士兵取酒来,要与郭子仪盟誓,郭子仪连连拱手致谢。

回纥人向来一诺千金,盟誓之后,立即调兵遣将,向吐蕃发起攻击,郭子仪也倾全军精锐同时向吐蕃发起进攻。吐蕃大败,损兵折将数万,仓皇逃命而去。

由此看来,郭子仪称得上是“智、信、仁、勇、严”五德兼备,未费一刀一枪,将“劲敌”回纥“转化”为朋友,又借助回纥人的力量打败了吐蕃,捍卫了大唐的疆域。

在这场战争中,郭子仪正是凭借他自身无与伦比的勇气和胆识,先发制人,使回纥人折服,又动用他高超的智慧,凭借他对于回纥和我方力量的熟悉,进行对比,再对回纥人晓以利害,又以宽大的胸怀来接纳对方,因此,化敌为友是必然的。“五德兼备”也使得郭子仪名垂千古。

2.政者,诡道也

【原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大意】要在敌人毫无准备的状态下实施攻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这是将帅取胜的奥妙所在,是不能事先规定的。

“兵者,诡道也”,从孙子上面的这句话中可以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攻其无意,出其不必堪称诡道的精华所在。事实上,政治又何尝不是如此。权力与“诡道”的结合,无往不利。兵法中“十二种诡道”如果换一种角度用在政治上,一样能“出其不意”,而且还十分恰当。

韩复榘原是冯玉祥的部下,因为叛冯投蒋有功被蒋介石委任为山东省主席。经过七年的苦心经营,韩复榘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成为山东省的“土皇帝”。

虽然韩复榘投靠了蒋介石,但他对蒋介石并不相信,1936年西安事变,韩复榘对张学良大加赞颂,蒋介石因此对其是恨之入骨。抗战爆发后,山东省地处前线,蒋介石命令韩复榘死守山东,韩复榘目睹蒋介石连战连败,上海、南京也落入日本人手中,便放弃山东,把部队开到了河南。日军不战就占据了华北大片土地,国民党的杂牌军争先恐后向南溃逃。为了控制住分崩离析的局面,蒋介石决定借韩复榘的人头来震慑北方各路军阀。于是他召开“开封会议”,以此诱杀韩复榘。

韩复榘接到赴开封开会的通知后,也曾犹豫,但潜伏在韩复榘身边并骗得韩的信任的南京特务“青天鉴”极力撺掇他去,并说:“主席刚才还说昨晚梦见骑一匹快马向西飞跑,开封就在西边。主席此去,定是洪福齐天!”

1938年1月11日下午,韩复榘带随从乘汽车到达会场,见会场门口贴有一张告示:“参加会议的将领请在此下车。”韩复榘不加思索就下了车。到了第二道门口,左边的房门贴着“随员接待处”,韩复榘将三名士兵留在了那里。再向前走,到了“副官处”,门口又有一张通知:“奉委座谕:今日高级军事会议,为慎重起见,所有与会将领,不可携带武器进入会议厅,应将随身自卫武器暂交副官处保管,给予临时收据,俟会议完毕后,凭收据取回。”韩复榘见同行的将领纷纷交出手枪,他仍未起疑心,把两只手枪交给了“副官处”。

其实,这一切都是蒋介石精心安排的。

会议开始后,蒋介石慷慨陈词:“……我们军队中的个别人,不是与中央合力抗日,而是同日寇勾勾搭搭,同其他有野心的派别密谋反对中央,现在济南丢失了,泰安也丢了,你还要往哪里退?”

韩复榘见蒋介石把矛头对准他,反唇相讥说:“山东丢失是我的责任,南京丢失,该由谁负责?”

蒋介石恼羞成怒道:“韩复榘,你对抗中央!”

蒋介石的亲信刘峙急忙上前劝解:“向方(韩的字),怎么能跟委员长顶撞?先消消火,出去休息一下。”边说边把韩推出会场。

韩复榘明知刘峙是蒋介石的亲信,但却未加防范,还以为刘峙是要送自己去休息,便跟随刘峙上了汽车。韩复榘刚刚坐下,两只手枪即顶在他的脑门上——这也是蒋介石精心安排的。

1月24日晚7时,蒋介石下令把韩复榘枪毙,同时中央通讯社发了一条电讯,韩复榘“即于本月24日执行枪决,特将判决书摘录如下……”

土皇帝、大军阀韩复榘就这样死去了。

蒋介石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手段使复榘丢了性命。韩复榘是当时“驰骋”多年的大军阀,不会不知道《孙子兵法》中早已有云:“诡道也”。可依然丢掉了性命,其原因就是在于他没有弄明白“政者,亦诡道也”的道理。

3.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

【原文】“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大意】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这样才算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当然,孙子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是无所作为,束手而待,这里的“不战”不是指束手而待,而是指相应地采取一些“非战”的积极手段,这种手段包括心理压力、谋略等,联姻式的外交手段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这一谋略在中国古代经常被应用,而在西方国家也不少见。

中古欧洲,战乱连年,许多国家的强大兴盛都是以战争为手段的,但有一个王室却例外,它利用非战争手段而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成为欧洲中古时期显赫的皇室,真正达到了孙子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那就是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

哈布斯堡家族原来只是个拥有瑞士、亚尔萨斯一小部分领土的小王国。1273年,实力雄厚的德意志诸侯推举哈布斯堡的鲁道夫一世为皇帝,本意就是因为弱小的鲁道夫较易控制。

然而,鲁道夫并不是这些诸侯所想的那么软弱。

鲁道夫本人掌权期间,降服了反对他的波希米亚王奥特卡二世,并与之联姻,当这一王室男系绝后,迅速将它列入奥地利,开始了这一家族百试不爽的联姻之路。

1477年,鲁道夫的重孙与勃根第公爵之女玛丽亚结婚,进而获得了尼德兰和勃根第的领地。后来他继承王位即为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与玛利的儿子菲利普与西班牙的胡安娜公主结婚,菲力普的儿子卡洛斯成年后又取得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权,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土由此又进一步扩大了。

1562年,匈牙利的波希米亚王拉犹二世在战争中阵亡,菲利普的皇弟斐迪南(后来的皇帝斐迪南一世)与拉犹二世的妹妹安娜结婚,继承了匈牙利及波西米亚。

经过这样的代代积累与传递,到了16世纪末,哈布斯堡家族达到权力的顶峰,拥有德国东半部、匈牙利、波西米亚、西班牙、保加利亚、尼德兰、南意大利、西西里亚、萨丁尼亚等土地,约占欧洲大陆的一大半,同时,还拥有了西班西人在美洲的大片领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人们称哈布斯堡家族的兴隆为“幸福的奥地利”,别人用玛尔斯(战神)得到的东西,他们却以维娜斯(爱神)得到。而这不正与孙子兵法中的名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相合吗?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政治上成功往往不如军事中的那样明显,但它的威力是巨大的。哈布斯堡家族从一个微不足道的诸侯,通过几代的联姻,最后发展成拥有大片洲际领土,并建立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的皇室,在欧洲及美洲的地位举足轻重,虽然并未进行任何流血战争(这当然也是它初期实力不允许的),但他们通过联姻所取得的统治却比运用铁血手段更加巩固,这一点,哈布斯堡家族的人非常明白,因此,这一王室才避免了战争,并逐渐走向强大。

4.知己知彼,方能占尽先机

【原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大意】了解自己又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

将孙子这句名言用在外交上,相对于“知己”“知彼”这两方面而言知彼尤为重要,洞悉对方的意图与最终目的,才会使己方占尽先机,最低限度是不使己方利益受损,因为外交上的交战更加变幻莫测,平静中蕴含更大的杀机。

板门店谈判,即著名的朝鲜停战谈判,作为结束朝鲜战争的一场军事外交斗争,有着许多不同于其他军事谈判的特点,被称为“一次史无前例的停战谈判”,在战争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谈判从1951年7月10日开始,到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为止,历时长达2年零17天。在此期间,双方在会场上唇枪舌剑,针锋相对;战场上激烈争夺,寸土不让。

此次谈判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对外军事谈判,对手又是世界第一军事、经济大国——美国,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对此非常重视。鉴于谈判将涉及军事、政治、外交等领域,会面临异常复杂多变的情况,谈判前中朝合作建立了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谈判班子,密切配合,共同努力。

谈判开始后,美国在战俘问题上坚持所谓“自愿遣返”原则,其实质是想通过宣扬有所谓“不愿”返回中朝的战俘来丑化社会主义国家形象,以此获得政治和心理上的胜利。中朝方在弄清美方的不轨意图后,根据日内瓦公约精神,提出全部遣返的合法方案,严正驳斥美方的方案,指出这一方案违反国际法,并揭露了美国扣留战俘的真相和为了“甄别”而残酷虐待战俘的事实。由于中朝方掌握大量事实,摸清了美方的老底,迫使其节节后退,使“战俘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中朝方此前了解到“联合国军”16国,加上韩国共17个国家,由于其目标不一致而矛盾重重。韩国坚决反对停战,希望美国帮助其“收复”朝鲜,而英、法则希望尽量控制战争规模,并尽快实现停战。面对这些分歧,美国不能置之不理,但同时它也有自己的打算。中朝方利用敌方矛盾,依赖政治宣传手段和军事手段,通过打击破坏和分化瓦解,逼敌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