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浅草青青
27499200000022

第22章 高二作文(2)

王琦瑶,一个典型的上海女人。在她身上,堆叠着关于上海的种种记忆,她的形象几乎是不老的,因此她的记忆也就似乎成了一种永恒的记忆。

这是个神气的女人,她的生活就是旧上海的生活。她命运多舛,却没有多少对自己命运的自觉意识,更不用说反抗。但她对生活细节的追逐以及对生计的认真态度,都与上海的城市特质融为一体,她过着那种属于她自己的被刻意雕琢的人生,过着那样别样的生活。

时光流淌得心安理得,她和四个朋友快乐地围炉而坐,体味着“一种精雕细作的人生的快乐”,想着“人生是螺丝壳里的,还是井底之蛙式的”。她们似乎与世隔绝,外面的世界天寒地冻,屋里却温暖快乐。外面动荡不安,屋里安定温馨。哪怕“天塌地陷”,这“螺丝壳”里的日子也过得悠然自得。他们填充了所有生活中的不安分的空隙,他们躲在蜗牛壳里生活着。

王琦瑶,一个上海女人,她埋头于关于自己生计的智慧,但即使这样精打细算,她依旧命运多舛,依旧可怜、依旧可惜。她是上海的影子,她努力地想要雕琢人生、经营,努力地追逐过别样的生活。可是生活却总在跟她开玩笑。其实男人们对她的仰慕或爱慕不过是对上海的怀想和欲望,她最终只不过是个代替品。她习惯于用细节来堆积人生,用繁琐来装饰生活。她想在这样的生活中慰寄自己心灵上的无奈和孤独。

可越是想雕琢人生,越是想过别样的生活,往往越适得其反。在她几乎已经获取了自己理想生活方式的时候她已经不由自主地落入了庸俗之中。别样生活不过也就是是“螺丝壳”式的生活,“井底之蛙”的悲哀永远挥之不去。

王琦瑶并不是位伟大的女性,她不过只是一个出身卑微,逆来顺受的小女人而已。她身上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有的只是一个女人用一生讲述的关于一座城市的故事,对于一座城市的体验,与女性关于日常生活的操持纠结在一起,难结难分,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女人,让我感动。

每个人都想过幸福的生活,我真心地祝福所有故事中的主人公都可以过上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叛逆中成长的伟人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有感

2004级高二(1)班吴迪

说起毛泽东,我不禁想起他给我们带来的一切。他领导着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没有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过去提到这位伟人,我们只有崇敬和肃穆。可是读完了他的“自述”,我才真正了解这位伟人的一生。

作者概括得好,毛泽东的幼年,就是一颗红星的幼年。本来并不富裕的家庭,由于父亲的苦心经营,积累下一些家产,做起了生意,后来日子过得还算体面。他被父亲送进了私塾读书,当然他平时还要帮助父亲干活。父亲是个坏脾气的人,所以他曾多次反抗,甚至离家出走过。而他的母亲却慷慨而慈爱。家中兄弟姐妹很多,所以都要参加劳动。父亲让他去读书是希望他读了更多的书,能回来来记账。而他在学堂里却不仅仅钟爱“四书五经”,而且更爱读许许多多中外文学作品。他尤其喜欢关于造反的故事,所以就读了《岳飞传》《水浒传》《反唐》《三国》《西游记》等书,后来,由于各地“反清”活动的发生,才引起了他的思考,他认为那些造反的人都是英雄,再后来,他又去了一个新式的学校,在那里,他学习了更多,更先进的文化知识,并且产生了救国图强的思想,开始为自己国家的安危而担忧,这时的他只有16岁。

接下来的十年是他真正怀念的日子,是真正充实的日子。从第一次读到报纸《民力》,他便看到了革命的气息,报纸中关于孙中山与同盟会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他,于是他写了一篇自己的政见贴在学校的墙壁上。后来,他甚至剪去了辫子,以示他革命的决心。后来各地的革命斗争越来越激烈,于是他决定去参加革命,去投身于真正的革命事业当中。后来的生活就变得充满了激情,组织学生运动,发表革命言论。在参加革命活动的同时,他还不忘继续学习,他既喜欢看关于革命的报纸,更爱读那些关于外国文学甚至地理历史的书籍。也许正是他的博学为他后来成为一个伟人奠定了基础。他不顾家人的阻挠,去做他想做的事,从参加学生社团到发动一次次起义,到井冈山会师,再到参加红军长征,再到到达陕北,他一步步地走向伟人。

他曾是一个叛逆的孩子,可是他更是一个渴望进步的孩子。从第一次和父亲,和塾师抗争开始,他就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自己该做什么,于是便矢志不渝地去追寻自己的目标,他的经历让我明白,可以去叛逆,但不能没有奋斗的目标,不能不去奋斗。

痛苦中的狂飙

——读《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有感

2004级高二(1)班郑锴

上帝,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让他在这个世界上降临,可却不给它应有的那份平凡。生命的路不再平坦,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掉入了一个深渊,一个永远也不可能走出的深渊。那里,一道激流,漫谷荆棘,是一个没有方向的地方。

贝多芬是一个从深谷中翻出的人,满身是伤痕。他的生命中除了那份天生的姿质,再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地方了。但这,对一个在逆境中成长的人,苦痛中伫立着的巨人而言,这已经足够了。他的厄运在他来到这个世上时就已经开始了。童年的悲惨与无奈,给他的一生埋下了阴影,童年受父亲的强迫,拼命地学习音乐,未成功的父亲将不满与渴望一切的痛苦全部加在他的身上。少年的他,须为生计所发愁,去想法争取食物。他的童年里全然是异样的阳光,没有快乐,没有游戏,没有一个孩子应有的天真,只有不尽的伤感。在他的世界里,没有蓝色的天,白色的云,清澈的水,有的只是一片灰暗。

大革命的爆发,燃起了贝多芬心中成功的火焰。他来到了音乐的圣地——维也纳,想在平坦的路上走出一些不平淡来。可是厄运并为饶过他,一个音乐家又要承受起耳聋的痛苦,这不正如一个长跑运动员失去了双腿一般的悲哀吗?此时,他的生命似乎已全无了意义,一个失去了听力的音乐家是滑稽还是痛苦?失落,失落,坠向深渊的失落,秋天的叶子已经飘落,落地时,贝多芬的心也一同沉了下来,只有绞心的痛,他无法接受,他甚至无法继续呼吸。

此刻,爱情又使他重新找回了自己,让他找到了一些幸福的感觉。但这种幸福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长久,它是如此的短暂,在贝多芬正陶醉于其中时,爱情有风一般地离去了,雪崩一般的猛烈和迅速,伤害像一把利刃划过了贝多芬的心灵深处,他痛苦的喊叫撕裂了整个天空。

晚年的他曾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他的侄子身上。他终于有了些许欣慰,有了些许爱的寄托。但不知命运为何要继续折磨贝多芬,让他连付出爱的权利都没有,他的侄子并不争气,对他如同陌路之人一般,直至临逝世前也未曾出现在他身边,让他含笑九泉。

踏着这些苦痛,他却走向了成功。穿越了满是荆棘的山谷,尽管留下了满身的伤痕,血迹斑斑,但也正是这个在痛苦中狂飙的人,因曾经失去的平凡而成为了一个不平凡的人。

读《小二黑结婚》有感

2004级高二(1)班 余红英

《小二黑结婚》这部小说语言上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泥土气息。这个特点充分地表现在人物的对话中。课文虽然是节选了整部小说的几个章节,但二诸葛、三仙姑两个饱满的人物形象却引起了我强烈的阅读兴趣。

文章开篇,二诸葛听到儿子被抓起来,摇头说:“唉!我知道这几天要出事啦!前天早上我上地去,才上到岭上,碰上骑驴媳妇,穿了一身孝,我就知道坏了。我今年是罗猴星运,要谨防带孝的冲了运气,因此哪里也不敢去,谁知躲也躲不过去……”这几句话足以看出二诸葛是一个非常讲究封建迷信的人,他看到儿子出事了,不去想办法解决,而是拿出三个制钱占卜,还迷信地认为自己看到了灾难的征兆。”人家把他选成青年队长,我就说过不叫他当,小杂种硬要充人物头!”从这句话,我们也可以看出二诸葛是洋胆小、怕事而且思想落后的人,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当“人物头”,只想让他成为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二诸葛还是一个积极维护家长权威饿人,他自作主张给小二黑找了个童养媳,区长告诉他小二黑和童养媳的婚姻不合法,他不但不悔改还希望区长“恩典恩典”。他坚决反对小二黑和小芹结婚,理由是他俩命相不对,你看,他是多么的迷信。

三仙姑则是一个好逸恶劳,极其自私的妇女形象。她听到女儿被绑的消息后,就来到刘家大吵大闹,不是因为对女儿的担忧,而是为了逞逞闹事的本领和遮遮外人的耳目。女儿吃亏了,她反而很高兴,回到家早早就睡了。丈夫于福做好了早饭,三仙姑才醒来,丈夫问她:“不去打听打听小芹?”她却说:“打听她做甚啦?他的本领多大啦?”母亲该有的宽容和对女儿的爱,她身上一点儿也没有。可是,当交通员传她到区上,她却又换上新衣、新手帕、绣花鞋、镶边裤,又擦了一次粉,加了几件首饰,才骑着驴出发了。你瞧,多么滑稽!她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女儿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女儿找了婆家,还收了财礼,她的自私自利在文章中暴露无余。

小说节选部分故事性很强,表现了赵树理小说情节连贯性和完整性的结构特点,开头介绍人物,故事连贯到底,最后交代人物的结局、下落,使故事来龙去脉清楚,有头有尾。这是小说的后四节,是带有喜剧及理想色彩的结局,二诸葛和三仙姑意识到自己的愚昧与迷信,都在发生着改变,村里的恶霸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小芹和小二黑在政府的支持下结成眷属,这个结局正体现了作者对新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的历史大趋势的坚定信念。

中国伟人

——读《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有感

2004级高二(4)班余双双

打从上初中时,还很稚嫩的我们就已经不断地接触到他的作品,鲁迅,这个名字早已不再陌生,到今天,对我和我的同学们而言,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如雷贯耳般的响亮了。先生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个全民族的伟人,他托起了历史的一角,谱写了文学的真谛,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他是一名勇敢的“战士”,在那动乱不安的黑暗时代,在硝烟弥漫、血雨腥风的“战场”内外,他激情、愤怒,用他充满男儿血性的笔写下了一篇篇无比犀利的篇章,“数千年的僵尸政治,‘东方文明’,专制、强暴、虚伪、保守和蒙昧,都是他攻击的目标”,他为民族的屈辱和腐败而深切地悲痛着。

他曾经做过医生,给别人疗治身体的疾痛,但后来他意识到:仅仅解除身体上的伤痛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古老民族在滴血流泪,只有从人们的精神上解除痼疾,这民族才有希望,才有梦想,才能创造未来。于是他拿起一把无形的手术刀,开始坚定地剖析着民族的创伤,去除一切致命的“毒瘤和坏死组织”。绝不“姑息养奸”,绝不让腐败占据了主导地位。他被称作“投枪”,被称作“匕首”,他一针见血的洞析,正中敌人的要害。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迸发出义正词严的语句,鼓励无数爱国的仁人志士,青年豪壮,为革命,为国家而奋斗。团结起来打败一切敌人,勇敢地进行抵抗反击,“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先生用他最为独特的斗争方式向人们闸述了一条真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他用文学和思想的力量拯救着中华民族。

他是一位文学巨人。深邃而又透彻精辟的见解,深刻犀利的语言,强有力的抨击与批判,无一不显露着他的才华,他的思想的广博和深刻。因此博得了这样的评价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他的文学著作,无论是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还是思想的建树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在高度和宽度沙锅内无限拓伸展延,精湛地表现着思想的厚度和躯干完美的思想体系。他的作品,要在空间定位,所以,他连同他的作品占据的,是数百万人心灵乃至灵魂上的重要位置。

他太伟大,实在难以借用一些词来赞喻,来颂扬,实在无法简简单单地再进行评价了。但是,在面对赞美时,我们却又看到鲁迅先生如此深刻伟大的背后还有着极为平和的一面。

鲁迅先生喜欢笑,笑声爽朗,而且常常笑得咳嗽起来。他多年肺病缠身,身体一向虚弱,但总是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的。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抓起帽子往头上一扣的同时左脚就迈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喜欢吃油炸的东西,硬的东西,不喜欢吃汤之类。爱吃清茶,不喝汽水、牛奶、咖啡之类,还喜欢吃一点儿花雕酒。鲁迅先生的记忆力非常之强,他的东西从不随便放置在任何地方。出门从来是腋下挟者个零绸子印花的包袱,里边包着书或者信,两只手露在外边,他戴不惯手套围巾,很宽的袖口冲着风,就向前走去。鲁迅先生喜欢德国女画家珂勒惠友的画和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的文章。她们是些独立自主的女性。先生有很好的习惯,写文章的材料都压在桌子上,书桌上整整齐齐的,每次包要寄给别人的书时,总是包得方方正正,一个角也不准歪上点,连捆书的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的。鲁迅先生似乎总也不疲倦,他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是休息了。”鲁迅先生每每是在台灯下工作到天明。无数个日日夜夜,他都在灯下为文学事业而忙碌着,尽管身影是那样的病弱和单薄。

看似平凡的生活细节,却流露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高尚的纯粹的人文修养以及道德品质。伟大既可以从伟大的事迹中体现,也可以从微小平凡的事情中体现,因小积大,而迸发出激情与力量。说到底,鲁迅先生确有着亲切平和的一面,且这一面正是由伟大而崇高的另一面支撑铸就的。

废墟与文明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之《废墟》有感

2004级高二(1)班韩欣愉

品读《废墟》一文,确实感觉是余先生在某处歇脚而作。风尘仆仆地一路赶来,终于可以歇息,一路上的历史,断柱残殿,不堪入目,呼吸都有些困难,实在忍不住,挑灯执笔,一簇而就,写完便扔笔大笑,之后再美美睡上一觉,暂时忘却所有历史的沧桑。(老师:这一段虽有些造作,但毕竟还是有几分余秋雨的风格吧。)开篇一句“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感慨万分,千丝万缕的情感统统汇于此开篇之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这也是在余秋雨的文章中很少见的。但“诅咒”什么,为何“诅咒”,又为何将感情矛盾地“寄托”于废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