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浅草青青
27499200000023

第23章 高二作文(3)

余先生在第一章的第三小段中还给了“废墟”以定义,“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其中的“废墟是课本,……;废墟是过程,……”正好与第二章的一句“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相对应。)先不究其定义的准确性,我们往往首先会注意到这些句子的哲理性,如“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若再究其根本,细细品位咀嚼,会发现定义的何其工整完美。我在读这篇文章时,很自然地联想到了作者的其他文章,感触很深。记得庞贝古城一夜之间被火山灰掩埋,角斗场再宏伟也敌不过千军万马,可是更为让人伤心的是近代惨遭破坏的敦煌古壁。”废墟”是“课本”,历史“课本”,从地上仍残留的那些大地的巨骸,我们读到了什么,读到了一段段各国各个时期的不同历史,悲惨的,凄凉的,荣辱兴衰。”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确实如此。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余先生在序言里面写的几句话,“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摧折。”也许,作者以前有过那样的想法,“在月光之下,在废墟中独行”,但自己又会矛盾地发现在夜游之中“有了对晨曦的期待”,便也“失之于娇柔”。作者终觉那两种观点太过于诗意或者幼稚,于是又说自己没有豪情和精力,他已不在乎讨论什么“夜游”与“娇柔”了,他如今“只怕人们把所有的废墟都统统刷新,修缮和重建”。整个高度就不同了!

“中国历来就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

作者将文化废墟一笔拉到了整个现代社会文明的层次上。”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深情冷静地吐露了整个现代社会的一种思想生活状态,一种面对世界万物的哲学观点。”点化了废墟”,接纳了“废墟”。

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

2004级高二(1)班葛淅炜

漫画、卡通、寓言、童话和小人书曾让我百看不厌,此外,我也喜欢看励志方面的书,吃过各种版本的“卡耐基”、喝过各种各样的“心灵鸡汤”。眼前这本《谁动了我的奶酪》似乎综合了它们所有的味道,着实叫人喜欢。

从表面看,《谁动了我的奶酪》和其他众多装祯精美的书没有多大区别,只是薄了些,约4万字,写的是个有趣的寓言故事,每页都配有主人公滑稽可爱个性鲜明的漫画形象。可就是这本不起眼的小说,在欧美创造了出版业的奇迹:自1988年9月在美国普特南出版后,两年中销售2000万册,雄居亚马逊网上书店第一名约80周,同时迅速跃居《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最畅销图书排行榜第一位。

书中有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求的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把他们的心态全部暴露出来: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更丰富的奶酪: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固守在已经消失的美好幻觉中追忆和抱怨,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终于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天的追问中的郁郁寡欢……

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和危机四伏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们时常会感到自己的“奶酪”在变化。各种剧烈的、突然的外在变化和我们的内心的冲突相互作用,使我们在各种变化中茫然无措,先是追问——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奶酪”?然后对新的生活状况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应对并陷入困惑之中难以自拔。如果你在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中,总担心失去的痛苦、决定的两难、失望的无奈……那么生活本身就会成为一种障碍。

《谁动了我的奶酪》告诉了我们一个最简单的应对方法,那就是把跑鞋挂在脖子上,时刻准备穿上它,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寻找。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

2004级高二(1)班邢煜

圣母院里的钟次第地敲响,咚咚,咚咚……沉重地,凄惨地,好象在陈述着一个故事。那是浓烈得化不去,深刻得退不了的形象:独眼的敲钟人加西莫多的出场让我看到了一个丑恶的影象。他的独眼,他的聋哑,他的驼背,他的巨大和丑陋都让我先入为主地把他当作大反派。婴儿时,他是一个人人见了都想把他烧死的丑小鸭;青年时,他是一个表面风光但人人唾弃的“愚人王”。他的脸仿佛注定了他就是恶魔的化身。到后来,我才看清他那清澈、崇高的灵魂。他对像使唤奴隶一样,役使他的克洛德忠心耿耿,这是怎样的一种单纯?他受尽了人世间的歧视和欺凌,却又那么满足地,勤劳地当着他的敲钟人。如此美丽,如此可敬的人性难道在他那丑陋的外表下就一文不值了吗?相比而言,如果说加西莫多的外表丑陋,那么克洛德的心灵便更加令人鄙视。一开始,良好的生活背景让我觉得他是个学识渊博的善良人——他收养了丑陋的加西莫多,他是人人敬畏的副主教……但是当故事的情节愈演愈烈时,我读懂了他精神世界中的畸形。他不择手段地“爱”,让他卑鄙地,变态地劫持爱斯梅拉达,并且因“爱”生恨地要置她于死地。这是一种自私的,卑劣的,霸道的“爱”,充满了病态的“爱”,那不算是爱,只是伤害……然而,作者将最美丽的笔墨都倾注在了爱斯梅拉达身上:她美丽,因为她有一张天真清纯的脸孔;她善良,因为她的内心充满了同情和爱心。她可以为了保存甘果瓦的生命而嫁给他,她给饥渴难耐却无人理睬的敲钟人送水……她有菩萨一般无人能及的心肠,她有倾国倾城的美貌,她是善与美的化身!怎么能不引起我的思考?人性的层层面面是多么复杂却简单:人的精神世界永远是双面的,没有完全的丑,也没有绝对的美。

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在我们生活中更是找不出完美的人,很多人尽管生理上有缺陷,但内心高尚,这比起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美上千百万倍!就像书中说的那样:“美就是完整,美就是全能,美就是唯一有生命力的东西。”当灭灯钟又一次响彻在巴黎圣母院里,所有故事似乎都结束了……但那古老的故事还将被永恒地传诵……

一支笔杆撑起另一片天空

——读《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和平》有感

2004级高二(1)班金鑫

鲁迅,一个如雷贯耳、耳熟能详的伟大的名字,“巨人”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合适评价他的词语。这位民族英雄在敌人的面前挥舞着笔杆,与他们进行着顽强的抗争。他虽然没有挺起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没有举起战刀,指挥将士们冲锋杀敌,但他用自己的笔杆揭掉了时代的面纱,用新思想洗涤假恶丑,努力地为中国人指明着灵魂净化的方向,鲁迅先生用笔杆为我们的民族开辟了新的道路,撑起了一片天空。

还记得最早接触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只觉得这个人的思想深刻,并在老师的介绍下,硬生生地记住了他是伟大的。可是由于年龄、阅历等各个方面的原因,我只能对这位“传说中”伟大的文学家、思想革命家敬而远之,想象中的他一定是位面容严肃、满口救国救民之道理战士。读了《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后,过去的看法大为改观,渐渐地我发现我从原来的敬而远之变得想要走进鲁迅先生的生活,甚至想要接受他思想的洗涤与熏陶。

在我的记忆中,鲁迅、李大钊,这样的革命志士是缺少幽默细胞的,记忆中的他们只会埋头于工作,可是读了本文我才发现鲁迅先生竟是一个充满风趣的绅士,不但会和朋友、房客们亲切地谈天,也会在谈话中开几个小玩笑来活跃气氛,这是我大大没有想到的。鲁迅,这位钢铁一样的战士在我的心中变得不仅伟大而且可爱了。

想象中的鲁迅还会是一个严厉的父亲,会很严格地要求他的子女,好让子女在自己倒下的时刻接过自己责任,可是,看看鲁迅先生在重病期间为了能讨小儿子海婴的欢心与满意,强忍疾病的痛苦高呼出“明朝会,明朝会”。先生是何等疼爱他的子女,他的关爱既博大又深邃,关爱的同时又不乏对他们的要求。于是,“慈祥”二字又在我对鲁迅的印象中熠熠生辉。先生是一位既平和又温柔的朋友,他从不在朋友和晚辈中趾高气昂,不在青年面前耀武扬威。鲁迅先生的形象变了,在我的心里彻底地变了。他是一位平和、温柔、慈爱的无产阶级的斗士。我觉得自己好笑,过去是那么的无知。可是有一点却自始至终未变,鲁迅先生是伟大的。为了解放中国人的思想,在那灯下工作了几十年,始终如一地与敌人斗争着,这种爱国爱民、矢志不渝的精神,这种锲而不舍的钢铁般的意志坚不可摧。

我突然间想到鲁迅该是“温柔与慈爱的另一面是伟大。”正是因为他有了这样温和与慈爱的心,才会洞察人间冷暖,写下不朽的文章,指引着中华人民顽强地站起来。

读《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有感

2004级高二(1)班郭晨辰

“万方多难”,苦啊!

苦心固执,终于成就一代诗圣。杜甫的声明与其说是他苦心钻研的结果,毋宁说是他“悲惨”人生的积淀。为什么要用“悲惨”来形容杜甫的一生,我自己也不太清楚,只是读罢文章后的第一种感受,“悲惨”或许是因游历京城多年,壮志难酬,长途归家,却听见一片号啕,缘和啼哭?原来家中未满周岁的幼儿刚刚饿死,这怎是一个痛字可以表达。我不禁想起前些天学习《灯下漫笔》时,鲁迅先生提到的一句话:“离乱人,不及太平犬”当然鲁迅先生说这句话时带着鄙夷,讲的是人奴性,其实当时我的轻视并不亚于鲁迅先生。可当我在杜甫身上看到这一幕时,却忍不住感叹这样一句话,杜甫,一个官员的生活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当时的百姓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中!在那个时代”“奴性”几乎成了一种奢侈,大部分人的所谓奴性可能还来不及显露,便已早早殒命,他们连“活着”的资格都被无情地剥夺着……

当我读到杜甫死时的情景时,不仅心中一颤,怎样的人才能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来,王维不行,李白不行,他们虽然失意过却都没有杜甫独有的悲怆。写到这里我又想到今天学习矛盾先生《风景谈》时,老师评价公园里和石洞里的两对恋人的话,“公园里的男女依偎短语,却让人觉得沉闷;而在沉闷的雨天,石洞里的一对年轻人却全然让人感受了前所未有的旺盛生命力,是因为他们明白生活的意义,他们有信念……”是啊!个人的小爱在家国的大爱面前不但显得渺小,更让人觉得卑微!自私的幸福很难长久,公园的一对看似亲昵,却让人觉得危机重重,死气沉沉,而在山洞里的一对却令人感到亲切。杜甫的成长同样验证了这个道理,他的诗歌作品抒写个人才情的也有很多,但他所写的国家遭受巨大不幸的诗作却更令人爱不释手,百读不厌,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其中的缘由大概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共鸣吧!因为有了共鸣,人与人之间才有了交流,因为与杜甫有了共鸣,所以才会静下心来沉浸在诗篇里,不忍离去。

杜甫35岁初到长安,他的目光并未局限在耀人眼目的官职上,而是投向了这些事物以外,投注到了统治集团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中,他在矛盾的激流中挣扎,因为他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湖人士”,另一方面又的确想在长安谋得一官半职,以获取活下去的资本。由于阴谋,他考试难中,为了生活他不得不低声下气,充作贵族府邸中的宾客:

朝扣富儿门,木随肥马牛。

残杯与冷羹,到处潜悲辛!

直到公元754年,杜甫还被贫困所压迫着,为求得一个官位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这对于一向清高的作为文人的他来讲是怎样的痛苦,恐怕只有子美自己心知肚明吧!公元751年时,由于边疆战场失力,为了补充兵马,统治集团用暴力征发士兵,百姓承受着极大的痛苦,杜甫看着这凄惨的景象,心中的痛苦再也遏制不住,终于,他写出了他的第一首为人民说话的诗:《兵车行》。此时的杜甫40岁左右,短短几年间,杜甫目睹了唐玄宗奢侈的生活,政风的腐化,边疆的失利等一系列令人失望的现实后,他的创作潜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把从长安出发到奉先任职这段路程上的经历和感想写成了跨时代的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安史之乱的流亡生活使杜甫尝尽人间疾苦,但他也只能感叹:生不逢时!继续努力靠近统治者还是果断地走向人民,杜甫选择了后者并因之走向了唐诗的辉煌。

杜甫——乱世中的人民英雄。

苦难铸就的音乐教父

——读《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有感

2004级高二(1)班张琳

在西方艺术史上,贝多芬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你要参加一场通俗歌曲演唱会,大可不必考虑怎么正式穿着,可是如果要去欣赏贝多芬的古典音乐,就一定得打着领带,穿上美丽高雅庄重的晚礼服,牛仔服饰是万万进不了音乐厅的,人们对古典音乐一贯拥有这种特别的尊敬感。因为像贝多芬音乐这样高雅的作品,有着一般流行音乐所缺少的高贵的品质。

贝多芬的一生也是如此,苦难压抑却厚重充实。

贝多芬有着一个并不幸福的童年。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且酗酒的男高音歌手。他整天把贝多芬控制在钢琴上开发他的音乐天分,幸运的是,贝多芬并没有永远厌恶这门艺术,否则将是人类艺术领域的重大损失。17岁的他就失去了他热爱的母亲,负担起养育全家的生活重担,这也练就了他能直面挫折,经受打击的性格。1792年,伴随着革命浪潮的席卷,他离开了家乡,到了享誉全球的音乐圣地维也纳,在那里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音乐作品。1801年时,他终于遇到了生命中的一个令他心动的女人琪丽哀,这带给他一段幸福的时光,但他们却阴差阳错地没有走到一起。失去爱人的贝多芬经历了一个绝望的苦闷时期,期间创作了许多凄婉犹豫的音乐作品。当创作到《第四交响曲》时,他与丹兰士特布伯伦斯维克订婚,他们是那样的幸福,可爱的丹兰士像一个天使般地爱他、崇败他。贝多芬为她创作了《第四交响曲》等许多富有梦幻与神秘气息的乐曲,但不只是什么原因,婚约被毁了,但两人并没有忘却了这段美好浪漫的爱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丹兰士特布伯论斯维克还爱着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