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购物,向孩子示范明智消费。一位父亲曾带着6岁的孩子逛了3家商店,目的是为了买一辆物美价廉的自行车。最后,父亲把省下来的10元钱买了一个孩子向往已久的乒乓球拍。这位父亲的做法很聪明,他的行为给孩子做了很好的示范,使孩子了解了什么是价格差,什么是明智消费。这样,孩子在自己支配钱的时候,也会注意节俭。
给孩子见习成年人生活开支的机会。孩子们虽然接触了钱,但他们很少接触到真正的成年人生活。所以,当他们长大以后,需要自己支付水电费、房租、物业费的时候,他们常常易觉得束手无策。因此,父母最好从现在开始,就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去买菜、交电话费等,使孩子知道家里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父母每个月都需要支付哪些开支。这样,孩子有了了解家中“财政”的机会,当他们长大成人以后,也会综合考虑家庭开支,不至于顾此失彼。
上面的一些方法是针对一般家庭而言的。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还需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只有根据孩子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设计的理财教育内容,才能真正适应孩子的身心发展。
避免孩子花钱大手大脚
现在有很多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不做计划,也不为家长考虑。但这也不能全怪孩子,小孩子的自制力、计划性相对差一些,多数孩子还没建立起劳动与金钱的关系,再加上父母从小娇生惯养,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当然不把花钱当回事。
孩子从小习惯在金钱方面大手大脚,习惯了花钱之后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其实孩子花钱的动机很简单,只知道钱是可以兑换物品的东西,并不太了解钱的真正意义及劳动辛苦,也不易养成储蓄的习惯。如果此时你硬要孩子如何如何做,效果也不会太好。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去引导和教育。
(1)不要随便给孩子零用钱,更不要以金钱做为对他们的赏识或奖励。众所周知,10岁左右孩子的自制力、计划性相对较差,如果总是过多地给孩子零用钱,家长再不引导孩子如何消费,就极易使孩子养成乱花钱,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
(2)适当地给孩子一些零用钱,让他们学会自己去合理地支配。不给孩子零用钱的方法也是不可取的。可以每天给孩子少量的零用钱,并由家长来指导怎样让钱花得值,花得有意义,慢慢地,孩子就会自己合理支配零用钱了。
(3)让孩子养成“做账”的习惯。这里所讲的“做账”并不是让孩子一五一十地交代金钱的来龙去脉,但最起码要让他们粗略地说明一下,钱到底花到什么地方去了。这样就会慢慢地培养出他们花钱的计划性。
(4)让他们的消费“物有所值”。也就是说,告诉他们哪些玩具耐用不贵,哪家的文具物美价廉,让孩子知道花一笔钱就应该换回相同价值的东西。
除此之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只有勤俭持家的家长才会影响孩子懂得节约。再有,我们还要具备允许孩子尝试错误的雅量,毕竟他们是孩子,绝不可能“一点就通”、“一学就会”,您说不是吗?
不能用金钱刺激孩子学习积极性
一个孩子是否有学习积极性,取决于其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顽强毅力和良好的学习心态等。当孩子充分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新奇之乐、发现之乐、追求之乐、有用之乐、成功之乐时,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油然而生。当孩子在学习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时,家长给予必要的表扬和奖励是可以的。奖励应该有利于激励孩子进一步努力,并以精神鼓励为主,也可以给一定的物质奖励。如从孩子的实际需要出发,奖励一些学习用品、课外读物等,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目前,有不少家长用金钱来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如单元测验成绩好给多少钱,期末考试单项成绩好给多少钱,各门功课平均分在90分以上给多少钱,95分以上给多少钱,满分给多少钱。还有的家长许诺给孩子买贵重礼品、名牌服装或外出旅游等。这种做法有的时候可能有一定作用,收到暂时的效果,但是从长远看对孩子身心发展是不利的。
造成孩子学习目的不端正小学生对学习目的性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当孩子对学习目的性缺乏理性的认识时,家长用金钱来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形成为金钱而学习的错误动机。孩子很自然地把学习与金钱挂上钩。出现有钱就干、没钱不干、钱多多干、钱少少干的想法。一旦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考好,没有了金钱的支撑,学习就会失去了动力,也就没有了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自然也会大幅度下降。
滋生摆阔气,互相攀比的坏毛病有的学生有了钱就到餐馆大吃一顿,更有甚者,家长请孩子的同学聚会,到饭店又吃又喝又唱。请客送礼,讲排场,摆阔气,进而互相攀比,从而滋长孩子享乐的坏毛病。
孩子乱花钱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孩子手中有了钱不会合理支配、正确使用时,往往会导致盲目的乱花钱。有的到街头小摊上买不干不净的食品,有的到娱乐厅玩游戏机,有的到录像厅看不适合孩子观看的录像片,受到不健康思想和不良行为的影响,使孩子变坏,走入歧途。
影响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培养如果孩子把钱看得太重,掉到钱眼里,就会胸无大志、眼光短浅,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就会忘记人民的希望,祖国的前途,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
总之,用金钱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会危害孩子的身心,腐朽孩子的心灵,应该予以杜绝。应该用正确的方法,激励孩子学习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理财教育的严重不足
孩子知道用钱,并非过错。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在3岁左右便有自我意识和模仿能力,产生“我能做”的独立念头。5岁的儿童用钱买东西并不鲜见。
有些早熟的儿童还会安排用钱计划。有个6岁小孩向母亲要3元钱,母亲问他为什么只要3元?孩子回答:“一块钱坐三轮车。两块钱买两只冰棍,我和同学一人一支。”俨然像个小大人。
西方教育专家认为,儿童应从3岁开始经济意识教育,主要教理财知识,并制订了年龄阶段教育计划:
3岁:辨认钱币,认识币值、纸币和硬币。
4岁:学会用钱买简单的用品,如画笔、泡泡糖、小玩具、小食品。最好有家长在场,以防商家哄骗小孩。
5岁:弄明白钱是怎样来的,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
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用攒钱器具,培养“自己的钱”意识。
7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并和自己的钱比较,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
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如卖报、给邻居买小物件获得报酬。
9岁:可制定自己的用钱计划,能和商家讨价还价,学会买卖交易。
10岁:懂得节约零钱,在必要时可购买较贵的商品,如溜冰鞋、滑板车等。
11岁:学习评价商业广告,从中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有打折、优惠的概念。
12岁:懂得珍惜钱,知道来之不易,有节约观念。
12岁以后,则完全可以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交易等活动。
由上述计划可看到,西方社会对儿童的经济意识教育比较看重,这与西方社会商品经济发达有关。从以上计划中,我们可得到几点启发。
①钱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儿童的观察能力很强,对钱产生的兴趣早于其它事物,因为钱能给儿童带来直接的好处和利益。家长只要带儿童逛几次商店,钱的用处便牢牢树立在儿童心中。
②钱的知识与道德教育有紧密联系。孩子懂得钱应该经过劳动赚得后,便产生爱惜钱的心理,引起储蓄行为,避免浪费。我国当前某些学校学生对钱毫不珍惜,任意挥霍浪费,与缺乏理财教育有关。据报道,武汉小学生流行收集《水浒》人物套画,这种画在干脆面里,每袋只有一张,很多孩子为集画,用钱买上108袋干脆面,取出人物画,扔掉干脆面,浪费惊人,完全没有爱惜钱的意识。
③懂得节约钱,计划开支,是很好的习惯。将来长大后,有助于从事财会经济工作。知道自己挣钱,培养独立精神。美国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洛克菲勒在童年时代,祖父每周给他10美分零用钱,到周末检查,是否增加?迫使小洛克菲勒街头卖报,养成劳动赚钱的观念。
今天看来,小洛克菲勒的童年不仅对他日后成为商业巨头有很大意义,而且对我国儿童的经济教育也有借鉴意义。
④通过理财教育,了解商品社会。培养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打破传统观念对理财教育的束缚,转变思想,为将来学生进入社会作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