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公民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读本
2759800000040

第40章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个人品德教育(1)

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石。一个人只有当他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 仁爱、节俭、正义、勇敢、诚信等,才能在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实践行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品德建设的主题就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包容,允许和鼓励我们每一个人成才成名、发家致富。然而,品格胜于金钱。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无论是摆摊做生意还是创业当老板,再有成本、再会赚钱,如果丧失品格,那么生意不会兴隆,创业也不会成功。

品格就是财富,但愿我们每个人不断打造和一生拥有这笔财富,做一个品德大赢家。

个人道德修养与评价是荣辱观建设的着力点

修身正心是中华民族最富于人道精神、最具创造力的文化基因,是今天中国道德建设必须依存的历史文化基石,也足今天振奋民族精神之所以必须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内在原因。

道德修养的概况

道德修养的意义

道德修养,指人们在道德关系中,按照一定的道德理论、道德标准和规范在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磨炼。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个人的内在修养,强调个体的反省、体验与觉悟。儒家学者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其意思是说: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因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图治,因治而后天下平”(《大学》)。这就是说,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管理好家庭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这样,只需依靠社会成员的内在自觉而非外在约束或强迫,就能保证他们作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具体行为。

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密切相关。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创造一定的环境,进行一定的工作,调动受教育者本身的内在因素,把某些外在的道德观念灌输到他们思想行为中去,外在地给人们以道德影响。道德修养则是内在的自我道德教育,是人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坚持学习和自觉地进行思想斗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的活动,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内部力量。离开道德修养,道德教育的作用就难以奏效。

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非常重视日常历练,重视道德实践,其主要表现就是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并阿创造了许多非常成功的经验,“德教为先”与“修身为本”一直是我国历史的一个传统。其中,既有对于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重要性的认识,也有关于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步骤,还有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目的,以及人们所应追求的道德目标和思想境界。

道德修养的目的

进行道德修养有助于自觉选择有道德的行为。道德选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选择,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则或善恶冲突之间所作的自觉自愿的选择。道德选择是一种价值趋向,是人为达到某一道德目标而主动作出的取舍。道德选择又是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它把人们内在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以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形式呈现给自己和别人。道德修养就足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标准端正自己的道德认识,提高道德选择力。修身可以“明德”,道德修养高的人才会“舍生取义”,道德修养到一定程度的人才会有意识地克服自己的私欲和行为习惯的弱点,才会“省查克治”,用善战胜恶,用止战胜邪。

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使社会稳定有序。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目标是使社会稳定有序。道德修养是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所进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设置了一系列的社会成员行为规范,而且逐渐将其系统化并上升为教义礼仪,使人学会如何做人。这样的道德修养有助于社会成员的自我约束,为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道德修养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提出把道德修养纳入健康的范畴,指出“健康”是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就使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发展。健康不仅涉及人的体能方面,也涉及人的精神方面。修身可以“养性”。道德修养作为精神健康的内涵,主要包括: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健康者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等是非的能力,能按照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我国许多长寿老人,也都是修德为先,致使生命长青。

道德修养可以使短暂的人生留下长久的影响。可以提高人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大上有芷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证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古人把“立德”放在首位,说明“修身”的确是基础,是出发点。精神可以不朽,美好的心灵可以不朽。不朽之人,超越了生命的转瞬生火,超越了生存的荣辱困苦,这样的人生自然是快乐的、幸福的。孔子用“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概括了自己的一生,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同样,西方学者也重视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头上的星空和在我心中的道德律。”

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完善道德人格,实现最高价值的人生。是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道德修养即完善人品操行,提高人生境界,是齐家、治国之抱负赖以实现的前提。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十分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认为道德修养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紧密联系的。道德修养就是在道德领域“切磋琢磨”、“涵育熏陶”,即古人所说,“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台熏陶”。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提出了许多道德修养的准则和要求,设想了许多高尚道德人格的人格特质。例如:孔子提出了“仁”学说,提出了爱人、忠恕、克己复礼等内容的个人道德修养准则和要求;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则是一种刚直强大、令人仰慕的大丈夫精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表现出强烈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道德风尚。在这种思想的教育和影响下,中国历史上的确产生r许多人格高尚,为后人仰慕的榜样,如屈原、文天祥、岳飞、谭嗣同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是何等的情怀、何等的气派、何等的人格!

对当代青年学生来说,加强自身品德修养是很有必要的。只有通过修养达到较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才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新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道德修养的特点

道德修养具有自主性。人的自主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力、自主和创造的内在特性,它体现在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也体现在人对真、善、美等价值}{标的不断追求中。道德作为人的关系、人的活动、人的价值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体现了人的自主性。道德修养需要通过道德活动来实现。道德活动是道德人格发展的源泉和基础,但道德活动能否产生影响,离不开自己在实践中的主观努力,离不开在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学习。如果没有从道德活动向内心世界的转化,就不可能有道德人格的发展。因此,必须重视调动行为主体——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进行自我教育。

道德人格是经过行为主体在一个又一个的道德情境中通过自主选择形成和发展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体现了道德修养的自主性。

道德修养具有独立性。道德修养是行为主体的自我教育、自我塑造,具有独立性。道德素质的提高不只是通过“被塑造”的方法,更应该“自我塑造”。

道德修养具有实践性。道德修养必须间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相联系,与具体的道德行为实践相联系,同终生的,扛活和工作实践过程和道德实践过程相联系。如果只是掌握了道德规范、准则体系而缺乏实践中介,就不能有效地使道德规范、准则体系内化为道德信念,从而导致“知而不信”。况且,道德信念也不足以外化,以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最终表现为“言而不行”、“知而不行”。20世纪20年代中期,哥伦比亚大学的梅和哈物茨恩主持了一项历时5年、涉及万人的大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在学校中掌握的道德规范和美德概念与他们的实际道德行为无关。因此,只是“掌握”了道德规范和美德概念并不意味着对它们的“认同”,只有在实践中践行它们才能真正提高道德水平。

道德修养的内容

修身克己

所谓修身,就是“克己”,即完善人品操行,提高人生境界。修身,作为目标,它是人的完善,人格的体现;作为手段,它是实现最高人生价值的道路和方法,是为“齐家、治国”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礼记·大学》篇提出,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可见,在以修身、齐家、治国为三大内容递进建构的中国文化系统中,修身是基点,是核心。所以,修身克己,是做一个符合中国文化、具有最高人生价值的中国人所必需的。

修身的标准是“仁”和“礼”。“仁则爱人”的思想奠定了国家秩序中以民为本的思想基础。“民本”思想造就了一大批“为民请命’的“无道则反、无道则争、无道则隐”的仁人志士,他们是民族的脊梁。“礼”是指社会人际关系准则,是“仁”的社会体现。在儒学那里,“礼”渗透了他们的社会理想,是他们理想社会政治清明的具体化。这种人际秩序的内核是“仁”,表现为各在其位、各尽其责。因此,不仁道的人际关系应该匡正。而这个“仁”和“礼”不是呼之则出,轻易就能达到的,而是要通过谨慎的内省、艰苦的“克己”才能达到。这就是修身、正心。‘‘修身”和“正心”的过程,正是对每一个人的严格考验。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的“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就是在修身方面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他们强调的修身正心的人生,是积极有为的人生;是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坦诚之心为一胸的人生;是既人世,承载满腔的社会责任感,近而事父,远而事圈,又保持“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不恩君王,不累长上,不闵有司”(《礼记·儒行》)的人格操行,超凡脱俗的人生;是把幸福感,乃至相应的苦乐感、荣辱感灌注于道德修养过程中的人生。

总之,修身正心是中华民族最富于人道精神、最具创造力的文化基因,是今天中国道德建设必须依存的历史文化基石,也足今天振奋民族精神之所以必须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内在原因。

正心诚意

正心诚意,就是端正自己的思想。《礼记·大学》把“正心”和“诚意”作为两个重要的思想提出来。《大学》对正心作了详细的解释:“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健(音zhi:愤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枉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其意思是说: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儿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恐惧、忧患等不良情绪深深影响着“心”发挥其lE常的认识功能,因此,所谓“正心”就是摈弃外界干扰和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心”能正常发挥其辨知事物的功能。一句话,就是要克服私欲,削除不合理、不健康的欲望和情绪,做到专心致志、精力集中。

对“诚意”的解释是:“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第六章)其意思是说,所谓的诚意,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门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很谨慎。

“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要达到“诚意”,应先有对社会事物、伦理的深刻认识。“寓润屋,德润身,心,“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这是说: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魏晋时的傅玄把“正心”当作立德的根本。“立德之本,莫尚于正心。”宋明时期的理学家更是十分重视“正心诚意”的修养功夫。程颐认为,“凡学之道,正其心,养其性而已。中正而诚,则圣矣。”王阳明也认为,“君子之学,以诚意为主”。我们在进行道德修养时,也先要做到端正自己的心,做到减实不欺妄,这是道德修养的一个普遍原则。

慎独自爱

有一位心理学教授做了一个试验:他事先在礼堂内隐藏几部录音机,然后领着100多名中学生进来坐下,礼堂里十分安静。当所有的老师借故离开后,礼堂里马上沸腾起来。十分钟之后,老师们返回礼堂,拿出录音机,将刚刚录下的内容放出来,全体学生都大吃一惊:录音机里充斥着不堪入耳的脏话、粗话。这些丑陋的语言就出自眼前这些学生之口。这个例子虽然不是说学生们的品德有多坏,但至少说明学生们缺乏基本的自我约束能力。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教育学生懂得“慎独”,并努力做到。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它最先见于《礼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的是不可须臾离开“道”,如果“道”可以随时离开,它就不是“道”了。这个观点是“慎独”得以成它的理论根据。就是说,君子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要小心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加强戒备,使自己时刻不脱离道德,在人所不知的暗处要防止不合于道的念头出现,最微小的念头也不要让他发展。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就可以随心所欲,不要以为事情很小就可以为所欲为,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谨慎行事,坚持原则。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再要标尺。“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要做到“慎独”就必须在“幽隐细微”处严格要求,毫不马虎。这也就是要做到《中庸》所要求的:“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人们在实行道德自律过程中,要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扩充到人所“不睹”之处;要把唯恐失德的心理扩充到人所“不闻”之域。只有这样,人们修身的自觉性才能达到应有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