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诚心实意地坚持自我修身,才能把“慎独”落到实处。丢掉“诚意”,“慎独”就是一句宅话。朱熹曾提出:“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处如此,大处亦如此,娃明处如此,隐微处亦如此。表里内外,粗精隐显,尤不慎之,方谓之‘诚其意’。”(《朱子语类》卷P六)这种心灵的行为,是道德修养的关键,全在自觉之中,由此可见,“诚意”是慎独的前提。
要做到“慎独”,就必须有证确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坚定的道德意志,从一点一滴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小以恶小而为之,在具体的道德实践t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的人不能慎独,是因为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不能用坚定的道德信念去支配自己的实践活动,而是把自己的理想局限在个人成败得失和某个具体的自我目标的追求之上。这就是古人说的:“夫心无欲者,物过而目不见,声至而耳不闻也。”栩反,“大其心则能休天下物”。正如苏洵所言:“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
自爱,就是要珍惜和爱惜自己的名誉和人格,绝不能急功近利或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不顾道德、公理、人格,采取不正当手段去追逐。自爱在道德修养中是一个关键环节,起着解决问题的根本作用,因为它解决的是人的观念问题、思想问题,决定着人们分辨美丑善恶、是非曲直的意识和能力,使人清醒地知道什么是能做的和应该做的,什么足不能做和不该做的。思想上有了这样的准绳,就能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自爱的人自重,对自己的人格、自己的言行、自己的名誉非常珍重,不失于轻浮流俗,不狂妄自大,不自轻自贱,待人处事与自己的身份相符;自爱的人自励,不断鼓励自己抵住诱惑,耐得住寂寞,不论顺境还是逆境,必能坚持操守。
宽容豁达
(一)宽容
宽容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是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观。它像一泓清泉浇灭r哀怨、嫉妒者的心中之火;它像蒙蒙春雨润泽了一片片友谊的稻田;它犹如涓涓细流浇绿了一块块情感的荒原;它似道道霞光照亮了狭隘之人昏暗的心房。古往今来,有多少民族在宽容中冰释了误解和憎恨,有多少部落在宽容中播种了感激。化干戈为玉帛,化冲突为祥和。太阳再耀眼也不能照到每个角落,月亮再柔美也有阴晴圆缺的时候,人,也不是完美的,也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人的伟大在于闪耀着宽容的光芒,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出豪放的人生。正如穆尼尔·纳素夫所说:“一个宽容大量的人,他的爱心往往多于怨恨,他宽容、忍让、豁达,从不悲观、消沉、焦躁、恼怒。”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一些人为了保全自己开始自私起来,开始勾心斗角起来,开始有理不让人起来,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悲哀,也是一个社会的悲哀。因此,具备宽容这一美德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让沉重在宽容中释放,让心灵在宽容中净化,让生命在宽容中升华。
19世纪的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经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我国古人也常说:“宰相肚里能行船”。宽容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宽容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跃上新的台阶。
为什么要宽容?宽容是美丽的。每个人都有可能作出不合情理或对不住人的事情。他人完全可以一笑了之:不要过分计较。宽容能使人性情和蔼,能简化复杂的人际关系。事事好争,处处计较得失,话得必然紧张、冗杂。宽容不是软弱,是理解、有爱心的表现。
有一种人,得理不饶人。我们提倡有理,也要让三分”。让人,不是怕人,而是一种风度和境界。有旷达心胸的人,不把宽容看成是忍辱负重,而是看成美德和幸福。 一个人对伤害门已的人报以宽容谅解,不但会化解、避免很多无谓的矛盾,而且会产生一种自我完美感,可以消融自己的烦恼痛苦。多原谅一个人,多造一次福;多争一次强,多树一个敌人;多患得患失,必多烦恼。能付出爱心是福,能消除烦恼是慧。一个不懂得宽容的人,将会失去别人的尊重。
宽容者让人愉悦,自己也愉悦;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痛苦。宽容产生宽容,刻薄产生刻薄。宽容不但表现为一种胸怀,也表现为一种睿智;刻薄不但表现为一种狭隘,也表现为一种短见。
宽容就是洞察。世界由矛盾组成,任何人或任何事情不会尽善尽美。无论是“患难之交”、“亲朋好友”,还是“模范丈夫”,都是相对而寿的。他们的矛盾、苦恼常被掩饰在成功的光环下,而掩盖的工具恰恰是宽容。不必羡慕人家,不要苛求自己,常用宽容的眼光看世界,事业、家庭和友谊才能稳固和长久。
宽容就是忍耐。对同事的批评,朋友的误解,过多的争辩和“反击”实不可取,惟有冷静、忍耐、谅解最重要。
宽容就是忘却。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要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放眼明日,来日方长,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
宽容就是潇洒。处处绿柳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宽厚待人,容纳非议,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切狗苟蝇营、芥蒂块垒,在宽容的阳光下,将灰飞烟灭、冰释雪化。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活得累。难得人世走一遭,潇洒最重要。
怎样才能做到宽容?要真正达到宽容和旷达,还需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即不要单向思维,要多向思维;要跳出自己个人的着眼点,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想想;不但要正面想,还要反面想;要从大局想,从结果想;还可从人的好处想,退一步想,进一步想……后退一步天地宽。
(二)豁达
豁达,是一种性格,是一种开朗;豁达,是一种谅解,一种宽容。开朗,自会使一个人宽宏大量。谅解了人家,宽容了人家,是一种豁达的体现。只要给对方以时日,让人家去比较、去认识、去反省,人家迟早会幡然醒悟的,这样就可以避免矛盾激化,使问题和矛盾迎刃而解。
豁达,是一种气质,一种素质;豁达,是一种人格,一种魅力。气质好、素质高的人,自然而然地会流露出一种吸引人的崇高的人格魅力,让人敬佩,让人效仿。这样的人,理所当然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得到别人的鼎力相助。
豁达大度,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使自己受委屈了、吃亏了,但是,在实际上,却是赢得了他人的友谊。豁达大度是一种高风亮节,是一笔无形资产,眼前的吃亏,能换取长久的益处。但愿天下人都能豁达些。
为什么人要豁达?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天都开开心心、顺顺利利,可是既然是生活,就总会有那么一些小波澜、小浪花。在这种情况下,斤斤计较会让自己的日子阴暗乏味,豁达胸襟却能让每天的生活充满阳光。
豁达地生活,才可能有快乐的人生!“量小非君子”一说,就已经说明了“为人要豁达”的道理。倘若一个人的气量狭小,接踵而来的只会是自寻烦恼,长此以往,就会使自己成为胸襟狭窄、碌碌无为的人,一辈子也难成“大气候”,弄不好还会积闷成疾。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就是告诉人们,做人要做君子,要豁达大度。
怎样才能做到豁达?要做到豁达,首先要学会不在意,不要小心眼儿。
不在意,就是别总拿什么都当回事,别去钻牛角尖,别太要面子,别事事“较真”、“小心眼”,别把那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别为一点小事而着急上火,动不动就大喊大叫,以致小失大,后悔莫及;别过于看重名与利的得失;别那么多疑敏感,总是曲解别人的意思;别夸大事实,制造假想敌人;也别像林黛玉那样见花落泪、听曲伤心、多愁善感、孤影自怜……人生有时候真的需要那么一点点傻。
不在意,是大度与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没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是很容易流于琐屑与平庸的。而做到了豁达与宽容,自然会产生轻松与幽默,从而洋溢出一种性格的魅力。
不在意,体现的是一种修养,一种高贵的人格,一种人生的大智慧。那些凡事都与人计较、锱(zi)铢(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必争的人,其实是在占小便宜,得大烦恼;而不在意,乃是不争之争,无为之为,大智若愚,其乐无穷!
不在意的人,是超越了自我的人,也是活得潇洒的人。因为没有了琐事的羁绊和缠绕,也就使身心获得了解放,自有一片自由的天地任人驰骋。
不在意,也是在给自己设一道心理保护防线,不仅不去主动制造烦恼,而且即使面对一些负面信息、不愉快的事情,也要泰然处之,做到“身稳如山岳,心静似止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这既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妙方,也是一种坚守目标、排除干扰的良策。我们的精力毕竟有限,假如处处纠缠琐事,被小事所累,我们的一生必将一事无成。当然,不在意并不等于逃避现实、麻木不仁,也不是看破红尘后的精神颓废和消极遁世,而是在奔向人生大目标途中所采取的一种洒脱、豁达、飘逸的生活策略。倘能如此,我们一定会拥有一个幸福美妙的人生。
中和无偏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准则,是“中和”、“无偏”。
“中和”是说处人、处事要贵“和”持“中”。
“无偏”是说看问题、做事情,不要偏颇。
在中国哲学以及伦理学中,“和”是世间万物发生发展的动因、生命的存在方式。“和”既指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持中贵和、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和伦理学之精要。“贵和”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崇尚和气、和睦、友善。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和”对于一个人的性格来说,就是要心胸开阔,刚柔适中,宽和待人;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就是要彼此融洽,和平共处。提倡“和为贵”并不是不讲原则,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睦相处。
在先秦时期,哲人们就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以大和谐的观点来看待宇宙有机体。他们在承认事物矛盾对立的同时,又把实现对立面的和谐统一看作是最终的结局或最佳境界,强调相异事物的协调相融,提出“和生万物”的说法。
在儒家的伦理学说中,“和”主要是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他赞扬《诗经·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认为“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不和谐的,故要贵“和”持“中”。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其意思就是说: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作“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作“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天地人和”命题。“中和”思想发展到汉代,董仲舒提出“举天之道,而美于和”。他把天下所有的“美”都归因于“和”——“美于和”,也就是因和而美,不和则不美。
儒家学派在处人、处事问题上提倡“中庸”。“中”的意思是指适中,即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不欠缺。“庸”是运用、平常的意思。“中庸”就是“运用中”,以“中”为标准。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标准,做事达不到标准或超过标准,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善于运用“中”这个标准,随时做到适中。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有两个人,他们在做事时一个经常过火,另外一个经常不到火候,他们两个人谁更好?是不是过火的人稍好些呢?孔子的回答是“过犹不及”。意思是说,做事情做过了头与没有做到效果是一样的。那怎样做才能既不过火又不会不足呢?孔子提出“中庸”的观点。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就是说“中庸”是至高的品德。
中庸是儒家学派的思想家对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认识,因此它既属于哲学的范畴,同时也属于道德的范畴。在道德的自我修养中,儒家历来把能否把握中庸之道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准。因为能把握中庸之道就意味着一个人能恰到好处地掌握各种事物的分寸(即“度”),既不过,也无不及。这里应特别强调的是,“中庸”的本质是适度与和谐,绝对不要把它理解为调和与折中。几十年以来一直在大批特批“中庸之道”,说“中庸”就是主张折中、栓和。这至少是一种误解,甚至是歪曲。我们应当为“中庸”正名。
在道德问题上我们之所以提倡“中庸”,是因为在现实环境当中,人们在思考和实践时,经常容易出现或左或右的情况,使得事情的效果往往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中华文化深受“中和”精神的浸润。“中和”、“以和为美”、“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准确地揭示出中华民族普遍注重和谐统一的心理特点和整体思维方式。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和”精神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审美意向、人生价值、文艺的传承与发展等,产生了至深至远的影响,衍生出灿烂多彩的文化现象。
笃志体行
笃志,即志向专一不变。体行,即亲身实践,一心一意地实行。笃行是儒家的所谓“五事”之一。《中庸》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对自己所学的东西要慎重地思考,作出精确的辨析,然后踏踏实实地去实践,在实践中不轻易动摇,更不盲从,同时要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直到目标实现为止。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躬行实践的强调,集中代表了民族思维方式中重实践、重道德修养、重实用技术等特点。这些特点对实践高于理论、实用高于玄想、务实不尚空古等民族性格的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谦虚谨慎
“谦虚”,就是不自满,不自高自大、不自以为是。“谨慎”,就是仔细小心,对客观事物注意密切观察、深入了解,以作出正确判断,制定正确对策。
“谦虚”是一种高尚的传统美德,其短短两个字浓缩了人生修养德性的精华。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谦虚的美德,并且创造了许多格言警句启迪后人。例如:“谦受益,满招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必然“畏盈守谦”、“劳谦虚己”。唐代魏征说:“低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可见,谦虚是人生修养德性之基础,是通往高尚之阶梯。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都以“谦虚”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心虚若谷,修心养性,终成大业。
“谨慎”是一种高尚的传统美德。“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必然“慎而思之,勤而行之”。谦恭虚心、谨慎思考、勤恳工作的人,必然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拥护。
《诗经?大雅?抑》中说:“温温恭人,惟德之基。”晋朝羊诂在《诫子书》中说:“恭为德首.慎乃行基。”可见,谨慎和谦虚一样,是人生修养德性之基础,是通往高尚之阶梯。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都以“谨慎”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慎古谨行,修心养性,终成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