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公民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读本
2759800000008

第8章 加强社会主义公德教育是荣辱观的强烈要求(5)

而当物质功利主义的“马达”被启动以后,其物化导向和经济效益原则使“金钱至上”成为了很多人的不懈追求,这也逐步导致了人们价值衡量和评价标准的改变。在以往的自我价值评价时,人们往往注重“尽心知性”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修身养德”追求心灵的安宁无纷扰,其尊严感、荣誉感、成就感、愉悦感的实现被赋予了浓厚的道德内涵。但当前很多人的价值衡量标准被逐步扭曲,往往倾向于单一的直观物化的尺度评价。由于道德带给人的愉悦感受性大大降低,道德水平和境界的衡量标准被逐步淡化或剥离于人的价值评判系统。社会价值衡量标准的“集体异化”带来的是人们对金钱财物的膜拜向往与疯狂追求,于是道德可以不要,亲情、友情、爱情可以虚假,尊严和人格可以不管,公共领域陌生人的利益更可以漠视,甚至置法律和别人生命健康于不顾,价值观的扭曲带来的是不择手段伤风败俗、违法悖德行为的大量出现。

其二,众多社会成员欲望的“集体失控”——诱发道德的工具价值失灵。欲望是指“有大脑的动物(特别是人类)的心理活动,是对需要的心理体验、对需要的意识、觉知,是意识到的需要,是需要在大脑中的反映”,它是人生物性本能的体现,“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当这个被满足了,又会有一个站到它的位置上来”。从某种角度说,人的欲望的满足不仅是本能生存的需要,也是个体发展完善自身的客观需要。人类社会的物质进步正是无数人的“集合式”的欲望推动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片面地、错误地、歪曲地反映客观需要的欲望,可能变成膨胀的欲望、畸形的欲望。在这种欲望指导下产生的欲求,其目的也只能是不正当的,其实现目的的方式与手段必会趋于不合理或不道德。当这种膨胀的、畸形的欲望超越个体存在而形成众多个体的“共振”的时候,社会公共道德的约束、规范的工具价值渐渐失灵了。

功利化、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食欲、性欲、权欲等被空前的刺激而愈发膨胀,以往道德带给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逐渐被直观生物欲望带来的快感所取代,人只有在暂时性和无休止性的欲望的追求和满足中才能找到自我、确证自己活着的价值。个体欲望的失控表现出来的是对道德的疏离,是为追逐到欲望实现而在公共交往中不择手段。众多欲望失控人的出现表现出的便是人际的紧张、残酷和社会公德、社会风气的败坏。毫无疑义,这同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精神文明相背离,应当尽快改变这一趋势。

要改变社会成员观念的“集体失和”,发挥社会公德教育中的“和谐”观念,教育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即利用公德教育对社会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并用社会公德的价值引导力消解各种欲望膨胀所带来的破坏力。既然社会成员“集体性失和”现象的出现是由少数人的失和恶性示范、“马太效应”传播的结果,那么消除“集体性失和”的路径也应通过公德教育,寄希望于从扭转“个体失和”人手,使之形成科学的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自觉把自己的欲望约束在一定范围内,在生活中营造一种人人自觉自爱的氛围,这种氛围的扩大示范,不断拓展也是消除社会成员观念“集体失和”的有效途径。

4.社会公德教育突出了“和谐”这一主旋律

苏联的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和谐的教育,就没有和谐发展”。公众德性的“集体失和”诱发了当前社会众多不和谐现象的出现。要消除这些不和谐的因素,进行社会的公共道德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社会公德教育在内容和教育实践中要突出“和谐”这一主旋律。和谐社会需要一种“和”德,和谐社会更需要进行社会和谐教化的公德教育。进而为社会发展培养出众多拥有“和”德的社会成员。和谐公德教育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其一,社会公德教育要引导社会成员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观”。当代人的人际“失和”现象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又一难题。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激发了社会成员的生存活力和智力潜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其消极的影响也是明显的。面对彼此之间频繁的利益博弈,很多人在交往言行中战战兢兢,谨慎设防,更有甚者为了获利不惜违背良知、损人利己、损公肥私。

人与人之间经常互相猜忌怨恨,彼此间缺少了最基本的真诚、信任和同情,甚至是多了几分冷漠与残忍。对利益的膜拜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利人的愿望。“弱肉强食”的竞争让人岌岌可危,在“你死我活”的相互争夺中变得“狡诈残忍”。人与人之间的友善情感,与人为善态度和平等合作、顾全大局以及利他的团队精神受到挑战,人际之间的和谐关系也面临严峻的考验。

在这种情况下,追求人际和谐就具有了重大的道德价值。家庭制度和社会结构使传统中国社会缺乏公共生活,“忽略了每个人对自己不相识的人所应有的社会职责”。但现代社会的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关系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传统的道德规范失去了适用性和存在的社会基础,由此必须通过塑造公民精神和公民品德来解决。当代社会公德就是要塑造全体成员的公民道德,塑造和谐的人际关系道德。“道德是从现实利益关系的角度,特别是现实社会生活中对待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态度的角度,去调节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从社会角度讲人际和谐所带来的是和谐而无冲突的社会关系,稳定的社会秩序,祥和融洽的社会氛围,是整个社会保持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人际和谐对社会发展来说是一种德性的存在,带来的是良性的、积极的后果。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彼此的尊重互助、团结友善、互谅互让、互惠共赢,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彼此都有一个愉快的生存发展空间,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出现,需要在公德教育过程中紧紧围绕和谐的主旋律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要培养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和公共秩序意识,实现社会公德教育的和谐目标。现代社会需要社会成员具有社会公民的意识,因为公民享受到了社会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就要自觉履行一个公民应尽的社会义务,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承担起社会责任。众多社会成员秩序意识的养成,会最大限度减少公共场合中人际冲突、实现人际和谐,进而带来和谐的社会秩序。

要培养社会成员相互尊重、接纳宽容的道德思维,实现社会公德教育的和谐目标。和谐社会中新型的人际关系的基本精神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尊重是人与人之间顺利交往和交流的前提,财富和社会地位存在差异,但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养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习惯,实现和谐相处。同时也应看到,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没有利益矛盾和冲突,但关键是每个社会成员要具有大局意识和公共责任意识,以“以恕己之心恕人”去接纳和宽容别人,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就会大大减少。修睦辞让、自觉的守礼思维必会带来社会的和谐氛围。

要培养与人为善、仁爱他人的情怀,实现社会公德教育的和谐目标。教育社会成员要时刻心秉友善之情感,与人为善之态度,仁爱的情怀,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主动去帮助他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经常与人为善,伸手抚恤他人的人得到的一定会是他人的尊敬感激和社会的尊重和爱戴,这样人际和谐便自然形成了。

要培养社会成员的团队精神和整体观念,实现社会公德教育的和谐目标。现代社会的社会化大生产和频繁的社会交流使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存和发展,其生活工作往往处在一个个的团体当中,个人的发展也离不开团体的发展。团结与和睦是任何组织团体事业发展、团体稳定的前提。而团体的团结和睦局面的形成又离不开每个成员的道德付出和彼此协作,需要成员都有一种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必要的时候要有见利思义、先人后己,甚至牺牲自我利益的觉悟,只有这样,整体的和谐局面才能长久的保持,个人的长远利益才能得以保持。

其二,社会公德教育要引导社会成员形成“和谐的自然观”。人与自然关系的“失和”问题是近代各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共同难题。近代以来,随着自然被当成改造和征服的对象,人们便开始了价值观念的另一种走向,人类自身的发展也逐渐走人一种悖论。个人欲望因被不断刺激而愈发膨胀,自然被当成价值的宝库予以无限制的开发。由于疯狂、过分的开发和疏于保护,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恩格斯早就告诫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集体性”的贪婪之举使人与自然陷入一种不和谐的对抗关系之中。生存环境的恶劣、自然灾害的频发,自然正以独有的方式对人类进行着报复,人类也被动地承受着疯狂带来的恶果。

社会公德教育要以和谐观念,引导处于公共生活中的个体认识到:自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共同的生存空间,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当是建立在事实与价值统一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问题是关系到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人类如果想使自然正常地存续下去,其自身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的话,就必须转变对待自然的征服的态度和不理智的行为,寻求与自然共存共生的方式。这样才能使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生命价值得以保持和完善,使人类后代繁衍能不断延续下去。这不仅是对整个现存人类的道德,更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任的道德。社会公德教育要使社会成员把自然当成道德的对象和主体,尊重自然的权利,怀着感恩的心和道德初衷与自然相处。人类应当有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要把对环境和自然的尊重和爱护纳人人的精神世界范畴,实现对工具理性和实用理性的超越。此种角度下,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和谐”道德的体现与升华。

在现实公德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以“和”德教化社会成员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培养社会成员对自然的道德情感,以道德的情感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爱护自然,使自然与人类实现共同的发展,实现协同的进化;培养社会成员养成节约消费、爱护自然环境的道德习惯。在合理消费的基础上节约资源,反对浪费社会有限资源的炫耀性消费。和谐自然观的公德教育之推行与被接受,可以长期持久地影响个体行为,个体便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主动地践行环境公德。如此才能影响群体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养成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习惯,并加入到环境保护的道德实践队伍中去。长此以往,自然才能得以休养生息,生态才能平衡,自然才能为整个人类提供一个和谐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三)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