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字逸少,别号右军。他出生于公元307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他的祖父叫王正,为晋朝尚书郎;父亲名叫王旷,元帝时为淮南太守。他本人历任宁远将军、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公元355年,因与王述不和,遂辞官,誓不再仕,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被尊为“书圣”。他写的字,当时就享有盛名,被视为珍品,至今仍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有关他勤奋好学、聪明机警的故事,也至今被广为传诵。
决心练好字
王羲之小的时候,天资聪慧,三岁开始学诗赋,五岁开始读经书,父亲还专门给他请了教书先生。他虽然贪玩,但因聪慧灵敏,对所学功课仍然掌握很快,经常受到表扬。六岁那年,他已能写小文章了。但是,他写字并不用心,不仅潦草,而且歪七扭八,不像个样子。有一次,老师让他写篇作文,正好有个小伙伴等着他去玩,他便三下五除二地草草写完,交给老师后,就往外跑。起初老师还以为王羲之有灵感,不用思考,一挥而就,并深为有个如此聪明的学生而自豪。但是,当他接过作文一看,心就凉了,因为字写得更加不像样子,而且根本看不清写的是什么意思。
先生生气了,急忙跑出门外,把王羲之追了回来,把文章递给他说:“你文章写得很快,但是我看不明白,你自己读给我听听吧!”
王羲之一听,也慌了神,哆哆嗦嗦地接过自己写的文章,低头等着受责。
老师催促道:“愣着干什么?快读呀!”
王羲之迫不得已,只好念了起来。可是,由于他心不在作文上,光想着去玩,写完后连看也没看,就交了上去。现在重新一看,不觉傻眼了,构思混乱,句子不通,特别是他划拉的那些字,好多连他自己也不认识了。只见他满头冒汗,心神不安,念了上句不接下句,有的字端详了半天,也没有看出个模样来。
他悄悄用眼瞅瞅老师,老师气得脸色都白了。他心中越发害怕,文章就更念不下去了。
最后,王羲之只好流着泪说:“先生,弟子错了,任凭先生责罚!”说着,便跪在了地上。
先生见他认了错,又这样痛心,感到他知错改错,态度诚恳,气便消了一半。他又一想,自己早就发现王羲之写字不用心,只是因为文章写得好,才一次也没有责备过他。现在发展到这种地步,我这做先生的也有责任啊!想到这里,他上前拉起王羲之,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唉,这也怪我平时对你要求不严。俗话说,人配衣裳马配鞍,字写得好可是文章的门面呀!”
先生见王羲之听得入神,继续说:“孩子,经典著作你读了不少,难道你没听说过‘见其字如见其人,看其文如闻其声’的说法么?你聪明灵敏,我不愿看着你因为字写得不好,而有损你的人品形象啊!”
王羲之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也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先生这一番深刻的教诲,使他幼小的心灵顿时醒悟,字字铿锵地对先生说:“先生,请放心,我一定要把字写好!”
从此,王羲之不贪玩了,把劲用在了练字上。不论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也不论发生了什么事,他都一概不管,除了学习功课,便是专心致志地练字。仅仅半年工夫,他的字就有了明显进步。先生对他大加称赞,家人和乡里也都说他字秀人美。他听了心里乐滋滋的,练字的劲头也更大了,简直入了迷。
七岁那年,他听说卫夫人字写得好,是个很有名的女书法家,便主动前往拜师。卫夫人见他决心大,有志气,字也写得已经成形,便痛快地收留了他。从此,他在名家的指点下,暑往寒来,废寝忘食,认真琢磨,一丝不苟。
一晃三年过去,王羲之写出的字与先前相比,不仅笔画刚劲有力,而且点钩顿挫,各有其姿。卫夫人对他的神速进步感到震惊,常常高兴地对人称赞说:“这孩子书法进步这么快,是我没想到的。用不了几年,他的名气一定比我还要大。”
学习不能等
王羲之12岁那年,在父亲的枕头底下发现一本名叫《笔论》的书。他顺手翻了翻,原来是一本谈论写字用笔的书,心中非常喜欢,就背着大人偷偷读了起来,而且越读越有兴致。
有一天,父亲外出回来,见他正聚精会神地读书,而且读到妙处,还手舞足蹈,不禁问他说:“读的什么书啊,使你如此高兴?”
王羲之好像没听见似的,不但没有回答,而且连头也没抬一下。父亲王旷也没在意,便进屋去了。他的母亲见他对父亲这样没礼貌,不由得大吃一惊,心想:“这孩子到底看的什么书,如此用心,连父亲和他打招呼都没听见。该不是什么坏书吧?”于是,她便走了过去,拿过来一看,见是丈夫王旷平时睡觉前常看的《笔论》,才放了心,便问他说:“你光看书了,你父亲回来给你打招呼,为什么没有回答?”
王羲之低着头说:“我没有听见,真对不起,我现在就去向父亲道歉。”
父亲在屋里听到了,笑着走出来说:“不用了。读书么,就应该专心致志,父亲不怪就是。”
王羲之笑了,母亲接着说:“《笔论》这本书,讲的是写字的理论,你现在年龄还小,能看懂么?等将来长大了再看也不晚。”
父亲一听他看《笔论》,也觉着是早了点,怕他力不能及,便也顺着妻子的话说:“《笔论》的确是本好书,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看上一段。按说,你学书法,此书不可不读。不过,你娘说的也对,你现在看不懂,等你长大了,我自然会教你的。”
王羲之听父母这样说,却有不同意见。他说:“学习是不能等待的。就像走路一样,只有不停地走,才能不断前进。这本书,现在我虽不能完全看懂,只要多看几遍,就会懂的。我现在学习书法正用得着,如果等将来长大了再看不就晚了么?我想请父亲从现在开始,就来教我。”
父亲一听,觉得儿子说的确有道理,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不但系统地给王羲之讲授了写字的姿势、拿笔的方法、运笔的技巧,还给他讲了前人张芝刻苦练字的故事。
张芝,东汉时期著名书法家,擅长写草书,他写出的草书,既有万马奔腾之气势,又有龙飞凤舞之美姿,故被时人称为“草圣”。他为了练好字,天天在池塘边蘸着池水研墨;写完后,又在池塘里洗笔刷砚。日子一久,池塘里的水都变成了黑色。
张芝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王羲之。他不禁自语道:“张芝为了练习书法,竟洗黑了一池塘水,那该有多么大的毅力,用多么大的功夫啊!我如果能像张芝那样持之以恒,一定也会有成就的。”
从此,王羲之一边用心学理论,一边勤奋练习写字。年龄稍大一些后,为了博采众家之长,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到了晋朝以前许多有名书法家的手迹。然后对照每个书法家所写的字,逐一临摹,仔细琢磨,取长补短,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
有感饺子铺
王羲之自从七岁时开始跟著名书法家卫夫人学书法,不到三年时间,果然进步如飞,技巧娴熟,点画生姿。特别是看了《笔论》之后,他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字写出来更是浑厚有力,在当地方圆数百里颇有名气。
在一片赞扬声中,王羲之竟有些飘飘然起来,产生了自满情绪。他原本不善言谈,此时偶尔与人交往,说起书法二字,便也夸夸其谈起来。
大概在他十多岁的一天,王羲之去集市游玩,路过一家饺子铺,看到满堂宾客,生意很是兴隆。但更令他感兴趣的,是店铺的那块招牌“鸭儿饺子铺”。他心想,饺子铺就是饺子铺,为什么要加上“鸭儿”两个字呢?而且字也写得不怎么样,仅仅五个字,个个写得既无力又呆板,和店铺那种兴隆昌盛的景象很不协调。他认为,这招牌上的字和他自己写的字,根本无法相比。如果自己为这店铺写上一块招牌,定会使这个生意兴隆的店铺锦上添花。
王羲之想到这里,便信步走进了饺子铺,他要了解这个饺子铺“鸭儿”的含义。
跑堂的迎了上来:“公子,吃鸭饺么?要多少?”王羲之没有理睬,仍往里走,跑堂的并不拦他。饺子铺的外室坐满了来吃饺子的人。他往里走,只见内室门口的左边有一口大锅,锅内的水开着,翻腾起一个个的浪花。锅的旁边,有道一米多高的矮墙,一个个包好了的饺子,从矮墙里边飞出,不近不远,不偏不斜,刚好落在锅的中央。他情不自禁地惊呼道:“真好功夫!”
说罢,他迅速绕过矮墙,来到里边问道:“请问,谁是店主?”
“我就是。公子找我有什么事吗?”
他顺声望去,见是一个年近五十岁的老妈妈,正在忙着干活。只见她一边擀皮,一边包馅,动作非常利落。更使他感到惊奇的是,那饺子皮到了老妈妈的手掌内,放上馅,三捏两捏,形状就像一只小鸭子。鸭饺捏好以后,她头也不抬一下,就扔过矮墙,落在锅中央。不大一会儿,那鸭饺便漂了起来,像一个个活小鸭在水中游来游去,栩栩如生。
王羲之看罢,谦虚地问道:“请问老人家,您这么好的功夫,大概练了不少时间吧?”
老妈妈道:“熟练十五载,深练须一生!”
王羲之听了,为之一动,显得有点窘迫,想说什么又未出口,只是默默地思忖着。
老妈妈见他低着头,也不说话,反问道:“孩子,想什么呢?”
王羲之见问,这才急忙回过神来答道:“没想什么,没想什么!”为了掩饰自己刚才那种窘相,他灵机一动,把话题转到了门外挂的那块牌子上:“老人家,您这么好的手艺,又这么好的生意,为什么不把门外的招牌找人写得好一些呢?”
老妈妈显出无可奈何的样子回答说:“请谁呀?这城中要说字写得好一点的,可能要算上王羲之了。可是,他小小年纪,因字写得好点,就让人捧到了天上,听说现在神气得很哩,谁敢去找他呀!说实在的,他那写字的功夫,有我扔饺子的功夫深么?我看早着哪。”
老妈妈的话,刚好说到了他刚才的窘处,他不由得羞得面红耳耳,只好老老实实对老妈妈说:“老人家批评得对,我就是王羲之,近来确有点不知天高地厚。谢谢老人家的教诲!”
王羲之说罢,立即转回家中,不仅用心为老人家写了一块招牌,而且还写了副对联,即:
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
他写好后送到店中,亲自为老妈妈挂上了招牌,贴上了对联。
人们听说后,争相赶来观看,顿时把小店围了个水泄不通。
王羲之把老妈妈的话“熟练十五载,深练须一生”两句话写了下来,贴到自己书房的墙上,作为座右铭,时时鞭策自己。
馒头蘸墨汁
这又是一个反映王羲之练字入迷的故事。
王羲之自从听父亲给他讲述了东汉时期大书法家张芝的故事后,更加激发了刻苦练字的劲头。母亲带他去串亲戚,他不去;小朋友约他去玩,他也不去,终日早起晚睡,有时通宵达旦,忘了吃饭,实在累得腿麻了、手酸了,才走出书房,来到院内,伸伸胳膊蹬蹬腿,活动一下筋骨,尔后走进室内继续练字。
他的母亲见了心疼,常常去书房看望。可是,每当她来到儿子的书房门前,却又站住了,生怕分了儿子的心。于是,她只是站在窗外,朝里面看看,然后又悄悄离开。晚上,她担心儿子练的时间长了肚子饿,经常拿几个馒头或一些点心,放在儿子的写字台上。
这一天晚上,王羲之在书房练字。不知不觉又过了子时,觉着肚子有些饿,便顺手拿过一个馒头啃了起来,仅仅啃了几口,就把馒头放下,又专心致志地练起字来。由于练字精力集中,竟把吃剩下的馒头放在了墨碗里。过了一会儿,他又觉着肚子饿,便拿起剩下的那块馒头,又啃了两口,仍然把剩下的馒头放到了墨碗里。
到天快亮的时候,母亲发现儿子书房中的灯还亮着,便穿上衣服,来到书房,一进屋便对儿子说:“不要再写了,天快亮了,睡会觉吧!”再一看,见儿子满嘴黑糊糊的,全是墨,不由得大吃一惊道:“你这练字是怎么练的,满嘴都是墨,难道你还拿墨汁当水喝不成?”
娘这一说,连王羲之也愣住了:“娘,你这是从何说起?我即便再渴,再傻,也不会去喝墨汁呀!”
王羲之一边说,一边又从墨碗中拿起剩下的那小块馒头,放在嘴里就啃。这一来,母亲看到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说:“这下我明白了,我儿子不是喝墨汁,而是拿着馒头蘸墨汁吃呀。怪不得字练得这么好!”
王羲之听了,仔细一看手中的馒头,也不禁大笑起来。
志墨池塘水
王羲之勤学苦练书法的故事很多,这里再讲一个“墨池”的故事。
王羲之为了练好字,即使在走路和休息的时候,也要揣摩字体的结构、笔画和气势。偶有新的体会,便用手指在自己的身上一横一竖地画起来,然后回到书房,提起笔来再实际体验一下,直到得心应手为止。这样,时间久了,衣服也被划破了,破成了字的“撇”、“点”、“捺”。
王羲之家的门前有一个大池塘。在他五六岁的时候,经常和小朋友去塘中洗澡、捉鱼,玩得十分痛快。自从他练字入迷之后,小朋友就不再来找他下塘了。他听父亲给他讲了张芝的故事后,知道张芝之所以能成为东汉书法一大名家,仅在池塘里洗刷笔砚,就把池塘里的水变成了黑色。于是,他便模仿起张芝来,每天练完字,也要到门前的池塘里去洗笔砚,决心把塘水变黑。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一月一月过去了,一年一年也过去了。
一晃三年过去了。卫夫人见王羲之的字大有长进,专程前来祝贺她这个小弟子,忽然看见了王家门前池塘中的黑水,不禁惊奇地问王羲之道:“几年不见,你家门前池塘中的水怎么会变成了黑色?”王羲之一听,欣喜若狂地说:“我终于成功了!”当卫夫人明白原因后,感慨地说:“真是功夫不负有志人!我看这池塘就改叫‘墨池’吧!”
从此,人们就把王羲之家门前的池塘叫墨池了。后来,王羲之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带上笔墨纸砚,有空就练,而且都要到当地的池塘里去洗刷笔砚。时间一久,他留下的墨池,在江南不少地方都可以看到。比如,在会稽的蕺山下有他的墨池,浙江温州有他的墨池,江西临川也有他的墨池。
北宋时期,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名叫曾巩,非常钦佩王羲之的勤学苦练精神,他说:“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出神入化,是因为他留下的墨池比东汉张芝的墨池还要多!”此后,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墨池记》,就是专门赞扬王羲之的。
三次写春联
王羲之有个叔叔,名叫王导,是东晋一代名相。王羲之约十三四岁时,在大年除夕去丞相府为叔叔辞岁。王导早就知道他这个侄子年龄虽小,可书法已经很有名气,便让他写副春联,贴在自己家的大门上。王羲之没有推辞,当即取过笔墨,将红纸用刀割开,稍为思考,便一挥而就。
王导接过一看,见侄子不仅字写得非同凡响,而且含义深刻,心中十分欢喜,当即让老管家贴了出去。可是,过了不到半个时辰,老管家匆匆前来报告:春联被人偷揭了。
王导一听,开始很不高兴地说:“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偷揭相府的春联!”可他又忽地想到:必定是侄子的字写得太好了,引人爱慕,才被揭去。否则,这京师之地,住着那么多文官武将,都贴有春联,为何没人去揭呢?他又高兴地笑了。
于是,他让王羲之重写了一副,复命老管家贴了出去。可是,这次贴出之后,还不到半个时辰,老管家又来报告说:春联又被人揭走了。
这回王导的确有点不高兴了,很生气地对管家责备说:“有了上回的教训,这次为什么不在门前守着,等糨糊干了再回来?今日本当重责于你,但正值大年三十,本是吉日,就免了吧。不过,我可不好意思让侄儿再写了。既然是你没看住才丢的,那就由你求他再写一副吧!”
老管家来到王羲之的房间,行过礼,并将再次丢春联的事说了一遍,尔后哀求道:“请相公看在我偌大年纪的份上,就再写一副吧!”
王羲之听了,心中本来也很生气,但看到老管家那样大的年纪,又对自己如此苦苦哀求,怎么好意思推辞呢?但是,如果写了,贴了出去,再被揭走怎么办?他想了想,忽地一拍脑瓜,高兴地对老人说:“老人家,这次你先把红纸裁好,牢牢地贴到大门上,我到门前去写,看他们还会不会来揭!”
老管家见王羲之答应了,心中当然高兴,便按照他的吩咐,把红纸先贴上,又搬了个凳子,放在门前。王羲之站到凳子上,接过了笔,蘸饱了墨汁,挥笔在门的两边写了八个大字,左边四个字是:福无双至,右边的四个字是:祸不单行。
老管家看了,吓得脸色都变了:“使不得,使不得,大年三十,写这样的春联,太晦气了。”
老管家说着,便要去揭。王羲之急上前拦住说:“老人家放心,你没看到这春联下边都还空着三个字没写么?那空着的字,等到子时(即半夜零时)我再补上去,不就吉祥了么?”
老管家心中没有底,急去内宅向王导报告。王导笑了笑,没有做声。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这个侄子一向富有心计,空着的几个字必有奥妙。
子时到了,王羲之去门前补春联,王导与家人都出来观看。
只见王羲之不慌不忙地站在凳子上,再次从老管家手中接过笔来,饱饱地蘸了墨汁,挥笔一边添了三个字,这春联就完全改变了意思。
只见上联为:福无双至今日至,
下联是: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一见,无不拍手惊呼:“添得好,添得好!”
机敏化险情
王羲之有两个伯父,一个叫王导,是东晋一代相国;另一个叫王敦,为东晋大将军。
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因病去世较早,在母亲的教育下,王羲之继续苦练书法,到十多岁的时候,就很有名气了。伯父王敦,在朝中虽然骄横跋扈,奸诈凶狠,却喜欢有才之士。他见侄子机警聪慧,又有才华,很是喜欢,经常让他跟着自己在军营中过夜。
事情就发生在王羲之在伯父王敦军帐过夜时。
一天晚上,王羲之又睡在王敦的军帐中。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谋士钱凤就来到帐中,跟王敦密谋造反事宜。他们说话的声音虽然很小,但因夜深人静,被王羲之一字不漏地听了个清清楚楚。
王敦问:“你找那些将领谈的情况如何?”
钱凤说:“他们都同意了,坚决听从您的命令!”
王敦高兴地说:“好!那就事不宜迟,抓紧准备兵马武器。”
钱凤说:“此事我早有安排,已经万事俱备,单等大将军下令了!”
王敦道:“那就请你立即拟定出一个详细方案,兵分几路,何人带领,几时动手,以何为号,写个明白,今日午后就交给我!”
钱凤说:“谨遵大将军命令!”
钱凤起身要走,王敦又取过剑来,“啪”的一声劈开一个坐凳,对钱凤嘱道:“此事关系重大,必须严格保密。如发现有人知晓,不论何人,都要像这个凳子一样,格杀勿论,决不可心慈手软!”
王羲之听到这里,吓出一身冷汗。他很清楚,准是伯父忘记了自己睡在他的军帐中,当他想起,定然不会放过自己。怎么办呢?也是他命不该绝,急中生智,立即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用手指往自己喉咙里拼命狠抠,然后用被子紧紧地捂住嘴巴,不出声地把腹中食物,连酒带菜全吐在了被子上,然后装出熟睡的样子,呼呼地打起鼾来。
王敦待钱凤走后,果然忽地想起王羲之还睡在自己帐中,大为吃惊,立即动了杀人灭口的念头。
当他提剑进入内室,掀开帐子一看,一股酸臭冲入他的鼻中。他望着鼾声如雷的王羲之,用手捂着鼻子,放心地笑了,并且自言自语地说:“真是一头烂醉如泥的小死猪!”
王羲之终于化险为夷,逃过了一场杀身之祸。直到几年之后,每当想起这件事,他仍然有些心惊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