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72个细节教出有教养的孩子
27672300000005

第5章 培养彬彬有礼的小绅士,有教养的孩子不粗鲁(4)

在不断汲取知识的过程中,刘星的自信心也越发增强。如今,读书已经成了刘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也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

古人早就告诫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道理很简单,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多读书,读好书,那么他就会有不俗的气质。如果我们能引导孩子从小爱上读书,那么对他的一生都将大有裨益。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现在学习任务这么重,还让孩子读书,是不是太辛苦了?考试又不考课外书上的知识,现在看也没什么用。

这些想法都有失偏颇。父母们不妨回想一下,在我们上学难的时候,一些喜欢读课外书的同学,他们的语文成绩总是很好;而不爱读书的同学即使天天闷头学习,他的语文成绩也不会特别突出。进入社会后,我们也不难发现,身边那些有着知性之美的人,大多都是喜欢和书打交道、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实,这些都应归于书的功劳。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体验更为丰富的情感,积累更为丰富的知识,这些无疑会为孩子丰富各种知识和平添一份魅力,在孩子成长的人生历程中,不断提高内涵,在举止言谈中洋溢出一股书香之气。

既然如此,父母们就努力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和兴趣吧!

1.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孩子幼年时期,认识多少汉字并不重要,而让他们对文字、对语言产生兴趣和好奇,才是最为关键的。

父母要知道,虽然文字对于孩子来说是个新鲜的东西,但是长时间面对一个个的“小方块”,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但如果将文字和孩子的生活联系起来,那么孩子就能体验到文字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乐趣和带来方便,学习的动机自然就强烈了。比如,当你带着孩子外出游玩的时候,到了游乐区时,看到门口树立的大牌子,可以告诉他游乐场的名字;当带孩子去玩具店里的时候,你也可以告诉他,包装玩具枪的盒子上印的字是“消防车”、“芭比娃娃”等。

相信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主动地问这个怎么念,那是什么字。逐渐地,孩子就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不会把文字看作枯燥的东西了。

2.多抽时间和孩子进行交流

很多父母对于物质从不吝惜,可以给孩子买这买那,但却常常忽视了和孩子进行接触和交流。

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父母可在孩子年龄尚小的时候,与孩子一起阅读童话故事,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编故事;当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可以喝她一起讨论和交流。

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很多疑问,这时候父母就要尽力帮助解答。如果一时解答不了,也要向孩子说明原因,然后上网或者查找相关的书籍来寻找答案。

一旦孩子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他就会以阅读为乐,由此,孩子的知识面也就更加广泛,进而促进孩子进一步学习更多的知识。

3.让喜欢读书的小伙伴来引导孩子

一些父母发现,自己给孩子买的书不少,可是多是成了摆设,孩子根本不喜欢看。

如果你也有类似情况,那么不妨找一个亲戚朋友家爱读书的小孩,让他在你的孩子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对书的喜爱。这样,会让你的孩子产生对书的兴趣。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们相互之间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在他们的感染和影响下,孩子就会慢慢爱上阅读了。

细节9:让孩子轻松告别“一团糟”

莉莉刚进入小学的时候,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依然存在着贪玩、缺乏自觉性、粗心等问题。有时候,他的文具盒忘了带,有时候起得很早,却因为手忙脚乱而导致上课迟到,有的时候放了学不做作业,直到临睡前才逼着自己摊开作业本……

见女儿这样,妈妈开始思考对策,通过看一些教子书籍,妈妈找到了应对女儿这种“一团糟”问题的对策。

妈妈和莉莉约定,她们共同制定一个周计划表,表上都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比如早晨几点起床,几点完成家庭作业,什么时候练琴,几点睡觉等等。

同时,妈妈还会根据女儿每天的表现来打分,每个项目满分为5分,一周满分为125分。一周得100分以上,给一种奖励;115分以上,给两种奖励。奖励内容包括玩游乐场、讲故事、做游戏等。

没想到,这招还真见效,不到4周的时间,莉莉以前的坏习惯居然有了明显的改。3个月过后,莉莉已经不需要“考核”就能自觉地做好计划表中的每一件事了。

或许你会产生疑问:一张小小的计划表有这么神奇的作用吗?

父母们千万不要把计划表看作一件简单的事,它可以“指导”我们的孩子把握时间,掌握进度,让他们如期且顺利地完成自己要做的事。

可是看看我们周围,大多数父母面对的情景是:

每天早晨一起床,孩子就会着急地喊妈妈,我的衣服呢?鞋子呢?袜子呢?

有时候星期一刚给孩子的零花钱,不到星期三就都,大人问他都买什么了,他却回答不上来,“我也不知道,反正一下子就花完了。”

每次考试之前,孩子就会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早起晚睡的,因为平时不复习,这时候着急了,所以忙乱不堪……

这些情况,无一不是缺乏计划性的表现,孩子不但自己辛苦,父母也跟着操心。

一个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的孩子,常常是想起什么做什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到头来什么也没做好。

做事缺乏条理性和计划性,是孩子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导致的。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同样离不开父母的努力,如果父母不帮助孩子纠正,可能导致孩子做事鲁莽草率,成人后对自己的人生缺乏整体的规划。

其实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很简单,父母要引导孩子们学会做事有计划,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具体的时间规定,有准备、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骤。

孩子一旦养成了有计划和自觉地做事的习惯,不仅可以使父母省心,还能自己有条不紊地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莉莉对于做事有计划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这多亏爸爸的巧妙引导,让她改正了马虎、粗心的坏习惯,形成了良好的计划做事的好习惯。

1.严格按计划办事,坚持落实计划

勤勤的妈妈发现女儿在弹钢琴的时候总是不能聚精会神,她弹几分钟就跑到客厅看一会动画片。于是,妈妈对勤勤说:“以后你每天只弹半个小时的钢琴,晚饭前弹也行,晚饭后弹也行。但是妈妈提个要求,在弹琴的时候一定要一直坐在琴凳上,不能三心二意。”

勤勤想了想,晚饭前电视里要播放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于是她选择吃完饭再弹。确定了自己的计划后,勤勤每天都能开开心心地看动画片,高高兴兴地弹钢琴,而且计划执行的很好,再也不用妈妈跟在后面操心。

不排除有些时候,我们虽然给孩子制订了计划,但是在施行的时候,他总是会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对此,父母不要纵容,比如计划是要先做完作业才能去看动画片的,如果作业没有做完,父母就不能允许他看动画片。制订了计划,就要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形成一种好习惯。

2.培养孩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

一件事情要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要让孩子学会思考。比如周末是先去同学家玩,还是先在家写完作业,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选择。这样可以逐渐地培养他勤于思考的习惯,制订出来的计划更具有条理性。在引导孩子思考和征求他意见的过程中,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这样日后他会更积极地思考,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3.让孩子有一个时间观念

在孩子的头脑里,起初并没有什么时间概念,他搞不清楚1个小时和45分钟的差别,也不知道一个半月要比和两个月短多少,这就需要父母耐心地帮助孩子,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孩子渐渐就能在脑海中有一个清晰的时间观念,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自己的计划做事。

作为父母,无不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一个高质量的人生,而要实现这一点,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的良好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这样孩子对于自己要做的事,就会有准备,有步骤,有安排,有计划地去执行。

如此一来,孩子就会有条不紊地做好每一件事,积少成多,聚垒成塔,距离做成、做好大事也就越来越近了。

细节10:专注力帮孩子搬走阻碍成才的“绊脚石”

一说到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都不陌生,很多孩子对他的事迹也会略知一二。

牛顿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每次做实验,他总是通宵达旦,注意力十分集中,有时候一连几个星期都不出实验室,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着。

有一次,他和朋友约好来他家里吃饭,结果朋友们来了,他还沉浸在实验中无法自拔。等了很久之后,饿着肚子的朋友只好自己到餐厅把准备好的午餐吃了。这时候,见牛顿还没出来,他就把牛顿那一份也给吃掉了。

过了一会儿,牛顿从实验室出来,走到餐厅,当他看到自己的碗里只剩残羹时,不觉惊讶地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啊,我居然给忘了,难怪没有感觉到饿呢!”就这样,牛顿又重新回到实验室去忙碌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牛顿的高度专注精神何等令人钦佩。也正是他的这种精神,使他在科学领域建立了丰硕的成果,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经验。

由此想到我们的孩子,要想让他们拥有美好的未来,则一定要培养他高度专注的能力,因为只有专注于一个目标,才能最终在这个目标上获得成功。

倾其一生从事儿童教育的斯特娜夫人曾经说过:“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心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而不会被其他事物给干扰。”

对于专注力,科学界也给出了这样的解释:高度专注的注意力包括三个方面:“注意听”、“注意看”、“注意想”,注意还有四种品质,即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也就是说只有将听觉、视觉、思维活动都集中起来,并将它的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能力训练良好,将其统一指向所需关注的对象,才能达到良好效果,而对孩子来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保持注意力,聚精会神,才能事半功倍。

可是现实情况却让我们头痛,那些家长的抱怨之声总是不绝于耳:孩子做事情总是不专心,看书、画画时一会儿要喝水、找东西吃,一会儿又看电视,玩玩具……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们更多的是担忧和无奈:我真担心这样的状况会影响入小学后的学习,不知该怎样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

其实,注意力是可以培养的,虽然先天的遗传因素对于孩子的注意力有一定影响,但后天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及所受的教育影响更为重要。所以,父母们应当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高度专注品质。

1.为孩子营造安静温馨的环境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要想让他做事时高度专注,父母必须给他创造一个安静的、没有干扰的家庭环境。这样,孩子的心才能安静下来,沉稳地去做他该做的事。

具体说来,父母不要在孩子的房间中布置得过于花哨,也不要放置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干扰物,物品的摆放也要整齐有序;当孩子看书或者做作业的时候,父母不要看电视,也不要大声讲话,更不要走来走去,以免打扰孩子。

2.给孩子设定一个完成作业的期限

有的孩子常有作业拖拉的习惯,为了使他集中注意力,父母可以为他规划一下时间,比如根据作业量,告诉他几点到几点是做作业的时间,到时候必须完成。这样就会增强孩子的时间紧迫感,慢慢地让他形成学习规律。

3.注重培养孩子对于专心的兴趣

一旦孩子尝到专心致志所带来的“甜头儿”,他就会逐渐产生兴趣。为此,父母可以通过鼓励、奖励等措施来帮孩子增添专心的兴趣,从而提高孩子的专注度。比如,当孩子按时完成了作业,而且做得很认真,父母可以通过言语表扬,也可以附加一些别的奖励。同时,还可以为他虚拟一个竞争对手,跟他说“谁每天晚上只需花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作业,其余的时间还可以看动画片什么的”。

4.锻炼孩子“只听一遍”的能力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叫“千叮咛,万嘱托”,这也正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的生动写照。他们总觉得孩子年龄小,有些事需要多嘱咐几遍,其实这会让孩子习惯于一件事听好多遍,因此逐渐变得漫不经心,因为他觉得反正父母还会再交代,不必太用心去听。

当他离开家人走进幼儿园或者学校这样的集体中时,老师不会像家长这样反复嘱托,这样就容易造成老师的讲课他无法很好地理解,也就无法取得好的效果。因此,父母从小对孩子交代事情的时候,尽量只讲一遍,以培养他集中精力听人讲话的能力。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我们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取得杰出的成就,但是要知道,“人才”的培养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其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成才要素,而其中高度专注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