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的信仰
27701900000003

第3章 重建中国人的信仰(2)

2009年10月18日,我在圆明园主持祭祀,我们的祭司演奏了黄帝留给我们的《钧天广乐》,大风从西面降临,名园呼啸,为往者招魂。中国书画在天意垂怜下走笔入神,诞生了《兰亭序》、《清明上河图》这样代表人类心智极致与审美极致的作品。中国书画家用一支灵笔,饱蘸灵墨,就着灵光,抒发性情。中国舞蹈家穿着无缝的天衣,踏着无形的节拍,沿着一条线舞向天庭。中国园林是仙居,山水养眼而润心。中国建筑是神殿,方中寓圆、层层叠起,一道中轴线接通天脉。唐宫汉殿虚位以待,天子之城迎接上天的使者。中国服装汉服体现了“天下一家”的概念。中国化妆术汉妆使我们从中国女性身上看到了汉代的明月,唐代的梅花。中国医术中医使人更加热爱自身。中国物质文明:家具、瓷器、丝绸、茶叶、饮食使中国人具有高品位的生活。中国的精神文明:文学、艺术、哲学、科技、教育成就了中国人的荣耀。而这一切,都是上天所赐,对天道的深刻领悟使中华民族成为天道民族。我们常说,中国不仅有四大发明,更有一大发现,这一大发现就是:中国人发现了上帝的存在,凡合上帝心意的无不圣洁美好。中国人发现了天道。这是老子、孔子与一切圣贤、艺术家亲自告诉我们的,现在我们又把这个奥秘告诉世界。一大发现是四大发明的前提,因此我们要说,中国有“一大发现,四大发明”,这是中国的贡献,是中国人天道信仰结出的果实。什么叫文化?领悟天道就叫文化!文化哪里来?从天道而来。

文化的意思是信仰,一词两说,是同义词。一旦没有信仰,文化就消失。一旦有信仰,就有文化。去年我在清华大学历史系讲了一个观点,叫做“非信仰不文化,非贵族不生活”。前一句意思是只有信仰才能带来文化,因为任何文化的生成需要时间,任何文化都必须是“慢”的,所谓“快餐文化”绝非文化。信仰是慢的,充分给人时间思考与选择,调理世事,安慰身心。世间一切轰隆隆驶过,唯有信仰是最慢的,正因为是慢的,就产生了文化。文化的“化”就是化石的“化”,产生需要时间。一点一点形成,一旦形成就不可更改。

中国文化的本质是天道信仰,对天的敬拜,产生了各种文化、艺术与科学。自然是在地之天,但还不是天。当自然变得不自然时,比如汶川大地震改变了地貌与当地人的生活,天依然是天。当自然变得不自然时,国家就来恢复自然。国家有能力匡正自然,恢复自然。国家有移山之力,这很好,更好的是国家不去移这座山,保护不受伤害。在这关系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信仰,国家就是我们的天,在自然之中,也在自然之上。萧野说:“我们要破除对自然的迷信。”无疑这是正确的。天的意志我们称为“命”,《易经》卦四十九《革》上说:“改命,吉。”改命的唯一办法是敬天、爱人。二零零五年,国家在充分采用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一举免除了全国农业税,这是德政,说明国家决策层对天命的体会逐步加深,这是可喜的。

任何文化都是人的文化,没有人哪来文化?基础文化是生的文化,高级文化是死的文化,最好的文化是永恒的文化。中国文化是永恒的文化,以信仰为支撑,支撑起中国人的生活,不但关怀生死,更能把握永恒。

道家贵生,儒家同样关注生命。《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病了,叹息着说:“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非常关心世界的将来,并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生命。孔子对子贡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予,殷人也”。意思是:我是殷族人。殷族即殷商民族,以一颗殷切的心敬天,故称殷人。孔子记起了自己是殷人之后,不忘本。本就不忘他。不忘本,这是孔子,这是儒家。但我们如果仅仅把儒家理解为儒家,境界就小。与儒家相称的是儒家文化,但通常意义的“文化”无法表达“儒”的含义。在孔子的教义中,可以说有生有死,也可以说无生无死,仁爱之心实即永恒。董仲舒祖述孔子教义,说“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合乎天道的。

儒家不仅是我们的文化,里面更有我们的信仰。信仰是真正的文化。我同意任继愈先生“儒教”的提法。儒教是仁爱的宗教。智怀说:“如果说是儒家,就仅仅是很多家中的一家,人家不会尊重。说是‘教’,才会受到尊重。”智怀又说:“以儒家文明和道家学说为表述可能好些。”这是行中庸了,非常正确。孔子的文化态度:“吾从众。”孔子的态度就是我的态度。文化文化,若不化之,何以成文?

文化是自由,文化是权利。在一切权利中,最大的权利是初有权。我们提倡重建信仰,就是重申权利,就是强调:我们享有文化初有权。文化初夜权。我们永远是第一个。我们也永远只要第一个。我们期待成长,我们收获成长,我们邂逅美丽。我们对世界的爱,就是少年人对一切女性的爱。是人爱,也是兽爱(叶灵语)。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文化作为古老文化,复兴的中国人作为人类新郎,对整个世界享有文化初有权。我到现在还不明白为何上苍眷顾中国,但这无疑是美好的事情。既然上天赋予我们文化初有权,那么我们就把世界放在手中。我们呵护地球新娘。感谢上天,给了我们民族美好的爱情时光。天地是一张打开的床,是一本翻开的书,因着信仰,我们是天道在地面的版权代理人,与制版人、印刷工,凡是地球上发生的一切都与我有关,皆在“道”中。什么是道?中国文化就是道。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就是仁义,就是“爱”、“和”、“真”。上天告诉我们,世间一切皆可享受,我们享有文化初有权。上天如此爱我们,要的就是大道流行,聚合众光。因着共同的信仰,文化就成美好生活。我们以“纯粹的文化、绝对的精神”完成了中国人灵性意义的觉醒,始知有信仰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四中国人的生活

清明节我带孩子去踏青,路上看见人们扫墓,感觉到传统习俗的力量很大。国家已把清明节定为法定节日,这很好。不忘祖先的人就会爱父母,爱父母必会爱自身。一代一代,中国人的生活变了,不变的是内心深处的感情。

要说中国人的生活,有物质生活也有精神生活。物质生活者柴米油盐,精神生活者琴棋书画,两者往往不能统一,这是很多人感到苦恼的地方,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就更明显了。精神上,我们的国人有信仰、有追求,现实生活中却不得不向物质低头。但就算向物质低头,物质生活依然不满足,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生活的质量无法用物质来量化,完全取决于心态。人觉得幸福,在于身心和谐。幸福与外在的因素并没什么关系。

这方面,我们的老师孔子有很好的体会,最经典的话是赞美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安贫乐道的生活符合天性,符合天性必然幸福,深具天然的道德,同时具有天然的美感,我把这叫做“诗意的道德”,又可称“道德的美感”。这种道德不是通过硬性规定得来,而是先天道德。先天道德具有天然美感,并且可以天然自律。国家培养国人的道德,可以引导认识先天道德,人人发现自己身上有生俱来的善。安贫乐道一定乐,并且一定不贫。道德成为生活习惯,人就通过精神力量成为信息中心与物流中心,富裕是容易的,也是必然的。有平民颜回,就有富人子贡,都是孔子的学生。至于孔子本身,当然是大富翁。

孔子告诉我们,“富而好礼”的生活最享受。儒家的诗教传统打造出了有君子风度的国民。圣道流行,生活优雅,同时充满原始野性。这并不矛盾。任何优雅必须以野性为支撑,孔子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论语·先进》)让我们都来做优雅的野人。

唐诗宋词把中国人的情感发挥到了极限,一读诗词,就带动了我们美好的情感,顿时觉得人生有意义,生命毕竟不会空虚。所以我一直认为:重建中国人的信仰,应从精神上入手。大家来过诗意的生活,就什么都复兴了。从这个意义讲,我提倡诗词复兴与国乐复兴。可以通过诗词与国乐,把国人的情感调动起来,自然而然恢复信仰。任何强迫的行为都无力承担重建信仰的使命,因为那违反人性。内心深处说:“我愿意”,才算拥有了信仰。人的信仰生活好比婚姻生活,必须是“我愿意”。怎样才能“我愿意”?那就需要献诗献歌了。一朵花胜过千军万马,一句话让人过全新的生活。送您一首我写的诗:“桃源至今不可得,自种桃花在堂前。”不知您是否喜欢?

信仰不是理论,信仰是生活。信仰也不仅仅是生活方式,信仰是生活本身。当我们生活本身需要信仰,那么就会过有信仰的生活。我不喜欢说:“我有宗教信仰”,我喜欢说:“我有生活信仰。”我们不是复兴什么宗教,而是复兴真正的生活。

如此看来,我们还在假日子中。日日夜夜,颠颠倒倒;年年岁岁,迷迷糊糊。我们一直认为新的胜过旧的,现在看来未必。我们的国家不仅是新中国,更是古中国。作为中国人,我们不断革新进取很好,也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中国人五千年来,一直在努力认识自己的生活。家家户户都想过好日子,每个人都祈祷明天。孔子告诉我们,人的精神可以超越,过日子却必须是世俗的。需要调和入世与出世,重新勾勒生活的蓝图。

什么叫生活?生活就是生命的活法。您可以有一千种活法,但生命必须是活的。我们的生命一定要参加到天道中去,个人生活与国家生活融为一体,这样才是全息。有一次子贡问老师什么是好国家?孔子说,首先是丰衣足食。《论语·颜渊》记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在周游列国的路上,孔子赞扬卫国(河南)繁华,弟子问:已经这么繁华了,下一步该怎么做呢?孔子说,要富裕起来。《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孔子告诉我们,物质生活必须是富足的,才与我们本来富足的精神生活相称。

干大事的人必然心胸开阔,富人必然爱交朋友。学习富人与富国,要明白富裕与理财方式无关,与生活方式有关。《史记·高祖本纪》讲,汉高祖刘邦还在底层锻炼时,有一次当地县令吕公请客,萧何为吕公定下排场,凡贺礼不满千钱,宴会坐次席,刘邦这时还很穷,但说:“贺钱万!”其实身上没有一文钱。这样以来,成了贵客,以后还成了娇客,从此起势,可谓善于生活。

生活有境界,万事难不倒。刘邦在人群中看见秦始皇,就说“大丈夫当如是!”项羽在人群中看见秦始皇,就说:“彼可取而代之!”我不喜欢刘邦项羽,但不得不佩服刘邦项羽各自有万丈雄心,一种情怀。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让我们热血沸腾。这才是人过的生活。

我中华上国,盛产英雄豪杰,才子佳人。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如此崇尚力与美,如此提倡爱和真。智怀指出:感恩、欢喜、赞叹、祈祷、圆满,这就是中国作为国家、中国人作为人类,光荣神圣的信仰建设之途。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我和我们的朋友家人时时为国家感到骄傲,为自己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中国人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需要别的信仰与生活。这话不排外,您听我说:只有坚持自己的信仰,我们才有资格融入全人类共同的信仰中。搞好自己的生活,我们就可以融入全人类共同的生活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是自己的信仰。提到这是一个有信仰的国度,人家才尊重,不然,就要被轻视,强行输入信仰与生活方式,改换其国本,动摇其基础,这是危险的。中国一百年来所受的屈辱,不是因为我们国力不强,而是因为丧失了自己的信仰。信仰才是我们的国力。

世人看不起一个国家,就说,“瞧老百姓过的是啥日子!”看不起一个人,也是说,“瞧那身打扮!”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形象,全反映在生活中。作为大国国民,我们不是要建设外在的高楼大厦,而是要建设内心的圣殿。我们依靠信仰,真正强大起来。重建信仰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从现在就开始进行,以坚韧意志引领所有人成功。

重建中国人的信仰,就是重建中国人的生活。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要从生活入手。按层次讲,初步的改变是知识的改变,进一步的改变是行为的改变,深刻的改变是内心的改变,彻底的改变是形象的改变,过新生活,从头到脚换了一个人。改变的是形象,不变的是内心。我们认识到本来面目,必是新人。

什么是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父辈、祖辈、远祖与历代圣贤、英雄豪杰、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贞洁的女性捍卫的做人尊严,所有中国人神圣不可侵犯,我们是有光的民族。和谐世界中,人人皆吾友。

什么是光?就是神性。神赋予我们神性,祖先传递给我们神性,黑眼睛是黑夜里的眼睛,黑头发是黑暗中的智慧,黄皮肤是黄土地的光明。我们的神性生活是安心的平凡生活,也是美好的生活。《帝王世纪》上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击壤歌》)这首歌是尧帝时的老百姓作的,有个老人在尧帝面前唱这首歌,尧帝觉得好开心。歌里说“帝力于我何有哉”,意思是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与王者没有关系。尧帝作为大圣人,高明的王者,需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百姓忘记王者,此为大治。彼此忘怀,各过日子,这是幸福。忘了他,他会来找我。忘了我,一切都是我。不是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

圣人为我们设计生活,意识到必须要有国家。人有约束,才能尽情享受自由。这是辩证法。在这个前提下,始可言做人,始可言生活。圣人告诉我们要爱国家,因为国家是所有人共同的信仰。很多人因为共同的信仰走到一起,就形成了国家。国家是信仰共同体,生活大本营,精神基础,能量总站。

圣人同时告诉我们,爱国家并不难,国家与我们是一体,爱国家就是爱自身。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不是说修身就可以齐家,齐家就可以治国,治国就可以平天下,不是这样的,圣人讲“修齐治平”意思是:天下国家与我是一体,我修好身,就同时完成了修、齐、治、平,修身就是齐家,就是治国,就是平天下。不是层层递进,而是刹那间同一完成。爱国家非常容易,就是热爱自身。

热爱自身的意思是热爱生活。与妻子儿女一起吃张热腾腾的大饼,刹那间全世界都有意义,都是美好的。圣人总是从微小处下功夫,生活无需轰轰烈烈,生活是细水长流。

中国人勤奋工作,中国人会过日子,这是全世界公认的。现在,在上天真道的引领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通过“返祖”达到全面更新,家家户户过上“和谐生活”。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在国家的关怀下,一步一步呈现与大国国民地位相称的风度。这不仅是物质生活,更是精神面貌。中国人的衣、食、住、行要“返祖”,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是来自汉服文化界、饮食文化界、建筑文化界、武术文化界共同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