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地回来给孩子们分发礼物,是托尔斯泰的一大乐趣。他经常把所带的礼物塞在身体的各个地方,有的塞在衣袖里,有的放在衣衫高高的领子里,有的揣在怀里,有的掖在腰间。然后,他慢慢地、像变戏法一样,从大家意想不到的地方取出一个瓷娃娃、一辆稻草编结的小马车、一个能蹦老高的小皮球等等。每拿出一样东西都会引来一阵惊叹、一阵骚动和一片笑声,全家人都沉浸在极度的快乐之中。
索菲亚喜欢自己喂奶,这在贵族妇女中是很少见的。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她特别尊重丈夫的意见。她亲自教孩子们学俄语和音乐,每个都教到10岁,她还亲自缝制他们头10年的衣服。此外,根据卢梭《爱弥儿》一书中,关于让孩子们享受极大的自由,不准用体罚和暴力对待孩子,给孩子以适当的宠爱与和善,以取得孩子们信任的主张。托尔斯泰还特意嘱咐家中所有的成年人,要注意言传身教,因为孩子们善于模仿。除了上课时间,孩子们并不和成人隔离。晚8点孩子们上床入睡之后,托尔斯泰常常说:“现在我们更自由了。”
继写完《战争与和平》和学会希腊文之后,托尔斯泰到萨马拉草原进行了短期疗养。健康恢复后,他一面对雅斯纳亚·波良纳的宅邸进行扩建、修缮,一面以极大的热情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1871—1872年,他对教育工作的兴趣超过了对文学创作的兴趣。他认为“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当时俄国用来教育儿童的书籍全都枯燥无味,晦涩费解。因而,他怀着极大的热情和自信开始编写《启蒙课本》。他对这项工作极为重视,在给亚·安·托尔斯泰娅的信中曾说:“我对这个课本抱着这样一些自豪的理想,将来会有整整两代的俄国孩子,不管是皇室的孩子还是农民的孩子,大家都只用这个课本来念书,并且从它里面取得对文学的最初印象,而我在编写了这个课本以后,也可以问心无愧地死去了。”
为了把《启蒙课本》编得更好、更有趣、更科学、更有教育性,他研究了自然科学,而且对天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通宵观察恒星和行星的运转规律。索菲亚曾在日记中写道:“列夫彻夜视察星宿,直到天明。”
为了编写《启蒙课本》,托尔斯泰搜集了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算术、语法等方面的资料,学习了古希腊、阿拉伯和印度文学,翻译和重写的故事、短文、小说、寓言约700篇。他力求把它写得优美、简洁、质朴、清晰易懂。他认为这项工作是神圣的,编好课本,就是为自己树立了纪念碑。
托尔斯泰编写《启蒙课本》的消息一传开,杂志社就纷纷前来索稿,两篇较长的故事《高加索的俘虏》和《天网恢恢》分别刊登在2月号和3月号的某一月刊上。整套课本包括373种作品,于1872年11月问世,开始销售缓慢,甚至遭到某些评论家的攻击,但托尔斯泰并不灰心,又反复进行修改。1875年包括256种作品的《新启蒙课本》一出版,就获得了极大成功,反复印行30多版。其中《自愿胜于强迫》以及成套的短篇故事《布文卡和米尔顿》等作品,以其优美、简洁、故事性强而受到普遍欢迎。
为了了解孩子们能不能很好理解和接受课本,托尔斯泰于1872年新年之后,在自己新建的大房子里专门开办了学校,大约有30到35个孩子前来入学,他的孩子们也在这所学校上课。托尔斯泰亲自给孩子们上课,还吸引索菲亚和她的舅舅科斯佳给孩子们上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托尔斯泰还计划设立一所“树皮靴大学”(因为农民穿的都是树皮做的靴子),这就是说,他想建一所训练农民师资的学校,毕业的学生既可以为教师,又不脱离农业生产。不过,他的这一美好的愿望并未能实现。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惟一重要的事业”。
七十年代初,托尔斯泰在老住房的旁边又建了一座两层的楼房。底层有一个带石砌阳台的大房间,作为他的工作室,楼上是客厅的餐厅。工作室里摆满了书架,壁龛里挂着大哥的遗像,其他墙面上挂着他最喜爱的作家狄更斯、叔本华的肖像以及好友费特年轻时的肖像,还有一幅一八五六年他刚从高加索到彼得堡时与《现代人》杂志的作家们的合影,其中有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冈察洛夫、格里戈罗维奇、德鲁日宁等。从工作室的窗户望出去,能看见草地、池塘和树木,还能看到远处的田野,田野上的铁路和过往的火车。
早在一八七○年初,写完《战争与和平》仅几个月时,托尔斯泰有一天晚上对妻子说,他构思了一种已婚妇女的典型,她出身上流社会,但失魂落魄,无所适从。他将把这个女人写成可怜和无辜的,而且过去构思的许多人物形象很容易地就排列到了这个女人四周。第二天,他就根据这一构思写了一点东西。许多年后,他向别人叙述了这一构思最初是怎样产生的:“我也像现在这样,饭后躺在这个房间里,在这张沙发上,也是像现在这样的黄昏时刻。因为疲倦,我和瞌睡斗争着。突然,一只裸露着的女人的胳膊肘在我面前清晰地闪过。我不由得细看起来——这只胳膊又出现了,渐渐在我面前显出一个穿着华丽的舞会服装,颈部袒露着,面貌十分美丽的女人的身影,她用沉思的、痛苦的眼睛看着我。像我感觉的那样,我久久不能摆脱这个幻影,直到它像出现时那样消逝了。但是从那时起,这个幻影再也没有和我分离过。我把它记在心上,在心里和它谈话,而且不知不觉地揭开了它的秘密。从那个时刻开始我产生了无论如何要讲述这个秘密的要求,而且直到动笔之前,我一直坐立不安。”
一八七二年一月,在附近的村里发生了一件悲剧:邻居比比科夫的情妇安娜·斯捷潘诺夫娜由于嫉妒比比科夫同别的女人的关系,卧轨自杀了。那年代铁路在俄国出现的时间不太久,卧轨自杀特别令人吃惊。托尔斯泰曾到出事地点,目睹了死者惨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又过了一年,当他编完了《启蒙课本》,并终于决心放弃彼得大帝题材的时候,几乎在没有多少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开始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的写作。事情的开始带有一点传奇色彩:
一天,大儿子谢廖沙给达吉亚娜姑奶奶读普希金的《别尔金小说集》,姑奶奶很快就睡着了,阅读停止了,书就放在窗台上。第二天早晨,托尔斯泰顺手拿起这本书翻阅,读到一个片断中的第一行:“客人们纷纷来到别墅里”,赞叹不已,于是,不由自主地、无意地开始想象构思已久的人物和事件,故事迅速地展开……他走下楼来到工作室,拿起笔写下了新的长篇小说的第一句话:“奥勃朗斯基家里一切都乱了套。”后来他向别人提起这件事时说,普希金的力量就在于,他不用多余的话和多余的描写,立即就把读者引入了生活、情节。
新的长篇小说女主角的名字原叫达吉亚娜,后改为安娜,这显然是受了那位卧轨自杀的女子安娜·斯捷潘诺夫娜的影响,小说的名称便定为《安娜·卡列尼娜》。安娜这一人物形象的另一个来源是普希金的女儿玛丽娅·亚历山大洛夫娜·加尔童克。有一次,托尔斯泰和妻妹达丽娅去图拉参加舞会,在舞会上见到加尔童克,为她的美貌、得体的发型服饰所吸引,后来还和她进行过长谈。安娜的外貌、仪态主要来自加尔童克。
一八七三年的整个春天里,托尔斯泰都在全神贯注地写《安娜·卡列尼娜》。他敞开阳台门,让春天的阳光和草木的阴影直接进入房间,还有充满花香的空气……这是最好的创作的季节。夏天来了,按惯例,托尔斯泰是不写作的,他与家人一起去了萨马拉省,那里有他们新购置的庄园。秋天,他又在自己的大工作室里开始写作了,他对春天写成的东西十分不满,认为是用“最轻率、最不严谨的风格”写成的,于是撕掉重写。半年后,他将已经写完的七个印张交给《俄国导报》,准备在该刊上陆续刊出。然而,当他收到校样后,又感到不满意,并毅然舍弃这几个印张。他以惯的有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次一次修改或重写,结果整个开头部分留下来的不同的草稿就有十多种。直到一八七五年,也就是说在构思的五年之后,动笔的两年之后,《安娜·卡列尼娜》的第一、二部和第三部的前十章才在《俄国导报》陆续刊出。托尔斯泰对刊出的部分仍不满意,但作为连载,他必须写下去。一八七五年八月,他在给费特的信中说:“现在我又动手写无聊的、庸俗的《安娜·卡列尼娜》,唯一的愿望是快些给自己腾空地方,腾出空余的时间来做其他事情……”一八七六年四月初,他给好友斯特拉霍夫写信:“我惊慌地感觉到,我正在转入夏季状态:我讨厌我已写出的东西,我这里放着《俄国导报》的校样,我害怕我没有能力改好它。里面一切都很糟,全部都得重写,已经印出的也得全部重写,全部涂抹掉,一切都要作废……”一八七六年,《俄国导报》刊出小说的第三部后十八章和第四、五部,一八七七年刊出第六、七部,第八部因托尔斯泰与刊物出版人卡特科夫对内容的意见有分歧而未连载,后收入单行本。一八七七年下半年,托尔斯泰与友人斯特拉霍夫一起,以力求完美的态度,对刊物上发表过的文字作了全面的修改和调整。他们工作得特别专心,原约好每天正餐之前要散步,但当斯特拉霍夫去叫托尔斯泰时,他总是拖延,有时很难让他放下工作。这一阶段,托尔斯泰总有些心不在焉,吃得也很少。一八七八年一月,单行本在莫斯科出版,斯特拉霍夫负责校样。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他喜欢的是“家庭的主题”,但小说在创作过程中,主题被相应地扩大了,写成了一部精彩的社会心理小说。安娜这个女主人公也从最初构思的“一个不忠实的妻子”发展成为一位内心世界和情感极为丰富、具有个性解放思想的女性。安娜的悲剧与时代和社会的冲突紧密相连。
安娜很年轻时就由姑妈作主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卡列宁。卡列宁被视为上流社会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实际上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官僚,他与安娜间毫无爱情可言。安娜则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强烈情感的出众女子,婚后她只能把一腔情爱倾注在儿子身上。与聪明、英俊的青年军官沃伦斯基邂逅相遇后,沃伦斯基狂热的追求唤醒了她沉睡的爱情,使她看清了丈夫的本质和自己的可悲,毅然离家出走与沃伦斯基生活在一起,从而激起了整个上流社会对她的攻击。卡列宁阴险地拒绝离婚,并夺走儿子,使安娜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而沃伦斯基作为贵族社会中的一员,虽然为安娜的爱情所照耀,却最终越不过纨绔子弟的平庸品质,他的感情和道德水准显然低于安娜,他无法全部理解安娜,于是,矛盾就不可避免了。安娜在整个社会各色人等的无形联手扼杀之下,终于绝望,卧轨自杀。
小说的另一位主人公是列文。在最初的构思中,这个人物不过是围绕女主人公排列的男男女女中的一员,然而随着小说的进展、修改、调整,列文这一条线已成为整部小说建构中的一半。安娜和列文,这几乎是两部毫不相干的小说,情节间的联系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但却被托尔斯泰极其巧妙地合并在一起,从而拓展了社会空间的深度和广度,也使小说最大限度地丰富起来。在托尔斯泰之前,这种结构的小说还没有过。
列文与其说是以托尔斯泰自己为模特的,毋宁说是托尔斯泰本人走进了小说,进行着人生的探索。这一点与《战争与和平》有极大的不同。列文的高度文化修养、对农事的改革、爱情及表达爱情时简写字母让对方猜测、哥哥尼古拉的死……这一切都源源本本地反映了托尔斯泰的生活经历。最重要的自传性表现在列文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道德的自我完善方面。在《安娜·卡列尼娜》即将写完时,托尔斯泰正面临着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思想嬗变和精神危机,这一点在列文身上已见端倪,比如列文对俭朴的农民生活的追求,对农业劳动的重视,尤其是灵魂的不安。小说的结尾有这样几段话:天色完全黑暗了,而他眺望着的南方是晴朗无云的。阴云笼罩着对面那个方向。那里电光闪闪,传来遥远的雷鸣声。列文倾听着水珠从花园的菩提树上有节奏地滴落下来的声音,望着他熟悉的三角形星群和从中穿过去的支脉纵横的银河。每逢电光一闪,不但银河,连最明亮的星辰也消失了踪影,但是闪电刚一熄灭,它们就又在原来的位置上出现,仿佛是被一个万无一失的手抛上去的。
“哦,使我感到困惑的是什么呢?”列文暗暗问自己,预感到这个疑问的答案早已在他的心中,虽然他还不知道。“是的,神力的明确无疑的表现,就藉着启示而向人们显露着善的法则,而我感觉到这就存在于我的心中,在承认这个的时候,不论我愿不愿意,我是和其他的人们被联合到一个信徒的团体中了,这个团体就叫做教会……但是我到底在探求什么呢?”
《安娜·卡列尼娜》同样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同样具有史诗的品格。小说中涉及到社会制度、政治思潮、哲学、宗教、艺术、教育、农村经济等一系列问题,其对家庭婚姻、伦理道德的探索正是建立在这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上的。这部小说出版后,影响之巨超过了《战争与和平》。小说的每一部一出版,各家报刊就像遇到什么大事件一样急急忙忙地报道、评论。有意思的是屠格涅夫不喜欢这部作品:“虽然也有一些真正美好的篇章(赛马、割草、打猎),但整个来说是酸溜溜的,散发出莫斯科、老处女、古斯拉夫、没落贵族的气味。”而陀斯妥耶夫斯基却说:“这是一部前所未有的作品,第一流的作品……作为一部文艺作品是完美无缺的……当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作品可以与之媲美。”
五、人生的思索
《安娜·卡列尼娜》完成以后,托尔斯泰和小说的主人公列文一样,继续探索着人生道路。人究竟应该怎样生活?他在苦苦地思索着。
离雅斯纳雅·波良纳一俄里半的地方,有一条平坦的公路,这是从莫斯科通往基辅的交通要道。在这条尘土飞扬的道路上,经常有去基辅朝拜的香客,他们通常穿着草鞋,背着一个布袋,袋里装着换洗的衣裳和《福音书》,当然还有一大块黑面包。这些人风餐露宿,经常还要忍受疾病和雨淋的折磨,但是他们的信念毫不动摇,是一股什么力量吸引着这些不畏艰险的人们呢?托尔斯泰决心要弄明白。于是,在1877年夏天他装扮成香客带着仆人阿列克一起去著名的奥普京修道院去朝拜。
这天一清早,托尔斯泰就和仆人阿列克上路了。赫赫有名的作家托尔斯泰穿着白色的粗布长衫,脚着树皮鞋,肩上挎着一个香袋,就像一个普通的香客一样。
天气炎热,暑气蒸人。为了抄近路,他们选择了一条林间小路,一条清澈的小溪横在面前,托尔斯泰想跳过去,年轻的仆人阿列克惊慌地喊道:“老爷,小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