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小荷尖尖
27817200000042

第42章 瑶族传统文化与生态农业——以恭城县西岭乡斋公坪为例(1)

陈婷指导老师:梁颖教授

(第一部分)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视角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让我们开始重新认识究竟什么是“发展”。在以前关于发展的观念中,不少人认为发展就是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工业产值的增加。里昂惕夫是获得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他在对投入—产出的分析中发现:美国这样一个工业高度发达和资本充裕的国家,却以出口主要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参与国际分工。这个发现曾被经济学界称为“里昂惕夫之谜”,后来经过分析研究,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肯定了经济落后的国家实质上是农业落后而不是工业落后的观点。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解放初期由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产业素质落后,以及当时的国际政治因素的压力,中国不得不走加强工业化,提高装备自给率的工业化道路。为了实现工业化,提高效率,积累工业化发展必需的资金和资源,当时只有牺牲农民的利益,给工业发展作铺垫。1978年前,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的方式,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了大量的启动资金。1978年后,随着计划价格体制与计划配置资源体制逐步被市场调节机制所代替,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阶段。1983年,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激励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农业和大市场的矛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进入90年代后,在市场经济的财富分配中,农业没有得到工业的有效反哺,工业产品以及农资的涨价幅度,远超过了农产品价格的涨幅,过高的农业成本和较低的农产品价格,使得增加农民收入极度困难。由于政治、经济、人口以及历史等各种原因,逐步突出了当今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三农问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二)多元化视角

自从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来,经济学逐渐成为社会发展中人们关注的热门学科,虽然一百多年来其理论不断得到充实,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做了巨大贡献,但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学理论体系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逐渐暴露。众所周知,经济学的理论、曲线与模型,是建立在理想化、纯粹的假设基础之上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需求趋于多元化,各个领域的研究都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人们对自身的了解更进一步深入,这些让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经济学理论假设前提的科学性,重新审视经济学理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威廉·舒尔茨是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他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在他1964年发表的《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运用人类学家对20世纪中期农业欠发展的贫穷小国家的田野调查资料,重新分析了传统农业,大胆地否定了当时经济学界认为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低下,以及在传统农业中一部分人边际生产率为零的观点,并对如何改造传统农业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思想,从而使这本书至今仍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中具有深远的影响。本研究以人类学田野调查为基础,运用经济人类学、生态人类学等人类学理论对田野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就已确定了自己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模式。进入21世纪,我国农业要全面迈向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调查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笔者选择广西开展生态农业时间最早、成绩最好的——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乡新合村斋公坪屯为调查点,结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研究,为今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积累资料,同时也试图说明瑶族的刀耕火种与生态农业方式之间、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

二、学术回顾

(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

可持续性思想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孟子就曾批评过“竭泽而渔”的做法;春秋时齐国的管仲就在《管子·地数》中提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天下王”的思想;荀子系统地阐述过“谨其时禁”、“斩伐养长不失其时”,而使“百姓有余食、有余材”的思想。在西方国家,2500年前,柏拉图在《克里底亚篇》中,分析了古希腊、瑞典一带由绿林覆盖的山脉变为枯山的原因是森林和草地被破坏的结果;19世纪马尔萨斯、李嘉图等著名学者也意识到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出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也体现了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分析了人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并主张对人类生产行为给自然和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行“控制和调节”;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时候,必须把自然对人类的影响置于共同的控制中,不应由人类盲目地凭借自己的力量统治自然的过程。唯物史观虽没有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但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准备。“可持续发展”概念源于生态学,最初应用于林业和渔业,指的是对于资源的一种管理战略。

2.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

人类进入20世纪后,由于工业化的发展速度加快,人类对大自然开发的力度加大,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人类经济增长幅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环境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空间,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破坏了环境,人类难免招致自然界的报复。近年来,地球上各种人类力量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传染疾病的出现几率增多,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继续在地球上繁衍生存。到20世纪下半叶,可持续发展战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逐渐付诸于实践。

3.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的过程

当人们开始对“发展”取得的成绩反思时,60年代后期出现了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以反增长或零增长为特征的发展思想。这种思想主张有目的地停止物质资料和人口的增长,回到“零增长”的状态。但这意味着富国保持既得利益,穷国永远处于贫困状态,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很不利,因此,遭到多数学者的抨击。

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环境大会(斯德哥尔摩会议)明确提出了对社会发展与环境、生态相协调问题的思考,会议的秘书长M·斯特朗最早提出“生态发展”(ecodevelopment)观念。之后,1980年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和1981年的《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两份报告中,明确了使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此时的理论,还是就保护谈保护,并没有把保护环境资源与人类发展结合起来。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3年成立,并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出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作了界定和详尽阐述。1991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的续篇《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进一步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结合起来。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森林问题原则》等国际公约,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推向行动。这次会议把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树立了环境与人相互协调的观念。此后,又召开了几次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会议,不断补充和修正可持续发展遵循的原则等内容,为今后各国贯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发展和行动纲领。

4.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尽管众多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解释不尽相同,从不同视角丰富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但“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最基本手段和途径”是所有研究的出发点,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决定了资源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头等重要的内容;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是有机整体;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应该享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在地球有限的空间里,必须控制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类决策的准确性和长远性,加快环境保护新科技的研制与普及,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人类应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态度,放弃人是自然界“主宰者”的观念,把自己归为自然界整体的一部分。

一些学者也将可持续发展理论概括为两类体系(即: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具体内容包括三层含义:人类自身的发展不应干涉和削弱自然界多样性发展的能力;人类自身这一群体的发展不应干涉和削弱其他群体发展的能力;人类群体这一代人的发展不应干涉和削弱下一代人发展的能力。即人类在分配地球有限资源和追求发展时,要体现公平的意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不应只着眼于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要用自己的发展为他人或后代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和谐、共荣共生。总之,人类寻求发展的同时,必须摆正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将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生态利益与经济效益、物质增长与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护环境与创造物质财富、未来人的幸福与当代人的需求、人的心理需要与生理需要、技术手段的使用与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等有机地联系和统一起来。

(二)生态农业

众所周知,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原始的产业,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农业的支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既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又给工业产品创造了广阔的消费市场,最重要的是,农业是惟一的粮食生产部门,为保障人类生存提供衣食来源。因此,具有可持续性的农业生产对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可持续农业理论的产生及含义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利用生物与环境的能力,改造天然生长的植物、动物和自然环境的能力逐渐增强。地球上纯自然生物圈中的能量流与物质流产生了某种“本质上”的改变,食物链的结构与资源的流向,在程度上进行了重新调整,生物圈中分化出了“农业生物层”这个特殊的子系统。一方面,农业生物层与天然生物圈一样,在宏观上受制于整个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约束;另一方面,农业生物层不断地被赋予人类的智能,使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为了满足人类无限的物质需求,人们必需改造生态系统,尽可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这将改变旧有的生态平衡体系,使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变得紧张。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可持续农业”理论也相应产生。目前世界上对可持续农业有不少解释,但《登博斯宣言》由于吸收各家思想之长,而被广泛接受,宣言中对持续农业的定义是:“采取某种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久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能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并不造成环境退化;同时,这种发展在技术上是适当的,在经济上是能维持下去的,并能够为社会接受的。”持续农业的实质是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寻求农业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最合适关系。通过这种最合适关系的实现,提高农业生物的“生产力”、“稳定性”与“持续发展能力”。

2.我国的可持续农业模式——生态农业

目前,各个国家都根据本国自身情况制定了可持续农业模式,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可持续农业模式为: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EcologicalAgriculture)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的。生态农业是指人们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遵循生态与经济规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经营的一种新型农业体系。它合理地利用了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规律,建立“一业为主、综合发展、多极转化、良性循环”的高效无废料的系统,达到能量转化效率最高、物质产出最大、资源保护最好、经济效益最佳的目的。生态农业的基本任务简单概括可以表述为:着力保护、维持、开发、循环与再生农业资源;协调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合理运行;减轻或消除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应力”与“胁迫”。

3.生态农业的经济学意义

物质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理论的前提,商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并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商品价格,最终达到供求平衡。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农业产品供不应求,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农业生产技术必须不断更新,因此,现代生态农业是在市场对农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形成的产物。

生态农业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并以社会分工为基础,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资源配置,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使得生态农业具有市场化的特征;生态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人们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生产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实现农民增收的目标,使生态农业具有专业化生产的特征;生态农业目的是实现高的能量转化效率、最大限度地产出物质、保护好资源、最佳的经济效益,由于生态农业具有长期优化资源配置的特征,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符合人类理性经济行为的生产活动。

(三)人类学视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20世纪中后期,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人类学研究者开始从生态学的研究角度出发,运用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人类学。现今人类学的生态研究可简单分为两大类:决定论和互动观点。决定论是将环境和文化作为两个对立面,相互决定对方;而互动观点则认为文化和环境之间是一种对话关系,文化和环境的重要程度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