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案点三官佬:道公与三官佬商讨。三官佬指天、地、水三种神。这一步的经书在《丧场的间科》。
31.笼去转材头:壮话音译。意即道公带领孝男孝女围着灵堂转数圈,意为儿女愿意送亡灵去天堂,这一步道公要念经,大约需要1小时。
32.点四帅、十狱、五灵:这都是求各方神灵帮助。以洗清罪名,脱离苦难的意思。四帅指四大元帅:东方赵大元帅、南方邓大元帅、西方马大元帅、北方関大元帅,简称赵邓马関四大元帅。十狱指十个地狱王,即秦广王、初江王、宗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变成王、太山王、平政王、都市王、转轮王。五灵前面已提及。
33.放报恩灯科:这个科专门谈及儿女对亡灵(父母)的报恩。这个科有专门的一本经书,叫《报恩灯科》。
34.散花:这是大道公向孝男孝女扬洒圣水,表示代表亡灵接受儿女的报恩。
35.治丧:道公向亡灵通报儿女报恩,要送他到天堂里,祝他在那里也幸福平安。
36.孝男踏花:道公要求孝男绕灵堂跑三圈,表示报恩的急切与真诚。
37.回灯:壮话音译。即孝男踏花之后回到道场向道公拜谢。感谢其帮助完成报恩。
38.回帅:壮话音译。道公向佛祖、神灵拜谢,感谢其帮助做好报恩。
39.纳灯:壮话音译。即熄掉报恩灯,报恩科到此结束。
40.称三献:这在道场内进行。三献是一个道经的科目,是指将孝男孝女的报恩转送给亡灵。
41.宣疏:音译。指道公向亡灵点数儿女报恩的钱财。
42.入逍棺科:从此时开始,亡灵带着儿女送的钱财,到极乐世界里与先前已故祖先会面,即亡灵与亡灵相见。逍棺科是一个独立的科目,有单独的经文。
43.查踏:音译,即两个道公同时走到灵前,每人都打铙,同时诵念经文,意为为亡亡相见(亡灵与亡灵之间相见)开路,安排和创造环境。
44.引亡唱十号、七佛、五灵:指带领亡灵会见各路神灵,以保佑他在亡亡相见中不出任何差错。七佛和五灵在前面已有介绍,“十号”同“十极”。
45.孝男背幡:即孝男背上写有亡灵名字的幡,表示为背着亡灵走路,不能让他在亡亡相见中受路途之累。其实这也有报恩的意思。因为父母是把自己背着长大的,所以此时孝男背幡也是报恩之意。
46.提书下去叹:音译。意为道公手持经书到灵柩前诵读,表示亡亡相见的问候与交谈。
47.脱幡:大道公脱去裟衣,逍棺科即将结束。
48.退亡去灵前:将亡灵退回到灵位上,一般通过孝男将灵牌放回灵位实现。
49.诵经:这是师公唱经,为亡灵下一步向佛祖神灵忏悔做准备,这个过程一般要2个小时。师公唱的经前后有700句。主要是唱唐僧去西天取经的路途上所受的灾难和惊险的过程。
50.踩经:又轮到道公,踩经是根据死者的不同而诵不同的经,如对60岁以上而死的,则踩福、禄、寿经,对36岁以前就死的,就踩哀经,造田造地给亡灵在阴间耕种,使亡灵衣食无忧。
51.回来玄门忏罪:再次到道案前给亡灵忏悔罪行。即把亡灵生前所做的违背道德、违背人伦、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坦白,使亡灵能还原为一个干净清白的好人,这样才能通过十殿王的审判,最后才能通过奈何桥。这次忏悔的道经是《升化科》。
52.度轮回:这个环节是专门用于死者是道公的情况下。意思是道公去世后,要把他道公的身份与他作为凡人的身份分离。从而让他到阴间以后,返回自己作为凡人的原形。
在这个环节中,道公的徒弟们要前后跪拜8次,以为师父度轮回。
53.唱公辰:专为四者为道公而用。每个道公家里都有一个神龛,专用于供奉神灵的,而每个神龛都有镇龛之神,叫公辰。唱公辰,就是向公辰言谢,感谢他保佑道公走完了一生,并告诉公辰该道公将停止履行职责。因为他已经去世了。
54.解结:这也是专为道公用。意为道公生前所犯的错误,尤其是在行道事时所犯的错误向佛祖神灵谢罪。
55.讽经:即经文已唱完,诸事已办妥帖。
56.回向:让佛祖、神灵回去休息。经书在《丧场的间科》。
57.居亡、奉送文、纳钱财、焚财马:即将各种纸钱、供品、礼物烧掉,送给亡灵。至此,初夜方结束。
四、翌日早朝方
这是第二天上午的治丧活动。陆续有死者的岳丈家的人赶来,若死者为男性,岳丈即是他的妻子的娘家人;若死者为女性,则岳丈就是她的娘家人。在当地,岳丈家人是最重要的亲人,必须有隆重的接待仪式,当孝男孝女们听到鞭炮声(岳丈家人来到村口路边就放鞭炮做信号),他们就在一位道公的引领下,主孝男(即死者的儿子或侄子或弟弟)手捧一个圆形的簸箕(内放有三个小酒杯和一壶酒)走在最前面,其他孝男孝女紧跟其后来到路口跪地俯首迎接。一般迎接队伍中会有哭声,以显示出他们丧失亲人的肺腑之痛。当岳丈一行人走到迎接队伍跟前时,主孝男要失声哭出一句话(若是父亲去世,则哭叫“爹啊”;若是母亲去世,则哭叫“娘啊”)。岳丈方的队伍中,有两人抬着杀好的一头猪和一只小山羊,其他人各自手里还提有猪肉、猪耳朵、饼干等物,这些是他们给死者的牲礼。岳丈家一行人的领头人同时从簸箕里拿起一杯酒饮下,并再斟满三杯酒分别敬给队伍前面的三个人,之后即直走向灵堂,并抬着或提着这些牲礼绕灵堂走三圈。岳丈家人走过之后,迎接队伍才可以站起来,并紧随其后,回到道场。迎接礼方告结束。这一程序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志》中有记载:“若舅爷亲临察看入棺,丧家孝男孝女须列队之门外,身披重孝,竹笠盖顶,俯首静跪,由长子执酒三杯敬奉,第一杯由舅爷泼地祭神;第二杯舅爷引尽;第三杯由舅爷回递孝子中之长者,以致还礼,然后由舅爷一一搀扶,孝男孝女方能起身,簇拥舅爷进屋。”这些岳丈方的人一般都是和死者有着姻亲(如死者为男性)或血亲(如死者为女性)的关系,所以他们对于死去的人都感到很悲伤,有些人(大多是中年妇女)在风尘仆仆赶来后,还没有休息一会,就来到死者的纸棺材前痛哭流涕,仿佛这也是其中的一个程序,这时,道公和师公在一边歇着没有举行活动,似乎是为了让她们哭个够。她们也边哭边诉说对亲人的怀念,甚至带着哭腔唱起了歌,或许这就叫“哭丧歌”。她们哭得很凄惨,然而,在亲人的劝说下,她们终于停止哭泣。道公和师公们又开始举行活动,乐队也吹起了号子、打起锣鼓,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当天中午和晚上的活动即是为这些岳丈方的人而做。见“午晚二朝方”。
翌日早朝方的主题是为亡灵洗脱苦难,让他走了之后不再受苦受难。程序如下:
1.玄门公辰拜社王:这个程序只对亡者是道公而用。即道公带亡灵到亡者所在村的祠堂拜见社王。
2.早朝启道:一般情况,若死者不是道公,即第二天一早的道事从这里开始。早朝启道,是第二天的道事开始,同样要经过香文、水文,此时唱的道经为《救苦三时科》。
3.度箓科并启:即一个道公在唱《救苦三时科》的同时,另一个道公要唱《度箓科》。《度箓科》是专为年满60周岁以上的死者而作的,意为人在年满60而死,已到人世最低寿限,子女无憾了。
4.到三献:壮话音译。即唱《三献科》,意为即将为死者送上帮他带走苦难的救苦鸡。
5.去下架箓:壮话音译,即道公吩咐孝男用一块绿色的布盖到棺木上,并备好一只已会鸣叫的、活的公鸡,放在棺材一头。
6.发炼、过炼:即道公用手抱公鸡,从油烟上方划过,表示救苦的公鸡已过油锅,已经过千锤百炼,符合救苦之用。
7.召将鸡:壮话音译,即道公诵经,告诉神灵公鸡的使命。
8.玄门唱公辰:专为道公之死而用,凡人不用。即报知为道公在世时保驾护航的公辰,公鸡的使命。
9.升亡上箓文:壮话音译,即将亡灵的牌位放到属于他自己的灵柩上,准备接受救苦鸡的救苦。
10.师公放鸡:这一步由师公来做,即通过师公放鸡,让救苦鸡能保持足够的力量完成使命。
11.到麻高功:壮话音译,即道公回到道案前,向神灵汇报救苦鸡的情况。
12.箓文上达:由道长(大道公)来做,即在道案前将度箓的情况向神灵报告。
13.安四柱:即道公请赵邓马関四大元帅来保护道场的四周,不给鬼神来干扰,使道场能平安正常,这样道公才能安心为亡灵超度。
14.踩箓:即踩满、福、箓、寿,表明把所有的好事都送给亡灵。与“踩经”一样。
15.玄亡忏罪:又引亡灵到道案前忏悔罪行。其实,不论是踩经还是踩箓之后,都要忏罪一次,此次忏罪的经书在《升化科》。
16.退亡去灵前享食:退亡灵到灵堂,让其进食。这也是意念中的事情。
17.廸师:即道公诵经,表示对道公所给予帮助的谢意。
18.焚财马上灯:壮话音译,即把祭供亡灵的纸钱烧掉,存放在道长的坐椅上。意思是让祖师神休息。
19.纳教:壮话音译,即道长把焚化的纸钱和《救苦三时科》、《度箓科》、《升化科》等经书和用意全部告知亡灵。翌日早朝方到此结束。
五、午晚二朝方
午晚二朝方(即中午和晚上两个时段的活动内容,由于内容类似,故把它们放在一起)的主要内容是:死者的岳丈家(如死者为男性,岳丈家就是其配偶家的人;如男性死前未婚,则没有这一说;如死者为女性,岳丈家就是其娘家)准备厚礼,为亡灵送行。
这段仪式源于这个地方一个古老的传说。古时候有一个人叫朱文瑞,自小家境贫寒,父母早逝,他与姐姐相依为命。后来姐姐出嫁了,他自己还未成家,依然十分贫穷。有一天,姐姐婆家的人突然来告诉他,他姐姐已经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朱文瑞十分伤心。想到自己还没有答谢姐姐把自己带大之恩,姐姐就走了,他很内疚和悲痛。于是他告诉报信者,无论如何要让他煮点好吃的东西给姐姐送行,以报答姐姐。但他自己太穷了,连米都没有,只好去向别人要了一些大米,煮了一碗大米饭。但因为他做得太晚,当他赶往姐姐的婆家时,姐姐的灵柩已被送到半路了。于是他叫送丧的人停下,让他再看姐姐一眼,并用好不容易做好的一碗米饭祭供姐姐,为她送行,旁人见后无不落泪。
这个故事反映了他们姐弟感情非常之深,也成了人们世代相传的佳话。根据这个故事而演化而来的送丧仪式,在今天则体现为:岳丈家的人没到,不得送尸入棺和盖棺,而是必须让岳丈家人看到死者最后一眼,方能盖棺。在准备出丧时,岳丈家要准备自己能准备的最好的食物来祭供死者,送死者上路。
因此,午晚二朝方主要就是要演绎这个故事。其程序为:
1.启奉道:即鼓手打起鼓,开始道公念诵道经。
2.香文、水文:同上所述。这是每次启道后必经的程序,道公要诵经引香用水。
3.纳水:道公从道案上装水的碗中含一口水,表示经圣水洗礼,整个过程将是干净无瑕的。
4.以今发炉:这是壮话音译,以今,是一本道经的名称,以今发炉就是道公向佛祖、神灵介绍死者的情况。
5.称职位:(具体见初夜方),道公给亡灵赋予一定的身份,以利于到天国后能名正言顺地与别的亡灵交往。
6.九帝神目:即道公请出各路神灵。指玉清圣境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灵宝天尊、太清仙境道德天尊、金闺昊天玉皇上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大地祈、南极钩陈星皇大帝、祖丹威显元天大圣后君、司命保生代帝、东极九龙青华大帝等九个神灵。
7.引亡斗忏悔:壮话音译,即道公带亡灵到神灵面前忏悔罪行。
8.退亡去材头:壮话音译,即道公将亡灵送回灵堂。
9.岳丈点灯:即岳丈家的人为灵堂点灯,告知亡灵他们已到,按照规矩,点灯的人只能是男性。
10.引拜道父:岳丈家的人拜会道长,请求道公允许他们为亡灵送行。
11.在案点三丹老:即道公与佛祖、神灵商议,接受岳丈方送行。这一步有专门的经书,在名为《丧场的间科》的经书里。
12.排灯:壮话音译,即把岳丈家送来的厚礼摆在灵前供奉。
13.洒灯:即道公向所有岳丈家人的供品洒圣水,表示全部接受这些厚礼,并且礼物是干净的,没有任何鬼神的魂附在上面。
14.引亡去道父点五灵:即引亡灵到道公面前,向神灵致谢,允许他接受这么多厚礼。
15.享受:亡灵进食。
16.迪酒:壮话音译,即岳丈家的人(男性)依次为亡灵斟酒,表示自己要为亡灵送行。这个过程的长短一般要看岳丈家来人的多少而定。
17.化财:烧纸钱。
18.退亡去材头:道公将亡灵送回灵位。
19.回五灵:道公点五位神灵之名,让他们休息。
20.纳灯:熄灭灵前的灯火,表示这一环结束。熄灯时,不能以吹的方式,只能用其他方式。吹灯,意味着不吉利,将受大灾难。
21.迪师:向师公致谢,因为厚礼的运送需要师公帮忙。
22.焚财马上灯:即把祭供亡灵的纸钱烧掉,存放在道长的坐椅上。
23.纳教:即道长把焚化的纸钱和《救苦三时科》、《度箓科》、《升化科》等经书和用意全部告知亡灵。
至此,午晚二朝方结束。午晚二朝方,要以岳丈家人到来为前提,根据规矩和风俗习惯,岳丈家人一般在办丧的第二天下午到。午晚二朝方之后,一般这时已接近天黑。下一步是买车。
六、买车方
买车,是壮话音译,车指亡灵的房子。买车意为把儿女孝送的财宝、物品经过洗礼后,送给亡灵,一般只有道长才能做。其程序如下:
1.排筵:孝子孝孙们摆好供奉亡灵的物品。
2.启奉道、香文、水文:同上所述。
3.三献:即告诉亡灵将最后得到的财物。“三献”,其实在每本经书中都有,它是道公与亡灵交流的一个入口。
4.读契:即告诉亡灵儿女送给的物品名称、数量、价值,在说到价值时,最后的总价一般都是9999个单位,要比玉皇大帝的万数少一点。契相当于现在阳间的房产证,国民党时代叫地契。
5.射彭翁:彭翁是个灾星,它若附上亡灵,亡灵将无法上天堂,也无法摆脱苦难。射彭翁,就是孝男持弓箭,向代表亡灵家园的纸房子内劲射,把彭翁射死。
6.进十二材化:壮话音译,即道公将其他祸害、灾星从亡灵的家园中赶出。
7.开光:道长为纸房子开光,使纸房真正成为亡灵的家。
8.上顶车:道长把千年不败之花插上纸房顶,表示亡灵的家园已扫除干净,可以放心享用。
9.升亡入车:即将亡灵的灵牌送到纸房内(这由孝男来做),表示亡灵进家了。
10.提书转材:壮话音译,即道公手持经书,边绕着灵堂走边诵经,绕三圈为止,意为祝愿亡灵在另一个世界里没有苦难,尽享幸福平安。道公绕灵堂转时,孝男应当跟从,也表达自己的祝愿。
11.好花楼:壮话音译,即道公赞扬亡灵家园的美丽。楼就是楼房之意。
12.封车:即买车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