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理论上。本研究以广西龙胜县红瑶村寨旅游开发中暴露出的问题——文化表述与真实性的研究为切入点,深入到目前为止尚显神秘的红瑶村寨里进行比较长期的田野考察,遵循的是人类学传统的民族志研究方法,体现人类学理论与当代社会传统文化变迁相结合的诉求;而且,这也是一个对目前红瑶社会因为旅游开发而出现的文化涵化现象研究的有益尝试,这既突出人类学的独特研究视角,又展示其学术研究的应用价值。其次,在实际操作中,本研究将加深我们对旅游开发有可能会造成一个传统族群社区文化发生不可逆变化的认识,提高我们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我们在未来少数民族旅游开发中,能更好理解和把握旅游发展可能会给当地族群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和冲击,关切现实、关切民生的学术才是最有力量的。
方法:首先是对资料的收集。本研究主要采取人类学传统的参与观察法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田野工作方法,在立足于自己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同时,也部分参考地方性文献和有关统计方面的资料。其次,在研究和分析资料中,以主位分析法为主,客位分析为辅,在特殊情况下加强客位分析。在材料收集和研究中,力求做到写作态度严谨、严肃和客观。在写作体裁上,以人类学传统民族志记录为主,辅以自己对田野调查材料的分析与研究,以及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和思考,力争使自己的研究具有一定开拓性和前瞻性。
田野工作方面:2003年8月,笔者花了一个多月左右时间,走遍龙胜红瑶所有已经开发和即将开发的旅游点,并选好调查点。2004年春节,笔者在调查点做了一个多月实地调查。2004年6月上旬到8月上旬,笔者在调查点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工作,基本完成田野调查任务。2004年10月下旬到12月初,笔者又去调查点做最后补充调查,至此,田野调查工作全部结束。
(第二部)分田野工作点的背景材料
一、龙胜红瑶简介
族源和迁徙:目前国内有关龙胜红瑶研究的材料还不很多,专业研究人员比较少,由龙胜县民族局牵头,县里一些红瑶老同志编写的《龙胜红瑶》一书,是一本龙胜红瑶研究的比较全面、详尽的书。
龙胜红瑶是瑶族中历史悠久的一支,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乏,关于龙胜红瑶的族源,我们只能根据现存的、红瑶历史上传下来的《大公爷》(迁徙歌)以及口头传说来探索。一般认为红瑶的族源是多元的,还有部分从壮族同化而来。而从壮族同化而来的,则主要集中在泗水乡细门村的韦姓红瑶,传说他们的祖“公爷”逃难自南丹县韦家村,来到细门后就娶了当地红瑶妇女,以后才变成红瑶,不过他是“娶”而不是“上门”,所以他的姓就一直保留下来,现在,细门村每个村民小组都有韦姓红瑶。
根据《瑶族历史与文化》的论述,瑶族是我国历史上迁徙较多的民族之一。关于红瑶迁徙有许多传说,如和平乡红瑶《迁徙歌》云:“讨亲讲盘古,还原讲公爷,因为汉王人乖计巧,人强计应,人不安生在处,抛土离乡,漂洋过海”。宋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记载:“徭本五溪盘瓠之后,其壤接广右者,静江(桂林)之兴安、义宁、古县,融州之融水,怀远县界皆有之。生深山重溪中,椎髫跣足,不供征役,各以其远近为伍。”可见,早在宋代,红瑶就已经生活在现在的龙胜这片土地上了。
人口分布:龙胜红瑶有人口13000多人(1999年统计),占全县瑶族人口25000多人的58%。分布的地理环境,大部分是居住在县境东南方位的越城岭支脉之一、海拔高度1916米、俗称“福平包”(山峰)周边森林茂密的山谷、山腰;只有少部分居住在桑江上游两岸地势较低平的地方。其居住地周边大多与汉、壮、苗寨邻近,也有的与盘瑶寨邻近,有的还与壮寨交错。红瑶居住地行政区划分属:和平乡的中禄村、大寨村、小寨村、江柳村、龙脊村、金江村、和平村,共5341人。泗水乡的周家村、细门村、潘内村、马骆村、泗水村,共6223人。马堤乡的马堤村,1504人,江底乡建新村,400人。
语言:红瑶语言分为山话、平话。山话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的“布努语”,平话属于汉语方言之一。操山话的分布在和平乡大寨村、中禄村、小寨村、江柳村各寨,龙脊村的七星寨,金江村的黄洛寨,和平村的大坡,泗水乡马骆村的上下大塘、半界共5802人。操平话的分布在泗水乡的周家村、细门村、潘内村、马骆村各寨;泗水村的达岸、界头、洪家、从包、冲口寨;马堤乡的马堤村各寨;江底乡建新村矮岭寨共7198人。山话、平话由于语言支系不同,两者基本上不能交流。
有学者指出,平话红瑶讲一种与汉语土话相接近的汉语,与分布在湖南江华、江永、蓝山、双牌和广西富川、恭城、钟山、灌阳等县的平地瑶讲的语言基本相同,当地不少汉族也讲这种话,语言学家称这种语言为“湘南土话”。在龙胜,操山话的红瑶一般都能听懂并且会讲平话,而操平话的红瑶一般都不会讲山话,彼此只能用龙胜话(桂柳话)交流。而有研究人员认为,红瑶山话里的中古音和上古音保存的比较多,有可能是源自中国历史上唐宋朝时期的话,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话。
在自称上,操山话的红瑶自称“尤挪”,操平话的红瑶自称“尤念”,汉语都是意译为“瑶人”。
二、工作点背景
作为田野工作点的细门红瑶寨是泗水乡细门村的一个村民小组。细门村有16个村民小组,403户,人口1888人,属平话红瑶。全村总面积40418亩,其中水田1553亩,旱地面积807亩,果树面积258亩。全村基本上都是红瑶,分属于余、朱、韦三姓。细门寨地处321国道中龙胜至资源的龙——资旅游线上,距离龙胜县城22公里,距离著名的龙胜温泉11公里,距离资源县城130多公里;全寨现有农户26户,106人,全部韦姓;有水田85亩,旱地60亩,柑橘51亩,其他水果45亩,林地350亩。从人口和占地面积来看,细门组在细门村是属于中小型生产组。
地理和环境:细门红瑶寨坐落于当地人笼统称之为“大山”的山脚下,寨子距离公路有一里的下坡路,这条路由石块和水泥建成,1~1.5米宽,半米高。路虽然有点弯曲,但由于旅游的需要而专门进行过设计,所以路面比较平坦。公路下面四五米的地方就是桑江,清澈的江水,游鱼几许,这使不少北方游客羡慕不已。从公路边看细门寨,只见红瑶独有的杉木制灰色半边楼,上下三层,又高又大,显得古老而凝重。这些楼房相互之间建得环环相扣,错落有致,依山傍水,看上去既独特又精致;寨子旁还有一条从高山上飞流而下的山溪,终日哗哗不停;在层层叠叠的梯田簇拥下,细门寨像是在青山碧水当中浑然天成的景物,很有视觉上的美感。
历史沿革:关于细门寨的来历,据寨子中最年长的韦姓老人(今年60岁)回忆,原来他们家是有几本老族谱和老歌本的,上面写有这个寨的一些历史来源,遗憾的是这些民间文献全部毁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一场兵灾之中。而在他刚懂事的时候,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他家被划为富农),他也只能零星听大人们讲过一些,“时间一长也忘很多,平时也没有谁关心这个”,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说。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现在被公认为红瑶民族文化保存得比较完整的红瑶寨,他们三百多年前的祖先并不是红瑶,而是纯粹的壮族,关于这点,寨子里面的大人们倒是懂得。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族群认同感,恰恰相反,在开发旅游后,他们似乎更加看重自己的身份符号。寨里一些老人告诉我,“前面那个史书上写有的白面红瑶寨,主要是姓龙的,他们是从武通(现桂林市灵川县辖)过来的,原来是汉族,才来两百多年,现在每年他们还要回武通去祭祖呢。”后来我问过龙胜研究红瑶的一些人,他们基本上都同意这种说法,只是提醒我:“这些韦姓红瑶在祭祖时一定要请壮族师公,他们说如果不请壮族师公,祖先是听不懂的,其他的和红瑶就没什么区别了。”后来我在其他访谈中了解到,其实不单单是红瑶,在龙胜这块特殊土地上居住的几个少数民族,都有这种族群之间互相改变的现象。“因为龙胜地理条件比较特殊,只要是民族杂居的地方都会有这种现象”,县志办一位同志如是说。
事实上,细门寨的祖“公爷”据传是来自南丹县韦家村。按寨中韦姓老人提供的说法,我找到泗水乡一个叫做鲤五塘的壮族寨,这个寨子离县城只有几公里远。根据这个寨中莫姓老人(今年68岁)回忆:“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时候,有两个从河池地区南丹县来的公爷,都有五六十岁了,他们来的时候还背了块写满字的大石板,当时就确认这个寨的几家是从他们那边过来的。他们走后,因为穷,我们这里一直都没有人过去。”他又说:“十几年前寨里那几个老公爷死后,就更没有人想去。”
大约两百多年前,细门又分出离他们不远的三门、九十六和高坡等几个红瑶寨。其中的三门寨也是龙胜红瑶民俗文化旅游点之一,也是在路边,寨子入口处的大牌子上写着:龙胜红瑶民俗文化博物馆。
人口:解放前的细门有九户人,解放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增加到十七户。而据其他一些红瑶寨老人说,传说细门刚建寨的时候只有三户人。细门组在细门村里面被公认为是血统最“纯洁”、最“根正苗红”的,因为他们不但是同一个姓,同一个祖公传下来的,而且直到现在他们各家还有很深的血缘关系,下表是细门人口情况的一个调查表:其中,细门组人口总数:101人(2004年),男性:46人,女性:55人。
年龄男性人口女性人口合计比例
0~147132030%
15~2914183232%
30~4915142929%
50以上10102020%
经济概况:细门村支书和村民委员会主任都是余姓红瑶,都是来自高山上的生产组,他们对整个细门村的情况当然是了解的。他们向我介绍说,2002年细门村年人均收入水平是1258元,主要以养猪、卖茶油、外出务工的收入为主,其他就是水果、木材。他们强调说:“如果细门组不搞旅游的话,他们现在肯定连这个数字都达不到。”
在村部收藏的文件中,我找到了一份1997年细门村生活水平调查表,这是龙胜县政府扶贫办搞的。这份调查表清楚显示,如果按照龙胜县政府当年划定的600元年户均收入贫困标准的话,当年细门组共有26户,有8户年人均收入水平达不到这个标准,即贫困率为33.7%。当年整个细门村贫困率是27.8%,也就是细门组的贫困面要大于细门村的贫困面。“虽然细门组和其他几个组靠近河边路边,但因为细门组土地少,想搞点什么别的种养都不方便;高山上虽然交通不方便,但是土地多,山林多,所以当时的生活水平比河边路边这几个组还要高。”细门村领导最后总结说。
在细门田野考察中我也发现,只要提起搞旅游前的收入水平,没有人不摇头。“那时整个细门组都困难”,不少群众说,各家跟我算的账也都差不多。搞旅游前各家收入基本上是卖猪和外出务工两种,少部分家庭每年会有一点茶油卖,而且那时的茶油还不值钱,每斤才2.5元左右;果树是这几年才种的,杉木要砍来还贷款,其他的就没有了。那时凡是年轻一点的男女都经常外出打工,中年的一般都是在附近做工,如帮人挖沙、挑担、砍树、种树、做泥水工等等,时间长的十天半个月的,短的三四天左右,一天8到10元,包吃住。“都是很辛苦的活,”这些中年人都说,“但也不是经常有”,他们特别强调。
(第三部)分细门寨红瑶民族旅游的发展及文化表述和真实性问题
一、民族旅游的开发和发展
我在细门的田野考察中了解到,细门组的旅游开发其实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机缘性,但是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众所周知,龙胜的民俗旅游一开始很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红瑶民俗,而红瑶最吸引游客注意的就是红瑶妇女的长发和服饰。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境外特别是西方游客就慕名而来,但是当时他们去的是紧靠着著名的“龙脊梯田”的和平乡黄洛红瑶寨,由于既是同路,便于参观,而红瑶长发又很有特色,所以当时和平乡黄洛红瑶寨就以“长发村”而誉满中外,成为中外媒体和当地宣传部门竞相报道的对象,直到现在我们看到的不少关于龙胜红瑶的照片、图片、VCD等都是取自于黄洛红瑶寨。
但是因旅游开发而产生的问题也来了。笔者在和当年进行黄洛红瑶寨旅游调查的一些同志交谈中了解到,有些问题是比较复杂的。他们说:“可能是因为那里有些红瑶的骨子里原来是汉族的原因(那里的红瑶祖先有些是从现在桂林市辖临桂县上来的汉族,变成红瑶只有两百多年时间),有游客来,有钱了,寨子内部就不团结,强迫游客购物的现象也出来了,被投诉也多起来。当时并没有什么文化歌舞展示,都是村民自发卖东西或让人拍照收费,他们仗着自己名气大,讲他们也听不进去,其实他们并不了解县里面是做了多大工作。”所以现在龙胜搞地接的几个旅行社,除非是游客点名要去,否则一般都不会将游客组成团队去,要去就只有散客。“那样收入肯定就不会高”,一位旅行社经理说。
凡是从事过旅游行业的人都知道,在目前中国旅游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的情况下,旅行社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是看它游客流量的大小,也就是“薄利多销”,以大量的游客流量才能获利。因为对于旅行社这种旅游行业中间链条来说,它受旅游上端链条的游客市场所控制,具体对于龙胜当地接待旅行社而言,就是受桂林的旅行社制约,因为只有它们才可能有大量游客发过来。但龙胜当地接待旅行社却控制了当地不少旅游车辆、宾馆、酒店、各个旅游点等,因此当地接待旅行社对于这些下游链条来说,就是大客户,虽然利润随着链条由上到下是越分越少,但游客数量一多就十分可观了,因此紧紧依靠旅行社提供客源的各个旅游点,它们和旅行社的关系就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就拿细门红瑶寨来说,如果游客流量大,那么进寨的“油茶费”(相当于门票费,一人2.5元,由县旅游公司从正式旅游门票中划出)就十分可观,当然这还不包括游客给的各种小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