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可能会同时具有想去相信人,但又觉得很难相信别人的两种心态。谨慎而顽固的人多持不信任人的态度,并以这种心态来左右自己的行为。他并不是没有相信人的意念,但他更具有希望人家能信任他的强烈意念。对于这种人,就必得事先为他设计一套理由:“你这么做,不但对你自己,对他人也是有帮助的”来晓以大义,方能将他说服。
譬如,一位卖宝石或毛皮的推销员对一个正在犹豫不决的主妇说:
“你用这些东西一定能使你更美,而你的先生也会更喜欢你。”
这句话的含意是说你这么做并非全是为了自己,同时也为了你先生。她必定乐意买下。如果更进一步地说:
“即使你买了它,若想脱手也能高价卖出,这样对于你的家,又何尝没有帮助。”
对方一听,必定会认为她买下这个东西并非为她一人,也是为了家等等。
这种方法并非只适用于商场。日本古代名人丰臣秀吉有一次想没收所有农民的刀枪铁器等,但遭到了农民们激烈反对,由于他们受过太多的欺骗,对那些统治者也早已恨透了,此时若以强压手段必会引起农民的反感,于是他便灵机一动说:“这次我要将这些没收的武器用来制造寺庙用的器材、铁钉等,以便使民众得以供奉。并且为了国家、为全民,更需要百姓专致于耕作上”。于是农民们便都心甘情愿地将武器交出。
本来那些农民不肯交出武器,但经秀吉晓以大义,便觉得还有什么不可为的。然而,他们还是上了秀吉的圈套。
※对一个正在犹豫不决的主妇来说,最好的方法是对她说“为了先生”等类的话语,必定很容易将货品推销出去。
十九、抓住弱点驳斥
当老师体罚学生的事件爆发后,报纸杂志或电视等传播媒体都评论这一是非,对教师的暴力行为大加一番斥责。这样一来,即使是平时颇受学生敬重的老师,也将被冠上“暴力教师”的称号,由此被认定是一个专门喜欢体罚学生的老师。
人们在批评别人时,往往会受到一般舆论界所左右。此时受害者有理说不清。遇到这种情形时,即使你有千百种理由也无法改变大众的意念。此时你倒不如设法将罪过反推给大众,说:“反正我说再多的理由也于事无补,那些人都是些盲目的、爱听信谣言的人,不说也罢。”
这样一来众人自会冷静下来听你的解释,只因你的一句“盲目”深深地刺激了他们。
社会上有许多人个性顽劣,不易接受人的劝告,若是你以正面规劝,反抗力会愈强,而丝毫收不到效果。对付这类人正面说理已经无法打动他,应改用另外一种说法:
“像你这么顽固的人,我说什么你也不愿意听,说了也白说。”
或是说:“像你这样执迷不悟,即使我说出来也会让你否定掉,还是不说算了。”
将责任反推到他身上,由于你说的“顽固”“执迷不悟”是他的致命伤,他无论如何也要努力排除,自然而然就会听你的解释。如此一来,你的第一步便告成功。
※对顽固的人不宜正面说服,而要退一步抓住他的弱点来攻击。
二十、改变对方的态度
有一家公司的某一部门,不知什么原因,职员上班时间和工作态度很不理想,所以他们的工作效率也较其他部门低。经调查发现,原因出在他们的科长身上,由于他生性乐天,凡事不拘小节,说难听点就是个不负责任的人。于是他的上司就毫不客气地指责他说:
“你是怎么搞的,你看看你是怎么管理的!”
当时他虽答称“是,是!”但事后他还是毫无改进的迹象。于是,他的上司便想将他调往别处,但是,“狗改不了吃屎”,这种人调到哪里都一样。此时,新进的一位人事管理顾问向他谈及此事说: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出在你身上,你看看你的手下都太不像话了,又是迟到,工作效率又差,但这个问题还是要你才有办法解决。”
想不到这一番话,竟使这一科的情况很快好转,甚至为其他部门所不及。
当初他的直属上司警告他时,他只是口头答应。但对一个生性不负责任的人,即使公司发生了事故,也无动于衷。于是这一顾问便针对他这种心理,将责任推给他的部下,由他自己来推动部下。
像这一类的人社会上比比皆是。若发生了差错,他们往往早为自己想好逃避的理由。而此时最须避免的就是,对在事件中与他有直接关连的人的指责,因为这样必会引起他的反感,若能利用毫无关连的第三者从旁给予劝导,并且加上一些心理战术,事情就必定好办多了。
※对于毫无责任心的人,就必须给他来个“非他莫属”的责任感。
第二、轻松过招
各种复杂的生活环境,是斗智斗勇的舞台,而掌握了各种的语言技能和沟通技巧,便能使你在与对手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生活亦由此变得精彩绝伦,令人钦佩不止。
一、自欺欺人的招式
无论你攀登任何一座山,当快到山顶时,山势一定益发显得陡峭,登山者多会因此却步,甚至打消登上山顶的念头,此时,领队如何说劝也于事无补。正巧有人从山顶下来,并且兴奋地告诉他们说:
“山顶真是太棒、太美了!此行可真是不虚啊!你们再走个20分钟就可抵达,加油啊!”
如此一来,队员们顿时信心大增,不落人后地一口气登到山顶。没有登山经验的人或许会说:
“这么辛苦的差事也做,简直看不出有任何乐趣。”
但对那些有经验者而言却不然。由于受过训练,体力自然不成问题,至于上山顶时的那份快感,也绝非一般人能够体会的。对于登山者的心理,以第三者说服的方式是十分有效的。
搭过公共汽车的朋友必定有过这种经验。当公共汽车上乘客已经客满,但大多数人都站在门口不想往里移,“拜托各位往里面挤一挤”,任凭售票员如何扯破嗓子也无法说动乘客,但如果改用另一种说法:“里面还有许多空位。”则多数乘客都会往里移动,即使发现受骗也不会在意。
所以当你想推动一个人之前,若能先将利害关系说出。就必定更容易达到你推动的目的。
譬如你说“赶紧将这份工作完成”,倒不如说“你若能尽快将此事做完,就必定会有更充裕的时间应付下一份工作”,现在虽然辛苦,但对下一份工作则具有更充裕时间的诱惑。所谓“德者,得也。”其道理就在于此。
二、缩短与对方的距离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某次赴美与里根总统会谈时,互以昵名相称,此事一时也成为话题,当然这昵称都是他们原名的简称,可见中曾根康弘努力营造在亲密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会淡的良苦用心。
如果能够以昵名或名字互称,必须要有相当亲密的关系,否则是很难说出口的。世上也绝没有初次见面的人以昵名或名字来称呼,当然会加上先生、教授、老师等,待相处久后才有可能以对方的名字来相称。可见,互以昵名相称两人必须要有相当亲密的关系。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也是如此,当两人心理上的距离愈来愈靠近时,他们的称呼法也从头衔,到姓,再到名。但也有些人虽然见面不久,不算是亲密,但若他极愿意尽快拉近与对方的关系,也不妨以名字或昵称来称呼。
有位从前我们教过的学生来要求我们为他作媒,当时我们便问他,两人的关系何以如此快速进展,他回答说:
“某次我与她见面时,她突然直接喊起我的名字,使我顿时感到与她的关系是如此接近。”而在此之前他们两人只以姓氏互称而已。可见称呼对两人心理上的距离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你遇到一个难以接近的朋友,不妨利用称呼的方式拉近你们的距离,而且口吻必须极自然,不要让对方感觉你是在装腔作势。两人的距离若因此而接近,则事情便很容易解决。
日本已故首相佐藤荣作由于出身官僚,因此很难与一般民众接近,为了使自己民众化,他时常对人家说:“我很喜欢人们叫我阿荣。”
※在高尔夫球场若能直接称呼名字,会给对方极亲切的感觉,你的球就会打得更顺心。
三、使不可能当可能
我们时常会听到家长抱怨说:“我家的孩子成绩很差。”
我们便劝他们说:“孩子的能力是不可限量的,成绩单上的成绩不好,就认定他将来不行,便予以责备,是不妥的。”接着我们便说些自己的经验之谈。
在我还是小学生时,每当老师发下试卷,我看到成绩不理想,内心就感到闷闷不乐,但是当我回到家中将试卷交给母亲看时,她必定会说:“其实你真正的实力一定不止这些,你有许多的实力都还在睡觉呢!只要你能唤醒它们,你的成绩一定会更好,将来或许可以成为一个伟人哪!”
由于母亲的这种教育方式,使我逐渐对自己产生了信心,每遇到难题我就认为自己一定有办法解决。于是我的考试便渐渐有了起色,而这完全归功于母亲给我的信心。每当我解决了一个问题,我的内心必定会想:“还是母亲说得对,我是有实力的。”终于,我也拿到了第一名。
一位有名的相声家,由于年轻时经历过失败,产生了放弃这一个行业的念头。每当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妻子便对他说:
“你今天的相声表演得真是有趣又好笑,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个著名相声家。”
经过妻子这样再三的鼓励,重新又激起了他的信念,终于使他成为一名全国数一数二的相声家。
不论是大人或小孩,如果一再被人说“你真行”、“你很不错”自然会使他产生信心,甚至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潜能,而这与他将来成功与否有着极大的关系。反之,你一再对人说“你不行”、“你一定会失败”,他就极可能因此而失败。因为你使他没有信心,令他始终无法抬头。
譬如,你交代一件事时,如果说:“这件事对你可能太过于重了,但还是要麻烦你。”此时,你满以为自己是在鼓励他,没有想到语气中带的那一点点不信任感,使原来可能做成的也会做不成。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本来他是有信心办得好,没想到上司的一句话,使他丧失了信心,于是事情很难做成。
对于信心不足的人,若想设法使他恢复信心,激起他的干劲,最好是说一句:“别人我是不知道,但我知道惟有你才有办法。”即使是不可能的,就因你的一句激励话也许会成为可能。
如果能一再重复、一再暗示对对方的高度评价,便能逐渐引发他的潜能,而最终使他获得大成就。
※对于没信心的人,最好给他一剂高度评价的强心针。
四、巧换对象的方式
某中学有一位头号坏学生A,纠集了同学20人以上,在校内横行霸道。很多老师做了思想工作却丝毫不见成效。他们反而变本加厉地对抗老师,连校方也感到无可奈何。
当一个新学期开始时,从另一所中学调来一位老师,据说他对学生的教育和生活指导有相当的成效,于是便着手指导那位A生。首先他知道A的身边有B、C两位学生,虽然他的目标是A,但他不正面责备他,反要A去劝导B和C。于是这位新任的老师某日便对A说:
“唉!老师现在想麻烦你一件事,对B、C两位同学感到伤脑筋,可是又没人能劝解,思前想后惟有你最恰当,否则他们两位以后可就麻烦了。”
A这家伙竟然得到教务主任的信任。于是他便开始对B、C进行说服,不到几天的工夫,B和C终于脱离了A而重新做人。几天后,A也面有愧色地向教导主任说,他要重新做人。
由此可知,要说服有问题的学生,如果用正面劝解的方式,反而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虽说这是他本人的问题,但也要当做与他毫无关连,这样他便很乐意接受,并且一点都不会伤害到他的自尊,而他也能以客观的态度来处理问题。当他把B和C说服后,便会暗暗反省自己的愚蠢而改过自新。
※若要说服难以说服的人,不妨赋予他一个说服他人的任务。
五、多见面增进亲密感
美国有名的教育家德曼博士在对残疾儿童的教育上有相当的成绩。他开创了德曼文字教育法,简单地说,就是在教幼儿识字时,先用一个大的简字以瞬间显示的方式先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如此不断地反复,并逐渐将字体变得小而清楚。这样不仅使他们认得了许多字,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更提高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某家保险公司有一名精于推销技巧的人,每次他的推销都获得很好的成绩。如果想取得一家公司的团体保险,必须先说服那些干部,但通常他们都忙得没时间坐下来与你闲聊。于是一般推销员,只要一看到某干部有一点空闲时间,便忙逮住机会死缠不放,并且给他来个长期作战,不料这样的长谈却引起对方的反感,于是你只能得到相反的效果。
这名推销员却不这样做,当他见对方很忙碌,而且也了解他们会有一种排斥的心理,于是便很快离去,长期下去,对方必心存感激,如此三番两次之后,对方心里就会想“这人还满热心的,又来了。”终于会使他感动而答应入保。
对于男女关系也是如此,一般女性所喜欢的男性除了体贴,必须有耐性,而且男方也绝不能不考虑女方的立场而滔滔不绝,这么做只会引起女方的反感,造成相反的效果。所以聪明的男人不会一开始就来个长谈,而将它分成好几次短时间的见面,使女方认为,他是个很懂得人心的男人,而终于迁就于他。
对初次见面或是很忙碌的人,要说服他时千万不要认为这是最后机会,如果你这么认为,便不会达到目的,若用简短谈话为下次见面打下基础,让对方去回味你的为人,成功就会在望。因为成败的关键并不在于对方,而是在于自己。
※对初次见面或是会面很忙碌的人,不可一次就想将他说服,而要以短时间、多次数的谈话方式说服他。
六、减轻对方难堪的说法
减轻对方的难堪,也是取得交际成功的一条捷径。
五代时,后唐皇帝庄宗李存勖一次到中牟县打猎。途中,马队践踏了老百姓的田地。中牟县令拦住了马头,对庄宗说:“陛下容禀,民以食为天,他们全部的血汗都在这庄田上,切不可随意地踩毁!”
庄宗怒斥道:“滚!”说着,扬鞭抽马而去。
随行的演员敬新磨追上县令。把他带到庄宗面前,对县令说:“你是一位县令,难道不知我们天子好打猎吗?你为什么纵容老百姓种庄稼以供赋税,为什么不把老百姓饿起来,把地方空起来,供给我们天子驰骋打猎?真是罪该万死!”说完,请求庄宗将县令判处死刑。
庄宗听了哈哈大笑,下令放走县令。一些附和敬新磨的演员故意问庄宗为什么放县令,庄宗说:“敬新磨是在讽刺我,他的意见是对的,朕知错啦!”
人要判断一件事,往往会无意识地用比较的方式来作判断。如果我们只是提示一个问题时,其判断标准通常都基于社会一般常识,这也是一般人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