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都所产的各种天然陶土,不论是甲泥或嫩泥,都含多量的氧化铁。多的含量在8%以上,少的也在2%左右。用这种泥料制成器胎,经过氧化焰烘烤,胎质就呈现褐色或紫色。这就是乌泥胎和紫砂胎的由来。同时,又因为各种甲泥和嫩泥的含铁量不同,经过适当配合,再用不同性质的火焰烘烤,可以呈现深浅不同的黑、褐、赤、紫、黄、绿等多种颜色。这就是紫砂壶可以烧成各种不同颜色的原因。在明代中叶以前,宜兴陶工只用嫩泥烧造陶器,没有采石骨,因而烧成的颜色比较单调。即古人所谓“名山未凿,陶无五影之文”(清·吴梅鼎《阳羡茗壶赋》)。明人王禾犀登游荆溪时,也只看到以‘黄土为坯,黑土抟之’,而没有说到石骨泥料。陶都的石骨泥料据说是由一个和尚发现的。宜兴自从发现了石骨泥以后,就开始生产有名的紫砂壶。
紫砂陶原料多产于石骨泥即甲泥矿层中。它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能都具有先天的优良条件。据科学分析,紫砂泥的主要矿物为石英、黏土、云母和赤铁矿,这些矿物的颗粒组成适中。其矿物组成属于黏土—石英—云母系。紫砂泥含有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锰、氧化钾和氧化钠等化学成分。合理的化学、矿物、颗粒组成,使紫砂泥具备了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等良好的工艺性能。近年来,宜兴陶瓷科学研究所和紫砂工艺厂的专家,对紫砂陶原料性能作过专门研究,兹将综合分析的有关数据辑录列表于后可供参照。
紫砂原料的岩相分析的结果表明:所用黏土都属于高岭—石英一云母类型,其特点是含铁量比较高。紫砂器的烧成温度一般介于1100℃至1200℃之间,采用氧化法。烧成后的成品的吸水率小于2%,说明它的气孔率介于一般陶器和瓷器之间。紫砂器的显微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团聚体,大部分团聚体是石英、赤铁矿和云母等多种矿物所构成。少量的团聚体则由高岭石等单一矿物所构成。紫砂中的气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团聚体内部的气孔,都属闭口气孔;另一种是包裹在团聚体周围的气孔群,大部分属于开口气孔。紫砂器的良好的透气性,可能跟这种特殊的显微结构有关。而这种团聚体的存在则可能是由于泥料在制备过程中泥料中原来存在的团聚体结构没有被破坏之故。在烧成时,这种团聚体产生较大收缩,从而在其四周生成一层断断续续的气孔群。
三、原料探测与开采
宜兴地区的地质系沉积岩矿。据科学考察:陶土原料遍布于宜兴南部丘陵山区,为颇发育的古生代地层。陶土存于志留世、泥盆世和早石灰世等地层中,它又源于内陆和海滨湖泊,经沉积作用堆压成矿。
一般陶土的矿体呈层状。白泥往往分布在山腰,而甲泥则在山脚平坦的地方。
明清时期,开采陶土就已成为鼎蜀山一带农民的副业。
在农闲期间,由二三人至10多人组成一组,进行开采,将陶土原料卖给场户加工成泥料。
有的则自采自淘,直接出售给窑户。
在明代,甲泥的产区是在白砀、青龙、黄龙诸山。甲泥埋在地层深处,因而在开采时需要“深入数十丈乃得”。
(《阳羡茗壶赋》中所谓“石且白砀,凿黄龙,宛掘井兮千寻;
攻岩有骨,若入渊兮百仞。”
就是记录明代宜兴陶工在白宕、黄龙山一带开采甲泥的情景。古文(《荆溪疏》里有关于“高原峻板,半凿为陂”的记载,也是在山坡采掘陶土的记录。陶土掘出来以后,要经过捣碎澄滤,才能使用,即所谓“分畦茹滤”,“并杵椎春”。
在清代,采石炼泥已成为农民的副业。据光绪八年《宜兴县忘》记载:“土有青黄,用供抟埴。天青泥于诸泥为最贵,割茗壶者特用之。黄泥供缸瓮坯质而已。黑董如白面可济瑾,白垩为矿灰可涂污,白土可泥壁,今人用烧白瓷器坯。”“土美者抟土。黄土作坯,烧成瓦甓。紫砂之泥为茗壶、花盆,或仿古式作杯、碗及几案间玩器。白泥为瓶缶……其间非陶业者亦多接土澄泥,采石乳,取土骨。”这里所说的“非陶业者”,就是农民。
紫砂泥类,当时均产于鼎蜀镇黄龙山中。原泥分为青泥(今称紫泥)、红泥和绿泥三种。据说,过去还有一种可烧成“雨过天青”颜色的天青泥,现在土源已竭,挖掘不到了。
原料的勘探方法,分槽探和小圆井勘探。前者适用于白泥,而后者则适用于甲泥。白泥一般分布在山腰,上面岩石很多,不宜以圆井法勘测,一般采用槽探(槽宽2米,长5米)。在石头多、废土多的地方,可采用小圆井勘探(井口直径以1.21米为适宜)。圆井法探测的好处是牢固似箍桶,碎土不易落下,压力均匀,这种方法适用于勘探甲泥。
陶土的开采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露天开采,也称明掘。
这种陶土离地面近,一般只需掘去1~2米废土,即可采得。
如嫩泥多产于土质山地,泥层离地表不过四五尺,因此,可用明掘方法开采。另一种为坑道开采,也称暗掘。必须先凿成矿井,穿过黄石岩层,或在黄石岩层凿成横穿式隧道至泥层再进行开采。甲泥多产于黄石岩下,矿层离地面较深,采掘工程比较艰巨,一般用矿井式采掘,紫砂青泥和其他甲泥用隧道式。这两种采掘方法都叫做暗掘。
露天开采 凡是覆盖层较薄的矿体,接近地表,废土量不大的山坡,在探测确定后,可采用露天开采。露天开采首先要剥掉废土,必要时要按地形做入口道和出口道。所剥的废土要堆于指定的地方,避免返工浪费。剥离的方式要阶梯形,高2~2.5米,宽1.5~2米,这样,石头滚下不会发生危险。具体开采方法:泥层高的可分阶梯面开采,其高、阔度与剥土相同;如遇特殊隋况可分段交叉开采,禁止直线作业。在开采过程中如遇有坚硬的岩石及黏土,可用爆破方法。在陶土运输上,采用指状运输条件最为有利,即由总路进入工作面,分各支路进行装车,这样可避免车辆拥挤等候装车的现象。如开采面与运输路的坡度不大,可以将车子直接进入矿口装泥,这样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坑道开采 坑道开采法是按照一定的开采顺序,在地下矿床或围岩中把陶土开采出来。通常采到一定的程度时,为了扩大工作面,就要开支脉巷道(一般掘进到20米左右就可以开支脉巷道),便于回采。在平洞的采掘过程中,要注意做好顶板两旁泥墙的管理工作。
在开始掘井时,两旁要砌轧墙,顶板要架支柱。为了节约原材料和生产费用,可以采用石材支柱。支柱的架设是按顶板牢固情况而定,支柱与支柱之间的距离—般为2米;如遇裂缝断口之处,要增加支柱,才能保证安全。
1955年7月,宜兴县采矿公司成立,统一开采陶土,并将原来从事开采的宕户、雇工、农民招收进厂做工。1956年陶土的开采量为18万吨。1958起,陶土开采使用手工打眼和爆破,开采效率提高4~5倍。
1959年矿井内采用人工电钻,工效提高10多倍。1966年8月,宜兴陶瓷公司成立原料总厂,形成了从地质勘探到原料开采、粉碎、炼泥加工生产一条龙。从1975年起,原料总厂又进一步改造和更新开采设备,使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上世纪80年代以后,陶土开采已普遍使用凿岩机、风动凿岩机、混式煤电钻、液压挖掘机、链板输送机以及多式绞车等机械设备,矿井内的通风、防尘和通讯等设备也日趋完善,为原料开采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四、原料加工、配比及处理
陶土须经加工成熟泥成品后,方能制作坯件。窑户加工陶土的场所称为泥场,又是泥料的收发、保管和储存部门。
明代至民国初期,陶土的加工沿袭手推脚踏的方式,经选料、摊晒、捣碎、过筛、加水调和和脚踏踩炼后,再切成泥块,然后运送到厂房避风潮湿处陈放备用。
明清时期,宜兴陶工已有原料配比的经验。根据制品大小厚薄的不同,采用甲泥、甲泥绵头、嫩泥等混合配比方法。紫砂泥料,古人云:“壶之土色自供春而下及时大彬初年,皆细土淡墨色,上有银沙闪点,殆硇砂和制。”(《阳羡名陶录》)明代陶人陈仲美“好配壶土”,沈君用“配土之妙色象天错”;史料中还有对紫砂壶“合以丹青之色”(《阳羡茗壶赋》)等记载。由此可见,紫砂陶人在明代中期就已经掌握了运用自然泥料或化工原料配泥的方法。以梨皮泥与白泥混合,烧后可得“淡黑色”,以天青、石黄则可配成“浅深古色”。
泥料的处理: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澄泥“分畦茹滤”。白泥、黄泥均用澄泥处理法,即泥料经过粗碎,用水浸润,除水澄淀等过程。二是踏炼。缸、瓮等日用粗陶泥料,采用摊晒、槌碎、过筛、加水调和,脚踏踩炼,用木杆切块等过程。
紫砂泥料,在明清时期“取色土筛捣,部署迄,龠其窑中,名曰养土。”(《阳羡名陶录》)即经选泥、粉碎,加水润湿踏炼、将泥料放置地害阴湿处陈放备用。红泥、嫩泥、绿泥都制成泥浆状,用以粉涂于紫泥坯体的表面。明清时期宜兴陶业生产仍保持着小生产者的特点,所以,对泥料的配比和处理,有“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下相援”之说。
1931年以后,宜兴开始靠中拉滚场碌碡,人推石碾粉碎陶土1953年3月,陶都鼎蜀镇建立了轧泥厂,开始使用机器加工陶土。1958年采用练泥机和球磨机等设备加工陶土,以后相继发展了轮碾机、压滤和真空炼泥机等成套连续化生产作业线。为了减少矽尘污染,宜兴陶瓷公司原料总厂筹建湿式粉碎设备。到1987年底,陶土加工已普遍采用湿式粉碎、笼式粉碎、轮碾机粉碎、雷蒙机粉碎和球磨机粉碎等方法。
炼泥采用搅拌机、卧式练泥机和真空练泥机等机械设备。而今,宜兴各陶瓷厂已全部设立原料车间,自行加工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