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紫砂鉴赏及收藏
27969600000026

第26章 收藏紫砂的学问(2)

但不管怎样,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感官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济。而紫砂壶是实用功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因为使用的习惯,紫砂壶需要不断抚摸,让手感到舒服,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所以紫砂壶质表的感觉比泥色更重要。紫砂与其它陶泥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手感不同。一个熟悉紫砂的人,闭着眼睛也能区别紫砂与非紫砂,摸非紫砂的物件,就如摸玻璃质器物——黏手;而摸紫砂物件,就如手摸豆沙——细而不腻,十分舒服。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壶质表的手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近年来时兴的铺砂壶,正是强调这种质表手感的产物。如何使紫砂泥性能更好?在经过几十年工业化生产后,人们逐渐发现用原始手工方法炼制的紫砂泥比大工业生产的紫砂泥,更能体现紫砂本身的个性,手工味更浓,更有人情味。于是近年来,有不少大家开始摒弃工业化作法,而采用手工作坊作法。其中最突出的是有“壶艺魔术师”之称的吕尧臣。他十分重视的泥的质量,当紫砂工艺厂在成吨成吨进泥的时候,他仅一两一斤地进,见有特别好的泥,不惜重价,不惜陈腐时间长,也不惜炼制工序的繁复,以致许多工艺师都惊叹,吕尧臣把“好泥”都垄断了。所以,目前就紫砂壶的原材料来说,最好的莫过于“尧臣壶”,它具有“色不艳、质不腻”的显著特点,以致价格一涨再涨。

二是“形”。紫砂壶之形,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如何评价这些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艺术的社会功能即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种各样的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人各有爱,不能强求。笔者个人认为古拙为最佳,大度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道理何在?因为紫砂壶属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淡泊平和,超世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所以古拙为最佳。

许多制壶艺人,虽亦明白这个道理,但却是一味模仿古拙,结果反是“东施效颦”,把自己的可爱之处丢掉了。须知,艺术品乃是作者心境之表露,修养之结果,不是其他所能替代得了的。所以,模仿是不可能达到古拙境地的。

瞿应绍刻绘石铫壶历史上遗留下来许多传统造型的紫砂壶,例如石铫、井栏、僧帽、掇球、茄段、弧菱、梅桩等等,是经过年代的冲刷,而依然闪烁发光的优秀作品。现在许多艺人的临摹,也是一人一个样,各不相同。

譬如石铫壶,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一百多种,原因就是古今的艺人们,都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进了他们的作品之中。

现代仿瞿应绍石铫壶说起“形”,人们常把它与紫砂壶艺的流派相并提,认为紫砂壶流派分“筋囊”、“花货”、“光货”等,其实,这是错误的分析。道理很简单,就如戏剧表演家的流派分类,不能以他演什么戏而定,而应以他在戏剧表演中追求的精神境界而定。同样花货中有人追求古拙,有人追求清秀,也有人追求趣味。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生涯中,一旦艺术成熟,必然形成他的个人风格,几个相差无几的个人风格凑在一起,就成了流派。根据这个道理,紫砂壶艺的流派不宜以作那类作品来划分,而应以作者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来划分。

艺术讲究的是感觉。一把紫砂壶造型的优劣,全凭个人的感觉,作壶的讲“等样”、“等势”,就是造型学讲的“均衡”。讲许多高深的理论,很可能越讲越不清,不是有句俗话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吗?艺术上的感觉,全靠心声的共鸣,心灵的理解,即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三是“工”。中国艺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例如京剧的舞蹈动作,与国画的大写意,是属于豪放之列;京剧唱段与国画工笔,则属于严谨之列。

而紫砂壶成型技法,乃与京剧唱段、国画工笔技法,有着同工异曲之妙,也是十分严谨的。

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必须交待得清清楚楚,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变曲折,抑扬顿挫,都必须交待清楚。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都不能有半点含糊。否则,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壶。

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特殊要求来说,壶嘴与壶鋬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谨。

这也是“工”的要求。

四是“款”。款即壶的款识。鉴赏紫砂壶款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意思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或题词镌铭的作者是谁?另一层意思是欣赏题词的内容(文字)、镌刻的书画,还有印款(金石篆刻)。

紫砂壶的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具有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显著特点。所以,一把紫砂壶可看的地方,除泥色、造型、制作工夫以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能给赏壶人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历来,紫砂壶是按人定价,名家名壶身价百倍。在商品经济社会尤其显得突出。这样,市场上就容易出现许多模仿名家之作,伪造的质品屡见不鲜,造购名壶尤其需要小心。

五是“功”。所谓“功”是指壶的功能美。近年来,紫砂壶新品层出不穷,如群星璀璨,令人目不暇接。制壶人讲究造型的形式美,而往往忽视功能美的现象,随处可见。尤其是有些制壶人自己不饮茶,所以对饮茶习惯知之甚少,这也直接影响了紫砂壶功能的发挥,有的壶甚至会出现“中看不中用”的情况。

其实,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於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壶的功能美。

紫砂壶的功能美主要表现在:一、容量适度;二、高矮得当;三、口盖严谨;四、出水流畅。按目前我国南方人(包括港台)的饮茶习惯,一般二至五人会饮,宜采用容量350毫升为最佳。其容量刚好四杯左右,手摸手提,都只需一手之劳,所以称“一手壶”。

邵大享高圈足矮蛋包紫砂壶的高矮,各有用处。

高壶口小,宜泡红茶;矮壶口大,宜泡绿茶。但又必须适一度,过高则茶失味,过矮则茶易从口盖溢出,大煞风景,煞风景的还有壶嘴出水不扬,几粒很小的的珠茶,到得壶中,均变成大叶,易把出口绪住,此时需把壶嘴通一下为妙。现时作壶已根据饮茶人习惯,把壶嘴改成独口,使流水明显比以前通畅。

要求壶的口盖严谨,能使冲壶水于茶海而不致落入壶内,看来似乎与功能美关系不大,实际是为讲究卫生,也不可不提。凡此种种,都属功用标准。

四、紫砂壶的选用与收藏

选用紫砂壶,若以名为贵或以稀为贵,那是古董收藏家的事。一般选壶,不必过分讲究,只要是把好的紫砂壶,用以泡茶,善於蕴味育香;使用经久,越发光润古雅,就会给你的饮茶生活带来艺术享受和无穷乐处。

选壶要领:一、购置新壶,壶的造型与外观要美,只要自己看得舒服满意,那就代表了个人的美感。壶毕竟是自己使用的,未必要追随流行样式。二、壶的质地,胎骨要坚,色泽要润。选用新壶,可先轻拨壶盖,以音色清脆轻扬,听来悦耳者为佳。三、壶中之味,应注意闻闻。一般新壶可能会略带土味,但可选用。若带火烧味、油味或人工着色味的则不可取。四、壶的精密度即壶盖与壶身的紧密程度要好,否则茶香易散,不能蕴味。测定方法是注水入壶试验,手压气孔或流口,再倾壶,若涓滴不出或壶盖不落,就表示精密度高。五、壶的出水效果跟“流”的设计最有关系。倾壶倒水,能使壶中滴水不存者为佳。出水水束的“集束段”长短也可比较,长者为佳。六、壶把的力点应接近壶身受水时的重心,注水入壶约四分之三,然后慢慢倾壶倒水,顺手者则佳,反之则不佳。七、壶的特性与茶的特性宜相配合则适用性更佳。壶音频率较高者,适宜配泡重香气的茶叶,如清茶;壶音稍低者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乌龙、铁观音。

养壶要领:一、新壶新泡。先要决定此壶将用以配泡哪种茶?譬如是重香气的茶还是重滋味的茶,如果讲究的话,都应有专门备泡的壶。但是不讲究也无妨。二、使用新壶。应先用茶汤烫煮一番,一则除去土味,也可使壶接受滋养。方法是用干净锅器盛水,用小火加热煮壶,到水将滚未滚时,再将茶叶放入锅中同煮;等滚沸后捞出茶渣,再稍待些时候取出新壶置于干燥且无异味处自然阴干后,便可使用。三、旧壶重泡。每次泡完茶后,将茶渣倒掉,并用热水涤去残汤,以保持清洁,合乎卫生。四、注意“壶里茶山”。有人泡茶,只除茶渣,而往往将茶汤留在壶里阴干,日久累积茶山,如维护不当,易生异味。所以在泡用前更应以滚沸的开水冲烫一番。五、把茶渣摆存在壶里来养壶的方式绝不可取。一方面茶渣闷在壶里易有酸馊异味,有害于壶;另一方面紫砂壶乃吸附热香茶味之质,残渣剩味实也无益于壶。六、壶应经常擦拭,并用手不断抚摸,不仅手感舒服,且能焕发出紫砂陶质本身的光泽,浑朴润雅,耐人寻味。七、清洗壶的表面时,可用手加以擦洗,洗后再用干净的细棉布或其它较柔细的布擦拭,然后放于干燥通风且无异味之处阴干。久而久之,自会与这把壶发生感情。

名壶收藏:目前,在港、台和东南亚一带,紫砂壶已和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联系在一起,成为受人青睐的国粹。收藏名壶成了人们精神享受上的一种乐处,许多人竞相高价收购珍藏,犹如五十年前的上海一样出现“一两紫砂一两黄金”的身价。大陆改革开放,为台湾、香港、日本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华裔嗜茶者,提供了寻觅他们梦寐以求的制作精巧的紫砂壶的大好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