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27987200000026

第26章 玩出好习惯(5)

有一位科学界名人在回忆他的童年时也说过:“小时候常要我去买东西。有时我不是买错了,就是买漏了。但是母亲发现后,从不责骂,只是说明天再去买回来,这样就养成了我要做的事都写在纸上的习惯。”所以说教育孩子不要埋怨、责骂,而要讲方法,促其反省。

8岁的小玲的妈妈觉得小玲总是好吃懒做,于是决定帮助改正这个坏病。一个星期天中午,妈妈对小玲说:“你愿意不愿意帮妈妈量米煮饭呢?”“不愿意!”小玲正看电视。“来吧,星期天下午妈妈爸爸都不在家,你就可以自己煮饭了呀!”“好吧!”“好,妈妈告诉你。这是电饭锅专用的内锅,这是量米用的量杯,一杯米大约可以煮两碗饭。我们家三口人,你量两杯米放到锅里……好了吗?你现在把米洗干净,然后量两杯半的水放在锅里和米一起煮……”

这个过程,像小玲这么大的孩子都可以完全自己操作。“好了,现在把电饭锅插头到插座上,按下这处白色的按钮,红灯亮就表示开始煮了。煮好了。它自己会弹起来!”

“煮饭就这么简单呀?”孩子惊奇地问。

“就是这么简单啊!没想到吧?想想你以前连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做工,是不是太懒啦?”

“嘻嘻!”孩子笑了。

现在许多人结了婚都还不知道如何煮饭、该放多少米,该用多少水。如果自小能有学习机会,就不至于发生这种情况。而在这次煮饭过程中,孩子不但学会了如何煮一锅香喷喷的饭,更在无形中学得了关于数量的概念。家长再趁机对孩子的缺点进行无意的评价,定会让孩子反省自身,进而改正不是吗?

孩子的疏忽、偷懒,譬如忘了铺床,忘了刷牙洗澡,忘了做功课或忘了把玩具收好等等,都是成长中常犯的毛病。玩是孩子的通病,父母大可不必为此而处罚孩子,但是要提醒孩子,让他收敛,同时建立自我和责任心。孩子的责任心要从小培养的,有时要花好几年去改进,不要期望一蹴而就。父母的鼓励和宽容是孩子成长的过岁月中温馨的回忆,也是他们努力使自己完美的一项支持,是自我希望改进的动力,其效果是用暴力和权威所不能达到的。

作为家长,当你期待孩子完美时,也别忘了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面对孩子的过错和失误,以宽容之心来对待,不要急于责骂。让孩子记忆深刻时就告诉他具体的方法,让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就领会到其中的道理。

(2)培养孩子自强的品质

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我国周代的典籍《易经》中就讲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汉代典籍《礼记》中也讲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我们的祖先历来强调,凡是有志气、有道德、有本领的人,必定是自强不息的人。

同时,我们做家长的也都在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求生存、求发展,家长们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然而我们看到,有的家长抱怨孩子依赖性太强,什么事情都依赖家长,自己能做的事情也不去做,不会做;有的家长抱怨孩子没志气,缺乏上进心,得过且过,整天疲疲塌塌不见起色;有的家长抱怨孩子经不起一点困难和挫折;不能知难而进,总是知难而退;有的家长抱怨孩子玩心太重,玩起来劲头特别大,一坐下来读书就无精打采,甚至厌学、逃学。

10.玩出独立解决问题及作出选择的习惯

行为是意识的具体体现,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养成独立好习惯的基本条件。

所谓独立自主,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事,自力更生不依赖外力。玩中没有父母的帮助时,就会逐渐地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每个人的成长都遵循着从小到大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人从上小学开始,到跨出学校大门,这段期间应该是依靠父母、老师和同学的一个过程,一旦步入社会后,就应该自觉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

当然,并不是说上学期间依赖家人、老师、同学的做法是正确的,也不是说上学期间不需要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独立自主的好习惯越早养成越好。因为,人不可能依靠别人过一辈子,迟早要独立挑起生活这副担子。

如果想提高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如果一心想着依靠别人,让别人帮自己完成,那么迟早会染上懒惰的恶习。

人人都知道,意识支配行动,要培养独立自主好习惯首先要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在校就读的学生,不可能完全独立,因为他们的生活依然靠家里支撑。但是,培养独立意识是完全可以的,因为它不受时间、空间、环境、客观因素的限制。

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自己的主人,掌握自己的命运。

凡事都以自己为主,以依赖他人为辅。只要是自己能做的事情绝对不依赖别人,而对于自己力不能及的事,应该积极主动地向他人请教,在别人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完成。

成功者的身上有许多优良品质,如:勇敢、忠诚、创新、进取,当然,在众多品质中我们不能忽略独立个性的重要作用。马斯洛认为;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一个人如果凭借依靠他人能取得成功的话,那么,人人都可以被称做伟人,人人都可以称霸一方,历史上也不会有出类拔萃的人物;没有独立做前提,成功也许只是个假设。独立性格是成功者的必备条件,这一点不但被现代的成功人士所证明,也被历史上的典型人物所验证。独立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事业、未来乃至一生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以人们在做事之前要意识到独立的重要性,从小就开始培养自己的独立个性。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过于依赖别人,是一件非常危险的行为。一个人如果遇事首先想到依赖别人、追随别人、求助别人,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没有主见,不敢相信自己,不敢自作主张,不能自己决断,在家中依赖父母,在外面依赖朋友,这都是人格没有成熟且不健全的表现。久而久之会养成依赖的坏习惯,这对个人成长没有好处。

独立个性的确可以改变人的生活状况。它可以使人变得坚强,也可以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帮助人们摘到成功的果实。

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对不应该做的或暂时不能做的,或者放弃,或者暂时放弃,这是人生选择中的一个重要法则。

比尔·盖茨是美国西雅图市人。中学毕业后进人哈佛大学,一年后辍学,开始从事令他痴迷的计算机事业。1975年正式创办微软公司,28岁成为全球电脑大王,曾被评为1998年度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的外祖母对他产生过重要影响。外祖母在中学时代曾是校女子篮球队的主力前锋和班上的毕业生代表。她博学多才,思维敏捷,酷爱益智游戏,在她的眼里,玩游戏不是无意义的消遣而是技能和智力的锻炼。

外祖母很喜欢和比尔·盖茨玩智力游戏,包括下跳棋、玩筹码、打桥牌等。玩游戏时,外祖母总爱对比尔·盖茨说:“使劲想!使劲想!”她也常常为比尔·盖茨下一步好棋、打一张好牌而拍手叫好。这些游戏大大地激发了比尔·盖茨爱思考的潜能。

外祖母还经常给比尔·盖茨读书、讲故事,比尔·盖茨从中受益匪浅。在外祖母的帮助与指导下,比尔·盖茨的阅读兴趣日益浓厚和广泛。

比尔·盖茨非常喜欢参加他家附近的一家图书馆举行的夏季阅读比赛,他总能得男孩中的第一名,偶尔还会夺得总冠军。他年仅9岁的时候,已经读完了《百科全书》,11岁的时候,就因背诵《马太福音》中冗长而晦涩的《登山宝训》全文而获奖。

外祖母早已意识到比尔·盖茨在思维与记忆方面超乎常人的潜能,她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去激活他这方面的潜能。当祖孙俩一起在公园散步时,外祖母常会与比尔·盖茨交流棋艺或看了某篇佳作的体会,培养他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正是在这种磨炼中,比尔·盖茨一天天成长起来。

比尔·盖茨的父母也十分关注儿子的成长。父亲是律师,母亲是教师,他们都是西雅图市颇有名气的人物。比尔·盖茨的父母在工作之余总是尽可能与孩子们待在一起,一家人不断做各种游戏,从棋类到拼图比赛,几乎所有的益智游戏都玩遍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环境已越来越无法满足比尔·盖茨的进一步发展了。于是,父母开始把目光投向社会,寻找能激活儿子潜能的更广阔的舞台。读小学六年级时,比尔·盖茨在父母的帮助下参加了西雅图的当代俱乐部。在这个俱乐部里,聚集了许多聪明的孩子,他们常常讨论时事、书籍和其他问题。在这些活动中,比尔·盖茨常以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博得大家的喝彩。另外家里人还支持比尔·盖茨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

比尔·盖茨小学毕业后,父母在他是该读私立中学还是读公立中学的问题上进行了认真分析。由于比尔·盖茨在小学时就是一名不太“安分”的学生,父母希望儿子在新环境中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上有纪律约束。当时,西雅图有所私立中学,名叫湖滨中学,该校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纪律严明,这所学校比较符合比尔·盖茨父母的要求。

比尔·盖茨开始不愿意去,他认为湖滨中学的校规校纪太严格,对人约束过多,但当他听了父母对湖滨中学优越的学习条件的分析后,还是同意了。

在湖滨中学,比尔·盖茨虽未改掉那些所谓的“坏毛病”,但他的数学天分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也正是在那儿,他迷上了令他倾注毕生精力的计算机。比尔·盖茨常按自己的兴趣来对待学习,凡是他喜欢的课程,他就狠下工夫,学得十分出色,反之,就一般性地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