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2799800000037

第37章 创造篇 埋没了孩子的潜能,也埋没了孩子的天才(2)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太多,孩子将很难有机会发展独立性,他们会更多地依靠父母告诉他们该做什么、如何做以及什么时候做、怎么做。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看到一些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总是不能离开父母的眼神或指导,这样怎么能真正地敢于尝试,掌握做事的技能呢?

我们经常会遇见有些父母,一会儿让孩子干这个,一会儿指使孩子干那个。对孩子来说,玩什么、怎么玩似乎都被大人限制住了,孩子自身的主动性思考常常无从体现。因而父母在培养孩子做事能力之前最重要的在于训练孩子学会自己独立的思考。父母怎么在做事中培养孩子的自主思考呢?下面的做法值得借鉴。

(1)分享孩子做事的快乐。良好的情绪情感是促进孩子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孩子分享做事的快乐,能够使孩子经常处于正常的情绪中,并且增加他做事的热情和积极性。譬如当孩子即使做成一件很小的事时,爸爸妈妈都会真诚地邀请孩子展示一下,或者和孩子一起重新体验一遍他做事的过程。这种情绪将极大丰富孩子做事的激情。

(2)父母要学会平衡自己的权威和孩子自主之间的关系。比如,妈妈在洗衣服的时候,孩子也想凑凑热闹,在旁边转来转去,试图“浑水摸鱼”,这时妈妈不要怕麻烦或担心孩子弄湿衣服,可以拿一块小手巾给孩子,问孩子“手巾该怎么洗啊?”有意识地让孩子用行动或语言来展示一下,这样孩子就会细心观察、模仿学习、产生思考的兴趣。

(3)多鼓励孩子的探究行为。孩子的探究行为是一种主动的适应性行为。由于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内在兴趣,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用于探索的时间逐渐延长,在这种情形下,父母千万不要急于让孩子做自己认为有用的活动。其实孩子此时正是处于发挥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时候。

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总是在无意识地深化自己对世界的认识,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经验和知识系统,并从中抽象出一定的规律和模式,进而增强自己的做事能力。所以,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学会做事,要像犹太家长那样,从锻炼孩子学会思考开始。

总是嫌孩子话多

多数孩子会说话以后,都喜欢说话,有时候话还很多。对此,有些父母觉得很厌烦,这是不应该的。孩子话多是因为他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与沟通欲望,它们促使他想得到或明白更多的东西。作为父母也要有强烈的愿望,让孩子多学一些动作。如何来教育孩子尽快掌握语言并且自如地驾驭语言,这是初为人父母应学的第一课。

科学实验证明,婴儿从6周开始就已经懂得声音,并对纸上的东西产生兴趣,尽管他们不懂内容,但是只要同他们说话或给他们朗读,他们就会作出反应。在犹太人家庭中,孩子从婴儿时起,大人就认为他们能听懂话,非常有耐心地同他们讲话。

很多教育研究人员认为,多与幼儿谈话,即使他们因为太小还不会回答,仍然有助于启发他们的智力,使他们变得更加聪明。

耶路撒冷希伯来语言中心的华德博士说,为人父母者每天至少要花半个小时,与他们谈一些有趣味性的事情。父母在和幼儿谈话时最好消除所有背景杂音,以免幼儿分心。

教育专家曾作过这方面的研究:对满2岁的儿童做智能测验,过了3年之后孩子满5岁时,对他们再做同样的智力测验,以便比较他们的智力差异。结果发现他们的智力发生了分化。于是,研究人员对智力上升和下降的孩子进行综合性调查。他们发现,在父母的职业、收入、居住环境等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孩子的智力发展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父母与子女谈话次数的多少及语言的准确程度,那些说话相对“唠叨”的父母的孩子的智力较高。也就是说,对幼儿丰富的语言刺激,是提高孩子智力的主要手段之一。

专家们建议父母们经常对着幼小的孩子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宝贝,快看,太阳出来了,多温暖呀!”“小宝贝,时候不早了,该起床了!”类似的一些琐碎话语,往往成为刺激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

忽视孩子的发问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好奇。然而不是每个父母都有足够的耐心,来面对孩子们一个个天真无邪甚至带些许“无理取闹”的发问。

面对孩子的疑问,有些家长总以自己工作忙碌或身体疲倦为由,将其漠视。有些家长甚至还会直接拒绝孩子说:“妈妈不是早就教过你,告诉过你了吗?你到底要问多少次才能明白?”殊不知这样的话语,已轻易地将孩子的智慧之苗折断,还会令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实在是得不偿失。

面对孩子的发问,请不要以为那只是一种无理的纠缠。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多方面的关注,不要让孩子失去任何一次获得知识的机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与孩子共同成长。其实在孩子的一个个“为什么”中,都包含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的渴望。孩子的发问,可以说就是孩子智力不断成长、发展的表现之一。

制止孩子发问

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既让人喜爱,又让人讨厌。当他表现出那种不经过修饰的天真和童趣的时候,的确十分可爱,谁都会喜欢的。可是,当他缠着父母,不断地提问,天上、地下、太阳、月亮、星星、大树、狐狸……无所不问,甚至硬要父母回答他是从哪里来的。这时,父母便觉得他十分讨厌,于是就不耐烦地说:“哪来那么多问题!”

诸如此类的提问,比如“天为什么是蓝的?”“花儿为什么是红的?”“我是从哪里来的?”等,孩子们可能随时会向父母或老师提问。

父母不管有多忙,不管心情好不好,也不管能不能回答孩子的问题,都必须有一种正确的态度:不拒绝回答孩子的任何问题。只要孩子发问,就必须回答,如果回答不了,就如实地告诉孩子,并希望孩子通过学习自己来找答案。这样,就等于给孩子指定了一个目标,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认为好问的孩子是在捣乱

孩子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成人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的孩子把闹钟拆开,有的孩子不停问为什么,家长若不了解孩子的特点,把这看成淘气、捣乱,对孩子采取批评、冷淡、不理睬的态度,就会损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对孩子的提问要回答,如果不会则可告诉他如何查询,或者弄明白后再告诉他。

父母要尊重、保护和正确引导好奇、好问、好动的孩子,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是很重要的。如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的活动小组或外出郊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活动中孩子通过发现问题而产生好奇心。

有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劲头本来就不高,再参加兴趣小组会分散更多的精力,就不准他参加其他的活动,这种做法恰恰是放弃了引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好机会。

嘲笑孩子的问题太可笑

孩子爱提问题是求知欲的一种表现,但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在大人看来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因此他们会嘲笑孩子:“傻孩子,这算是什么问题?”但为人父母者要认识到这一点:孩子的“问”表明了他在思考,如果能给予他巧妙的“答”,就会进一步激发他的求知欲望,点燃他智慧的火花。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是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而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父母不仅要鼓励孩子提问题,而且对孩子所提出的问题,要热情地、耐心地倾听。同时,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急着给出答案,而要给双方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己也认真地想一想。不到最后,不给出简明、易于理解的答案。如果家长能在回答孩子问题后顺着孩子的问题再提出一些新的有关的问题,就会更有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

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这对孩子思维的发展极其重要。或许有些父母会问,怎样才能让孩子想问、会问?你可以仿效以下做法:

安排一个情境,以激发孩子想问的兴趣。

首先,让孩子感到好奇。如玩猜谜游戏,给一些暗示;故事说一半,让孩子好奇地想问结果等,然后引导孩子问得清楚,而且有礼貌地问。

其次,鼓励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在孩子的天性中,有一种求知的欲望,他们心中原本装着无数个“为什么”,想了解这个奇妙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成人不以为然的态度和习以为常的姿态,逐渐扼杀了孩子的这种求知冲动。因此,父母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引导、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对孩子的提问表现出自己的兴趣,与孩子一起思考,去寻找未知的答案,孩子提出问题的欲望就会不断增强。

每个父母都要牢记:发问才能使人进步,要鼓励孩子多问问题,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怀疑是学习的钥匙,它可以打开知识的大门,因此发问可以使人进步。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一个发问家。对儿童而言,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问号构成的。为人父母者要做的就是启发孩子敢于怀疑,敢于发问。人没有理由对什么事情都确信无疑。怀疑一旦开始,疑点便会愈来愈多,循着怀疑的线索去追寻答案,答案通常是比较正确的。

想开发孩子智力但不知如何向孩子提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每一次教育活动都必须小心谨慎。家长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很多时候需要进行交流,提问是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有些家长很重视对于孩子的提问,但是在提问的时候却不知道注意些什么。总体说来,以下两点是必须要注意的:

(1)提问要有层次性。提问要由浅入深,使孩子系统掌握科学知识。如,在野外游玩的时候,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奇妙的根”时,可以这样提问:“这些植物的根在哪里呀?”“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呀?”“每种植物的根是否是相同的呀?为什么?”“根有什么用?”通过提问的环环相扣,孩子就能对根的知识有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观察与思考的习惯。

(2)提问要有开放性。开放性提问,能使孩子没有拘束,较积极、大胆地探索,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如“认识空气”,家长可以这样提问:“哪里有空气?”“空气有什么用处?”如“认识沙”,家长可以这样问:“沙是什么样子的?”“用手捏沙有什么感觉?”等。这些问题没有限定的答案,孩子有充分展开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孩子多元化的思维。

七八岁孩子的注意力易转移、易激发,家长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以激发孩子想知道更多知识的欲望。例如“鱼在睡觉的时候闭眼睛吗?”“人用鼻子呼吸,小鱼用什么呼吸?”“小鸡有耳朵吗?”“为什么骆驼能在沙漠里行走和生活呢?”“企鹅为什么能在冰天雪地的南极生活?”一个个关于动物的问题深深地吸引着孩子,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又激起了孩子探索动物的好奇心。

总是怕被孩子问住

睡觉前,一位父母在给儿子讲一个成语故事——掩耳盗铃,说:“古时候,有一个小偷,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门上的铃铛。他自己听不见铃响,就以为别人也听不见铃响……”还没等父母说出故事的引申意义,儿子急不可待地问:“妈妈,小偷是用一只手捂住耳朵还是用两只手捂住耳朵?”父母顺口说:“当然是两只手了。”孩子疑惑地望着我说:“既然是两只手捂着耳朵,那他怎么去摘铃铛呢?”

做父母的听到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应该感到高兴。因为您的孩子正在进行富有创造力的思考。

家长抽出点钱给孩子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里面不仅有天文、地理,还有信息科学知识。孩子如果问到你不会的问题,父母就可以就说:“我们一起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于是父子俩就一起看书,一起找答案。就这样,做到了“孩子解疑难,爸爸长知识”,共学相长,其乐融融。

不懂得教孩子学会如何改变

有些家长会一直按照自己认定的模式教育孩子,不会做任何改变,也不会教孩子进行变通,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不理想的。

做父母的要让孩子懂得:既要努力让生活按自己的意愿发展,也要乐于接受已经发生的一切。因为变通就是这两者之间的一种平衡。家长如何对两者加以区分呢?可以认真想一想孩子的学习、同学关系和其他重要问题,冷静客观地考虑一下可以调整什么,最好接受什么以及必须改变什么。如果是和同学难以交流沟通,那就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讲一些人际沟通的技巧;如果是对自己的学习感到厌烦,那么仔细寻求原因,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并找准解决办法可能就是明智之举。一旦决定改变,就要鼓励孩子按照决定采取行动,坚持下去。

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研究表明,孩子在咿呀学语之前就能感觉到周围的情绪和氛围,尽管当时他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可以想见,孩子整天生活在一个模式化的家庭里,又怎能灵活多变呢?

不能正视孩子的“破坏行为”

爱迪生小时候是个十分淘气的孩子。有一天,他对青草不会燃烧,而枯草却可以燃烧感到怀疑,于是自己跑到仓库里,用火点燃了干草堆,实地试验一下,不料却酿成了火灾,把父亲囤积的草料付之一炬。生活中孩子们的破坏行为也很多,拆、毁物品,屡见不鲜。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有的孩子把玩具汽车拆开,他想知道汽车里面是什么样的,是什么会使汽车转动,如果把轱辘下来,汽车会怎样?孩子的头脑中充满了新奇的念头,于是他会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而成人就轻率地将孩子的这些违规行为定性为“破坏”。

父母应设法了解孩子这些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这种行为正是他好奇心的表现,是他真实的需求和动机。在肯定和鼓励孩子探索行为的基础上讲清道理,给他提供问题的答案,满足他的好奇心。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多提供一些廉价、安全的玩具,让孩子尽情地探究和摆弄。

不能满足孩子的收集欲

在小明三四岁的时候,父母每天傍晚都会带他到附近的街心花园玩耍,花园里的落叶、草棍子、小石子、掉落的果实都是他的最爱,每一次他都会装满衣兜“满载而归”。为什么在大人眼里平淡无奇,甚至是“破烂”的东西,却是孩子心中的宝贝呢?其实孩子收集“破烂”的行为,表现出他对大自然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孩子的眼里,普通的一颗小石子就是一粒闪光的宝石,一片干枯的树叶也是美丽无比的神奇树叶。但是现实中,很多父母却不能满足孩子的收集欲,反对孩子捡这些破烂的东西,轻率地将这些看来毫无价值的东西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