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穷人
28023400000026

第26章 财商的初步训练——孩子,妈妈带你逛商场1

财商教育必不可少

今天,教育显得比历史上的任何时代都要重要。工业时代里,孩子们只需要好好学习,顺利毕业,并在毕业后找份安全有保障的工作,就能一生过安定、舒适的生活。但在信息时代,"上学、拿高分、找份安全有保障的工作"的规则已不再适应,信息时代的规则变成了"上学、拿高分、找工作,在职位上接受再培训,然后,再找个新公司,换个工作,再接受培训......"。

"一生一份工作"的生活在信息时代已不可能再现。信息时代的人要比工业时代的人活得更累,因为你必须不断地去接受培训,适应新岗位。如果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终生为生活奔波,就应关注孩子的"财商"教育的发展。

什么是财商?如何采用技术手段测定一个人的财商指数呢?有些人用银行存款数额、个人拥有的净资产量来衡量,有些人则用开的车型的好坏,买的房子的大小来衡量一个人的财商。他们认为,财商就是你能挣多少钱的能力。

实际上,这是一种十分偏面的看法。《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曾对财商下了一个定义。他说:"财商与你挣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指标。"进而,他说道:"随着你年龄的增加,如果你的钱仍然不断给你买回更多的自由、幸福、健康和人生选择,那么就表示着你的财商在增加。"由此可见,财商与你拥有和挣多少钱没有多大关系,财商可以经过培训和教育而得到增加。

今天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没有战乱之扰、饥饿之忧、贫穷之苦,他们生活在电脑、网络、牛仔裤、麦当劳的时尚潮流之中。但我们又深深地担忧:父母除了给予他们舒适、富足的生活和足够的零花钱外,还给了他们什么呢?今天的孩子所受的财务教育是否能迎接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挑战? 所以,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最为重要的一步是:在你给孩子金钱之前,首先给予他们驾驭金钱的力量。

财商人人都有,只不过有些人的财商比较低,所以他们一生都在为钱工作,在财务困境中苦苦挣扎。而另一些拥有较高财商的人可以终其一生快乐、健康、富裕、不用为金钱问题担忧。

培养孩子的财商十分重要。信息时代的规则在发生改变,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终生幸福而且不为金钱问题所扰,就应在他们幼年时开始培养他们的财商。

1971年,身为亿万富翁的约瑟夫·维伯开始考虑身后之事。决定给每个子女价值100万美元的公司股票,剩下的则捐献给慈善机构。

有一天,吃过晚饭后,约瑟夫·维伯把孩子们叫到一边,告诉他的三个刚刚成人的女儿:"因为我太爱你们了,所以决定不给你们留下太多的钱。"

现在,这位黎巴嫩移民后裔已经80多岁了,最初的想法仍然没有改变,他说:"我能做的惟一一件事就是让他们有独立成功的机会,也有可能会体味失败。一切都是父母的,他们能说些什么呢?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对于家长,应该给孩子工具箱,而不是万贯家产。"

给孩子工具箱,而不是万贯家产。仔细想想,这是非常有道理的。金钱总有一天会花光的,但财商却可以成为摇钱树、聚宝盆,保证子女不为钱所困。处在今天这个信息社会,财商更显得重要。

这些亿万富翁都知道,财富并不是决定意义的,人生最大的财富是财商。拥有财富智商也就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财富,当然也就拥有更多的自由和机会。与大多数人相比,自己的孩子财商高,显然要幸福多了。因为当孩子广泛地运用财商来处理有关金钱和财富方面的事时,就可以不断创造财富。

从这个角度而言,孩子财商的启蒙与教育是不可替代的,它直接影响孩于们一生的发展和幸福。拥有有高财商的人,-定能够自如地解读财富密码,这就是财商可以创造财富的秘密。父母应该知道,关于财商教育是触类旁通的,只要真正理解财商的理念,把它运用于教育孩子的实践,就可以使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运用自如。

节俭的观念永不过时

在新上市的股票可以一天涨好几倍的时代,高谈节约与储蓄似乎有些奇怪。但当你重新审视真正的富豪,会发现历经千锤百炼的古老法则似乎仍是致富的金科玉律。

作家汤姆斯·史坦利他调查了美国将近一千位富翁,把调查结果写在他著作《富翁心态》中。在他的调查中,这些富翁往往是事业的开创者,找到获利的途径,从而开辟滚滚的财源。他们喜爱自己的事业,激励的动机是建立事业,不是建立财富。

他们的生活舒适,但并不浪费。值得一提的是,多数接受调查的富翁说,他们会买昂贵的鞋子,但同样也会换鞋底,而不是坏了就一扔了之。此外,他们维持婚姻,有个勤俭负责的配偶持家。基本的原则是:量入为出。

会赚钱并不表示会积蓄,换言之,就算具有再大的赚钱才能,但如果挥霍无度,也无法成为富翁。一般而言,重视金钱的人较懂得量入为出,所以他们也善于汇集金钱,"勤俭度日"。这正是很多大富翁致富的主要原因。

时代在前进,国家在发展,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绝大多数人都不缺吃,不缺穿,不愁没钱花,这意味着我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了,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随心所欲的支配或挥霍。物足其用则可--俭朴可以使你在最大程度上享用生活,没有必要为了满足自己或他人的虚荣心而任意奢侈浪费。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今许多家庭不懂得这个道理,并使孩子也沾染上了挥霍浪费的恶习。

杨杨上小学一年级,上学不久父母就开始为他经常遗失铅笔的事头痛,每天提醒他注意,但没什么效果。有一天,妈妈到学校接他放学,当天他值日,当课室打扫完毕,妈妈无意中看了看他刚倒了垃圾的垃圾筒,发现不多的纸碎下竟有不少长短不一的铅笔和各色的橡皮。妈妈突然明白了儿子的铅笔经常遗失的原因了--班里有浪费的习气。

学生们不珍惜自己的学习用具,刚削的铅笔被遗弃在地上竟无人拾起;刚画几笔的画纸可以随意不要。此外,一些孩子在生活中浪费现象也不少,如咬一口的糕点随手仍掉;才玩了一会的新玩具就敲烂了......

这种不良习惯令许多教育家和感到忧虑。时下的城市孩子大多是幸福的,在父母有求必应中成长着,溺爱现象相当普遍。家长和老师都应正视孩子的这种不良苗头,帮孩子纠正这种浪费习惯,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培养节俭这种传统美德。

而比我们富裕的多的发达国家的父母,在孩子的消费上却大多比较"吝啬",甚至到了锱珠必究的地步。父母给孩子的零花钱有限额,文具等一律从零花钱中支出。开销必须适度,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乱花钱,就会扣除下月的零花钱以示惩罚。

让我们看看全美最富裕的家庭--洛克菲勒家族吧。整个家族都有崇尚节俭的风气。劳伦斯·洛克菲勒的父亲经常定期检查家庭账本,以监督6个孩子的日常花销是否超支。为了赚取零花钱,劳伦斯·洛克菲勒还养过小兔子卖给附近的实验室。他还经常跟兄弟姐妹一起做家务活,如给父母擦皮鞋、拍打苍蝇等,以赚取一些"劳务费"。据说每拍死100只苍蝇,就能从父亲那里领到10美分的奖励。

沃尔玛是世界最大的零售业集团,它的创始人塞姆·瓦尔通写的自传《美国造》一书中,这样警告他的后代:子孙当中要是有谁胆敢玩弄纨绔子弟的那类奢侈品,我到地狱里也要起诉他。足见他对奢靡厌恶之深。

在比利时,通常从8岁开始,孩子们每周就能从家长那里得到零花钱了,但金额不多,多是几枚硬币。孩子们要想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一点一滴地慢慢积攒。虽然每个家庭给孩子零花钱的标准不一,但家长们培养孩子节俭意识的原则是一致的,即不会给孩子额外的"补贴",他们必须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钱。当然,如果孩子攒的钱还不够,而他又确实想尽快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可以先向家长借,然后再用以后的零花钱慢慢偿还。这种办法不仅能让孩子体验到满足消费欲后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还能帮助他们从小避免任性消费和节制消费欲。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中学毕业时,父亲送给他一枚硬币作为礼物,并嘱咐他:"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广告栏,自己找一份工作,到世界上闯一闯。""有钱难买幼时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后来取得很大成功的戴维在回首往事时,认为那枚硬币是父亲送他的最好礼物,它使戴维懂得了生活的艰辛,衣食的来之不易。

对一个人来说,从小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将会受益终生。节俭不能光说不做,教育孩子言教不如身教,要身体力行,让他们明白:节俭是美德,浪费则可耻,让节俭变成每个孩子的自觉行动。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北京市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刚上小学的女儿去逛街。在一个繁华的路口,有一位老爷爷正在卖《北京晚报》。父亲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交给女儿,让她去买10份晚报。

孩子买回晚报,父母跟她商量,让她按原价把晚报卖出去,看看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卖完这10份晚报。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费了几个小时才把10份晚报卖出去。然后,父母让孩子去问卖报的老爷爷,卖出一份报纸能赚多少钱。老爷爷告诉她,卖一份报纸只能赚几分钱。她算了一笔账,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挣了几毛钱。

孩子一下子领悟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她主动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以后再不会随便花钱了,挣钱太不容易了!"那对年轻父母是家庭教育的有心人。

孩子不懂得节俭,往往是由大人错误的教育造成的。家长因为疼爱"独苗苗"而迁就孩子的乱花钱自不必说,有些家长自身也产生了不健康的消费心理--攀比、从众、喜新厌旧。时代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确实应该改变,但盲目花钱、随便浪费永远都是不好的,是不良品质的反映。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不同,教育孩子把钱用在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上是每个家长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父母为孩子花钱应本着以下三条原则:

高效益地使用金钱、财物,合理消费,用所当用;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形成和建立良好的品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杜绝奢侈浪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当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家长们更应当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制止他们不合理的消费需求。此外,家长还应该通过种种途径,让孩子体会劳动的辛劳,财富来之不易。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大手大脚、享乐主义的一代人。

那么家长怎样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呢?

◆父母要做孩子的表率。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生活俭朴,反对奢侈。一次,他见女儿穿了一件用翠羽装饰的短袄,就命令她脱去,以后不许再穿。在他影响下,一时节俭风气举国盛行。

◆指导孩子如何花钱。首先家长给孩子零花钱要有计划,要限止数额,不要有求必应。应根据孩子年龄大小、实际用途和支配能力,定时定量给予。其次,家长要过问孩子把钱花在了什么地方,每次给钱时,可让孩子说说上次的零花钱用在哪里。用得不当,应予批评,甚至暂停"援助"。有些家长要孩子记帐,过几天查一次帐,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另外,家长要鼓励孩子该用的地方要大大方方地用,能少用的就不要多用,能不用的尽可能不用。总之,要教育孩子既不乱花钱,也不要养成吝啬的"守财奴"性格。

◆要经常给孩子讲勤俭持家的故事和道理。让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来之不易,都是人们辛勤劳动换来的。历史上的陶侃(东晋时大官)由于受他母亲良好的教导,一生勤勉俭朴,连造木船剩下的碎块木屑都收藏好,备以后用,这一美谈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