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以植物的根和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料的昆虫,它们常常活动在地下土壤中,这些昆虫害怕光线,白天很少在地面出现,只有到晚上或是阴雨天它们才会跑出来活动。例如蝼蛄、地老虎、蝉的幼虫等。
美丽衣裳--虎甲虫
中文学名:虎甲
英文名:tiger beetle
别称:拦路虎、引路虫
分布区域: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锡金
鞘翅目虎甲科昆虫统称为虎甲,最常见的有中华虎甲、多型虎甲。虎甲个头中等,全身颜色鲜艳,色斑斑斓。头较大,前口式,上颚很大,左右交叉。虎甲属于肉食性昆虫。它们一般在白天活动,以路上的一些小虫为食。如果有人接近虎甲,虎甲就会向前进行短距离的飞翔,因此,人们称它们为“拦路虎”、“引路虫”。
鞘翅目虎甲科甲虫一共大约有2000多种,之所以会得到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其贪食的习性。幼虫常常深居在垂直的洞穴中,它们的洞穴很深,有时会达到67厘米之深。而且,它们不会外出猎食,只是在洞穴口等候包括蜘蛛在内的一些昆虫,当猎物靠近,他们会用镰刀状上腭捕捉,然后拖往穴底食用,食物残渣会被清理出洞穴外。虎甲幼虫的这种“守株待兔”的捕食方式,常常使得经过的小昆虫遭到其袭击。
虎甲幼虫为什么会有这样奇特的捕食功能呢?如果遇到体积庞大猎物的话,它们会不会被拉出洞穴外面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其背部有1对倒钩,当捕获猎物时可以钩住洞穴周围,这样就避免了因捕获物的挣扎而被拉出洞外。
虎甲成虫细长,约10-20毫米,足长,眼突出,因而其视觉非常敏锐。它们的外表颜色多变化,为蓝、绿、橙或猩红色,而且具有虹彩光泽。这是由于外骨骼释放的色素而成,而难以控制的颜色是由外骨骼的表皮特征形成的。
世界各地都有虎甲虫,亚热带或热带地区最多,在有阳光的道路或沙地上,人们经常会发现虎甲虫的踪迹。常见的多数虎甲虫的鞘翅都有涡卷形斑纹,在沙地栖息的虎甲虫颜色很浅,与周围环境的颜色一样。
虎甲是陆地上奔跑最快的生物(按体长比例计算),每秒钟可以移动其自身体长的171倍。有一种生动的计算:如果将虎甲放大到与人类身高相等的长度,其奔跑速度是一级方程式赛车车速的两倍有余,可见其奔跑速度是相当可观的。
有趣的是,由于其复眼结构限制和大脑处理能力不足,虎甲在极速奔跑时,会导致瞬间失明,所以在追捕猎物的过程中,它们会时常停下来重新定位猎物,然后继续追杀。由于虎甲虫的奔走和飞行迅速,所以很容易就能捕获各种猎物。猎物被捉住时,虎甲会用长腭狠咬。
本科昆虫在热带地区一年一代,在寒冷地区可延长至2到3年一代。卵产于土中,散产,产卵时雌虫先在地面上挖坑,每坑一枚卵。幼虫潜伏在洞中,洞的长短和深浅因土质的坚硬程度而有所不同:在坚硬的土质中,洞稍长于幼虫虫体;而在松软的土质中,洞可达1米多深。它们一般以幼虫越冬,老熟幼虫在土穴内化蛹,化蛹前先将穴口封闭,造成蛹室。只有少数种类以成虫越冬。树栖种类的雌虫以产卵管在树皮上穿一洞,深入到木髓,产出一粒卵后,雌虫就会将洞口封闭,幼虫发育时洞穴会逐渐增大。
让人觉得新奇的是,虎甲因其色彩艳丽、蛹外形奇特而且较容易饲养,成为新近比较受欢迎的昆虫宠物之一。
五项全能--蝼蛄
中文学名:蝼蛄
英文名:mole cricket
别称:拉拉蛄、土狗
分布区域:中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安徽、辽宁
蝼蛄俗称“拉拉蛄”、“土狗”。在所有的昆虫中,人们把蝼蛄称为“五项全能”的好手。这是因为,蝼蛄善于游泳、疾走、飞行、挖洞和鸣叫。这些才能被蝼蛄集于一身,虽说并不是样样精通,但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蝼蛄对于农村生活过的人来说,并不陌生。每到插秧季节,大田灌满水后,蝼蛄的家园就会被冲毁,于是它们纷纷从洞中跳出来逃命。有的蝼蛄能在水面上游泳,有的则在田埂上快走。到了晚上,它们就会飞向有灯光的地方,不愧是会游、善跑、能飞的“海陆空”全能健将。
蝼蛄有惊人的挖洞本领。传说很早以前,有个皇帝横征暴敛、欺压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的百姓,就联合起来造反。他们拿起锄头、扁担冲进了皇宫,皇帝听到了百姓造反的消息后,惊慌地逃跑了。百姓紧紧追赶,喊声震天,皇帝惊慌失措,正在无处藏身时,突然看见路旁有个蝼蛄挖的土洞,就迅速钻了进去,这才躲过了“灭顶之灾”。皇帝非常感激蝼蛄,为报答救命之恩,特赐给蝼蛄一块地,地上的禾苗它可以随便吃。这个传说虽不太可信,但是蝼蛄挖洞的能力确实是十分强大的。
前足是蝼蛄挖洞的主要工具。它长在蝼蛄的胸部,上面有一排大钉齿,很像钉耙。
在挖洞时,蝼蛄先用前足把土掘松,然后中足和后足一起用力,它尖尖的头会使劲往土里钻。它的前胸坚硬宽大,能够把挖松的土挤压向四周。蝼蛄就是这样不停地挖、钻、压,一条条隧道就形成了,真是“工夫不负有心人”。
蝼蛄挖掘的隧道,深的有150厘米,浅的也有六七厘米,蝼蛄一夜之间可以挖掘出200-300厘米长。隧道往往会从地面的一端到达另一端,洞中套洞,洞洞相连,像是一条纵横交错的地下交通网,这些看似平凡的蝼蛄在通道里还筑有产卵房、育婴室、储粮仓。有了这样温暖湿润的家,蝼蛄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过上一个快乐的冬天了。
蝼蛄的鸣叫很特别。它经常会在地下发出沉闷的“咕咕”之声,
虽然说它是在学蟋蟀和螽斯那样“摩翅而歌”,但是这种声音却难登大雅之堂。人们听到这不雅之声,往往会误以为是蚯蚓发出的声音,其实,蚯蚓是没有发声功能的。蝼蛄之所以鸣叫,是雄虫在向雌虫求爱,这是雄虫引诱雌虫前来相会的信号。
蝼蛄对农业危害极大。它掘土打洞,会造成水田流失外,但是最大的危害还是破坏植物生长。由于蝼蛄的食性很杂,庄稼地里的植物如大豆、麦类、玉米、高粱、棉花、烟草、粟子、蔬菜等,都会成为它的食物。所以,蝼蛄是农业的大害虫,属地下害虫之列。
蝼蛄通常一年发生一代,雌虫一次可以产85粒卵,年产卵200粒左右。产卵后,雌虫就担负起护卵和哺育若虫的任务,直到它的子女们能够独立生活。蝼蛄终年在地下生活,只有到了傍晚和凌晨才会爬到地面上活动。当太阳升起后,蝼蛄又会钻进地下。
尽早职守--蜣螂
中文学名:蜣螂
英文名:Dung Beetle
别称:圣甲虫、推粪虫、推屎爬、屎蛒螂、粪球虫、铁甲将军、牛屎虫、推车虫、屎壳郎
分布区域:南极洲以外的任何一块大陆
蜣螂,就是人们俗称的“屎壳郎”。属鞘翅目,金龟子科,在全世界,蜣螂共有14500多种。蜣螂体形魁梧,身体短圆发黑,头部前端很宽,成坚硬的角额片,上面生有凸起的挖掘工具,像钉耙。蜣螂有强大的前足,像球拍。蜣螂还长着有钩刺的中足和后足,这非常方便勾拉粪球。
蜣螂是有名的“清道夫”。蜣螂的一生都在与粪打交道。雌蜣螂会利用自身的优势挖一个直径5厘米、深达10-20厘米的地道,它的“贮藏室”就在地道的顶端,非常宽敞。地表的粪会被蜣螂加工成一个个粪球,搬到贮藏室。等粪球堆满后,蜣螂就开始产卵。它先把大粪球搓成6-7个小蛋,然后再在每个小粪蛋上产2-3粒卵,等产够20粒卵后,雌蜣螂就停止了。对于蜣螂的这种习性,人们刚开始很不理解,雌蜣螂卵巢内内的卵那么多,为什么不多产几粒呢?后来,人们才明白,蜣螂的“贮藏室”虽宽敞,但搬运粪蛋却很困难,刚出生的小蜣螂又非常贪吃,雌蜣螂为保证每个后代都能茁壮成长,只好实行“计划生育”。
在澳大利亚,人们为了改善受到污染的环境,把小小的蜣螂也派上了用场。
原来,澳大利亚的奶牛很多,共有4500万头。这些奶牛每天都要产生很多牛粪,对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为了解决牛粪危机,当地的农业科学家们向中国引进了蜣螂。蜣螂可以吃掉牛粪,还能把牛粪搓成球,埋到地下,这样,就为牧草提供了充足的肥料。被牛粪遮压得秃斑点点的草原渐渐恢复了生机。
蜣螂推粪球,是人们经常看到的一种现象。当蜣螂发现垃圾污物,尤其是人畜的粪便时,会先用前足清扫出一小块地方,把食物放在自己的腹下,再用中、后足用力搓动,使食物不断旋转、滚动,最后,圆圆的粪球就搓成了。粪球一般像核桃那么大。蜣螂滚粪球的姿态非常滑稽。当粪球做成后,蜣螂就会用后足勾住粪球,高高翘起“臀部”,头部朝下,前足撑住地面,把粪球慢慢地向后推到土穴中,再用废物堵住出口。
蜣螂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卵孵化出幼虫后,幼虫吃现存的粪,一直到在土中变成蛹,蛹变成虫后钻出地面。
蜣螂的另外-个神奇本领,也很少被人知道。那就是,它们可以准确地预报天气!蜣螂成虫一般在傍晚觅食,如果是阴雨转晴的傍晚,它就会在空中飞舞。所以,如果阴雨天的傍晚,有蜣螂飞出,第二天多半是晴天。
母爱如山--蠼螋
中文学名:蠼螋
英文名:earwigs
别称:耳夹子虫、剪刀虫、夹板子、夹板虫
分布区域:热带、亚热带;中国北京、湖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苏、安徽
蠼螋身体狭长,略扁平。它的表皮坚韧,呈黄褐色至黑色,体表大多光滑,有光泽。它的头为前口式,扁阔,活动自如,有明显的Y形蜕裂线。复眼圆形,无单眼,口器为咀嚼式,触角丝状。
蠼螋的前胸大,背板发达,呈方形或长方形。多数种类具翅2对,前翅短小,为革质,无翅脉,末端平截,两前翅在背中央相遇,呈直线形,不相重叠。后翅膜质,宽大扇形或半圆形,脉纹辐射状,静止时,可纵横折叠于前翅下,稍微外露。尾须坚硬,为铗状。
蠼螋最奇特的是腹部后面有1对像大闸蟹那样的“钳子”,所以给人几分毛骨悚然的印象。其实,蠼螋的“钳子”是一对角质化的、非常坚硬的夹子,由它腹部最后一节演变成,既可以觅食,又可以当武器对付外来侵犯者。由于有些种类的蠼螋夹子的外形很像古代妇女头上带的耳环,因此人们又称它们为耳夹子虫。
蠼螋为杂食性,以动植物尸体等腐败物质为食,也有的种类取食花被、嫩叶、果实等植物组织,还有肉食者,取食昆虫等。有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寄生在蝙蝠或鼠类体外。有的蠼螋还经常喜欢在夜间偷吃人们饲养的蚕宝宝,有时还会闯进蜂箱,偷取幼蜂,因此属于害虫。
蠼螋的生活方式分为几种类型,有在地面、地下生活,在盛夏产卵的;有栖于植物,从冬天到早春时产卵的等等。
在早春产卵的一类蠼螋,从冬天交配到产卵期前为止的几个月,雌雄都是在巢里一起生活的。但是,等“育儿室”挖好后,雌蠼螋便“无情”地把雄蠼螋赶出洞外,并用泥土封闭洞口,自己单独呆在里面产卵和育儿,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雌蠼螋就在这个巢里像撒播种子似的产下50-100枚卵。在雌蠼螋的悉心照顾下,约经20天左右,卵粒就相继孵化,白嫩的幼虫围绕在雌蠼螋的周围。从卵孵出的幼虫完成第一次蜕皮后,雌蠼螋便开始在夜幕降临时挖开洞口外出为幼虫觅食。为防不速之客闯进洞内伤害幼虫,雌蠼螋仍将洞口封上。雌蠼螋用腹部末端的夹子将小动物的尸体拖回到洞里,用牙齿啃碎,衔在嘴里喂养幼虫。
过了几天,当它们结束了第二次蜕皮后,幼虫们开始零零落落地从巢里走出。幼虫的长相很像成虫,这种类型的幼虫称为若虫,一共分为5龄。当若虫蜕过一次皮,发育到2龄若虫期时,雌蠼螋才会在晚间打开洞口带领它们锻炼谋生的本领。如有个别顽皮的若虫离开洞口较远些,雌蠼螋便会用触角催着赶它们回家,不听话的若虫还会被雌蠼螋咬上一口,然后“又打又骂”地赶回家。待到若虫长到3龄时,雌蠼螋认为儿女们已经有了寻食和抵御外敌的能力了,才准许它们出洞,各自谋生。
从产卵到卵孵化的这段时间里,雌蠼螋就像母鸡孵小鸡那样一刻不离地守候着它的卵。它将七零八落的卵衔到一起,集中堆放到一个地方,不食不动地卧伏在卵堆上,保护着卵。为了使卵发育的时间一致,它时而用嘴舔舐卵粒,时而用足将卵上下翻动一遍,这种动作大约相隔十几小时就要做一次。有趣的是,有时它又会跟玩积木游戏似的把堆积起来的卵弄散,在巢中的其他地方再堆起来。原来,蠼螋的卵不耐湿气也不耐干燥。因此,雌蠼螋就得常常小心注意巢里的温度和湿度。也就是说,当温度、湿度变高时将卵分散放置,相反的,当温度和湿度降低时,就把卵堆积起来。即使在巢里,各个地方的这些条件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相应地改变它们的放置场所。
对于胆敢钻进巢里来的敌人,雌蠼螋马上就会挥舞着自己的“武器”将其击退。在力不从心时,它有时会急急忙忙衔着卵,转移到别的地方。
革翅目昆虫通称蠼螋和蝠螋等,以其前翅革质而得名。体型中等或较小。体长狭长,略扁平,表皮坚韧,黄褐色至黑色,体表大多光滑,有光泽。头前口式,扁阔,活动自如,有明显的Y形蜕裂线。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
前胸大,背板发达,方形或长方形。多数种类具翅2对,前翅短小,革质,后翅膜质,脉纹辐射状,静止时,可纵横折叠于前翅下,稍微外露。
腹部长,腹部前面数节背板两侧,常有2-4对皱起状臭腺,分泌臭气。尾须坚硬,铗状,雌雄性二型现象明显,雄虫尾铗大而弯,形状复杂,雌虫尾铗短而直。尾铗用于捕食、防卫或交配时起抱握作用,有时也用于清洁身体或折叠后翅。雌虫无明显的产卵器。
变态类型为渐变态,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幼期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雌虫产卵于土壤中,少数产于树皮下。卵呈阔卵形,白色,若虫与成虫相似,但触角节数较少,只有翅芽,尾铗较简单。若虫四五龄。蜕皮4-6次,翅芽于2龄时出现。雌虫有护卵育幼的习性,低龄若虫与母体共同生活。也有卵胎生的。
革翅目昆虫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温带渐少。多为夜行性,白天伏于土壤中、石块下、树皮下、朽木下,以及垃圾、粪便、叶片间及草丛间等黑暗潮湿处。有翅成虫虽有翅,但多数飞翔能力较弱,极少飞翔。少数种类有趋光性。大多数种类为杂食性,以动植物尸体等腐败物质为食,也有的种类取食花被、嫩叶、果实等植物组织,还有肉食者,取食昆虫等。此外,有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寄生在蝙蝠或鼠类体外。少数种类危害花卉、贮粮、贮藏果品等。
梦幻之色--拉步甲
中文学名:拉步甲
英文名:Carabus lafossei
分布区域:中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