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所在朝代
生卒年月599-649
在位时间
人物简介
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明君。为唐代第二位君主,高祖李渊之次子,出生于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广交豪杰
公元615年,隋炀帝被突厥始毕可汗率兵围困在雁门(今山西代县),年仅16岁的李世民因应募勤王而崭露头角。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李世民随其父来到晋阳(今山西太原)。
当时隋朝气数已尽,李世民便广交英雄豪杰,积极招兵买马,准备举兵反隋,夺取天下。他的密友晋阳县令刘文静因受瓦岗军首领李密株连,被捕入狱。
李世民以探视为名,与刘文静在狱中拟定了招募兵士西入关中创立帝业的起兵计划,并通过隋晋阳宫副监裴寂将这个计划转告给了李渊。李渊在晋阳起兵以后,李世民与其兄李建成分统左、右两军,并肩作战,于大业十三年十一月攻克长安。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以军功显赫被拜为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封秦王。论功绩李世民实为唐王朝的开国皇帝。
施展才能
公元618年3月,盘踞金城(今甘肃兰州)的薛举、薛仁杲父子率部进犯关中,李世民奉命率兵征讨,将其击败。
公元619年10月,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人刘武周叛乱,率众南下,相继打败了李元吉、裴寂等唐将,几乎占领河东全境,震动关中。唐高祖准备放弃河东,谨守潼关以西。公元620年,李世民主动请缨,率兵三万,东渡黄河,一举击败了刘武周的精锐部队,收降了骁将尉迟敬德和寻相等人。
同年7月,李世民率兵挺进中原,势如破竹,相继收复了河南的多数郡县,将隋朝的残余势力王世充围困在洛阳孤城之中。接着,又果断地采取围城打援的作战策略,打败了王世充的援军窦建德,并将其生擒,迫使王世充投降,相继平定了隋末以来两个最强的地方势力。
少林寺中描绘十三和尚救唐王的壁画(局部)。唐朝初年,天下未定,群雄争霸。李世民领兵攻打王世充,不利,正败退之际,少林寺十三个武僧率众攻王世充后路,并生檎王世充的大将献于李世民。
注重教育
唐太宗在位期间,除政治、军事方面卓有成就外,在文教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太宗鉴于士族仍然垄断高官之途,为了平抑门第、为国家提供更多人才,一方面命高士廉拟定《士族志》,以“立功、立德、立言”为标准,重新评估士族,无功德者一律除名;另一方面,承袭隋代的科举制度,广泛招揽人才。
为了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太宗建立了以国子监为首的京师学,增建校舍,足以容纳2000名学生学习。又设弘文馆,专门供皇族及高级官员子弟入读。一时文教之风大盛,四夷君长都遣子弟来长安学习。
同时,太宗又注重编修书籍。他命令搜集民间死去学者的存书。隋末,洛阳的隋代藏书在运往长安途中大部分沉于黄河,剩余的只有14000部,约90000卷,但到太宗成立弘文馆时,其中藏书就达二十多万卷;太宗又认为南北朝时期经学分为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1月4日,李世民率秦王府幕僚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在宫城的北面玄武门内,一举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这就是“玄武门之变”。两天以后,唐高祖下诏将李世民立为太子。
8月,唐局祖禅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登上帝位,史称唐太宗。第-年年初,唐太宗改元“贞观”。
和亲吐蕃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正月,唐太宗在吐蕃(西藏藏族的祖先)赞普(即君长)松赞干布的多次请求下,答应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公主入藏。松赞干布闻讯大喜,亲自从首都逻些(今西藏拉萨)来到河源(今青海鄂陵湖西),以子婿之礼接见李道宗。他看到唐朝的华丽服饰和壮观的仪仗,十分羡慕。从此,吐蕃和唐朝结为亲家关系,相互学习,友好相处。
南北两派,经学纷纭,于是命孔颖达加以整理,颁为《五经定本》,是为《五经正义》的稿本,为科举考试提供了范本;史学方面,太宗立国史馆,编选南北朝及隋朝历史,一方面以示唐室正统,另一方面从中汲取历史教训。
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有名的治世,因年号为“贞观”,故在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初始,借隋亡之鉴,顺应天下思治的民情,以“抚民以静”为施政的出发点,推行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兴修水利、鼓励恳荒、增殖人口、广设义仓等措施,使一度凋敝的社会生产又呈现生机。唐太宗本人能够本着舍短取长、兼明优劣的用人方针,充分发挥贤者能人的德才之长,亲君子、远小人,士庶共举、新故同进、汉夷并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徵、虞世南、马周、秦叔宝,或以善谋、或以善断、或以忠直、或以干练、或以文才、或以武勇,文武荟萃,各尽所能,效力于太宗,成为贞观之治实现的重要因素。
太宗重视吏治,勤政爱民,执法宽简,提倡节俭,抑制旧士族势力,盛开科举,笼络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庶民地主广开参政之门。
太宗致力于巩固边防,安抚边疆各族降众,广以羁縻州府,缓和了西北、北边的边患,民族间的交往得到加强,因此,北方各族尊太宗为“天可汗”,并开辟“参天可汗”道,以加强府州同中央的联系。太宗在兼容并蓄、开明开放的民族思想指导下,推动的和亲、团结、德化的民族政策,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在汉藏友好史上意义深远。
贞观年间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效果显着,史家常将“贞观之治”所造就的盛世景象,与汉代的“文景之治”相媲美。
公元649年5月26日,唐太宗病死在翠微宫含风殿。同年8月,葬于昭陵(在今陕西礼泉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