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所在朝代宋朝
生卒年月1271-1323
在位时间1274-1276
人物简介
恭帝赵显,度宗嫡子。公元1274年即位,当时才3岁。公元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恭帝被俘。公元1288年,忽必烈强迫他到西藏出家,成为高僧。公元1323年,被赐死,时年52岁被抱上皇位
公元1274年7月度宗赵椹去世,留下3个未成年的儿子,杨淑妃所生的赵星7岁,全皇后所生的赵显4岁,俞修容所生的赵景3岁。
谢太后召集群臣商议立帝,众人认为杨淑妃所生儿子年长当立,但贾似道和谢太后都主张立嫡子,于是赵显被立为帝,就是历史上的恭帝。
恭帝此时年纪尚幼,因此由太皇太后谢氏垂帘听政,但朝廷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宰相贾似道手中。在理宗和度宗统治时期,宋朝的灭亡已经不可逆转,这时的恭帝只是一个傀儡而已。
兵临城下
赵显即位的时候,宋朝江山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蒙古铁骑大举南下,局势失去控制,宋王朝已经处于瘫痪状态。
公元1274年9月,元军向南宋发起了总攻。12月,元军首领伯颜率兵进逼鄂州,在青山矶击败宋将夏贵率领的鄂、汉守军,汉阳、鄂州相继陷落。伯颜亲率主力部队,以宋朝降将吕文焕为前部,乘胜东下。城池的守将多是吕文焕旧部,元军所到之处,沿江城池的守将纷纷归降,元军顺利地突破长江防线。
公元1275年春,元军攻下军事重镇安庆和池州,兵临建康城下。
鲁港之役
鄂州被元军攻占之后,长江防线洞开,南宋朝野内外大惊,京师各界都把希望寄托于贾似道身上,呼吁“师臣”亲征,指望他能取得“再造”之功。贾似道不得已,在临安设都督府,准备出征。
贾似道抽调各路精兵10余万,装载着无数金帛、器甲和给养,甚至带着妻妾,离开京城,阵势绵延百余里。
贾似道到达前线之后,率后军驻扎于鲁港,命大将孙虎臣统领前军屯驻在池州下游的丁家洲,夏贵率战舰3500艘横列江上。贾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古代战争馆陈列的“猛火油柜”模型,系依照宋武经总要资料复原制作,试验喷火距离为5·6米。
似道深知蒙古军队勇猛善战,不敢与之正面交战,仍然幻想走讲和的老路,因此下令释放元朝俘虏,送荔枝、黄柑等物给伯颜,希望通过称臣纳币求得和平。
但此时元军的目标在于灭亡南宋,称臣纳币已不能满足他们南下的贪欲,求和的请求被断然拒绝。两军交战,伯颜连续突破孙虎臣、夏贵两道防线,直抵鲁港,宋军大败,死伤无数,江水被流血染红,贾似道仓皇逃到扬州。
贾似道战败后,成为众矢之的,朝野上下出现处死贾似道的强烈呼声。谢太后却认为,贾似道勤劳三朝,不能因为一朝之罪,失了对待大臣的礼数,仅将贾似道贬为高州团练使,并抄没其家产。行至漳州,贾似道于木绵庵被监押官郑虎臣所杀,结束了其擅权误国的一生。
群臣四散
经过鲁港之役,南宋部队损失惨重,士气严重受挫。伯颜继续沿江东下,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十月,元军自建康分三路向临安挺进。伯颜亲率20万大军进攻常州。常州知州率众人奋勇抵抗。伯颜驱使城外居民运土填充护城河,甚至将运土百姓也用作堆砌材料,最终筑成环城堤防。十一月十八日,元军发起总攻,两天后常州城被攻破,元军在城内进行了野蛮的大屠杀,上万人被害,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幸免于难。
随着蒙古铁骑的逼近,临安府内人心惶惶,大批人试图逃离都城,尤其是朝廷大小官员,为保住身家性命,带头逃跑。
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短暂的休战后,仅有6名官员出现在朝堂上。众多官员的逃跑瓦解了军心、民心,使宋王朝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皇室陷人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宋朝灭亡
德佑二年正月十八日,谢太后派大臣杨应奎向元军献上降表和传国玉玺,哀乞伯颜对宋朝皇室从宽处理。元朝要求与宰相面对面会谈,宰相陈宜中被这种要求吓破了胆,于当天夜里逃离了临安。
陈宜中逃走后,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蒙古军营谈判。文天祥正气凛然,被伯颜扣留,谢太后又派贾余庆出使蒙古军营。
公元1276年2月,临安城里举行了受降仪式,赵显宣布正式退位。3月2日,伯颜以胜利者的姿态进人临安。元世祖忽必烈下达诏书,要伯颜送宋朝君臣速往大都朝见,赵显同母亲全太后和少数侍从离开临安,踏上前往大都的路程。至此,延续了近320年的赵宋王朝正式结束。
宋恭帝赵显被虏后为避祸而被迫出家于张掖大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