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世界珍稀动植物博览
28123600000004

第4章 动物篇(3)

正是由于白枕鹤俊逸独特的外形,自古以来,它便被认为是吉祥和长寿的象征,是神仙圣人的伙伴,受到大家的尊敬爱护,有“仙鹤”的美名。早在1700多年前,我们的古人就注意到了它的特征。西晋陆机《毛诗义疏》说:鹤形状大如鹅,多纯白或有苍色者,今人谓之赤颊。”之后约800年,宋人罗愿又在《尔雅翼》中作了同样的记载。苍色是一种发蓝的青色,亦可指灰白色,所以古人称白枕鹤为苍色、赤颊,是比较准确的。

冬候鸟是候鸟的一种。候鸟指的是那些可随着1年中季节的改变而迁徙变换栖息地的鸟类“具体来说,冬候鸟指冬季在某一地区越冬,次年春季飞往北方繁殖,幼鸟长大后,正值深秋,便又飞临原地区越冬,对该地区而言,这类鸟称冬候鸟。如鸿雁、天鹅、野鸭等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即为冬候鸟。大多数候鸟有南北迁徙的习性,飞行距离有近有远,最远的能跨洋过海,如游隼,可从西伯利亚经中国直达澳大利亚。此外,也有极少的候鸟可由西往东飞行或由东向西飞行。

白枕鹤多栖息于开阔的平原芦苇沼泽和水草沼泽地带,也栖息于开阔的河流湖泊岸边以及邻近的沼泽草地,有时出现于农田和海湾地区,尤其是在迁徙季节。多以家族群或小群活动,偶尔也见单独活动的,迁徙和越冬期间则多由数个或十多个家族组成大群活动。

白枕鹤的繁殖期为5—7月。3月末到达繁殖地时大多成对或成族群活动。由雄鸟和雌鸟共同营巢,但以雌鸟为主。

白枕鹤的巢很考究,呈浅盘状,主要由枯芦苇、三棱草、苔草、莎草和芦苇花、叶等构成。它的领域意识极强,在繁殖期,孵卵的亲鸟也,有地巢走出来,到离巢50米以外之后才突然起飞,使于到它的巢。个也和白枕鹤机敏、警惕性高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和其他鸟类相比,白枕鹤的雏鸟为早成性,约28—32天幼鸟就能破壳出生,2—3小时就可走动,8小时后即可进食,20小时后便跟双亲离巢活动。白枕鹤的寿命为40—50年。

近年来,由于它们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的意,白枕鹤的数大为小。为的鸟,在斑马属奇蹄目,马科,斑马属,主要产在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斑马的外形与一般的马没有什么两样,因身上有起保护作用的斑纹而得名。斑马共有3种,即山斑马、普通斑马和细纹斑马,三种斑马的生活习性都差不多,从它们身上的斑纹图式、耳朵形状及体形大小即可将其区分。

虽然都是斑马,身上也都有花纹,但它们的样子以及生活习性等还是或大或小在。

从外形上看,南非所产的山斑马,除腹部外,全身密布较宽的黑条纹,雄体喉部有垂肉;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所产的普通斑马,由腿至蹄具条纹或腿部无条纹;分布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南部至肯尼亚北部的细纹斑马是斑马中体形最大的,纹的条细,形。

从生活习性上看,山斑马喜在多山和起伏不平的山岳地带活动;普通斑马栖于平原草原;细纹斑马栖于炎热、干燥的半荒漠地区,偶见于野草焦枯的平原。

斑马是很胆小的动物,它们性格谨慎,通常结成小群游荡,但是,还是很难躲子的。

斑马身上漂亮的条纹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同是斑马,每个斑马身上的斑纹又不一样呢?

斑马常常结成小群游荡。

原来,在雌斑马的妊娠早期,一个固定的、间隔相同的条纹形式就已经确定在胚胎之中了。以后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由于身体各部位发育的情况不同,所以幼崽出生后,各部位所形成的条纹也就不一样了,有的较宽,有的狭窄。例如斑马颈部的条纹较宽,那么颈部的最早条纹形式必须在胚胎发育的第七个星期、颈部伸长之前确定。另一方面,条纹也不能早于胚胎发育的第五个星期之前出现,因为斑马长着一条具有条纹的尾巴,而这条尾巴在胚胎发育的第五个星期以前尚未出现,这时胚胎的长度大约为32毫米,条纹的数目约为80个,据此可以推算出最初确定的每个条纹的宽度大约为400微米,即每一个条纹有20个胚胎细胞的宽度。至于它四肢上的条纹为什么呈水平方向,则可能是腿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所有的条纹机械地转过一个角度而形成的。

那么,斑马身上漂亮而雅致的条纹又有什么作用呢?

首先,斑马身上的条纹是同类之间的一种颜色语言。当斑马和其他动物混在一起的时候,使同类间容易识别,而且,当有危险发生时,只要头马一动,其他所有斑马就能迅速地一起逃跑,也就是说,这种条纹对同类来说具有引起注意的作用。

另外,这种条纹也是一种保护色,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因为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条纹不明显的斑马,由于目标明显,所以易于遭到天敌的捕杀,终致灭绝。只有那些条纹分明、十分显眼的种类尚能生存到现在。

这和大家想象的就不一样了,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斑马身上的条纹是很显眼的,怎么会起到保护斑马的作用呢?

原来,这和非洲草原的独特环境以及阳光的反射是分不开的。在开阔的草原和沙漠地带,这种黑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在阳光或月光照射下,反射光线各不相同,起着模糊或分散其体形轮廓的作用,一眼望去,很难与周围环境分辨开来。这种不易暴露目标的保护作用,对动物本身的安全是十分有利的。

另外,斑马身上的条纹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斑马身上的条纹可以分散和削弱草原上的刺刺蝇的注意力,是防止它们叮晈的一种手段。刺刺蝇是传播睡眠病的媒介,它们经常叮晈马、羚羊和其他体色单一的动物,却很少威胁斑马的生活。

北美红眼雀——叽叽喳喳的林中鸟

北美红眼雀属雀形目,雀科,是一种非常喜欢热闹的鸟类,总是吵吵闹闹地躲在丛林中觅食。产于加利福尼亚的褐色红眼雀数量稀少!已被美国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列入濒危动物名单。

比较常见的是产于美国东南部的红眼雀!它的体长大约20厘米。它们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到美洲中部地区。头黑色,尾巴尖上有白色!身体两侧铁锈色。产于美洲西部的红眼雀翅膀上有白色的斑点。色彩单调的褐色红眼雀也是美洲西部常见的品种。此外,还有绿尾红眼雀也产于北美西部地区,头呈红褐色,羽毛呈灰色、白色和绿色。

歌鸲,又叫歌鸫,是鹖科,鸫亚科,歌鸲属大部分种的统称。它们多生活在灌丛中,主要以昆虫、蠕虫等为食,有时也吃野果等。

常体形,雀大,色,于,它们一到头,声高昂而婉转。其中有些种类因常在夜晚婉转鸣叫,而被人们称作“夜莺”。美洲歌鸲便是很名的一种,它主食。

姆岛歌鸲等3种歌鸲因数量极少已被列入濒危物种。

歌鸲通常把窝筑在墙壁、河堤和树木的洞里。在繁殖季节一窝产5—6个白色蛋,而且小鸟孵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通常情况下,由雌鸟孵化13—14天小鸟就会出世。在这期间,雌鸟和雄鸟非常恩爱,尤其是在孵化期,雄鸟有时还会给雌鸟喂食,照顾得非常细致,俨然是一对“模范夫妻”。

个我们有美丽的衣裳。

我们都是歌唱家。

长臂猿——空中技巧项目的冠军

长臂猿属哺乳纲,灵长目,长臂猿科,全球约有9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较常见的有3种长臂猿“白手长臂猿,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也见于泰国、缅甸、柬埔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白眉长臂猿,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也见于缅甸和印度(阿萨姆邦)等地;黑长臂猿,分布于我国海南、云南,也见于越南、老挝和泰国等地在我国,各种长臂猿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臂猿的体长为46—64厘米,前肢很长,两臂名。其没有尾和颊嚢。不同种类、性别和年龄的长臂猿毛色差异很大,雄猿一般为黑、棕或褐色,雌眉脊有白色的眉毛,有的黑长臂猿亚种的冠毛色黑接近于人类。长臂猿身材窃窕,两臂修长,动作灵的一手的树枝,悬在半空,缩起双腿,身子摆一摆,荡一荡,一发力,另一只手已抓住十几米外的另一根树枝。眨眼间,它接连飞过几棵树,吊在远处一根树枝上,一边荡着秋千,一边摘野果子吃。长臂猿在空中的飞行动作好像闪电划长空、春燕穿杨柳,宛若雄鹰掠奔兔、惊鱼游浅底,又高,又飘,又稳,又准,干净利索,轻盈优美。如果能让它参加世界伸展可达1.8米,直立时几乎可达地面,因此而得猿或幼猿色浅,为棕黄、金黄、乳白或银灰色。白手长臂猿的手和脚及脸周围为白色,白眉长臂猿的而直立。

长臂猿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比较上的任何体操比赛,空中技巧项目的冠军非它莫属。长臂猿喜欢啼叫,早晨太阳初升时成年猿首先啼叫,最后全体共鸣,声音悦耳,数里之内都可以听到。

长臂猿多栖息在亚洲热带森林,营集群生活,善于在树上活动,在地上能双足行走,喜食野果、树芽、嫩叶及花,亦食昆虫、鸟卵等。

和其他动物相比,长臂猿的感情是很丰富的,甚至可以说其懂得喜怒哀乐。当猿群中有受伤、生病或死亡的情况发生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们不再歌唱嬉闹,似是用沉默的方式寄托对同伴的同情和哀思。

令人担忧的是,现在长臂猿的数量正在不断地减少,这个独特的物种正在迅速,以当加对的保护。

长颈鹿——文雅的“巨人”

长颈鹿产于非洲,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生活在稀树草原和森林边缘地带,是非洲热带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据古生物学家研究推断,长颈鹿最初起源于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一些地方。现在,野生长颈鹿的数量已经非常稀少了,是世界上极为珍贵的动物。

在非洲草原上,高高的长颈鹿就像一座座流动的了望塔。长颈鹿是现存最高的动物,雌鹿高约4米,雄鹿高约6米。长颈鹿的脖子虽然很长,但是其颈椎骨的生物构造和其他动物是一样的,数量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也是7块,只是每块要长得多。长长的脖子对长颈鹿颇多助益,在辽阔的大草原和半沙漠地区,身材高就意味着可以看得更远,更容易发现敌人,方便自己及时逃跑。另外,长长的脖子也利于,是雌雄长颈鹿的方。雄鹿长脖子最高树上的子,雌鹿上的子。

长颈鹿的体长约4米,尾长80多厘米,肩高2.5—3.7米,体重550—1800千克。长颈鹿的嘴唇非常灵活,而且它的舌头伸长时竟然超过46厘米。且它的嗅觉、听觉敏锐,性情机警、胆怯,平时走路悠闲,但奔跑迅速。

长颈鹿生性胆小怯懦,恬静而温和。黑色长睫毛遮着深棕色的大眼睛,看上去温柔羞涩、含情脉脉。长颈鹿属群居动物,它们甚至可结成70只左右的大群漫游觅食,但多数为12—15只的小群。有时也和斑马、鸵鸟、羚羊混群。长颈鹿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温顺,但是可千万别小看它,如果一只成年的长颈鹿向非洲狮飞起一腿,一旦击中狮头,那么狮子一定会头盖骨顿时粉碎,一命呜呼。

长颈鹿那么长的脖子,该怎么睡觉呢?长颈鹿腿长脖子也长,躺下和站起来都很不容易,所以常常站着睡觉,其实很多动物都和长颈鹿一样是站着睡的。好在动物大都不需要很长的睡眠时间,一般打个盹就行了,一天大概只睡30分钟。当然,有时长颈鹿在觉得周围很安全的时候,也会躺下来睡觉,把脖子转向后面。长颈鹿睡觉时头紧靠在屁股上,看起来很舒服。但是,如果遇上突然袭击,这样的姿势会让它很难快速站起来逃跑,容易被猎杀。

长尾雉——空中“杂技演员”

长尾雉是鸟纲,雉科,长尾雉属的各种鸟的通称。长尾雉是我国的特产鸟,共有4种,其中较常见的为白冠长尾雉,终年留居在我国中部及北部山区,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他3种长尾雉为白颈长尾雉、黑颈长尾雉和黑长尾雉,由于数量极少,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长尾雉是一种非常漂亮的禽类。通常,雄鸟头顶呈褐绿色,两侧有白色眉纹;上体背羽为紫栗色并具有黑斑;肩羽具有宽阔的白色斑块;下背、腰、尾上覆羽为白色具有蓝黑色斑;翅羽为暗褐色;尾长,尾羽为灰色具有黑栗二色并列的横斑;下体腹部与两肋为栗色;嘴角为黄色;脚为黄灰色。雌鸟则体羽呈棕褐色,满布黑色斑纹;上背有白色矢状斑;外侧尾羽大都为栗色。

长尾雉多栖息于海拔500—1000米的岩山坡上的开阔草地、疏林内。3—4月间多见一雄二雌结群活动,并开始筑巢产卵,巢筑于地面,每窝产卵多为7—9枚,卵为浅肉色或略带枯叶色,光滑、无斑点。孵卵期约28天,由雌鸟单独孵化。

长尾雉的得名与它们长长的尾巴是分不开的。那么,这长长的尾巴对它们的生活是否有重要作用呢?原来,长尾雉性情胆小机警,一遇危险情况会立即急速飞逃。由于尾羽很长,它们起飞时一般先向上飞,待超过树冠后,再以高速向前直飞很长一段距离。长尾雉还有一套在快速飞行中骤然停止的本领,当它由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并准备降落时,它可以利用长尾作控制,把身体向后一转,使扩张的两翅和尾巴“抵”住空气,一下子平平稳稳地落在树枝上,像极了一个高超的“杂技演员”。

在中国,长尾雉的尾巴被广泛地应用到了艺术舞台上。在京剧古装戏中,扮演周瑜、吕布、穆桂英等古代将帅的演员,头盔上都配戴有一对长长的羽毛,它增添了元帅或大将的威武风度,使观众赏心悦目。这对长羽称作“雉鸡翎”,这便是雄性长尾雉的尾羽。

长尾雉的尾巴还有一个妙用,就是可以吸引异性的注意。人们不禁要问,既然尾羽越长越有利于求偶繁殖,雄雉的尾长为什么不继续加长呢?从进化论的角度看,过长的尾羽反而不利生存,这是因为尾羽的长短不仅与求偶繁殖有关,它还受到诸如飞行是否便利、是否易被天敌发现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身披铠甲的“土行孙’

穿山甲,别名鲮鲤,属于鳞甲目,穿山甲科。

主要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至台湾省,以及越南、缅甸、尼泊尔等地。穿山甲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穿山甲所有种类都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附录中。

穿山甲的体形狭长,体长一般为40—55厘米尾扁而粗,一般长27—35厘米头呈圆锥形,吻尖,无齿,舌细长,能伸缩,带有黏性唾液;体和尾有角质鳞。觅食时,以灵敏的嗅觉寻找蚁穴,用强健的前肢爪掘开蚁洞,将鼻吻深入洞里,用长舌舔食蚂蚁。外出时,幼兽伏于母兽背尾部。受惊的时候,穿山甲会缩成一团,卷成球形。

穿山甲多在夏初交配,孕期约270天,冬末或春初产崽,每胎1—2崽。

穿山甲一般多栖息于山麓、丘陵或灌木丛、杂树林、小石混杂泥地等较潮湿的地方,挖洞居住,多筑洞于泥土地带,洞道深邃,巢位于长长洞道的末端,穿山甲深居其中,真如会土遁的“土行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