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使用的汉语语法与早期的古汉语有很大差别,在白话文流行之前,我们的古文字甚至没有标点符号。很多古籍中的标点都是后人们添加上去的。今天中学课堂上所讲的汉语语法,实际上是中国古汉语语法与西方语法的融合,之所以我们学习英语语法的时候,会感觉它和现代汉语的语法很相似,就是这个原因。
语法的使用虽然统一了语言的规则,在形式上让不同的人可以根据同样的规则说话、写字,却也增加了语言的难度。当连锁形容词、连续否定和从句等语法被频频使用的时候,原本很简单的意思也会变得十分难以理解。
看下面这个句子:
“如果不严谨的非实证的过分理想化的思想不能在我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中摒除,那么我们就无法确定当我们真正需要采取行动的时候,是否能够获得我们意想中合适的和满意的结果。”
你看懂这句话了吗?它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脱离实际考虑问题,我们就难以成功。”意思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如果加上各种复杂的语法和修辞,就会让人们感到无比头痛。如果你不喜欢读这样的句子,那么当你写作时,也不要让这样的句子在你的文章中出现。
具体说来,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表达避开语法过分繁琐的陷阱呢?
第一,尽量减少使用连锁形容词。很多人习惯于用连续出现的形容词或者副词修饰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以产生强调的效果。但事实上,修饰一个词的形容词或者副词过多,只会给读者带来更多的迷惑,因为他们很难找出你所陈述的句子的重心,进而也会搞不清楚你究竟要说什么。我们刚刚举过的那个例句就体现了这种情况。很多外国译著之所以晦涩难懂,多数情况下是句子中的形容词和副词过多的缘故。
第二,尽量不要使用连续否定。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当一个人听到否定句时,更关注的,往往不是那个否定词,而是否定词后面要说明的东西。比如,当你对别人说“不要把汤洒出来”时,那个人把汤洒出来的几率要比你不说时更大。因为他的大脑直接接受的信息是“把汤洒出来”,而否定词“不要”是在了解了后面的内容后才会加上去的。这和否定词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也有关系,比如你只说“你不要……”,别人就会好奇你接下来究竟要说什么。
一个否定词尚且会给人们带来困惑,更何况是连续使用否定词。虽然在理智上,我们人人都能明白“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但在我们实际接触连续使用否定词的句子时,还是会经常陷入迷惑之中。
第三,尽量少用从句。古汉语中很少能看到从句,现代汉语中的从句结构大半是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从句能够让我们更加如意地表达复杂的意思,但方便信息制作者的同时,从句却给信息接受者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
如果你的中学同学曾经十分苗条,在多年之后的同学聚会上却变成了一个大胖子,你恐怕要费点力气才能把他认出来。同样,如果使用从句,原本很苗条的主语、宾语、定语和状语等句子成分也会变得十分臃肿,你也同样很难把它认出来。
第四,慎用代词。这里所说的代词氛围比较广泛,比如“他”、“她”、“它”、“这”、“那”、“以上”以及“后面”,等等。所有可以指代某一对象的词都要谨慎使用。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指代混乱,从而带来信息接受者理解上的困难。
我们使用代词的初衷,原本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这是好事。否则张三、李四之类的人名满天飞、东家长李家短的事情一再重复,作者写着不累,读者看起来也会累。
技巧二:句子简短
请只看一遍下面的数字,并记住它:
8794584
现在把书本暂时合上,找一页纸,试着把刚才看到的数字写出来。然后把书翻回来,对照一下,你的答案正确吗?无论对错,请你都在刚刚写过的答案旁做上标记。下面再来记一组数字:
471586258792693
还是和刚才的要求一样,只看一遍,并把你背诵后的答案写在纸上。把书翻回来,对照一下,你记得正确吗?
我曾经对很多人做过这个测试。大多数人(接近90%)都表现得完全一样:第一组数字记忆正确;而第二组数字则出现了记忆偏差。
为什么会这样呢?
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表明,人的短时记忆单元大约在7左右。如果是记忆电话号码的话,7位以内的电话号码是最好记的。如果超过了7位,我们就要想一些特别的办法来记住它,或者是大量的重复记忆,或者是把其中一些数字组成一个有意义的单元。
这个记忆规律对有氧信息的制作者至关重要。因为有氧信息的传递在本质上和告诉别人电话号码差不多,都是希望提供一些信息,并希望对方接受并记忆。只不过,有氧信息使用的信息单元不是数字,而是有意义的词汇。
人们在看书或者听演讲的时候,是以句子为单位去理解信息传递者的意思的,而句子是以词汇为单位去表达意思的。当一个句子中出现了过多的词汇时,受众的短时记忆就会发生错乱,进而无法理解句子本身的意思。在逻辑关系比较紧密的情况下,一个句子没有弄懂,就会直接影响读者或听众对后面句子的理解,进而让读者无法理解随后传递的大部分信息,并进而对这一信息丧失兴趣。
读下面这个句子:
“你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将‘任务’、‘目标’和‘利益’分别放在金字塔结构的三个层次上,而不是放在同一个层次上,因为只有完成了‘任务’才能实现‘目标’,而实现了‘目标’才能获得‘利益’,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
这是巴巴拉·明托的传世之作《金字塔原理》中的一段话。你觉得这个句子十分容易理解吗?怎样做才能让它变得更简单,更友好?
首先,让我们找到这个句子中的三个关键词——“任务”、“目标”和“利益”,然后,我们再来理清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1.“任务”、“目标”和“利益”分别处在金字塔的三个不同的层次上;
2.完成“任务”才能实现“目标”;
3.实现“目标”才能获得“利益”;
4.“任务”、“目标”和“利益”之间是因果联系;
5.上述的2.、3.、4.诸点共同说明了1的原因。
内涵如此丰富,却只放在一个句子中,一口气说完,大多数读者都会觉得不太适应,他们会因为跟不上作者的思路而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我们完全可以把上面的这句话变成几个短句子的组合:
“只有完成‘任务’才能实现‘目标’,实现了‘目标’之后才能获得‘利益’。很明显,‘任务’、‘目标’和‘利益’之间是前后相继的因果联系,因此,它们三者应该被放在金字塔的不同层次上。”
经过这样一番修改,不但字数少了很多,而且意思变得更连贯,更容易理解。
所以,作为有氧信息的制作者,原则上不应该使用长句子。如果你有使用长句子的习惯,也要尽可能把它分解成几个短句子。
技巧三:过渡自然
下面是一个记忆力测验,一共有20个词语,你要做的是:在1分钟之内把它们按顺序记下来,并完成随后的默写。
“眼镜、锄头、房子、气球、卡车、外星人、毛笔、篮球、伊拉克、电脑、兵马俑、毛毛虫、扁担、黄河、台灯、刘翔、历史、苹果、书、冰箱。”
现在,请你找出手表或闹钟,看好秒针的位置,在1分钟之内完成记忆,然后把书合上,把它们写在纸上。在没有完成这个步骤之前,请你最好不要继续看后面的内容。
当你看到这里的时候,默写的内容应该已经写在你手边的纸上了,甚至你已经完成了与答案的校对。结果如何?你把20个词汇完全默写出来了吗?它们的顺序完全正确吗?如果你没有做到,请不要灰心,能够在机械记忆的前提下完全默写正确这20个词语的人寥寥无几。因为它们彼此之间没有什么明显的联系,所以记忆起来,尤其是按照顺序记忆起来,难度很大。
如果你的文章像上面的20个词语一样联系松散,自然也会给你的读者带来同样的理解上的困难,它们既难以记忆,也难以理解。这样的信息,属于典型的无氧信息,是无法吸引读者兴趣的。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联系松散的厌氧信息变成有氧信息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用“自然过渡法”来做到这一点。
所谓自然过渡法,就是在联系松散的内容之间,添加上与二者都比较接近的内容,从而达到巩固内容之间的联系的作用。
比如,前面做测试的20个词汇,看似没有直接联系,但如果用自然过渡法进行过渡的话,就会形成比较明显的联系,并有助于迅速地理解和记忆。下面是具体的过渡方法,请你在阅读它们的时候,尽可能想像其中的情景画面,并把你头脑中想像的画面记下来:
“眼镜挂在锄头上,锄头紧靠着一座房子。房子的上面吊着一个巨大的气球,气球里面装着卡车。卡车里面坐着一个外星人。这个外星人手里拿着一只毛笔,并用毛笔在一只大篮球上写字,篮球上的字是‘伊拉克’。而伊拉克正是你要买电脑的地方,因为那里的电脑是兵马俑的形状。突然,你发现兵马俑的脸上爬着一只巨大的毛毛虫,你便用一根扁担去打它,并把这根扁担扔进了黄河里。不一会儿,黄河中央竟然浮起一盏巨大的台灯,在台灯照耀之处,你竟然看到了飞奔的刘翔,刘翔大声喊着‘我创造了历史’!这一历史时刻被铭刻在一个奇怪的苹果上。为什么说这个苹果奇怪呢?因为它长得实在太像一本打开的书了。为了防止这本特殊的‘书’腐烂,人们把它放在了冰箱里保存。”
现在,你可以重新拿出你的手表和纸,把刚才测试过的20个词汇默写一遍。写好后,再次对照,结果如何?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的默写成绩应该远比刚才好许多。这并不是熟能生巧带来的结果——人们记忆新信息时起码要重复5遍以上才有可能让信息进入长效记忆,而你只重复了一遍。
问题的关键在于:自然过渡法在原本没有直接联系的信息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让你可以理解它,并记住它。
所以,作为一名有氧信息的制作者,你要时刻记住的是,无论你要表达什么内容,都要保证不同的内容之间有过渡,而且十分自然。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更容易理解你要表达的内容。
技巧四:用熟去生
几乎全世界所有的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同样的意思,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表达。很多语言考试,都把区分近义词或同义词看作是掌握语言技巧的基本标志。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当然懂得如何用不同的措辞去表达同一个意思,我们也知道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是最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所以,对于不善于使用有氧信息技巧的人来说,他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用大多数人不熟悉的表达方式,从而给信息接受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
有相关机构做过研究,很多读者在长时间的连续阅读中会进入思维中断状态,其突出表现就是眼睛仍然在书本上扫描,但是大脑却已经停止了思考。如果在这个时候打断读者,让他说说刚才读到的内容是什么,他一定一脸茫然。
为什么人在阅读时会走神呢?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阅读的内容中出现了大量的生词。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含有大量专业术语的专业书籍,以及含有大量外来词汇的译制书籍中。但很多非专业书籍或译制书籍的作者,为了显示个人的专业水平,也往往习惯于使用大量术语以及生僻的词。
使用生词的行为,来自于人类心理深处想要获得社会认可和尊敬的愿望,也的确有一些人在看不懂的文章或书籍面前顶礼膜拜,盲目吹捧,从而进一步鼓励了这种将简单的信息复杂化的行为。但是,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信息能够广为传播,而不是在狭窄的小圈子里被认可的话,就应该考虑到为数众多的、不了解这些术语和生僻词汇的读者的需求。
“用熟不用生”,是有氧信息制作者选择措辞的黄金法则。违背这一法则,即便是真正伟大的作品,可能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走上更多的道路才能被人们接受和认可。而遵循这一法则的话,即便是比较平庸的作品,也可以迅速获得人们的喜爱。
经济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很多人试图将经济学的原理以普通大众都能接受的方式加以传播,但都没有明显的成效。直到美国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格里高利·曼昆写就《经济学原理》一书,经济学才真正变成一门大众化的学科。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原本是写给美国大学一年级新生看的。考虑到这些学生都是刚刚离开高中的大孩子,玩心很重,又比较懒,很少有人能够耐心地背诵那些枯燥的经济学术语。而要想学好经济学,又偏偏一定要记住这些术语,甚至要熟练地使用它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曼昆教授使用了三个办法,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第一个办法是,尽可能减少使用术语的次数。如果离开术语仍然可以表达出原来的意思,曼昆宁可多费口舌,用大家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去书写自己的意思,也不会使用术语。
第二个办法是,凡是最初用到某个术语的地方,曼昆都会尽可能用傻瓜都能听懂的方式去解释它。而且,以后凡是用到该术语的地方,曼昆都会不厌其烦地重新在页面旁边加以解释。这足以让任何一个不去关注术语含义的人,也能流畅地阅读该书的任何一个部分的内容。
第三个办法是,书中所用的所有案例,都是取自普通百姓的生活,比如房产、CD、书籍、衣服以及食品,等等,而书中列举的人物也大多是美国民众、乃至全世界民众关注的明星人物:比如勒布朗·詹姆斯、布拉德·皮特,等等。这些让人倍感亲切的案例,迅速拉近了读者和作者的距离。
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曼昆成功地让众多大学新生喜欢上了经济学,全美有300多所大学都使用曼昆教授的《经济学原理》作为教材。
虽然我们未必都对经济学有兴趣,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曼昆的著作中领会“用熟去生”的技巧。
3.简单化的技巧(下)
技巧五:有浅不深
原则上,如果我们可以使用比较浅显的内容说明问题,就不要使用复杂的内容;如果有浅显的方式能够说明问题,我们就不要用复杂的方式。
应用这个原则的前提是,我们一定要清楚地知道:最深刻复杂的知识,未必是最实用的知识。反之,最浅显易懂的知识,也未必是用处不大的知识。
高等数学、微积分、量子物理学以及有机化学,这些都是足以耗费人们巨大精力的学科,它们的确很复杂。但问题是,这些学问在多大程度上真的对我们有用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很伟大,但在曼哈顿计划启动之前,他的理论又对这个世界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
相反,基础算术的知识十分浅显,却足以应付我们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需要。我们小学五年级之前学过的词汇的确浅显,但我们在此后一生中所使用的绝大部分词汇都是在这个阶段之前学习到的。
看看那些曾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最复杂的理论,它们虽然高深莫测,却很少能够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反倒是一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小知识,比如为人处世的道理,却能够让我们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