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不得不出面干涉:“董成义,为了大家的健康,你明天必须换穿一件干净的制服。否则罚你站着听课,直到你改过为止。”
没想到,董成义竟然心甘情愿站着听课一星期。下周一上课时,制服总算洗过了,但仍旧没有换新的。
李老师想莫非这孩子家里穷,经济拮据得买不起另一件制服替换?他决定弄个明白。
选了一个假日午后,李老师去董家进行了一次家访。
董成义家里只有爸爸和姐姐。李老师看到董成义家的条件,虽然不是什么有钱人,但也不至于买不起一件制服。
李老师向董成义的父亲问道:“董成义在学校功课还不错,就是一件制服穿了一两个礼拜才换洗,实在不符合卫生标准。我今天就是特地针对这件事情来与你们作个了解和沟通。”
董父显然对老师的来意未卜先知,他叹口长气:“哎,我都知道,但怎么说都没有用啊。给他买了多少件新制服他都不穿。这孩子身上的这件制服是他妈妈在世时给买的,上面的学号是孩子的妈妈一针一针绣上去的,他妈妈过世后,这孩子就不肯换他的制服了……”
李老师这才明白,这少年没有问题,他只不过是在母亲帮他所绣的最后一件制服的线条里,深深地回忆着妈妈的味道。
周一,李老师把董成义叫到办公室,说:“既然你不愿意换穿别的制服,至少两三天就该洗一洗,夜里晾着,天亮就干了。”
“老师,这样衣服会很快就坏掉,您不知道吗?”
任凭老师怎么劝说,他还是一直守护着他的妈妈遗留在制服上的一针一线。
妈妈心语
孩子对母亲的思念是无尽的,母亲永远是孩子心中最不愿舍弃、最为依恋的人。
父老乡亲们的爱
一个夏日炎热的早晨,许军一家正在吃饭。老村长手里挥着一封信,喜气洋洋地冲进了家门。老村长激动得都说不出话来——许军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这在他们大山里还是第一个。很快,他们破旧的小屋里便充满了从未有过的欢笑。
但是,这种气氛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要交820元的学费——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这对偏远的山乡、贫困的一家谈何容易!
空气瞬间凝滞。父亲蹲在门槛上,抽着旱烟。母亲向老村长不停地唠叨:“我怎么办啊,哪来的钱啊?”许军一见便知道:完了。希望,来得太快也去得太快。
很久很久,父亲终于挺起了佝偻的腰身。他叹口气轻声说:“军仔,好歹还有两个月,到时凑齐了钱咱就读,凑不齐,就……”两个月,对许军来说就是一生的门槛。
许家开始为820元钱奔忙起来——父亲每天上山砍柴卖,还要种地,他的背更驼了;母亲精心地饲养家禽,还没日没夜地编织竹筐、竹篮之类的东西卖,眼睛总是红红的;弟弟则每天顶着烈日走家串户收旧废品;许军在每天上午跟父亲去砍柴,中午、下午卖冰棍,回家后帮弟弟整理、清洗废品。
开学的日子近了。虽然想尽了一切办法,仍差200多元。车费、生活费还没包括进去呢!看来,不管如何拼命,许军也是无法上学的了!他哭了,是伤心彻骨的恸哭。
在开学的前一天晚上,许军已无法抑制自己绝望的情绪,他几乎要把录取通知书撕个粉碎。恍惚中,似听见外面的门响,是老村长又来了。他郑重地把许军叫到跟前,从怀里掏出个大红包:里面是一沓钱,大票小票整整800元钱!他说这是乡亲们凑的,大家的心意。许军像重生一样,他向老村长跪了下来。
第二天,许军背起行装走出了村口。在他身后站立着很多很多的人。他们无声地目送着他,许军转身向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妈妈心语
父老乡亲永远是最亲切、最善良的,正因为有了他们,家乡才会在心中显得那么美好。
一个失去双亲的小女孩
一个失去双亲的小女孩与奶奶相依为命,住在楼上的一间卧室里。一天夜里,房子起火了,奶奶在抢救孙女时被火烧死了。大火迅速蔓延,一楼已是一片火海。
邻居已呼叫过火警,无可奈何地站在外面观望,火焰封住了所有的进出口。小女孩出现在楼上的一扇窗口,哭叫着救命,人群中传布着消息:消防队员正在扑救另一场火灾,要晚几分钟才能赶来。
突然,一个男人扛着梯子出现了,梯子架到墙上,人钻进火海之中。他再次出现时,手里抱着小女孩,孩子交给了下面迎接的人群,男人消失在夜色之中。
调查发现,这孩子在世上已经没有亲人了,几周后,镇政府召开群众会,商议谁来收养这孩子。
一位教师愿意收养这孩子,说她保证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个农夫也想收养这孩子,他说孩子在农场会生活得更加健康惬意。
其他人也纷纷发言,述说把孩子交给他们抚养的种种好处。
最后,本镇最富有的居民站起来说话了:“你们提到的所有好处,我都能给她,并且能给她金钱和金钱能够买到的一切东西。”从始至终,小女孩一直沉默不语,眼睛望着地板。
“还有人要发言吗?”会议主持人问道。
一个男人从大厅的后面走上前来,他步履缓慢,似乎在忍受着痛苦。他径直来到小女孩的面前,朝她张开了双臂。人群一片哗然,他的手上和胳膊上布满了可怕的伤疤。
孩子叫出声来:“这就是救我的那个人!”她一下子蹦起来,双手死命地抱住了男人的脖子,就像她遭难的那天夜里一样。她把脸埋进他的怀里,抽泣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朝他笑了。
“现在休会。”会议主持人宣布道。
妈妈心语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得到足够的关爱。真正的爱心,比一切财富都重要。
超越亲情和血缘关系的爱
小刚7岁的时候死去了娘,10岁时母亲走进他家的门,成了他的后妈。
乡亲们说:“后娘的心是六月的太阳——毒透了。”他们的眼睛似乎告诉小刚,更悲惨的生活还在后面,其实,即使乡亲们不说,书籍电影中关于“继母”的故事已经太多太多,在母亲走进家门的一刹那,小刚就把敌意的目光送给了她。
小刚的父亲在乡村小学做代课老师,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母亲来了以后又种了两亩地。生活渐渐好转,但依然会为吃穿的事儿发愁。一间茅草屋,两张破床,家里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张传了几代的大方桌。每天,他们一家人就围在上面吃饭。青菜饭、萝卜饭是那时常见又有点奢侈的生活,父亲通常会问小刚些学习上的事情,而母亲的话不多,坐在一张高高的大凳上,手中的碗也举得高高的,吃得有滋有味。
小刚则被安排在一个矮凳上,刚好够着大方桌。他常常拨弄着碗中的饭粒而无从下咽,心中无比的委屈:“要是妈妈在世,那大高凳可是属于我的。可现在……更气恼的是,我连她吃的什么都看不见!”
小刚终于寻找到了一个机会,一个让母亲知道他也不是好欺负的机会——他找到了一把旧的小钢锯。趁母亲下地劳动的时候,他搬来那张原本属于他的高凳,选择一条腿,从内侧往外锯,直锯到剩下一层表皮。从外面看凳子完好无损。但小刚知道,稍微有些重量的人坐上去准会摔跟头。
那天中午,母亲烧的是青菜饭,先端上的是小刚和他父亲的饭碗。小刚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埋头吃饭,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却又希望发生些什么。母亲端着她的大碗,坐在大高凳上,手中的碗照样举得高高的,依然吃得有滋有味。小刚的计划落空了,她并没有从高凳上摔下来。
小刚一边回答父亲的提问,一边偷偷把脚伸到母亲的高凳旁,希望把那条断腿给弄下来,偏偏够不着,未能如愿。聪明的小刚故意把筷子掉到地上,趁拾筷子之际,脚用力一蹬,“咔嚓”一下,全神吃饭的母亲根本不会想到凳腿会断,“哎哟”一声被重重摔在地上。碗没碎,母亲摔下来的时候尽力保护着它,但碗里的青菜洒满一地,母亲的衣服、脖子里都沾上了——母亲的碗里全是青黄的菜,仅是菜叶上沾些米粒!平时被小刚认为是难以下咽的米粒,在那一时刻、在青青菜叶上,却显得那么的生动,又是那么的珍贵!
小刚终于明白,母亲坐得那么高,碗端得那么高,是害怕他看见她碗里枯黄的青菜,她把大米饭留给了他和他父亲!
也就在那天,就在母亲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就在父亲举起手来准备打小刚屁股的时候,无比羞愧的他扑在了母亲怀里,喊出了他的第一声、发自内心最深处的呼唤:“妈妈……”
妈妈心语
有时,爱是可以超越亲情和血缘关系的。常常有人用“后妈”来形容对孩子态度恶劣的女人,其实,有很多善良的妇女对待养子和亲子是一样的。
一种深切的温情和关怀
在斯韦特10岁那年的中秋节当天,他住在城里一家医院的免费病房里,准备第二天进行整形外科手术。他知道以后的12个月里不能外出,要忍受疼痛,等待伤口复原。他的父亲已经过世,相依为命的母亲和他住在一间小公寓里,接受社会福利救济。那一天,母亲不能来看他。
斯韦特觉得十分孤单、绝望和恐惧。他知道母亲一个人在家为他担心,而且没有人陪她,同她一起吃饭,甚至没有钱买一块像样的月饼。
泪水涌进斯韦特的眼里,他把头埋在枕头和棉被下面,尽量不使自己哭出声来。但他实在太伤心了,因此哭得整个身体都颤动不已。
有位年轻的实习护士听到啜泣的声音,急忙跑过来,她掀掉棉被,擦去斯韦特脸上的泪水。然后她告诉斯韦特:“我今天得留在医院工作,不能和家人在一起,所以也感到很孤单。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吃月饼?”
随后,护士拿了两块月饼。她同斯韦特聊天,让他不致感到害怕,一直到下午4点换班的时候才离开。她在晚上11点钟回来,陪斯韦特赏月、聊天,直到斯韦特睡下了才离开。
这件事虽然已过去了好多年,可是那位护士的音容笑貌至今还铭刻在斯韦特的心中,只要想起她,斯韦特就会感到一种深切的温情和关怀。
妈妈心语
表示对别人的关爱并不需要付出太多,有时几句随意的闲聊就能够慰藉一颗孤寂的心灵。真诚地关心别人,别人一定会喜欢你的,这是让世界充满爱的一大秘诀!
安慰幼小的心灵
比尔10岁那年,妈妈死了;接着,爸爸也死了,留下了7个孤儿——5个男孩两个女孩。一个穷亲戚收留了比尔,其他几个则进了孤儿院。
比尔靠卖报养活自己。那年月,报童有菜园里的蚂蚁那么多,瘦小个子的便不容易争到地盘。比尔常常是拳头挨够,苦头吃尽。从炎热的夏日,到冰封的隆冬,比尔在人行道上叫卖;比这多得多的,是世态的炎凉。比尔小小年纪,已学会愤世嫉俗。
一个暮春的下午,一辆电车拐过街角停下,比尔迎上去透过车窗卖了几份报。车正在启动的时候,一个胖男子站在车尾踏板上说:“卖报的,两份!”
比尔迎上前去丢上两份报。车开动了,那胖男子举起一角硬币只管哄笑。比尔追着说:“先生,给钱。”
“你跳上踏板,我给一毛。”他哈哈笑着,把那个硬币在两个掌心里挂着。车子越来越快。
比尔把一袋报纸从腋下转到肩上,纵身一跃想跨上踏板,却一滑仰天摔到。他正在爬起,后边一辆马车“吱”的一声擦着他停下。
车上一个拿着一束玫瑰花的妇人,眼里噙着泪花,冲着电车骂粗话:“这该死的灭绝人性的东西,宰了他!”然后又俯身对比尔说:“孩子,我都看见了。你在这儿等着,我就回来。”随即对马车夫说:“马克,追上去,宰了他!”
比尔爬起来,擦干眼泪,认出拿玫瑰的妇人就是电影海报上画着的大明星梅欧文小姐。
10分钟后,马车转回来了,女明星招呼比尔上了车,对马车夫说:“马克,给他讲讲你都干了些什么。”
“我一把揪住了那家伙。”马克咬牙说,“左右开弓把他俩眼揍了个乌青,又往他太阳穴上补了一拳。报钱也追回来了。”说着,把一枚硬币放在比尔的手中。
“孩子,你听我说。”梅欧文对比尔说,“你不要碰到这种坏蛋就把人都看坏了。世上坏蛋是不少,但大多数都是好人——像你,像我,我们都是好人,是不是?”
好多年后,比尔又一次品味马克痛快的描述时,猛然怀疑起来:只那么一会儿,来得及追着那家伙,还痛痛快快揍一顿吗?
不错,马车甚至连电车的影子也没追着,它在前面街角拐个弯,掉过头,便又径直向孩子赶来,向一颗受了伤充满恨的心赶来。而马克那想像丰富的虚伪描述,倒也真不失为一剂安慰小心灵的良药,让小比尔觉得人间还有正义,还有爱。
妈妈心语
在一些特殊的情景中,用善良的行动去抚慰一颗受伤的心灵,是非常必要的。即使耍一些小花招,这种行为也是高尚和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