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是一位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终生的伟人。
周恩来出生于江苏淮安县城,12岁时随伯父到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从小勤奋好学、善于思考。一次,他到同学家做客,随同学的爷爷到城外游玩,他见城墙上千疮百孔,感到很奇怪,就问那位爷爷为什么这里的城墙残缺不全。那位爷爷告诉他,那是沙皇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争夺中国的土地在这里打仗留下的枪炮子弹的痕迹。周恩来听了十分气愤,暗自立下发奋学习、振兴中华的决心。
有一天,校长上修身课,当讲到“立命”这一段时,突然发问:“你们说说为什么而读书?”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为了学知识、懂道理”,有的说“可以做官”。有的说“可以记账”,有的说“为了发财”……老校长皱起眉头,他对这些答案都不满意,他将目光落到平时刻苦好学的周恩来身上。只见周恩来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年仅十来岁的少年竟有如此宏伟的志向,校长感到十分欣慰,连连称赞:“好哇,为中华之崛起!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同学们无不对周恩来产生敬佩之情。
1917年,周恩来怀抱振兴祖国的宏图大志去留学。临行前他给一位同学题词:“志在四方,愿相会在中华腾飞世界时。”再次表达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志向。
妈妈心语
以民族振兴为自己的使命,把祖国的强盛作为自己的理想,如果我们人人都有周总理这样的志向,中国的崛起指日可待。
爱书的伯尔
星期一,老师宣布要在同学们中开展一项活动,要求每个同学都拿出几本课外书来,大家交换阅读。
小伯尔这下可着急了,他自己连一本课外书也没有,到时,同学们都有书交出去,惟独他没有,那多丢脸啊!可他铁罐里存的那点儿钱还不够买一本书呢。怎么办呢?又不能向爸爸要钱。爸爸每天从早到晚地干活,挣来的钱只够一家十口人吃用,不可能再有多余的钱给他买书。如果每天能多存一点儿钱,那他很快就可以买到一本书了。这时,他想起爸爸每天给他的买早点的钱,对呀,何不把买面包的钱都省下来,这样,两三天后一本崭新的书就是他的了。
接下来的几天晚上,他一躺到床上,便在心里默默计算已经有了多少钱,还要多少钱才能买本书,慢慢地,便进入了梦乡,而且做了一个很美的梦。在梦里,他有了很多很多的新书,他一会儿看看这本,一会儿又摸摸那本,不知道看哪一本才好。他在梦中想:“这么多的书,我怎么看得过来呢?让那些没书看的人都到这儿来看书吧。”于是,有很多的小朋友都到他这儿来看书。小朋友们拿着新书,很开心地笑了……
上学路上,他又经过那个面包坊。一阵阵的面包香味儿直扑鼻孔,他使劲儿地咽着口水。
面包坊的老板看见他走过来,亲切地招呼他:“小伯尔,今天想吃什么面包?我这里有奶油面包、火腿面包,还有新来的葡萄夹心面包。”
小伯尔真想吃一个香喷喷的面包,但他喜爱的新书在向他招手呢。他慌忙撒了个谎:“谢谢,我已经吃过了。”说完,他拔脚就跑了起来。他想赶快离开那儿,逃离那阵阵香味儿带来的巨大诱惑。
一天天过去,小伯尔真的攒够了买书的钱,他一大早就来到书店,当时书店还没有开门,伯尔又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书店门前有一大排台阶,为了增加一点儿热量,他便一级一级地从台阶上跳下去又跳上来,慢慢地,身上感到暖和一点儿了。
又过了好久,书店终于开门了,伯尔蹦跳着走进书店,他大声对书店里的店员说:“阿姨,我要买一本《格林童话》。”
店员奇怪地看着他,说:“孩子,你有那么多钱吗?”
“我有,阿姨你看。”说着,他把装钱的小铁罐高高地举了起来,摇了摇,铁罐里的硬币发出清脆的响声。
“你哪来那么多钱呢?”店员不相信似的问他。
“这是我省下来的面包钱。”
卖书的阿姨笑了,她拿出了许多书,让这个爱书的孩子精心挑选。
买了新书,小伯尔别提有多高兴了。他把新书紧紧地抱在胸前,生怕它逃走了似的,蹦蹦跳跳地回到家。
长大以后,爱书的伯尔终于成了一个写书的人,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妈妈心语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与书做朋友,我们将获益匪浅。小伯尔饿着肚子攒钱买书,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值得每位小朋友学习的。
读书时间表
王若飞在赴法国勤工俭学期间,曾在一家钢铁厂做工,每天除8小时的繁重体力劳动外,还要挤出尽可能多的业余时间读书。一天只有24小时,总得要吃饭、休息,读书的时间怎么挤呢?请看王若飞当年的作息时间表:
上午:
5:00起床
5:30到6:30读书
6:30后吃咖啡入厂(由宿舍到厂须走一刻钟)
7:00到11:30做工
11:30到12:30午餐
12:30到1:00读书
下午:
1:00入厂
1:30到5:30做工
5:30到6:00晚餐
6:30到9:00读书
9:30后睡觉
从表上可以看出,王若飞每天除了用餐和睡眠以外,几乎把全部工余时间都用在读书上,真可谓争分夺秒。
妈妈心语
有时候真理不一定需要长篇大论,珍惜时间也不需要总是挂在嘴边,而是要制订计划,落实到行动上。
著名棋手的两个学生
有两个青年人想学下棋,他们听说奕秋是全国最有名的棋手,就相约着一起来到奕秋这里,拜奕秋为师学下棋。奕秋对这两个学生的讲授内容和要求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这两个学下棋的青年人学习时用心程度不一样,最后学习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其中一个人学下棋时专心致志地听奕秋讲解下棋的基础理论与技巧,因为他听讲时思想集中,学得很快,懂得也越来越多,下棋的技艺也逐渐掌握了,后来成了一名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个下棋的青年则不同,每次当奕秋讲下棋的技艺时,他虽然也坐在那里听,可是思想却开了小差,总觉得要有大天鹅飞过来,等到天鹅快要飞到眼前时就要准备好弓和箭了。他总是在想当天鹅飞近后该如何拿弓,如何搭箭,又要如何瞄准,然后再怎样放箭,才能射中最美丽的大天鹅。这个青年虽然也和前一个青年一样在学习下棋,但由于他老是思想不集中,而是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之中。结果可想而知,最后自然是一事无成,怏怏而归,这个青年比那个青年的资质差吗?当然不是。
妈妈心语
不管是学习还是干其他任何事情,都必须专心致志;如果心不在焉、三心二意,是什么事情也学不会、干不好的。
两个爱画画儿的孩子
莱格和比尔是两个爱画画儿的孩子。
比尔的妈妈给儿子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面墙。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贴在墙上,给所有来我们家的客人看。”
莱格的妈妈给儿子一叠纸、一捆笔,还有一个纸篓。她告诉他:“你的每一张画都要扔在这个纸篓里,无论你自己对它满意还是不满意。”
3年以后,比尔举办了画展:一墙的画,色彩鲜亮,构图完整,人人赞扬。
莱格没法展览,一纸篓的画,满了就倒掉,所有的人都只看到他手头尚未画完的那一张。
10年以后,人们对比尔一墙一墙地展览的画已不感兴趣;莱格的画却横空出世,震惊了画坛。
人们把比尔贴在墙上的画揭下来,扔进了纸篓;又将莱格扔在纸篓里的画拾出来,贴在墙上。
妈妈心语
功到自然成。学习要先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厚积薄发,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难度超高的乐谱
伍德是音乐系的学生,这一天,他走进练习室。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伍德翻动着乐谱,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消磨殆尽。
已经三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指导教授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
伍德勉强打起精神,他开始用手指奋战、奋战、奋战……琴音盖住了练习室外教授走来的脚步声。
指导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钢琴大师。授课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
乐谱难度颇高,伍德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
“还不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这样叮嘱学生。
伍德练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测试。没想到,教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教授提也没提。
伍德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
同样的情形持续着,伍德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两倍难度的乐谱,却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的练习而有轻车驾熟的感觉。伍德感到越来越沮丧和气馁。
教授走进练习室。
伍德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向钢琴大师提出这几个月来自己承受的巨大压力。
教授没开口,他抽出了最早的那份乐谱,交给伍德。“弹弹看!”他以坚定的目光望着学生。
不可思议的结果发生了,连伍德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伍德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呈现超高水准的表现……演奏结束,伍德怔怔地看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钢琴大师缓缓地说。
妈妈心语
为了追求高深的学问、精湛的技术,在学习中,你必须承受压力,才能不断挖掘潜力,提高能力。
芦苇做笔地做纸
欧阳修从小就没了父亲,他的母亲带着他艰难地过生活。他小时候看到别的孩子去学堂学习,就非常羡慕。他回家问他的母亲:
“妈妈,我什么时候可以上学啊?”
妈妈听了很高兴,但是也很伤心,因为家里没有钱交学费,怎么让小小的欧阳修去学堂学习啊!
“孩子,你等一等吧,你还太小,等过几年吧。”
“好吧。”欧阳修有些失望,他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去上学啊,听了母亲的话,他静静地走到一边不说话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欧阳修又问母亲:
“妈妈,我现在可以去上学了吗?”
母亲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怎么办,家里没有多余的钱啊!妈妈内疚地对欧阳修说:“我们交不起学费啊。怎么办?这样吧,妈妈教你写字好了。”
“好啊。”欧阳修懂事地说,“妈妈教我,一定比学堂里的老师还要好,我一定好好学习。”
于是,妈妈开始每天教欧阳修写字认字,欧阳修觉得学习真是很有意思,不同的笔画连在一起,就组成了不同的字,就代表不同的意思。
可是,因为欧阳修学写字,家里又得多花一些钱买毛笔、纸还有墨水。妈妈很为难,有时候就背着欧阳修暗暗地流眼泪。可是,这可躲不过欧阳修的眼睛。有一天,欧阳修一天都没有学习,而且还不在家里,妈妈很奇怪,这个孩子跑到哪里去了?天都黑了,妈妈就外出寻找他。
妈妈走到池塘边的时候,看到欧阳修正在池塘边的地上蹲着,正在专心地干着什么?妈妈很奇怪,这个孩子在干什么啊,这么认真。她没有喊欧阳修,悄悄地走到了他的后面,原来,欧阳修正在用芦苇的秆子在地上练字呢。
妈妈很感动,这是个多么热爱学习而且懂事的孩子啊!欧阳修发现了妈妈站在身后,兴奋地对妈妈说:“我今天学会了好几个字,而且您看,我发明了这种芦苇笔,以后就不用再花钱买纸和笔了。”
后来,欧阳修一直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位非常有成就的文学家、政治家。
妈妈心语
物质的匮乏并不是放弃学习的借口,求知的愿望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挡得了的。
勤奋忘我的牛顿
牛顿是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天文学方面,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光学方面,牛顿正确解释了白光(即日光)是由有色光组成的,从而奠定了光谱学的基础。另外,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木星的卫星。在数学上,牛顿创立了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学,推动了数学研究的发展。在力学上,牛顿解释了众多的力学现象,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总之,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在科学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牛顿在科学上能够取得这么多的重大成就,不是偶然的。这是他善于观察思考,勤奋刻苦钻研的结果。
牛顿从小就喜欢读书,非常勤奋,还特别喜欢做手工,家里给他的零用钱,他都用来购买木工工具。他做了许多精巧的风车、风筝、日晷漏壶等实用器械。牛顿非常注意观察自然现象,不管什么事都在心里问个为什么。一天傍晚,牛顿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刚好落在他身边。牛顿看见后,觉得很奇怪,苹果为什么掉在地上,而不向天上飞去呢?经过专心思考和研究,牛顿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非常勤奋,他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度过的,有时一连6个星期都在实验室工作,不分白天和黑夜,直到把实验做完为止。
有一天,他请一个朋友吃饭。可是朋友来了,他却还在实验室里工作。朋友饿急了,就自己到餐厅里把一只鸡吃了,鸡骨头留在了碗里。过了一会儿,牛顿来到餐厅,看到碗里有很多鸡骨头,不觉惊奇地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于是,他又回到了实验室工作。
牛顿虽然是位伟大的科学家,却从来没有骄傲自满过,他谦虚地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我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偶然拾到一块美丽的石子。至于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呢!
妈妈心语
忘我地学习,使得牛顿获得了很多的知识。这就是他成为科学巨人的秘诀吧。
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在王亚南小的时候,他就胸怀大志并且酷爱读书。
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王亚南想到了一个常人想不到的办法。
一天,王亚南回到家中,拿出锯齿,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腿锯短半尺,变成了一张三脚床。每天,当他读到深夜,疲劳便一阵阵袭来,这时他便躺到了那张奇怪的三脚床上,疲惫和困乏,让王亚南很快就进入了香甜的睡梦。可是,睡一觉后,迷糊中的王亚南一翻身,三脚床便很快地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就被惊醒了。只见他一骨碌翻起身,立刻下床,继续伏案夜读。
王亚南就是这样,天天如此,夜夜如是,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并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妈妈心语
俗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只有从小勤奋学习,抓住分分秒秒,才能为将来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绝妙的演奏
莫扎特是18世纪的著名作曲家,由于他出色的音乐天赋,被世人誉为“音乐神童”,与同样著名的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莫扎特还曾是海顿的学生,他们师生情谊深厚,共同执著地追求着乐曲演奏的至高境界。
有一天,莫扎特与老师打赌说:“我能写一段曲子,老师您准弹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