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学习
28282200000007

第7章 将孩子的兴趣上升为求知欲

求知欲是推动人们自己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感情色彩的一种内心要求,是人们追求知识的动力。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碰到问题、面临任务、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的知识时,就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冲动,这种情况多次反复,求知的冲动就逐渐转化为人内在的求知欲。

1.求知欲是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

一个求知欲强烈的人,总是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从中捕捉自己需要的奇妙的猎物、获取新的知识。达尔文出于对昆虫的好奇,有一次看见三只甲虫,他只有两只手(一只手捉一只),于是就用嘴含一只。爱因斯坦的父亲给孩子买来一个小罗盘玩,小爱因斯坦拿到这个玩具,高兴极了,摆弄来摆弄去爱不释手。忽然他的眼睛被玻璃下面轻轻抖动的那根红色小针吸引住了。他把罗盘翻转过来,倒转过去,可罗盘下的那根小红针,老是指着原来的方向不变。他好奇地问父亲:爸爸,这根小红针怎么老是不变方向呢?父亲没有马上回答孩子的提问,而是对孩子说:“你再好好思考思考。”就这样,一个小罗盘唤起了这位未来科学家探索事物原委的好奇心。可见,求知欲具有神奇的效力,它能激发起学习的热情和毅力。

2.求知欲的培养胜过知识的传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大家都很明白。其实,知识就是“鱼”,而求知欲就是“网”,求知欲的培养要远远胜过知识的传授。

当今世界教育的总趋势,是在人才素质上开始侧重培养这样的人: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准确的选择力,有勤奋的自学力,有理论的创造力,有独特的组织力和实践中的决策力。

当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有知识。

爱迪生把一个电灯泡的玻璃壳交给助手,要他计算一下灯泡的体积。因为灯泡的形状并不是一个很标准的圆,所以助手弄了一个上午,也没有计算出来。爱迪生从外边回来,看见助手还在计算,不禁很是惊讶。助手没有完成任务,也很不好意思,连连道歉,并说这个形状很不好计算。

爱迪生没有说什么,他接过玻璃壳,在里面注满了水,然后倒进杯里。结果一下子就出来了,而且绝对准确,助手惊得目瞪口呆。

同样的知识在不同人的手中,作用是不相同的。所以,爱迪生可以成为伟大的发明家,而那个助手不行。

这是一个很令人深思的例子。

发达国家在数十年前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使教育向这方面靠拢,努力发掘人的能力。从全局来看,前苏联的教育在宏观控制上有战略远见,他们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政治经济效益,使前苏联的军事、科学、生产力和综合国力都能居世界的领先地位。如果不是管理体制僵化,前苏联会释放出更大的社会能量。

为了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提高教学质量,前苏联减少中学班级的人数,使5-9年级的学生人数减少到30人,使10年级的学生人数减到25人,同时大幅度提高教师工资,增加教育投入,把电脑普及到中小学课堂,并且不断地修改教材和教学大纲。

美国的教育改革是在微观上起步,在激发个人广阔的创造力方面,也取得了战略的主动。美国教育改革不断冲破传统的教学论,企图解决现实存在的矛盾,比如学习时间有限而知识无限的矛盾;重视掌握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力求以少胜多、以一驭万;重视学生的发展,倡导发展型教学;按学生心理教学,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美国的教育改革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力求不违背人的天性和自然规律。

格鲁吉亚学者们的方法是对学生给予有具体内容的评价,用这个方法来代替以往的分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作业给予评价,或者批评或者表扬,对答案的正误进行具体的分析,而不是简单地打个分数了事。学生的作业,不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不论是图画还是手工制作,常常由班里的学生集体讨论,共同作出评价。

这样做的效果当然要比教师简单地打个分数要好。这种方法并不是能够简单地模仿,因为它需要教师带的学生要少,班级要小,当然另一个方面,就是教育投入要大。

上课时,教师从不板着面孔,他一堂课教得也不多,作一个引导之后,主要是靠学生们讨论。习惯一段时间以后,课堂讨论便蔚然成风。学生们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课堂气氛极为活跃。

这种教学布置的家庭作业也与众不同,首先是不求量多,其次是不求千篇一律,尽可能地做到灵活多样。这样的教学,学生们当然会喜欢,因为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娱乐。当然,这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这个实验证明,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完全可以取消百分制或学分制的方法,这样可以取得更让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更积极、更主动,完成作业更快,解答问题的方式更多样。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经过这样的学习,胆子更大,求知欲更强烈,更具有进取性,知识面也更广。

人们的习惯性思维认为:学习只是孩子的事情,工作之后的人们将走出学习和求知的门槛,但事实上,学习和求知是不分阶段的。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与求知将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它把一切具有教育功能的系统都联系起来了,它具有整合性的特征:求知是持续的,它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同时也是全面的,它向人们提供所需要的涉及生活和工作空间的各种知识,终身求知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年龄阶段,来选择任何适合自己的需求知识来学习。求知与工作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阶段,而是两者相互交叉进行或同时进行,也就是说,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是工作的一生,但一定是不断求知,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生活的一生。因此,从小培养了孩子的旺盛求知欲,就可以使孩子具备努力驱动自己求知的动力,自觉地、发自内心地去探求知识的宝库,不会因以后失去父母、老师的教导、帮助而失去学习和求知的动力。求知欲的培养,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使一个人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使其一生能够永远适应快节奏改变的时代生活。

——家教忠告

3.利用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好奇心是指想要了解事物的心理。由于好奇心不仅是对某一事物感到疑惑,还要继续思索,以求明白事情的真相,所以好奇心是求知欲的出发点、动机、推动力,也是人产生无穷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每个有机会接触孩子的人都会发现:孩子好奇心非常强、好问。会问“天上为什么会打雷、会下雨?”“为什么花是红的、叶是绿的?”“白天,星星躲在哪儿去了?晚上,太阳下山后是不是回家睡觉了?”他还会问“我从哪儿来”“妈妈的妈妈的妈妈是谁?”,等等。

孩子还经常充当小小的破坏分子。他会用力砸开收音机或电视机,看看那些说话、唱歌、跳舞的小人躲在哪个角落里;他会扔下一大堆玩腻的玩具,翻箱倒柜地拨弄父母的书籍与收藏物,看看有无新鲜玩意儿;他会把自己种下的种子天天挖出来,看看它是怎么发芽生长的,等等。所有这些,皆由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而引起。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因为好奇,一个孩子去玩弄冰雪,知道了冰雪是冷的;因为好奇,他去寻找马路上喇叭声的来源,知道了汽车是什么样的;因为好奇,他常去观察小蝌蚪,知道了小蝌蚪原来是青蛙妈妈的孩子。所以好奇是幼儿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而知识的大量积累则是孩子的创造才能得以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好奇早早地激发起科学家们童年的强烈求知欲,从小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这对他们以后终生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创造都大有裨益。可见,好奇心是创造的前奏、成功的先导。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我国已故著名桥梁建筑家茅以升小时候是个非常好奇的孩子。

茅以升常常独自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看蚂蚁怎样搬家,看柳树怎样冒出绿芽。他还会久久地思考:月亮为什么有时圆有时缺?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山升起,又落到西山背后?茅以升7岁那年的元宵节,他随父亲去看灯。那会转圈的走马灯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向父亲提出了一连串问题:“小人小马怎么会转呢?”“怎么有时快有时慢?”父亲告诉他:“是蜡烛的热气熏的。”父亲的话没有完全满足茅以升的好奇心。为了弄清原因,他去买了一盏走马灯来,反复吹灭又点燃里面的蜡烛,终于发现了走马灯不停转动的奥秘。

由以上例可以看出,保护好儿童的好奇心理,并加以正确引导,就能培养孩子的强烈求知欲,从而能够有所作为。

(1)隐藏在孩子提问中的好奇心

少儿爱提问,是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表现。少儿的发问也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幼儿的发问若得到正确的对待,就可增长其知识,发展其思维,直至孩子可以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反之,孩子这种可贵的思维火花就会熄灭,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家长们要珍视和爱护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认真对待,耐心解答。千万不要对孩子的问题不耐烦,甚至发火。那样孩子就不敢再来问你了,并因此失去进一步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机会,做家长的也失去了与孩子相互交流的一条好途径。

家长对孩子的提问不要不懂装懂。小孩子问题范围广、内容多,有时很怪异,家长答不上来并不为怪。这时家长不要对孩子瞎解释一气或干脆回答“不知道”,而应该坦率地告诉孩子,自己也不懂,需要去查资料或请教别人,甚至与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这样不仅不会降低家长的威信,反而能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兴趣,并培养踏踏实实、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办事精神。

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尽可能让孩子在家长的启发下,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我们说要认真对待孩子的问题,并不是说要有问必答,而应引导孩子自己去独立思考。

家长回答孩子的问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尽可能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如果问题很复杂,可告诉孩子,这个问题很难,长大一些后才能懂。

家长对孩子的问题不要有所避讳。如小孩子最好奇的问题是自己从哪儿来的。有的家长觉得很为难,就搪塞孩子说是捡来的,或是从妈妈的胳肢窝里掉下来的。这样的回答不好,反而让孩子越来越好奇,有时还会影响到父母与孩子的感情。父母应通过适当的方法告诉孩子简单的道理。父母越避讳,孩子就会觉得越神秘,反而丢不开。

家长不仅要处理孩子的提问,也要善于向孩子发问。通过相互的回答,帮助孩子成长。

(2)培养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心智健全的孩子对学习都很感兴趣,因为他们天生有一种好奇心。可惜往往由于家长教导时的态度和方法不好,影响到孩子学习时的情绪和兴趣。这就是说,假如家长心情轻松愉快,态度认真而不苛求,耐心而不冗赘的话,孩子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苦事。假若家长本身已觉得教导孩子是个重担子,辅导孩子学习更是件苦事,那么孩子还没有开始学习,心就已冷了半截。

有位家长一生对数学都不感兴趣,但她明白数学不好是会吃亏的,所以她对孩子的数学学习比其他科目都重视。有一次,学校通知家长辅助孩子学习乘数表,做妈妈的就叫孩子拿出乘数表来,并随手把戒尺放在桌子上,声明念得不好或错一个字就打一下。她以为这会给孩子一个下马威,会使孩子在威严之下专心学习,谁知适得其反,这种态度给孩子留下的印象是——乘数表一定是很难学习的东西了。

事实上,念乘数表只能靠记忆,不如其他科目来得多姿多彩,所以学习上已是相当枯燥的了,若再加上妈妈的恐吓、加上戒尺的威胁,做孩子的又怎会对它发生兴趣呢?更不会有好奇心去驱使他学习了,因为戒尺早把好奇心吓走了。他只是在人为的压力下去学习。就算孩子这次乖乖地去念乘数表,心里总会产生对学习的一种反感。如果家长常常抱着这种威严态度对待孩子的学习,孩子很少会自动去学习的,也不容易对学习产生兴趣。长此以往,会觉得学习只是一种责任,一件例行公事,当然没有什么乐趣可言。

另一个毛病,便是家长操之过急,孩子只是提出一个问题,做父母的就想把自己所学所知全都传授给孩子。这种态度就如把一个沉重的包袱放在孩子身上,使孩子透不过气来,很多时候觉得无法可应付就放弃算了。这里举个例子:

七岁的奇奇看见爸爸在用算盘计数,很感兴趣,站在身边看了很久,终于开口叫爸爸教他用算盘。做爸爸的以为孩子学习心强,这么有志气去学中国文化,不胜欢喜,心情马上兴奋起来,于是一口气把全部口诀念出来。这些口诀对爸爸来说是朗朗上口,但奇奇听来却索然无味,而且觉得口诀很冗长,心想一辈子也念不来,这么艰难的东西不学也罢。但他不敢马上就说不想学,所以硬着头皮问爸爸:“如果不念口诀也会学懂珠算吗?”做爸爸的觉得要学就得学全套,而且他年幼时学珠算也是先念口诀的,不念口诀怎成!于是就命令奇奇一句一句跟着他念。奇奇就像唱歌一般跟着念,心中却想着快点念完去玩。虽然念了多遍,但奇奇的脑海中毫无印象,结果一无所获。做爸爸的觉得用了这么多精神和时间来教,奇奇却一点东西都学不到,不觉又心急又气愤,一时失去控制,冲口就骂起奇奇来:“你真的是笨蛋,这么容易的东西学来学去都不懂,看你将来会有什么出息,枉费我一番工夫……”奇奇被爸爸责骂后,只是后悔原先为什么要叫爸爸教自己珠算,如果少开一句口,现在就可不必挨骂了。真倒霉!奇奇对珠算的好奇心早就烟消云散了,留下的印象就是以后少开口问爸爸,否则他会骂自己是笨蛋的。在这种心理影响下,奇奇以后就不容易开口向爸爸问什么了。而孩子也在无形中失去了很多学习的机会。

假如做爸爸的不是这么心急把全套工夫传授给奇奇,只教导孩子如何把珠子一颗一颗向上推,而后数算珠子,或解释上珠子和下珠子所代表的数目,等待孩子吸收了再发问时,才按部就班去教导,在发觉孩子失去了兴趣或注意力减低时便马上停止,那么奇奇会觉得自己已学习了不少东西,说不定日后还想继续学下去,而做爸爸的也会觉得自己已向孩子传授了一点知识,大家来个欢天喜地的收场,那多好啊!

孩子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但由于年纪小和智力低的关系,不是任何一件事都可以马上学得来的。有时孩子只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问一两句;有时孩子正玩得兴高采烈,才没有心情安静下来学东西;有时就是成人们所解释的太高深,他们听不明白,所以马上就会失去了兴趣。如果我们发觉孩子学习不来时,可以暂时把话题放下,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再遇到这问题的呢!

反过来说,假使孩子对某种事情确有兴趣,而这门学问根本就不是孩子可以明白或学习得来的,这又应该如何去处理呢?

四岁的秀莲问爸爸:“奶奶为什么不回家?”做爸爸的向她解释:“奶奶生病了,要住进医院。”秀莲问:“奶奶生什么病?”做爸爸的满脸愁容告诉她:“奶奶患上了癌症,她觉得很痛苦呢!”秀莲从未听过癌症这个名词,很觉得新鲜,所以继续发问:“什么是癌症?那是什么东西?给奶奶涂点药酒不就好了吗?”做爸爸的对医学的认识不多,对癌的认识就更少,只知道这是一种恶性肿瘤,它的生长速度很快,会很快就破坏体内的良性细胞和人体组织,最后,就置人于死地。但他想到四岁的女儿是不会明白什么是细胞,什么是良性、恶性,什么是人体组织等名词的,所以经过一会儿的考虑,他就很坦白地告诉秀莲说:“癌病是一种病症,患上这种病的人觉得患处很痛苦,就算涂了药酒也没用。”

爸爸的简单答复是满足了秀莲的好奇心,也答复了她的问题。如果秀莲再发问,做爸爸的会按着所问的去答复。他没有责备孩子在他心情烦闷时问问题,没有赶快打发孩子自己去玩,不准多问,没有批评或取笑她的问题幼稚,也没有不耐烦地告诉秀莲这是很复杂的医学知识,就算向她解释她也不明白,更没有敏感地以为孩子对医学有兴趣,说不定她想做个大夫,于是就长篇大论把他对癌症的知识全部告诉孩子,这样做反而会弄得孩子莫名其妙。

以上就是家长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知识来辅导孩子学习的例子,但必须要按着孩子的年龄、理解能力和兴趣去指导他们,最重要的就是鼓励他们去发问和学习,要提防把他们学习的兴趣窒息。父母辅导孩子学习的目的不是只限于直接把知识告诉他们——因为父母不是百科全书,根本没可能通晓每件事,最重要的责任还是:一是保持孩子学习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不耻下问,要“学”就必先肯“问”,有问才有答;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情绪,让孩子生活在一个愉快宁静的环境里,随时随地保持开朗的心情,任何时间都可接受新的知识,专心一致去研究新的事物;三是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帮助孩子克服学习时所遇到的困难,分享孩子每完成一个学习阶段时的乐趣和称赞孩子学习的成绩。

(3)激发孩子的求知好奇心

家长一定要保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喜欢学习,热爱学习。儿童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和好奇心联系在一起的。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是孩子们求知的一种反映,也是儿童智慧的火花。他们有探索现实生活中各种未知事物的强烈愿望,对周围一切感到陌生、新鲜、好奇。

正是出于各种好奇的心理和举动,有时难免要闯祸,如把闹钟拆开,以弄清闹钟为什么会打铃。有时他们对大人所说的,也要亲自试一试,企图自己找出答案。平时孩子们往往爱问“为什么”,有的家长由于不了解他们这种好奇心、好问的特点,把这些正常现象看成是捣乱、淘气,因而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往往采取冷淡、漫不经心、瞒哄和支吾搪塞的态度,或者不予理会。这种做法,会有损于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要知道,少儿的智力正是在好奇—满足—好奇中得到发展的。

对于求知欲旺盛的孩子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知道了从来不知道的奥秘。揭开奥秘后所体验到的愉快和满足的情感,反过来又激起新的探索兴趣。作为家长,不仅要尊重、保护和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而且应努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幼稚的好奇心发展成为强烈的求知欲。对孩子提的问题,要确切、通俗易懂、有条理地给以答复,如果暂时答复不了,可以告诉他:“这个问题等弄明白以后,再告诉你。”但是切记事后一定要兑现。如果对孩子求知的欲望采取应付的态度,不仅会抑制孩子好奇心的发展,也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对今后的教育不利。

与此同时,更要鼓励孩子自己去了解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纷纭复杂的社会,让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自己读书、观察、思考,寻找正确的答案。

李明还没上小学,就开始用铅笔画图、写字等,觉得高兴极了。当发现母亲不用铅笔,而使用钢笔时,他即对钢笔产生了兴趣。钢笔不像铅笔要削,用起来比较方便,他开始对钢笔构造有兴趣,并画图想像,因母亲鼓励,他便用心去思考。

母亲拿支不能用的钢笔给他,并说:“实际构造妈妈也不清楚,你拿去研究看看吧!”意思是要他拆下来看。但对一个未上学的孩子而言,拆钢笔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可是他真有耐心,整天观察钢笔的构造。

李明母亲看他对收音机有兴趣,就给他报废的收音机,让他拆下来彻底研究。这样久而久之,他一直对理工科特别有兴趣。因为有兴趣,成绩也特别好。现在他在一所重点大学学电子工程。

把家里不用的东西储藏起来,等到孩子有兴趣时,就交给他拆下来研究。这位母亲真是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当孩子对某件物品感兴趣时,把实物给他拆下来研究,可使他对理科感兴趣。孩子对学习有了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成功的希望也就大。

我们要相信,只有当孩子的心中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无穷的求知欲望而自发地学习时,家长寄予他的良好愿望才有实现的一天。

在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时,教会孩子观察特别重要。在一些家庭里,并没有把观察看作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看作是培养兴趣、发展智力的途径,这实在是家庭教育的一种遗憾。

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转”,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孩子,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父母如果善于帮助孩子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识来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新的观察,就能使孩子的“旧”知识变得愈加牢固和灵活。

家长在教给孩子观察时需要引导他们从平常的事物中看出不平常的东西来,教他们探寻和发现因果联系,经常要他们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自己提出疑问来。

例如,二月正是深冬严寒的季节,可是恰巧遇到一个晴朗的日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带着孩子们来到寂静的,还有积雪的果园里,“孩子们,你们仔细地看看周围的事物。你们能看到春天已经快要来临的最初的标志吗?即使你们中间最不留心的人,也能看出两三种标志。而不仅会看并且会想的人,就能看出几十种标志来。谁会欣赏大自然的音乐,他就能听出春天正在觉醒的第一批旋律。大家看吧,听吧,想吧!”他对学生们说。他看到,孩子们仔细地察看雪层覆盖的树枝,察看树木的外皮,倾听着各种声音。每一个小小的发现都使他们感到欣喜。每一个人都想找到某种新的东西。以后,他们过了一星期又来到果园里,接着每星期都来一次。而每一次,都有某些新的东西展示在儿童的好奇的目光面前。孩子在低年级受过了这种观察的训练,就学会了区分理解的和不理解的东西,而尤其宝贵的是,他们能够对此抱积极的态度。家长教给孩子观察和发现方法,就能从他那里听到许多聪敏的、出乎意料的“哲理性”的问题。

请你教给孩子观察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的方法吧!当自然界里发生转折的时期,请你把孩子领到大自然中去,因为这时候大自然正发生着迅猛的急剧的变化:生命的觉醒,生物的内在的生命力正在更新,正在为生命中的强有力的飞跃积蓄精力。自然界的这种变化可以引起孩子充满好奇的目光,这时教给孩子如何观察,引导他积极思考,这对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是十分有利的。奇妙的大自然是我们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活“教材”。

孩子的好奇心需要培养,也需要引导。正确引导是孩子成才的吸铁石。当他们真正将好奇变为一种求知的渴望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韧性与探索精神将是无可比拟的。

——家教忠告

4.运用激励手段培养孩子的求知欲

中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孩子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喜欢称赞、嘉许、奖励,而不喜欢禁止、抑阻和消极的刺激。因此他主张要给予孩子积极的鼓励和诱导。如果家长总是用消极的办法来对待孩子,“其结果,小孩子改过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要有一点不喜欢父母了……慢慢就不以父母之言为意……慢慢养成顽皮的恶习了。”

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

激励是培养孩子求知欲的营养剂。只要父母对孩子充满信心,并且嘴边经常挂着一些由衷的赞美之词,便可使丧失信心的孩子恢复自信,学坏了的儿童悬崖勒马,表现不错的小家伙更加积极上进。

有一位艺术素质很高的学生考音乐学院时意外落榜,这使他感到非常懊恼和沮丧。家长不知如何是好,便向孩子的老师请教办法,老师说需要激励的方法。后来,家长在老师的启发下,写上这样一句话压在孩子书桌的玻璃下面:“卓越人才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这张字条对那个学生的震动很大。从此,他把贝多芬的这句名言当作座右铭,继续发奋学习,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

以上事例说明,父母的激励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1)用有效的赞美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①喜欢得到赞美是人的天性

和批评、责备相比,赞美是一种聪明的、巧妙的积极地肯定别人的方式,透过恰当的赞美之词,给人以无比信任的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对赞美的需要深深地植根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可以说,需要赞美是人的本性,赞美具有不可替代的力量,但它却可以替代很多。

英国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1564-1616)作品的核心就是揭示人性,讴歌自由和光明,赞美正义、美丽和善良,他曾经毫不遮掩地表示:“赞美,即是我的薪俸。”

②赞美能使消极的孩子踏上成功之路

一个处在涂鸦年龄的小孩,当他画画时,妈妈认真地看着,并赞美他:“哇,这个人是谁啊?怎么画得这么漂亮!”不管他画的是谁,他一定都会很满意地笑一笑,然后画一些更漂亮的拿给妈妈看。

懂得欣赏孩子的父母,是天下最幸运的人。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无限的潜能,头脑里充满创造的火花,只要父母给予赞美和肯定,孩子将踏上成功之路。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小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相反,这个出生在一个德国犹太人家庭的孩子,到了4岁多还不会说话,以至于人们当时都认为他是一个“低能儿”和“傻子”。上小学后,爱因斯坦表现得仍然很平庸,学校当时的训导主任曾向爱因斯坦的父亲断言:“你的儿子将一事无成。”

讥笑和嘲讽,使小爱因斯坦情绪极为低沉,他怕去学校,怕见同学和教师,他甚至自己也认为自己不行,什么也不行……

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面对人们的讥笑和议论,尤其是面对训导主任给儿子下的结论,并没有对孩子失去信心,而是想尽一切办法,从鼓励入手,让爱因斯坦振作起来。他为爱因斯坦买了积木,让他搭房子,搭好一层,便表扬和鼓励一次,结果,爱因斯坦情绪高涨地一直搭到了14层。

正是父亲这种积极赞美的方法,消除了爱因斯坦的消极情绪,点燃了他心头的希望之火,从而以一种不断进取的心态,踏上了科学的漫漫征程。

在半个多世纪之前,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的一个工厂里,有一个刚刚年满十周岁的童工,他很渴望成为一名歌唱家,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当头给他浇了一瓢凉水。他的老师对他说:“你不可能成为歌唱家,你根本没有好的歌喉,你唱歌的声音就像穿过百叶窗的风一样。”但这个孩子的母亲知道了他的宏伟志向之后,并没有像他的老师那样讽刺挖苦他,而是肯定地指出他的歌喉有与众不同之处,某一个音域的声音也比较美,她相信他会成功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位母亲为了省钱付儿子上音乐课的学费,走路连鞋都舍不得穿。后来,正是这位贫穷母亲的赞扬创造了奇迹,改变了这个小男孩的命运。他成了意大利著名的歌唱家。他就是卡鲁索(1873-1921),意大利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举世闻名的歌唱演员。

因此,家长的赞扬不仅能使孩子增强树立伟大理想的信心,也会消除孩子在一些人生重大转折之处的紧张和不安,使他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勇往直前。

③意外的赞美会使孩子信心倍增

不管大人还是孩子,没有人不喜欢被夸赞的,而夸赞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譬如说,小说家被人夸奖他文章好,他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高兴,但是若说他高尔夫球打得不错的话,他必定会非常高兴。因为夸赞他文章好这种话,他早就听腻了,而夸他高尔夫打得好的话却令他感到意外的高兴,这是一种“自我扩大”的喜悦,因此而产生的自信,不但能使他的高尔夫球技术更进步,连对他的小说也有良好的影响。

一个连老师及父母都没有办法的顽劣儿童,经常遭到责骂,小杰觉得非常自卑。

有一天,老师当着全班同学面夸奖他说:“你的顽皮、恶作剧都有独创之处,能想出这种恶作剧的孩子,按说学习的功课不可能太差。”被老师这么一夸,他对自己竟产生了信心,从此以后,便努力用功,成绩一天比一天好,连那夸奖他的老师都感到惊奇不已。

要夸奖孩子时,最好是提出他自己都没有感觉到的优点,这样才能提高他的自信心,使他在各方面都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家教忠告

(2)有效奖励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求知欲

奖励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孩子心理深层次的需要。

①奖励是孩子的心理需求

请看下面一个例子:

一天,玲玲兴高采烈地拿着一张数学试卷跑回家。一进门,就喊:“妈妈,我今天数学得100分了。”

妈妈正在忙着洗菜,准备做饭。她说:“你没看见我正忙着吗?再说,有什么好看的,你早该得满分了,别的小朋友不是经常得100分吗?你要注意保持成绩,别骄傲啊!下次测验时还应该得100分。”

玲玲本来是想让妈妈夸奖自己一番,想和妈妈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没想到,妈妈的一瓢凉水泼得她一点兴致都没有了。

初步分析,我们认为:玲玲可能并不是一个在学习上十分聪明的孩子,但她对自己的学习很在意,把它作为自己生活的重要内容。她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好的成绩。她是那类在学习上努力、勤奋的孩子。她的自尊心很强。

对于这样一个学生,玲玲妈妈的态度是有缺陷的。

小学阶段的儿童,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大多是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得来的。也就是说,这时他们尚未形成对自己的稳定的评价。外界的批评或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然而,许多父母却不愿把表扬、赞赏带给孩子。他们以为,只有“严厉”才会对孩子起作用。他们甚至可能把“严格”理解为态度生硬,甚至对孩子进行责骂、训斥,把严格与鼓励、赞赏截然对立起来。这就犯了简单化、片面化的错误,没有认识到表扬、赞赏的独特魅力。孩子是多么希望父母的鼓励、奖励和表扬!

在我国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一个班的学生最多能达到50多人,最少也要有30多人,在这样大的班级里,老师每天能表扬几个学生呢?孩子每天在课堂上能有几分钟自我表现的机会呢?

可以断言,在目前情况下,在学校里受到老师表扬、赞赏的,只有少数、固定的几个学生。难道其他的学生就没有优点,不需要表扬和鼓励吗?在这方面,学校教师固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客观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他们。

可是,作为家长,你总不能等待老师转变观念以后再来对孩子进行表扬吧!

家长如果对自己孩子的优点都视而不见,不理不睬,对自己孩子的情绪体验都不关心,还指望别人做什么?

我们的许多家长真是太深沉、太严肃了。

他们发现了孩子的优点,也为孩子高兴,但他们宁可压抑着这种感情,表现出对孩子的漠不关心或者是严厉。家长害怕过多的表扬使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孩子需要家长的鼓励,更希望自己能得到家长以外的其他人的肯定。家长应当采用“特殊的称誉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表扬。比如,当着孩子的面,告诉孩子所敬重的人,说孩子懂得了什么知识,取得了什么进步。还可以给孩子机会让他显示自己的才能。比如,向孩子请教他能够解答的问题,让孩子帮助解决某些家庭事务,等等。有一位家长在女儿学会怎样写信以后,就请孩子给爷爷奶奶写信,汇报她近来取得的成绩。

②奖励能成为孩子进步的动力

奖励也是矫正孩子的品行的方法之一,它能帮助孩子区别好与坏,容许和禁止。正确地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巩固孩子的品行,让孩子养成情愿和积极听话的习惯。表扬的话对孩子来说,是良好品行的自我肯定的动力,是对自己才智充满信心的动力。适时且巧妙地说出称赞话,能在孩子心中激起强烈的自尊感;迟钝的孩子会努力设法成为敏捷的孩子,不经心执行任务的孩子会力求上进,做好一切事。

为了使奖励成为评定孩子品行的方法,并使之具有道德色彩,必须使它的内容具有像“听话”、“善良”、“有礼貌”、“爱劳动”、“用心”、“关心别人”、诚实、慷慨等行为的具体含义。用这些更能强调任何一种行为所具有的道德意义。

奖励要公正。应该在发现孩子确实有些成就(当然在孩子有可能办到的范围内)后,才使用奖励的方法。孩子所获得的成就确实需要相当大的体力、智力及精神上的努力。比如说,为了别人的方便而放弃个人愿望或牺牲个人利益(如让座给老年人,帮助妈妈购买东西,看护年幼的孩子,自己收拾房间,等等)。及时表扬他,就能成为他做好事的动力,下次他还会继续这样做。

③奖励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

哥伦比亚大学的盖兹和匹斯兰德两位教授,曾经针对“奖惩在学习上的效果”做了一项心理实验。

他们两人随机取样,在某校挑选了一些学生进行测验。他们先把这些学生分成A、B、C三组,然后举行考试。隔了三天之后,再举行同样的考试。不同的是,在第二次考试之前,先对A组学生加以奖励,称赞他们考得很好;而给予B组惩罚,责怪他们没有考好;至于C组学生,则不给予奖励,也不给予惩罚。实验结果发现,受到奖励的A组,第二次考试的成绩最好,其次是受到惩罚的B组,没有受到奖惩的C组反而考得最糟。

这项心理实验的结果虽然不能断定奖励的效果必定优于惩罚,但至少证明了奖惩对孩子的影响,比“不闻不问”来得大。至于是奖赏好?还是惩罚好?则必须视孩子的个别差异而做适度的调整。父母尤须注意的是,不论采用奖励还是惩罚的方式,都应特别小心,千万不可用成人的尺度去衡量或要求孩子,以免在无意间伤害孩子,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一层无法抹掉的阴影。

④奖励孩子需要讲究方法

奖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面而积极的奖励常可带给孩子意想不到的动力,引导孩子发挥最大的积极性。不过,奖励也必须顺应孩子的成长变化而有所改变,换句话说,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就要采取不同的奖励方式。

a。对幼小孩子的奖励:以精神为主

如果在大人和孩子之间已形成了亲密无间的关系,那么奖励可以采用微笑、抚慰、手势、点头或亲切的言语,及时地说些鼓励的话:“虽然你很小,但是你一向很勇敢”,“加点油,你就会成功”,“在小组里大家都听话,你当然也会听话”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让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

年纪稍大些,孩子已懂得精神赞美重于物质奖励。比如幼儿园大班为一名叫冬冬的孩子过生日,大家向他祝贺:读诗、唱歌和跳舞。但是这个孩子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老师所讲的话:

“冬冬是应该获得这份礼物的,因为他表现得很好,能帮助小朋友并且很有礼貌,在家里听爸爸妈妈的话,关心有病的奶奶等。在这一年中,他一下长得像大人一样了。”

第二天他拿着小朋友赠送给他的相册对妈妈说:

“妈妈,您要去商店,您就去吧,我可以照顾家,照顾奶奶,您知道我已经是个大人了。”

b。对低年级孩子的奖励:持续不断。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开始上学就表示孩子已经懂事了,事实上,许多一年级的孩子,心智成长仍然停留在幼儿阶段,因此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鼓励的次数要多,而且要将鼓励的原因和具体的行为告诉他们。例如当你发现孩子今天表现得不错时,不能只是说“嗯,你今天表现得不错”、“很好”,而是要清楚地告诉他“你今天没有把衣服弄脏,而且又很快把习题写完,很好哦!”这种清楚而具体的奖励方式,才能使孩子了解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什么行为是父母所期望的。

此外,一年级的孩子通常没有很清楚的是非概念,他们会一再重复曾经被挨骂或被夸赞的事情,而且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好孩子、是对的。因此,父母对于孩子的良好行为,必须当场给予鼓励,而且不断地重复,使孩子产生“这样做才是好孩子”的意识,进而才能渐渐地朝着这些方向去发展。

对于这些孩子,即使奖励一支铅笔、一块橡皮擦……对于得到它的孩子来说,最大意义是一种象征,象征某方面或某个行为受到肯定和欣赏。

c。对中年级孩子的奖励:制造奖励机会。

三、四年级的孩子以年龄和心智发展来说,已经可以按照父母的期望或既定的目标去学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达到父母的理想,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渐渐分化为“受夸奖”及“常挨骂”两种类型。对于“常挨骂”型的孩子,有不少父母会有“真叫我不知如何奖励他”的烦恼。其实,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点,只是父母在注意他的缺点时而把优点忽视了。

对于这种缺点较多的孩子,父母除了经常提醒他的优点外,还可以为他制造“奖励的机会”,也就是除了根据事实给予鼓励外,附带地给予孩子其他方面的奖励,使他产生某种自觉性,而朝好的方面去发展。例如孩子不爱整齐,常把周围的东西弄得乱七八糟,可是却对美术很感兴趣时,父母除了夸赞他的美术外,还可鼓励孩子:“何不设计一个漂亮的百宝箱,既可以放许多东西,还可以美化书桌呢!”这种利用孩子的兴趣(或优点),鼓励孩子去改变其缺点的方式,会比正面的责骂更为有效,同时孩子不断地获得父母的鼓励,也较容易对自己产生信心。

然而“制造奖励的机会”的方式不可操之过急,刚开始只能为孩子制造一、两个机会,等到孩子完成了,并得到父母的赞许后,再渐渐地增加其他机会。如:“如这学期总成绩比上学期进步的话,我带你去滑雪”,或“如今年底会弹贝多芬第×号×曲,妈妈替你买一件参加晚会时穿的礼服”,最初小孩或许会为奖品而努力,而在努力过程中,则可体会到自己进步的喜悦。

d。对高年级孩子的奖励:真实诚恳。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的个体差异愈来愈显著,所以要给予孩子奖励之前,一定要了解孩子的个性与想法。一般来说,五年级的孩子思想较敏锐,是非观念也较清楚,因此,父母根据具体事实给予鼓励的方法就愈来愈重要。这时,不适合以对待一年级孩子的口吻如“你很乖喔!”“你很听话喔!”来鼓励五、六年级的孩子,更不适合用夸张或过度的方式奖励他们。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大多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所以比较希望父母以对待成人的方式对待他们,也就是以诚恳而富建设性的话来勉励他们。例如当孩子考试考好时,他可能不再需要听到“你真棒!”“你真聪明!”之类的话,而是希望听到“这表示你很认真,你的辛苦得到了回报,我很为你高兴”之类较恳切而实在的话。

奖励五、六年级的孩子时,父母说话的语气或脸部的表情也须格外注意。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较敏感,父母的态度不诚恳或带有命令式的口吻,会使孩子不易接受,甚至产生反感的现象;相反地,若是父母的表情温柔关心,语气也极富有感情时,孩子不但易受感动,而且较乐意接受父母的勉励。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奖励的功效。

e。各种年龄段皆宜的奖励方法:立标杆、树榜样。

当着同龄儿童的面,有目的地表扬某个孩子的良好品行,可以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使良好品行具有社会性意义;第二,这个孩子良好的品行起示范作用,可做其他孩子模仿的榜样。

立标杆、树榜样是在实践中最常见的奖励方法之一。如果把榜样建立在孩子们渴望模仿学习的基础之上,那么这种方法就特别有效。

教师或家长应该向全体孩子讲清楚,做榜样的孩子有哪些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用道德观念武装全体孩子,并让他们把这些观念运用于实践。这样做一方面奖励了作出榜样的孩子,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其他孩子和这个孩子共同进步。比如这样说:“××经常毫无怨言帮助年幼的孩子学习和劳动”,等等。

教师和父母都能广泛地使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但遗憾的是,有些大人有时不能很好地掌握分寸。他们这样说:“要仿效××,瞧她多好啊,但还是比不上你!”结果做榜样的孩子,在其他孩子心目中不知不觉地声望日下,逐渐丧失了威信。这样的话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榜样不再吸引孩子了,对做榜样的孩子本人也起了消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