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常识
28283400000013

第13章 入对行,做对事——行业禁忌(7)

对于“落昌旋”在民间有“落昌旋生肚腌中,此旋生来有灾殃,主人旺相寿花齿,否则齐牙命也亡”的说法。而“蜈蚣旋”则有“不怕蜈蚣飞上天(长在牛头上),只怕蜈蚣草上眠(长于牛腹下)”的说法。通过这些民谚,我们可以看出这几种旋长在牛身上是特别不吉利的,不仅对牛本身不好,还会有害主人,如果有人养这种牛会使主人家道衰落。

此外,在有些地方的传统饲养习惯中,很忌讳养青牛,认为青牛会给主人家里带来灾难。还忌讳养前额有白色斑块的黑牛,认为这样的牛样子仿佛穿黑戴孝,所以这种牛又俗称“戴孝牛”。在民间,人们觉得饲养了这种牛,会对主人本身产生不良影响,也多有禁忌。甚至有些地区认为牛的前额有任何杂毛,都认为是“戴孝牛”而禁忌饲养。

养牛的行为禁忌

牛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十分美好的,所以它处在六畜的上三品之列。不仅如此,人们还经常把辛勤工作不知疲惫的人也比做“老黄牛”,更加肯定了牛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在从前,人们养牛的时候要求要敬牛、爱牛,忌讳冷落牛。所以下雨的时候,人们会因为怕牛着雨而为其加盖牛蓑衣;冬天则用稻草垫遮盖牛棚来避风寒;夏天还会采取熏烟的方式为牛驱蚊。当牛得病的时候,人们也都非常关注,会请专门的兽医看病。牛耕作一世,年老体弱的时候,人们也不忍杀牛,让其自然老死,死后还要点香烛相敬,并用土掩埋。在冬至,为表彰耕牛一年辛苦耕作,牛主人一般要用汤圆粘于牛头牛尾,表示与牛一同庆祝。

在母牛发情交配的时候也有禁忌。给母牛配种时,忌母牛的主人不给公牛的主人红包。据说如果不给公牛主人红包,母牛就怀不了孕。如果在牛群中自由交配,要送牧童红包并送草料给公牛吃。母牛生下小牛犊以后,忌不“破压”。所谓“破压”就是母牛生下牛犊之后不久,人们给母牛套上犁轭,在田地里转上几圈。据说母牛生小牛的时候骨头疏松了,如果不给母牛“破压”的话,母牛以后耕田就会不卖力。

如果牛本身有什么异常情况,在人们眼中也是一种禁忌。如东北、内蒙古一带的少数民族如果看到两头牛在打架,牛角在一起拉不开,那么就认为是恶运之兆,会有祸事降临。云南一带的一些少数民族认为黄牛与水牛交配,是不吉之兆,必须举行驱邪的仪式来禳除灾祸。还有一些地区的牧人们见牛尾巴别在树枝上,或者牛肚子发鼓,都会认为是有鬼怪作恶,是不祥之兆。在安徽一带还忌讳早上听到牛叫,人们认为如果牛早上叫家里会有灾祸发生。

杀牛禁忌

农家视耕牛为“宝”,对耕牛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耕牛禁止宰杀,觉得杀牛有罪。若要杀老弱病残的耕牛,主人是不会自己动手的,得请人主刀,多“无后”之人为之。看杀牛的人均倒背双手,表示自己并没有参与。因此,“看杀牛”已成为世人对事观望的代用语。

小孩及老年妇女忌吃牛肉,认为吃了牛肉会添灾损寿。据说耕牛也通人性,被宰杀之前会流下眼泪,所以要用麻袋蒙住牛头,然后才用斧头将其击毙。

海上生计险求生——渔业禁忌

渔家海上作业,面临的是风云变幻的天气,特别是在科技落后,没有天气预报的情况下,更是险象环生。在这种情况下,渔民对安全的渴望就更迫切了,因而也产生了许多带迷信色彩的习俗和禁忌。

渔家语言禁忌

在渔业生产中,不可预见灾害很多,因此历史上沿海渔民平素常有说吉利话和禁忌习俗,以祈求平安。

在旧时,民间对于商家店主的称呼多是“老板”。但对于船家,“老板”这个词却是头等的禁忌语。由于“老板”与“捞板”同音,通常只有在遇到风暴,船体被暴风打成七零八落的碎块以后才被人打捞,人们称打捞船体碎片的行为为“捞板”。因此船家忌讳听到别人称呼他老板,他们会认为这是很触霉头的,或是认为那是别人故意在诅咒他会遇到灾难。

渔家在讲活的时候忌用“翻”、“破”、“碎”、“扣”、“住”、“离”、“散”、倒”、“火”、“完了”等字眼。渔家称帆为“篷”,帆船称“风船”,翻过来称为“划过来”,破了或碎了称为“笑了”和“挣了”,完了称为“满了”。

在渔家吃鱼的时候,一面吃完了,不能直白说翻过来,要边翻边说“顺过来”。有些地方在吃鱼的时候甚至都忌讳讲话。渔家人在扔掉吃剩的食物时,不能说“倒”;当船靠岸时,也不准说“到了”;渔家把立着的东西放倒,也不能说“倒”,因为渔家认为说“倒”字,船体就会“倒”

过来。

渔家还忌讳说“拉”。如果把高处的东西拉到低处的时候,渔家一般把“拉”改成“小”。例如:渔家会将把船篷放下称为“小篷”,将把桅杆放倒称为“小桅”。如果是将低处的东西拉向高处的话,渔家会说成“起”、“提”等。

渔家在年节的食品制作时,无论自家还是他家制作多少,都不能说“多”字,制作完工后不可说“完了”。如若说出了“多”字,你嫌多,神就会出现,把你的东西搬走。制作完工,应说制“好了”。如说“完了”表示着美好日子到了尽头,没有发展余地了。

如果想将船头调转,不能说“调头”,因为与“掉头”谐音,所以改称“调一戗”。平时所用的工具如斧子、刀子、剪子等,一律统称为“快家伙”,而不能直呼其名。

“死”、“虎”、“猴”、“鬼”等字也都是犯忌讳的,特别在早上,不知道规矩的人一旦说出,一定会被船老大呵斥。而如果鱼“死”了则要说成是鱼“条”了。

在船上把物体抵住或垫高统称为“点起来”。人在船上睡觉要说“楷觉”,“睡一会”也要改称为“楷一会”。盐不能称盐,而称‘‘骚”。因为“盐”与“淹”同音,意在怕船被水“淹”了。

此外,如果在海中看到并未见过的怪鱼,也忌讳问“这东西吃不吃人”或是“会不会掀大浪”之类的不吉祥的话;看到渔民在撒网捕鱼时,不能说“您在撒网啊”,而必须说“您在捕鱼啊”之类的话。否则渔民就会认为说话的人是说他有网而无鱼,不吉祥。

渔家行为禁忌

在人们眼中,渔家的行为也会损害到渔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对渔家的行为也有禁忌。

捕鱼有禁忌

渔家多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才出海捕鱼,所以渔家在出海的时候不但希望自己能够平安归来,还希望自己能够有大收获。因此,渔家在撒网捕鱼的时候,也是特别有讲究的。

有些地区的渔民在撒网时心中要默念喜歌:“肥的来,瘦的走,鲇、鲤、鲫、鳜样样有。大鱼小鱼快上手。嫩的来,老的走,鲮、鳅、鲇样样有。肥鱼嫩鱼快上手。冰块化,鱼儿游,鲤、鲭、鳙、鲳齐出头,大鱼小鱼出洞口。”据说渔民一面念着喜歌一面打鱼,鱼儿听见喜歌儿就会自动跑到渔民的网里。

有些地区的渔民在渔船上打鱼时,忌讳穿凉鞋和露脚的鞋。据说假如穿了露脚的鞋打鱼的话,哪怕网住鱼了,鱼也会漏网逃脱。

渔民捕鱼时,撒下第一网捞到的鱼,在渔民看来也是有“预兆”功能的。如捕到了鲤鱼,俗以为“鲤鱼跳龙门”,是丰收的预兆;但第一网捕到的是鳖类,特别是白鳖,就认为是凶兆。如果有白鳖主动跳进舱中,则是不吉中的不吉,渔民一般要马上割下一个鱼头,来破解所带来的“不吉”。

另外,渔民在捕鱼的时候,捕到身上有斑点的鱼,在渔民中也有讲究。如果捕到的鱼头上有斑点,是“生意就在近几天”的预兆;鱼身有斑点,则是“生意将在中旬”的征兆;而鱼尾有斑点,则是“生意在以后”的征兆。如果身上有斑点的鱼是在正月里捕到的,则预兆六月里捕鱼丰收。

旧时渔民出海捕鱼前还要占卜天气,像福建的漳州等地渔民出海前就有占天(看风雨)、占云(看阴晴)、占风(看潮讯、飓风)、占日(看晴风)、占雾(看雾雷)等。

捕鱼的渔民如果要返航,一般是不能马上掉头往回走的。民间渔俗中有“好人不走回头路”的习俗,认为必须要绕道而返,否则就会有灾祸降临。

遇到尸体与落水者的禁忌

渔民出海的时候,如果遇到遇难的船只或者落水者都会尽全力帮助。这既是出于人本善良的本性,也是渔民觉得救别人就是救自己的思想。因为佛家总是宣扬“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人们认为救人就是在给自己积阴德。

然而,各地渔民的风俗也不一样,也有比较消极的说法。据说有些地方渔民就有不救落水之人的陋习,因为人们相信有讨替身一说,认为如果救了落水的人,那么此人的灾祸就要转移到救人的人身上,因此没人愿意搭救。

渔家在出海的时候,也难免遇见死尸,忌讳不打捞。据说如果有人出海的时候遇到尸体而不打捞的话,会受到老天的惩罚,也有的说会受到死者灵魂的追究。

如遇到仰身女尸或伏身男尸一般是不能马上捞的,一定要等海浪将尸体冲翻过来之后才能捞。在打捞尸体的时候,要用镶边篷布蒙住船眼避免邪气。捞上的尸体忌讳直白说是“尸体”、“死尸”,而说是捞了个宝贝。

女子上船的行为禁忌

在旧时,对女子歧视的现象是广泛存在的,沿海的渔民也不例外。

沿海地区的渔民对于女性的禁忌也有很多,其中忌讳女子参与渔事活动的禁忌就是其中之一。

大多数针对女子的禁忌,虽然都是出于传统思想中轻视女子的思想,但也有很多是从客观事实来思考的。船上的工作不但辛苦,而且对于人的体力要求也相当高。相对于身强力壮的男子而言,女子毕竟在体力上要差很多。就拿撒网来说,没有男子,仅靠女子是完不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女子上船非但帮不上忙,还添了双筷子吃饭。另外还要给女子另外准备房间休息,使原本不大的渔船空间变得更加狭窄。

就算是有身强力壮又不晕船的女子愿意出海,可是渔船一出海就是十天到半个月后才回来,渔船上大多都是男子,单是在解决女子生理及卫生问题方面,就已经很困难了。

渔家的女子在出嫁时也是有讲究的。在渔民中有“黑来黑去不见天”的婚嫁风俗,就是说,渔家女子在出嫁时嫁妆一定要遮挡起来,不能见一点光亮,而且出嫁的时间也要在天未亮的时候。

另外,在冬季的时候,如果渔船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上岸而必须在海上过冬的话,家中的已婚妇女,不管天气多么严寒,身上也不能穿温暖厚实的衣服,意味要与丈夫同寒共苦。

渔家吃饭时的禁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