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提高文章写作能力
28308800000011

第11章 开头引人入胜,结尾耐人回味(2)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散文的开头,作者并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而是从侧面写了两件事:清国留学生在公园里的丑恶表演和在会馆里“学跳舞”的无聊行动。通过描述清国留学生在东京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生活的情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了铺垫。正是由于这些腐败堕落的情景,引起了作者极大的不满和厌恶,所以才促使作者离开东京,到仙台去学医。这样开头,既交代了作者得以结识藤野先生的因由,也表现出作者要为祖国人民学好医的爱国思想。

(6)以中心论点开篇。有些篇章开头就以简洁有力的文句单刀直入,点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例如李斯《谏逐客书》的开头: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作者开宗明义,在文章的开头便提出自己的论点,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给人以明快的感觉,令人一看就知道文章的主题。这样开篇,容易引起读者的震动,使之追读下文:逐客到底错在哪儿?作者怎样说服秦王?……这就紧紧地吸引住了读者。又如王蒙《行板如歌》的开头:

柴可夫斯基好像一直生活在我的心里。

文章接下来则是对这句话的引申、发挥和深入。

以上我们介绍了篇章几种最常见的开头方式。篇章开头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同内容、体裁、风格相适应,都必须为表现主题服务。如果不从表现篇章的主题出发,而只是单纯追求华丽的语言形式,就会破坏篇章严谨的结构,影响主题内容的表达。

结尾要耐人回味

篇章的结尾是整个篇章在内容和结构上的收束,同题目、开头一样,也是篇章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结尾的意义不单单是为了文章本身的完整,而且还在于可以表达出篇章其他部分不能达到的效果。为了加强表达效果,应尽量将全文内容升华到新的高度,并注意语言的生动、简洁、含蓄。在读者即将结束阅读的时候,以有力的声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说的:“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就是这个意思。例如史铁生《我与地坛》的结尾: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这个结尾,将文章中的全部思考化成最后凝重的一点,结束于寓意深远的抒情中。在很长篇幅之后,涉及很多年的场景、情节、斗争之后,结尾显得异常紧凑简洁,又有一种深隽的韵味。

切合篇章的主题,做到收束有力,语言简洁凝练,是对结尾的一个基本要求。但一个好的结尾,应该具有艺术的魅力,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犹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的效果。综观历代篇章的结尾,如下几种方式是比较艺术的。

1.总结主旨,提炼升华

这种结尾是对前面文章的内容予以总结,点明篇章的中心思想。宋朝李涂在《文章精义》中说:“文字有终篇不见主意,结句见主意者,贾生《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论述秦王朝兴衰的原因,作者在叙述中,有意突出许多矛盾对立的现象,如秦国江山形势之险,吞并地域之大,兴起时的所向披靡和后来的土崩瓦解、一败涂地,关东六国的谋士如云、兵强马壮与陈涉起兵时的乌合之众,秦吞并天下时的惨淡经营和最后的亡于一旦,等等。在最后一段,作者把它揭破,进行了一连串的对比分析,让它们在读者的脑海中不断盘旋,在文章的最后一句,作者才提出了简洁有力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结论,一下子把问题解开,使人真相大白。这个前后呼应、点明主题的结尾,真是笔力千钧,巧夺天工。又如东山魁夷的《听泉》的结尾:

心灵的泉水教导我: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

舍弃自我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语的泉水明明白白对我说:美,正在于此。

2.含蓄隐约,意在言外

有些篇章的结尾不是明确地点明主题思想,而是运用含蓄、婉曲的语言,来表达一种深远、隐约的语意,造成一种意在言外的修辞效果。刘勰说:“隐(即含蓄)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夫隐之为体,义主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故互体变爻,而化成四象;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始正而末奇,内明而外润,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矣。”刘勰认为,篇章的含蓄就是含有字面意义以外的内容,含蓄的特点,是意义产生于文辞之外,含蓄的内容可以使人触类旁通,这样的篇章初读起来可能感到平常,而仔细体味才会发现它的奇妙。把这种含蓄、隐约的方式运用到篇章的结尾,常会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表达效果。王小波的杂文中,常使用这样的结尾方法。如在讨论“有趣”问题的杂文《给点气氛》中:

我所说的一切,无非是提醒后到达这个路口的人,那里绝不是只有一条路,而是四通八达的。你可以做出选择。

又如科热弗尼科夫的散文《气候》,以拟人手法形容自己是一只气球,被一群孩子顺着河岸追赶。它在结尾处这样写道:

桥下,在那难以看清的阴影里,有一只细颈玻璃瓶在蹦跳,它的上端被打碎了。因此它的样子预示着不祥,我为自己担惊受怕。我打算呼叫,呼叫援助,然而——我不能:我只是一只球。孩子们扔过来的雪球,改变了我前进道路的轨道。风驱赶着我,它一阵一阵地带着我赶着我,玻璃瓶在蹦跳,它无情地将尖尖的碎口对着我。

这个结尾,既昭示了气球终被玻璃瓶扎破的命运,却又没有点破,于是文章就结束在一种担忧的气氛中,显得韵味十足。

3.咏叹吟唱,情韵悠长

有些篇章用感叹收尾,来表达或赞叹、或伤感、或愤慨的思想感情,真切动人。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者,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繁采寡情,味之必厌。”刘勰认为,“情”是篇章最根本的东西,写文章如果只有繁丽的文采而缺乏出于自然的真情实感,读起来就会令人生厌。结尾是篇章的归宿,用感叹收尾,用语情韵悠长,可以增加篇章的感染力。例如泰戈尔《黄昏和黎明》在结尾处的浓烈抒情:

太阳神噢,在你的左边是这黄昏,在你的右边是那黎明,请你让这两者联合起来吧!就让这阴影和那光明相互拥抱和亲吻吧!就让这黄昏之曲为那黎明之歌祝福吧!

又如朱自清《背影》的结尾: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咳!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这篇文章以感叹收尾,流露出作者怀念父亲的真实感情,动人亲切,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

4.发问收束,使人深省

有些篇章的结尾,为了使主题内容更加明确,做到收束有力,或为了抒发更强烈的感情,采用了设问、反问的形式。例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结尾: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先用“嗟夫”长叹,撇开上文,转入感慨。接着用“何哉”设问,引起下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示出自己与上面提到的两类人不同的处世方略:不因环境的变化而更易心志,也不因个人的得失成败而喜怒哀乐;入朝做官,就关心黎民百姓,一朝下野,则关心至尊君王,得志与否,都变更不了自己的志向。再用“然则”一转,以“何时而乐耶”进一步设问,引出了自己的忧乐观:忧在天下人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末尾用一个反诘问句表示一定引此类人为同道,在反问中表达出志向的坚定不移,语气恳切。作者通过连用两个设问、一个反诘,逐层推理,渐入佳境。又如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结尾: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作者用个设问句结尾,把自己的嗜酒著文与上古理想社会的风俗民情相比,进一步表达了自己不慕荣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欣然自得的感情,深沉含蓄,余音绕梁。

5.以喻作结,形象生动

有些篇章的结尾采用比喻的修辞方式,对全文的主题内容及思想感情给以生动、形象的概括,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鲁迅《故乡》的结尾: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篇小说描绘的是辛亥革命十年间中国农村萧条、衰败、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文章的结尾一反小说的基调,用“路”作比喻,表明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和信心,激励读者从“我”的坚持不懈的奋斗的决心中得到启迪和力量。它告诉人们一个哲理:希望之路的起点,就在探索者的脚下。这个结尾,运用比喻手法,既高度概括了主题,语言又含蓄悠远、生动形象,使读者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得到一种词尽意不尽的艺术享受。又如朱自清《春》的结尾: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作者在文章的结尾连续运用三个比喻,歌颂了春天的无限强大的生命力,激励读者要像春天一样,蓬勃向上,不断进取。

6.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有些篇章的结尾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真挚强烈的思想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例如袁枚《祭妹文》的结尾: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这是一篇作者痛悼他的三妹素文的不幸命运,怀念往日兄妹间深厚情意的抒情性祭文。在文章的结尾一段,作者以写景描景寓情,自己祭奠时,“纸灰飞扬,朔风野大”,北风肆虐,穿野掠坟,怎不叫人萌生“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的茫然之感!在朔风呼号之中,在纸灰飞扬之间,作者落魄失魂,不忍离去,一步三回首,一瞬九回肠,至此作者已悲痛到了极点。这个用泪和墨写成的情景交融的结尾,字字皆是泪,句句伤心言,读后使人心痛似割,泪泉如瀑。

以上我们从修辞的角度谈了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基本要求与方式。开头和结尾都是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篇章,必须做到首尾呼应,在内容、观点上前后一致,在结构、组织上连贯周密,在语言上前后相援。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