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元750年至1258年历时508年的阿巴斯王朝,是阿拉伯历史上最著名、最长久的盛世,彰显出海纳百川、涵容万象的非凡气度,与大唐帝国双双成为当时世界文明的双子星座。这一时期,阿拉伯人在继承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广泛吸收东西方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出辉煌灿烂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巴斯王朝崇尚黑色,故中国史书上称为“黑衣大食”。
阿巴斯王朝的创立者——艾布·阿巴斯侯赛因的殉难,极大地刺伤了什叶派的感情,他们团结起来,力图夺取哈里发的职位,建立由“哈希姆家族”执政的“圣裔政权”。这一政治目的得到阿巴斯人的积极响应,因为哈希姆是什叶派和阿巴斯人的共同祖先。
在死海南岸交通要道的后面,有一个偏僻的山庄,便是阿巴斯革命的大本营。在反对伍麦叶王朝的斗争中,阿巴斯人很快成为这场运动的领导者,领导这个联盟的人便是艾布·阿巴斯,他是先知穆罕默德叔父阿巴斯的玄孙。
公元750年8月,伍麦叶王朝最后一位哈里发麦尔旺二世被阿巴斯军队的分遣队追杀于埃及卜绥尔城,伍麦叶王朝从此灭亡。同年10月30日,艾布·阿巴斯在伊拉克的库法城被拥戴为阿巴斯王朝的首任哈里发(749—754年在位),在位四年多。艾布·阿巴斯全名艾布·阿巴斯·阿卜杜拉·本·阿里,同他的叔父——开国后的叙利亚总督阿卜杜拉·本·阿里的名字相近,史家称后者为“大阿卜杜拉”,前者为“小阿卜杜拉”。
艾布·阿巴斯在库法即位,即以库法城为首都。但该城一直是什叶派的重镇,什叶派在这里有举足轻重的势力和影响。艾布·阿巴斯为此深感不安,于是他首先迁都到库法附近的哈希米亚城,接着又迁到库法北方的安巴尔城,一直到他去世。
艾布·阿巴斯以“赛法哈”著称于世,“赛法哈”是“屠夫”的意思。阿巴斯王朝开国之初,对伍麦叶王朝家族采取彻底的捕杀政策,甚至连逃脱者也设法派密探捕杀,人们将这种做法都归咎于艾布·阿巴斯,便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上“赛法哈”一词。但也有历史学家认为,这实际上是把“大阿卜杜拉”的称号,错误地放在“小阿卜杜拉”的名下了,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艾布·阿巴斯的王叔“大阿卜杜拉”生性残暴,嗜杀成癖,他屠杀了81名伍麦叶家族的成员,又派兵到叙利亚各地搜杀与伍麦叶王朝有联系的一切臣民,大有斩尽杀绝之势。
艾布·阿巴斯在即位时,在库法城对大众演说时,曾自称“我是赛法哈”。“赛法哈”一词实际上还有“仁慈者”、“慷慨者”的意思。他在演说中这样说道:“库法人啊!你们拥戴我吧!我将给你们每人增加100个迪尔汗的奖赏,我是赛法哈。”因此,艾布·阿巴斯自称“我是仁慈者、慷慨者”更符合原文意思。
不管“赛法哈”是“屠夫”还是“仁慈者”,艾布·阿巴斯还是以“赛法哈”
著称于世,他是阿拉伯历史上一个最辉煌的朝代——阿巴斯王朝的开国者。
明君哈伦·拉希德
有一天夜里,哈里发与宰相贾法尔悄然离开王宫,乔装打扮成平民,来到底格里斯河畔微服私访,他俩看见一位老翁坐在一只小船中,便上前说:“老人家,请收下这枚金币,带我们在河中游览一下。”老人回答说:“哈里发每天夜里乘画舫来河中游乐,他已下令,任何人都不许在夜里过渡,违者要被处死。现在皇上的彩船就要从这儿经过了。”
哈里发大吃一惊,何等人如此大胆,竟敢以我的名义发号施令。于是他俩想方设法混入“皇上”的彩船,等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这位真哈里发不但没有发落假哈里发,反而促成了他的一段美好的姻缘。
这只是《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的哈里发便是阿巴斯王朝最著名的哈里发哈伦·拉希德(786—809年在位)。哈伦·拉希德在《一千零一夜》中被描绘成的一位雄才大略的明君和传奇式的英雄。
哈伦·拉希德的确是阿拉伯历史上一位难得的明君。公元781年,17岁的哈伦·拉希德率军出征,击败拜占庭军队,崭露头角。两年后,又率军远征拜占庭,摄政女皇爱利尼被迫与他签订了年贡7万至9万第纳尔的条约。他的父亲为表彰他的战功,赐予他“拉希德”(智者)的封号,立为第二王储。786年,拉希德因其兄哈迪猝死而继任哈里发,时年仅22岁。
哈伦·拉希德励精图治,大展宏图。他非常重视教育,奖励学术,各地的诗人、文豪、学者不受民族和宗教信仰的限制,不但享有宽松的学术自由,而且享有很高的待遇。他广纳贤才,给各类学者以极高的礼遇,不论他是什么民族,也不管他信仰什么。相传,哈伦·拉希德到天房朝觐时,亲自为非穆斯林的大医学家巴赫提·本·迦伯伦祈祷健康。有人进谏说:“穆斯林不可为异教徒祈祷。”哈伦·拉希德说:“医生为我的健康、为穆斯林大众的健康服务,我理应为他的健康祈祷。”
哈伦为巴格达的“智慧宫”播下了第一颗种子,为麦蒙时代出现的“百年翻译运动”与文化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还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巴格达成为当时国际贸易的中心。
哈伦·拉希德时代,阿巴斯王朝如日中天,国力强大,经济和文化繁荣发达。而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坚实的外交基础上的。在东方,与中国的关系甚为密切;在西方,也采取亲善政策,尤其是与查理曼大帝关系密切。
哈伦·拉希德和查理曼互派使者,互赠礼品。在哈伦遣使赠予查理曼的礼品中,有精美的织物、名贵的香料、珍奇的大象及结构复杂的时辰钟。
当时,阿巴斯王朝与大唐王朝堪称世界文明的双子星座,双方的贸易和文化往来频繁,沙漠之舟——骆驼穿梭于丝绸古道,巴格达设有中国货物的专卖市场,而中国的长安也是阿拉伯客商云集之地。793年,哈伦·拉希德下令学习中国的造纸术,并在巴格达建起阿巴斯王朝的第一座造纸作坊。
哈伦·拉希德将阿巴斯王朝带入经济和文化的黄金时代,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希提在其《阿拉伯通史》中所说:“9世纪是以两位帝王的名字开始的,他们在世界的事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位是西方的查理曼(742—814年),另一位便是东方的哈伦·拉希德,而这两个人中,后者无疑更具势力,且更代表着更高的文化。”
和平之城——巴格达
阿巴斯王朝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从哥哥——阿巴斯王朝开国者艾布·阿巴斯手中接过的是一个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国家,但是,这位富于谋略、知识渊博又机警过人的新哈里发很快平定了各地的叛乱,威加海内,四方归顺。于是他开始考虑定都的大计。
艾布·阿巴斯虽然只统治了4年,但却三易其都,先定都于库法,后迁至哈希米叶城,然后又北迁安巴尔城。曼苏尔继位后(754—775年在位),再迁到泰息丰。四次迁都,都不理想。于是曼苏尔派人四处查勘,他本人也亲自实地考察,最后在底格里斯河岸边选定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落——巴格达。曼苏尔之所以选择这里为都城,是因为这里与帝国的许多功臣的故地波斯很近,而且地处东西海陆通道的要冲,东有底格里斯河,西邻幼发拉底河,北面是底格里斯河的支流杜吉莱河。新城设计者曾对曼苏尔说:“巴格达地处众河之间,外敌必须依靠桥梁和船舶方能进来,如果切断水路,谁又可以侵犯我们呢?”
巴格达是古波斯语,意为“真主的花园”。曼苏尔称之为“和平城”,时人又叫“曼苏尔城”,因曼苏尔别出心裁地将巴格达建成圆形,故又有“团城”之称。但它最终仍以原有的村名“巴格达”而闻名于世。
曼苏尔亲自主持了巴格达城的建造,亲手放上第一块奠基石,他从帝国各地招聘了十万建筑师和工人,历时四年多,耗资1800万第纳尔,于766年初步竣工。当时的巴格达以哈里发宫为中心构成三个同心圆,环绕圆心建造了直径约为2.5公里的三重围墙,分为禁城、内城和外城。曼苏尔于768年又在底格里斯河东岸兴建了陪都,作为军营。773年在东北门外又建一皇宫。后来逐渐扩大,使底格里斯河两岸建筑连成一片,形成“大巴格达城”。到第五任哈里发哈伦·拉希德执政时期(786—809年在位),巴格达已成为帝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中世纪时期世界的著名城市。
巴格达的皇宫金碧辉煌,气势巍峨。皇宫周围是国库、兵营、政府机关。
外围则是街市、店铺、公园、清真寺、犹太教堂、基督教堂、孤儿院、疯人院、医院、学校、浴池、旅馆、诗人馆舍、外国人居留处等,一应俱全。城中心设有警察署,重要位置有警察昼夜巡查,使巴格达成为世界上最太平的城市,当时的巴格达居民已超过150万,远在1000年前,如此繁华的城市在东西方都属罕见。哈伦·拉希德的微服夜访,构成《一千零一夜》的瑰奇故事,使巴格达城成为世人向往的名都大阜。
然而,否极泰来,泰极否至,也许这是人间的一个规律。1258年,蒙古人的铁骑踏入巴格达,辉煌的文明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劫难,此后,又有土耳其人、英国人接踵而至的侵略和统治。巴格达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坎坷。1932年伊拉克人民摆脱殖民主义统治,宣布独立,1958年成立了伊拉克共和国,巴格达成为伊拉克共和国的首都,滚滚而来的石油财富使古老的巴格达又一次焕发青春。
麦蒙与智慧宫
提到阿巴斯王朝第七代哈里发麦蒙,人们就会马上将他与阿拉伯的学术文化联系在一起。麦蒙在位期间(813—838年在位),在哈里发曼苏尔和哈伦·拉希德时代播下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种子,开始长成参天大树,并结出累累硕果,使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放射出令全世界夺目的奇光异彩。
麦蒙本人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酷爱阅读,喜好天文学和数学,尤其爱好古希腊哲学,据伊本·奈丁在《目录大全》中记载,麦蒙夜梦一人,容光焕发,神情庄重,红须碧眼,走到麦蒙床沿坐下。麦蒙问他:“你是何人?”
答:“我是亚里士多德。”麦蒙很高兴,便问:“哲人啊!何为美?”答:“理智所赞许的就是美。”又问:“还有呢?”答:“法律所赞许的。”再问:“还有呢?”
答:“大众所欢迎的。”这也许是附会之说,不过由此可见麦蒙对希腊哲学之推崇与迷恋。
酷爱学术的麦蒙作为一国之君,大力扶持和发展科学文化事业,采取了兴办学校、创建图书馆、天文台等等一系列举措,广纳天下才俊,任人唯贤。他于830年在巴格达创立的一所举世闻名的“智慧宫”,成为最受世人称道的文化壮举。“智慧宫”是伊斯兰世界历史上第一所国家级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其中包括图书馆、科学院、翻译局和天文台等。麦蒙本人也经常亲自参加在“智慧宫”举行的学术讨论,在学术上鼓励兼容并蓄、百家争鸣。
“智慧宫”的负责人及供职其中的学者,都是学识渊博、声誉卓著的饱学之士。哲学家肯迪、数学家花拉子密、文学家贾希兹、史地学家麦斯欧德等著名学者都曾在此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最早在“智慧宫”主持翻译事业的侯奈因·本·易斯哈格(809—873年)是一位景教徒,他是当时著名的翻译家和学者,深得麦蒙重用,他不仅负责全面的翻译工作,而且亲自翻译了许多珍本书籍。据说他所译的名著,麦蒙依译稿的重量,以等量的黄金给予报酬。由于麦蒙对学者不但给予优厚的物质待遇,而且赐予官职,各方翻译家云集巴格达,翻译局的学者们将100多种古希腊、印度、波斯的著名哲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翻译或编译成阿拉伯语,并对过去的译著重新进行了校勘、整理和注释。这种有组织、有计划,而且持续不断的大规模的翻译运动在当时的确是前所未有的壮举。在麦蒙的倡导和支持下,学者争相远赴塞浦路斯、君士坦丁堡等地搜求古籍,此举使得大批稀世珍本都被运到巴格达后,收藏在“智慧宫”中。“智慧宫”被后世称誉为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源泉、智慧的宝库、学者的圣殿”,实不足为过。
历时两百多年的“百年翻译运动”,不仅极大地推动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哈里发麦蒙也因创设“智慧宫”而享誉史册。
搜录先知遗训的人——圣训学家
麦地那人查比尔为出门远行买了一头骆驼,他翻山越岭,历时一个多月,专程前往叙利亚找一位名叫阿卜杜·伍奈斯的当地学者。而查比尔此举,是为了向这位学者求证一段圣训。这是在公元8世纪初众多圣训学家游历各地、搜求圣训的学术活动中的一例。这个时期的圣训学家大都将大半生的精力消磨在路途中,甚至有人为了鉴别一段圣训而花费十年的时间。
圣训意为“传述”或“谈话”,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录,包括至圣同意或默许的圣门弟子的言行,是伊斯兰教创制立法的第二源泉,是对《古兰经》原则大纲的具体阐述和解释。先知穆罕默德在世时,他的言行被圣门弟子们口耳相传,由于先知担心与《古兰经》经文相混淆,所以他禁止人们记录圣训。到了伍麦叶王朝时期,由于教派丛生,政争不止,各派为了论证自己派别的正确,纷纷引经据典,求助于圣训,甚至出现了伪造的圣训。为了维护圣训的权威性,保证圣训不受篡改或伪造,公元8世纪初,哈里发欧麦尔二世下令圣训学家搜集、整理圣训,分辨真伪。于是许多圣训学家不辞辛劳,周游四方,历经千难万苦,开始搜集、考证、整理圣训,一门独立的伊斯兰学科圣训学应运而生。圣训学的繁荣造就了一批著名的圣训学家。
在众多的圣训学家中,布哈里(810—870年)是最为著名的一位,他也是圣训学的奠基人之一。出生于中亚的布哈拉,故人称“布哈里”,即布哈拉人,他曾游学木鹿、巴格达、巴士拉、库法、麦加、麦地那、埃及、大马士革等许多地方,寻访圣训传述家和背记者,历时16年,收集圣训多达60万段,历尽艰辛。最后,经过认真考证,精选出7397段圣训,分门别类,分为97章,编成著名的《布哈里圣训实录》。《布哈里圣训实录》是伊斯兰历史上第一部最权威的圣训实录,在伊斯兰宗教学中的地位仅次于《古兰经》。
另一位著名的圣训学家是穆斯林(821—870年),他搜集圣训的足迹遍及伊拉克、叙利亚、希贾兹、埃及等地,遍访圣训传述人和背记者,历时十五载,搜集圣训30万段,又经过认真细致的考证筛选工作,精选出7275段,汇编为《穆斯林圣训实录》。他的《实录》和布哈里的《实录》被称为圣训“两真本”,都是最具权威的圣训集。
除了布哈里和穆斯林,著名的圣训学家还有艾布·达乌德(817—889年)、提尔米济(824—892年)、伊本·马哲(824—887年)、奈萨仪(839—915年)等,他们都收编有不同的圣训集,都是伊斯兰文化史上很有影响的经典文献。
伊本·穆格法和他的《卡里莱和笛木乃》
卡里莱和笛木乃是动物王国里的两只狐狸,守护在狮王的洞穴前。一日,笛木乃对卡里莱道:“狮王最近有点反常,总足是不出户,恐怕有什么心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