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六腑”中的胃,被古人称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意思是说,脾和胃司饮食的受纳和布化,是仓廪之官,五味的营养靠它们的作用得以消化、吸收和运输。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六腑”中的小肠大肠,各自有不同的功能作用。小肠在人体内,其功能作用主要是承受胃中的食物继续进行消化,吸收其精华养料或营养物质后,将糟粕部分下送大肠,将其中水液下渗膀胱。其大肠,在人体内的功能作用,主要的是将小肠移送下来的糟粕变化而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古人对人体内“六腑”中的小肠,早就做了符合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将小肠、大肠比喻为“小肠是受盛之官,它承受胃中下行的食物而进一步分化清浊”,将营养吸收后,将糟粕下送到大肠;将大肠比喻为“大肠是传导之官,它能传通食物的糟粕,使其变化为粪便排出体外”。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大肠将小肠送下的糟粕,变化而形成粪便,排出体外。所以古人云:“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六腑”中的胆,其功能作用主要是储藏胆汁。胆汁古称“精汁”,来自肝而藏于胆。胆具有“传化物”的作用,还包括某些神经精神状态。故临床上如胆怯、善恐、易惊、睡眠不安等,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往往与胆相联系。
再具体到胆气、胆量,如胆大、细心,比较突出典型的例子如《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子龙(赵云)一身都是胆也。”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人体内“六腑”中的三焦,其功能作用归纳概括为:能疏通水道与主持气化。《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记载:“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难经·三十八难》里也明确指出,称三焦有“主持诸气”的作用。
古人对人体内“六腑”中的三焦,早就有了符合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将“六腑”中的三焦,恰到好处地比喻为“三焦者,是决渎之官,它能够通行水道”。
然而,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人体内“六腑”中的三焦,则属于上、中、下焦的总称。因为三焦在人体内的功能作用是比较特殊的,所以古人称之为“孤子腑”。三焦总司人体内的气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社会生活中,人们离不开食物,凡是食物的受纳、腐熟、水精微化生、敷布、水液的代谢以及糟粕的排泄,皆与三焦有关。
《黄帝内经》“灵枢”里关于三焦就有些记载,其原文为:
上焦出口于胃口上,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于经隧,命日营气。
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面俱下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以上所说的上、中、下三焦,其内容意思及精神实质,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三焦是人体体腔的通道,分布范围较脏腑为广,上焦连通“五脏”、胃与三条经络;中焦连通胃与肺;下焦连通回肠与膀胱。
上焦将食物中的养料或营养物质,化生或提炼成津液、营卫之气,像雨露一样滋养“五脏”、全身乃至肌肤毛发;中焦将食物沤泡发酵,取精去糟,最终产出津液及营卫之气以供人体所需;下焦犹如水道,将二便经大肠、膀胱(尿)排出体外。
总的说来,可作这样的比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上焦与中焦为全身输送津液,下焦似下水道,它们共同的特征是:都有“决渎”之性,故被称之为“水的通道”。所以,古代中医名著《黄帝内经》里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水谷皆人于口,其五味,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得者,为液。”(《灵枢·五癃津液别论》)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六腑”中的膀胱,为储尿的囊状器官。其功能作用主要是储藏和排泄小便。人体内的膀胱位于盆腔内(排空时),膀胱底有左右输尿管人口,颈部有出口,通尿道。膀胱的大小、形状和壁的厚薄因所含尿液的多少而异,成年人容量平均为350毫升~500毫升。当排尿时,膀胱壁的肌肉收缩,出口处的括约肌放松。《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记载:“膀胱者,……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即指水液储藏在膀胱到一定程度时,就能排出体外,是依靠气化作用,并与肾阳蒸腾.水液的功能有着密切关系。
古人对人体内“六腑”中的膀胱,早就有了符合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将“六腑”中的膀胱,恰到好处地比喻为“膀胱是州都之官,蓄藏津液,通过气化作用,方能排尿液。”那么,何谓“膀胱是州都之官”呢?其“州都”是指水液积聚的意思,是一种比喻。
总之,以上所说的一些有关“五脏六腑”各自不同的功能作用,其内容意思及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第八”。其原文为: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所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五脏”所主、五劳所伤及五脉应象
一、“五脏”所主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人体内的“五脏”心、肝、脾、肺、肾,都各有所主。心主血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这就是“五脏”各有所主。对此,《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里早有论述。其原文为: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
二、五劳所伤
生活中久视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眼睛看东西久了,劳于精气而伤血。久卧不好,这是因为卧久了,人体内的阳气就会不伸而伤气。久坐不好,因为坐久了,就会使人脉灌输不畅而伤血。久立不好,因立久了,就会使人劳于肾及腰、膝、胫等而伤骨。久行也不好,行久了就会使人因劳于筋脉而伤筋。
总之,生活中,不论是谁,因为各种过度的疲劳,就会伤耗“五脏”的精气(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名曰“五劳所伤”。
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其原文为: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三、五脉应象
从古至今,人们医治疾病,方法有各种,其中就包括看中医。看中医就离不开诊脉,或曰切脉、摸脉。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人体的“五脏”脉,则是应四时“春、夏、秋、冬”的。肝脉应春,其特征为端直而长,其脉像弦;而心脉应夏,其特征为来盛去衰,其脉像钩;脾脉则分属于四季,其脉实弱,随四时而更代或曰更替;肺脉应秋,其特征为轻盛而浮,其像毛;肾脉应冬,其特征为脉沉坚像石。
以上所说的,就是属于“五脏”心、肝、脾、肺、肾,应于天有四时“春、夏、秋、冬”的脉象。
上面所说的这些内容及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其原文为:
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
虚实与阴阳的关系
一、虚实的发生
有一次,黄帝向岐伯提问说:关于虚实的反映,或曰表现,朕已经知道了,但是还不了解虚实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岐伯回答说:虚实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气血之相并。因为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气为阳,其血为阴;而人体的气血一旦相并,就必然会有所偏胜,也就是说会使人体出现偏倾,致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各离其所,便形成一虚一实的现象。
其实,“气血以并,……一实一虚”,《类经》十四卷第十九注亦作过解释,指出:“并,偏盛也。倾,陷也。气为阳,故乱于卫,血为阴,阴阳不和,则气血离居,故实者偏实,虚者偏虚,彼此相倾也。”
接着岐伯还举例说:如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就会使人惊狂。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就会使人热中。如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就会使人心烦闷而易怒。如血开于下,气并于上,就会使人发生精神散乱而善忘。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
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古代学者吴昆作了这样的解释,指出:“血并于阴脏,是为重阴;气并于阳脏,是重阳;气并于阳腑,是为重阳。惊狂,癫狂也。”
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这是为什么呢?对此, 《类经》十四卷第十九注作了这样的解释,指出:“血并于阳,阴在表也,气并于阴,阳在里也,故为炅中。炅,热也。”
血并于上,……乱而喜忘。这是为什么呢?对此《素问经注节解》做了这样的解释,指出:“气血运行,上下循环,乃为无病。并则偏于一,而走心病矣。血者注于心而藏于肝,血并于上,则血偏盛而气自异于下,下冲其上,心与肝动,故令烦惋怒也。气者蓄于丹田,则神自清而精自摄,今并于上,则气尽升而血自并于下,上离于下,精神涣散,故令乱而喜忘也。”
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其原文为: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二、怎样是实,怎样是虚
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时候,有一次,就讨论到了这个问题。
黄帝向岐伯提问,说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像这样气血各离其所的病症,怎样是实,怎样是虚呢?
岐伯回答说: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气和血都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特征,就是皆喜温暖,而恶寒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寒冷就会使人体的气血滞涩,而流行不畅;因为温暖,可使人体滞涩的气血消散,流行顺畅。所以,其气所并之处,就会使其血少而血虚;其血所并之处,就会气少而气虚。
黄帝接着又问,人体内所需要的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其气和血,血并是虚,气并也是虚,那么难道说没有实吗?
岐伯回答说:有的就是实,无的就是虚,所以气并之处则血少,为气实血虚;相反,血并之处气少,为血实气虚;血和气各离其所不能相济而为虚。
但是,如果说人身经脉和孙脉的气血均输注于经脉,是血与气相并,就成为实了。这里可举个例子,譬如:血与气并,而循经上逆,就会使人发大厥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由于上盛下虚,根本离绝,就会使人出现突然昏厥如死。如果这种病是气血得以及时下行,则可以生;.如果是气血壅于上而不下行,人就会死亡。
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其原文为
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血虚,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三、实是通过什么渠道来的?虚又是通过什么渠道去的?
有一次,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时候,就谈到了这个问题。
黄帝问岐伯:实是通过什么渠道来的?虚又是通过什么渠去的?是什么原因形成虚和实呢?
岐伯回答说:(1)人体结构组织中,亦包括阴经和阳经在内,而阴经和阳经都有俞有会。这里说的“俞”指俞穴;“会”指经气所会之处,并且阴经和阳经都有俞有会,以互相沟通。(2)人体内,如果阳经的气血灌注于阴经,阴经的气血盛满则充溢于外,能运行,保持阴阳平调,身体得到充足的气血滋养,九候的脉象也表现一致,这就是正常的人。(3)凡邪气的发生,或使病生阳,或使病生阴,基本上不外乎这两种情形。(4)为什么病生于阳经在表面,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受了风雨暑邪气的侵袭。因为年年皆如此;人们是离不开风雨寒暑的,有时难免会受到了风雨寒暑邪气的侵袭。(5)为什么病生于阴经在里,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饮食不节,起居不合适、阴阳失调、喜怒无常所致。
以上所说的实是通过什么渠道来的?虚又是通过什么渠道去的?其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其原文为: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实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