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来自《黄帝内经》“刺热篇第三十二”。其原文为: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
三、脾热病
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五脏”中的脾生热病,刚开始时,会出现头重,面颊痛,心烦,额发青,并且欲呕,身热。尤其是当热邪入脏后,与体内正气相争时,就会发生腰痛,且不能俯仰;还会使人腹部胀满出现泄泻,颔部疼痛。每逢甲乙日木旺时,因为土受木克,就会使其病情加重;但是,若逢戊己日土旺时,病者就会大汗而热退。若病重,人体内正气逆乱了,病者就会在甲乙日死亡。
治疗“五脏”中的脾热病,如果针灸治疗,取足太阴脾脉和足阳明胃脉。
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来自《黄帝内经》“刺热篇第三十二”。其原文为:
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出,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
四、肺热病
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五脏”中的肺发生热病,刚开始的时候,会先感到体表或身体渐渐寒冷,毫毛竖立,特别畏惧风寒;口中反映舌上发黄,全身发热。特别是当热邪人脏,与人体内的正气相争时,就会出现气喘、咳嗽,疼痛走窜于胸膺背部,使人不能大息,头痛很厉害;使人汗出而恶寒。按照五行相克的原理来说,丙丁日逢火时,因金受火克,所以使人病情加重;庚辛日逢金旺时,会使人大汗出而热退;但是,若病重,人体内正气逆乱,病人会在丙丁日死亡。
治疗时,如果进行针灸,应取其手太阴肺脉和手阳明大肠脉,刺出其血如大豆样大,就会使病人热邪去而经脉和,病可痊愈。
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来自《黄帝内经》“刺热篇第三十二”。其原文为:
肺热病者,先渐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五、肾热病
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五脏”中的肾发生热病,刚开始的时候,人先觉腰痛和小腿发酸;人口渴,会频频饮水;还会全身发热。特别是当热邪入脏,与人体内的正气相争时,就会使人项痛而强直,小腿寒冷酸痛,足心发热,不欲言语。如果是肾气上逆,就会使人项痛头眩晕而动摇不定。按照五行相克的原理来说,每到戊己逢土旺时,因水受土克,所以就会使病人病情加重;但是,当壬癸日逢水旺时,病人就会大汗出而热退。若病重,人体内正气逆乱,到戊己日,病人就会死亡。
治疗时,如果采取针灸,取其足少阴肾脉和足太阳膀胱脉。
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来自《黄帝内经》“刺热篇第三十二”。其原文为:
肾热病者,先腰痛骨行痰,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寒且痰,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淡淡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刺足少阴、太阳。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
“五脏六腑”各自不同的功能作用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其人体内的脏腑中,脏为阴,腑为阳。换句话亦就是说:心、肝、脾、肺、肾这“五脏”皆为阴;而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这“六腑”皆为阳。“五脏六腑”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五脏”为储藏精气之气,而“六腑”为传送、排泄食物之处,脏之藏为腑以通主。
“五脏六腑”其二者间的关系,可以这样归纳概括:“五脏”与“六腑”相互配合,但“五脏”为主, “六腑”为辅。这是为什么呢?对此,《灵枢·本藏》里做了相当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指出:“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府(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对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各自不同的功能作用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对养生保健、健康长寿、幸福生活都是有益的。
下面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将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各自不同的功能作用,分别加以介绍。
一、心的功能作用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根据藏象、经络学说,人体内“五脏”中心的功能作用,可做这样的归纳概括:(1)心主血脉,指心与血脉有密切关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血液循脉运行,主要靠心气推动。对此,《素问·痿论》里明确指出“心主身之血脉。”(2)心藏神。这里说的所谓“神”,是指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因此,人体内的心,其包含的含义中,还具有脑的功能。所以说,“主血脉”与“藏神”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的;对此,《灵枢·本神》亦明确指出:“心藏脉,脉舍神。”(3)心通于舌,《灵·脉度》里记载心与舌有内在联系,因此就出现了这样的说法,叫做“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可以说,不论是谁,如果心火上炎,可出现舌疮碎痛、糜腐等症。(4)心的经脉为手少阴经,与手太阳小肠经有表里关系。
《黄帝内经》中早就对人体内“五脏”中的心做了相当科学的认识和解释,将“五脏”中的心恰到好处地比喻为统治一国的“君主”。心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其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都是由“五脏”中的心而出。所以说,“五脏”中的心,占首位,是极其重要的。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好有一比,就像统治一国的君主或帝王,统帅和控制着脏腑(五脏六腑)乃至全身各个组织,用古人的习惯用语来说,叫做:心主神明,其他器官则各司其职,不相乱也。可以说,凡是“主明则下安”,“天下则大昌”,“以此养生则寿”。否则,如果是“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
二、肝的功能作用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根据藏象、经络学说,人体内“五脏”中的肝,其功能作用可做这样的归纳概括:(1)肝藏血,指肝存储藏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对此,《素问·五脏生成篇》里明确指出:“人卧血归于肝。”不仅如此,唐代著名大医学家王冰亦注释云:“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2)肝主疏泄,指肝气需要疏通畅达。可以说,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如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功能,或导致肝气郁结而致病。(3)肝主筋,指筋的运动功能与肝的养筋作用有关。对此,《素问·经脉别论》里明确指出:“食气人胃,散精(营养物质)于肝,淫(滋养)气于筋。”(4)肝气通于目,《灵枢·脉度》中载,肝与目有内在联系。肝气调和,“则目能辨五色”。所以,就出现了有“肝开窍于目”的说法。(5)肝的经脉为足厥阴经,与足少阳胆经有表里关系。
早在我国古代,人们对人体“五脏”中的肝就已经有了相当符合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将“五脏”中的肝恰到好处地比喻为像领兵打仗的将军一样。肝主怒,像将军一样的勇敢或英勇,故被称为“将军之官”,所以说人的谋略出自“五脏”中的肝。用古人的习惯用语来说,就叫做“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五脏”中的肝,乃为魂居之所。不仅如此,“五脏”中的肝,其盛衰决定人的气魄与谋略,并且肝还与人的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云:“怒伤肝”。流传千古的古典医学名著《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第八”里,将人体内“五脏”中的肝的功能作用,比喻成“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三、睥的功能作用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根据藏象、经络学说,其人体内“五脏”中的脾的功能作用,可做这样的归纳概括:(1)脾主运化,《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记载,脾有运化水谷、输布精微(营养物质)的作用,故被称之为“脾为后天之本”。(2)脾统血,指脾有统摄血液的作用。所以说,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脾气虚不能统血,可见便血、崩漏等病症。(3)脾主肌肉、四肢,指脾能输送饮食化生的营养物质,以充养肌肉、四肢。对此,《素问·痿论》里明确指出:“脾主身之肌肉。”不仅如此,《素问·太阴阳明论》里还指出:“四肢皆禀气于胃,……必因于脾,乃得禀也。”(4)脾气通于口,《灵枢·脉度》中载,脾与口有内在联系。所以,就有“脾开窍于口”之说。(5)脾为经脉,为足太阴经,与足阳明胃经有表里关系。
古人将人体内“五脏”中的脾,恰到好处地比喻为仓廪之官。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不论是主食还是副食,其食物中的“五味”营养物质,除了要靠“六腑”中的胃消化吸收营养外,还要靠“五脏”中的脾协助而得以消化、吸收和运输。对此,《素问·奇病论》里亦指出:“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或者说,肝、心、肺、肾乃至全身所需要精微之气——营养物质,虽然是从胃中的饮食而来,但亦有赖于脾的运化作用。
人体“五脏”中的脾为“后天之本”,故能承上启下,贯通四方,它既能控制血液正常运行,又能使人全身水液得以节制。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脾阴虚又不能滋养血脉”。除了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外,还应有这样的解释,就是说:“饮食入于胃,滋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营养物质),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营养物质)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所以,我国流传千古的古典中医名著《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第八”里将人体内“五脏”中脾的功能作用比喻成:“脾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四、肺的功能作用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根据藏象、经络学说,人体内“五脏”中的肺,其功能作用可做这样的归纳概括:(1)肺主气,司呼吸,并有统属一身之气的功能。对此,《素问·五脏生成篇》里明确指出:诸气者,皆属于肺。(2)通调水道:指人体内水液的通畅调节,有赖于肺气宣散、肃降的作用。《素问·经脉别论》指出:“脾气散精(营养物质),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3)肺主皮毛,指肺与体表皮毛有密切关系。对此,《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里明确指出:“肺之合皮毛,其荣毛也。”(4)肺气通于鼻,《灵枢·脉度》中记载,鼻与肺有直接关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故有“肺开窍于鼻”之说。(5)肺的经脉为手太阴经,与手阳明大肠经有表里关系。
古人对人体内“五脏”中的肺,已经有了相当符合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将“五脏”中的肺,恰到好处地比喻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而所谓“相傅”,则是泛指官职。而“相”,在杂家代表作《吕氏春秋》“举难”里指出:“相也者,百姓之长也。”而所谓“使”,属臣使之谓,言奉使命者。或者换句话说,肺是相傅之官,犹如相傅,辅佐着“君主”或“帝王”,因主一身之气而调节全身活动。或用古人的习惯用语来说,就叫做: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喻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故有“藏之长”之说。
然而,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人体内“五脏”中的肺,其功能司呼吸吐纳,控制全身之气,亦就是说“诸气者,皆属于肺”。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而食物中的“五味”,在人体内最终化生为气,通过肺传布“五脏六腑”及全身各个部位,肺有“通调水道”、调节水液的作用。《素问·经脉别论》里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液四布,五经并行。”所以,我国流传千古的医学名著《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第八”里归纳概括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五、肾的功能作用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根据藏象、经络学说,人体内“五脏”中的肾,其功能作用可作这样的归纳概括:(1)肾藏精,《灵枢·本神》中记载,肾精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生命之本。(2)肾主水液,指肾有主持水液调节和排泄废液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依赖肾的气化作用。(3)肾主骨、生髓,指肾的精气能生养骨髓。《素问·痿论》指出:“肾主身之骨髓。”(4)肾,其华在发。《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发的化生,虽与血有密切关系,又与肾精气的盛衰有关。 (5)肾主纳气,肺虽司呼吸,但肾有纳气的作用。所以,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如果肾虚而致吸气困难,动则气喘,称为“肾不纳气”。(6)肾气通于耳。《灵枢·脉度》指出,肾与耳有内在联系, “肾气充足,则耳能闻五音”。此外,又有“肾司二便”及“肾开窍于二阴”之说。(7)肾的经脉为足少阴经,与足太阳膀胱经有表里关系。
古人对人体内“五脏”中的肾,早就有了符合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将“五脏”中的肾,恰到好处地比喻为:“肾是作强之官,它能够使人发挥强力而产生各种伎巧。”而所谓“作强”,即指有运用强力的意思;所谓“伎巧”,说的是人的智巧能力,即包括先天本能又包括后天之技艺,这里指生殖功能。对此,古代学者高士宗注云:“肾藏精,男女媾精,鼓气鼓力,故肾者犹作强之。官,造化生人伎巧由之出焉。”
六、“六腑”的功能作用
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人体内“六腑”中的胃,其功能主要是受纳和腐熟水谷,因此有“水谷之海”(见《灵枢·海论》)之称。食物经过胃而下送小肠,故胃以通降为顺。人体的气血、津液等为食物中营养物质所化生,首先依靠胃的受纳,故胃气的强弱,对保持人体健康和疾病的预后有重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