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中,繁多复杂的各种各样的疾病中,亦包括痿病或痿症,其总的基本情形就是指:人体肢体萎弱、筋脉弛缓的病症。
一般说来,这种疾病以下肢痿蹙为多见,当然亦有手足均见痿弱的。这种疾病的形成,其原因一般是由于“五脏”的肺生热干燥、热伤血;或者因湿热伤筋、筋弛不收;或者是因“五脏”中的肝肾精(营养物质)不足、筋失濡养所致。
然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有痿躄、脉痿、筋痿、内痿、骨痿等名称或病名。
一、痿躄、脉痿、筋痿、肉萎、骨痿
黄帝和岐伯讨论医学,有一次就谈到了痿躄、脉痿、筋痿、肉痿、骨痿这些疾病。
黄帝问: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人体内的“五脏”能发生痿症或痿病,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回答说:人体内“五脏”中的肺主全身的皮毛,心主全身的血脉,肝主全身的筋膜,脾主全身的肌肉,肾主全身的骨髓。所以“五脏”中的肺中有热,就会使人体的津液耗伤,从而使人的肺叶干燥,人的肺就不能输精(营养物质)于皮毛,皮毛就会虚弱急迫不适;如果热邪气久留于肺内,就会发生下肢痿弱不能行走。这种病,其名叫痿躄症,或者叫痿躄病。
“五脏”中的心,发生不正常的心邪气热,就会使人体下部的脉厥而上行,上行就会使人体下部的脉虚,脉虚就会使人发脉痿;发生了脉痿,就会使人体四肢关节弛缓如折,就会使人不能提举,使人的足胫纵缓不能站立地上。
“五脏”中的肝,发生不正常的肝邪气热,就会使人体内胆汁外泄,胆汁外泄,会使人感到口苦。人体的阴血耗伤,就会不能滋养筋膜而使其干燥,筋膜干燥则就会使人体的筋脉拘急而挛缩,就会发生筋痿症或曰筋痿病。
“五脏”中脾,发生不正常的脾邪气热,就会耗伤“六腑”中的胃津液,就会使人口渴,就会使人体的肌肉失于营养而麻痹不仁,就会使人发生肉痿症或痿病。
“五脏”中的肾,发生不正常的肾邪气热,就会使人体的精液耗竭,就会使人体内的髓减骨枯,就会使人的腰脊不能举动,发生骨痿症或骨痿病。
总之,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痿论篇第四十四”。其原文为:
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故肺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蹙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二、痿病与“五脏”的关系密切
痿病与心的关系
痿病与心的关系密切,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人体内其要害部位“五脏”中的心最突出的作用是:心主全身的血脉。而心又和情绪有很大的关系,日常生活中,谁都难免会遇到悲伤的事情,这种不良情绪对心的影响很大。因为过分的不良情绪会使人的心包经脉阻绝不通,这样就会使人体内的营养物质阳气不能外达而鼓动于内,致使其心下崩损,络血外溢,并且时常会出现小便尿血。所以古医书《本病》里说:人的经脉空虚,就会使人发生脉痹,最后发展变化成为“脉痿”。
唐代著名的大医学家王冰提醒人们:生活中,遇到使人悲伤的事情,一定要十分注意,不要太过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悲者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胞络络绝而阳气内鼓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心下崩,谓心里内崩而下血也。”
痿病与肺的关系
人体内的要害部位“五脏”中的肝,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其功能作用,主人全身的筋膜。“五脏”中的肝不能发生邪气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肝邪气热,就会使人体内“六腑”中的胆汁外泄,会使人口苦;使人体内的阴血耗伤不能滋养筋膜,使筋膜干燥,使人之筋脉拘急而挛缩,使人发生筋痿病或筋痿症。
痿病与脾的关系
人体内要害部位“五脏”中的脾,其功能作用,主全身肌肉,也不能发生脾邪气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脾会耗伤“六腑”中的胃津液,耗伤胃津液,就会使人发生口渴;不仅如此,还因为脾主肌肉四肢,脾热津液亏,就会使人四肢肌肉失养,使肌肉麻痹,从而导致四肢痿弱,成为肉痿病或肉痿症。
痿病与肾的关系
人体要害部位“五脏”中的肾,其功能作用,主其全身的骨髓,也不能发生肾气热。肾气热会使人精液耗竭,使骨髓减少,其骨枯而腰脊不能举动,最后发展成为骨痿病或骨痿症。
总之,上述痿病与心、肝、脾、肺、肾的密切关系,其内容及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痿论篇第四十四”。其原文为:
帝曰:何以得之?岐伯曰: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叶焦。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蹙。此之谓也。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故《本病》曰:太经空虚,发为脉痹,传为脉痿。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溃,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也。有所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者,生于大热也。
三、五种痿病的区别
黄帝和岐伯讨论医学,有一次,就讨论到了五种痿病的不同区别。
黄帝问:五种痿症(亦称“痿病”)如何区别呢?
岐伯回答说: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凡是“五脏”中的肺有热的,其反映或表现为面色发白,毛发败坏。
凡是“五脏”中的心脏有热,其反映或表现为面色发赤而络脉充溢。
凡是“五脏”中的肝脏有热,其反映或表现为面色发青而爪甲枯槁。
凡是“五脏”中的脾有热,会使人面色发黄而肌肉蠕动。
凡是“五脏”中的肾脏有热,会使人面色发黑而牙齿焦槁。
以上所说的五种痿病的不同区别,其内容及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痿论篇第四十四”。其原文为:
帝曰:何以别之?岐伯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
四、治疗痿证,独取阳明
首先需要将古人生活中的几个习惯用语加以说明,有助于对“治疗痿症,应独取阳明”其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古人生活中的习惯用语:“阴阳者,五脏六腑之渴,主润宗筋,宗筋未骨而利机关也。”这是什么意思呢?对此,古书《类经》十七卷第七十注作了这样的解释,指出:“阳明,胃脉也,上纳水谷化气血,以滋养表里,故为五脏六腑之海,而不润宗筋,宗筋者,前阴所聚之筋也,为诸筋之会,凡腰脊溪谷之筋,皆属于此,故主束而利机关也。”这里说的“机关”,是指大关节。
而“阴阳总筋之会,……而络于督脉”,对此,古书《类经》十七卷第七十注作了这样的解释,指出:“宗筋聚于前阴,前阴者,足之三阴、阳明、少阳及冲、任、督、跻九脉之所会也。几者之中,则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冲为经脉海,此一阴一阳,总乎其间,故日阳明总会筋之会也。会于气街者,气街为阳明之正脉,故诸经者,皆连属于带脉,支络于督脉也。”
总而言之,这段话主要是为了说明治疗痿症应独取阳明。
治疗痿证,应独取阳明。黄帝和岐伯讨论医学问题,有一次就谈到了这个问题。
黄帝问:先生所谈的痿症,我认为是相当好的;但是医论上说治痿症应独取阳明,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回答:阳明属人体内“六腑”中的胃,是人体内“五脏六腑”营养的源泉,能够润养宗筋,宗筋主约束人体的骨骼而使人体的关节滑利。冲脉为人体十二经脉之海,主输送营养以渗灌滋养肌肉腠理,与阳明经会合于宗筋,故此阴阳二脉总统宗筋诸脉,会合于气街;气街为阳明脉气所发,故阳明为诸经的统领,它们又都属于带脉,而络系于督脉。所以阳明胃脉亏虚则宗筋纵缓,带脉也不能收引,因而两足痿弱病也。
总之,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自《黄帝内经》“痿论篇第四十四里”。其原文为:
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束骨而利机关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